城市空間演變與整合

城市空間演變與整合

《城市空間演變與整合》是2011年2月1日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旳。本書簡述了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的現狀及相關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市空間演變與整合
  • 作者:徐旳
  • 平裝:239頁
  • 正文語種::漢語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圖書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東南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2月1日)叢書名: 城市規劃新境域叢書
開本: 16
ISBN: 9787564126018
條形碼: 9787564126018
產品尺寸及重量: 23.8 x 16.6 x 1.6 cm ; 381 g

內容簡介

《城市空間演變與整合:以轉型期南京城市社會空間結構演化為例》以全國人口三次普查數據為基礎,採用因子分析與多元回歸分析技術對南京市城市社會空間結構進行實證分析,探討南京城市社會空間結構演化的內在機制,並結合中西方城市社會空間結構比較,從靜態、過程等主要方面探討中國與西方已開發國家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的異同,為我們更科學地研究我國城市空間發展與建設提供豐富的實證案例與理論支撐。
《城市空間演變與整合:以轉型期南京城市社會空間結構演化為例》可供城市地理、城市規劃、城市建設的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供相關專業研究人員閱讀,也可供相關專業人員學習參考。

編輯推薦

《城市空間演變與整合:以轉型期南京城市社會空間結構演化為例》:“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

圖書目錄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架構
1.2.1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2.2 本書框架與結構安排
1.3 主要創新和局限
2 因子生態視角的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理論基礎
2.1 傳統芝加哥學派城市研究(Chicago I)
2.1.1 同心圓模型(Concentric zone model)
2.1.2 扇形模型(Sector model)
2.1.3 多核心模型(Multiple nuclei model)
2.1.4 三大經典城市空間結構模型的意義與局限
2.2 新芝加哥學派城市研究(Chicago Ⅱ)
2.2.1 社會區分析(Social Area Analysis)
2.2.2 因子生態分析(Factor Analysis)
2.2.3 現代西方城市研究流派對新芝加哥學派城市研究的批評
3 因子生態視角的中西方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綜述
3.1 因子生態視角下的西方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綜述
3.1.1 1950年代至1960年代——“社會區”概念提出,研究範式發展完善階段
3.1.2 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末——城市社會空間結構實證研究案例積累階段
3.1.3 1980年代初期至1990年代末——城市社會區空間結構實證研究比較總結階段
3.1.4 1990年代末至今——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多元化發展階段
3.1.5 西方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發展過程回顧中得到的若干啟示
3.2 因子生態視角下的中國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綜述
3.2.1 1970年代至1980年代——西方學者以中國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為對象的研究階段
3.2.2 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末——大陸城市地理學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起步階段
3.2.3 2000年至今——大陸城市地理學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逐步發展階段
4 改革開放以來南京城市社會空間結構實證分析
4.1 研究區概況、基礎數據及計算結果
4.1.1 研究區行政建置概況
4.1.2 基礎數據與研究方法
4.1.3 計算結果
4.2 1982、1990、2000年南京城市社會空間結構主因子構成及空間分布特徵
4.2.1 1982年南京城市社會空間結構主因子構成及空間分布特徵
4.2.2 1990年南京城市社會空間結構主因子構成及空間分布特徵
4.2.3 2000年南京城市社會空問結構主因子構成及空間分布特徵
4.3 1982、1990、200年南京城市社會區類型及空間分布特徵
4.3.1 1982年南京城市社會區類型及空間分布特徵
4.3.2 1990年南京城市社會區類型及空間分布特徵
4.3.3 2000年南京城市社會區類型及空間分布特徵
4.4 改革開放以來南京城市社會空間結構演化
4.4.1 主要研究年份城市社會空間結構主因子構成分析
4.4.2 主要研究年份城市社會空間結構主因子空間格局特徵
……
5 改革開放以來南京城市社會空間結構成因機制
6 因子生態視角的中西方城市社會空間結構案例比較研究
7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