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城市空間發展的前瞻性理論與設計: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的城市設計

當代城市空間發展的前瞻性理論與設計: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的城市設計

基本介紹

  • 書名:當代城市空間發展的前瞻性理論與設計: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的城市設計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203頁
  • 開本:16
  • 定價:39.00
  • 作者:範文莉 盧濟威
  • 出版日期:2011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64127031, 9787564127039
  • 品牌: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當代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叢書·當代城市空間發展的前瞻性理論與設計: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的城市設計》可供從事城市設計、城市規劃、景觀設計、建築設計、城市管理等專業領域的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師、學生、研究生學習的有益參考。

圖書目錄

1緒論
1.1基本概念
1.1.1城市設計
1.1.2城市要素
1.1.3要素有機結合
1.2“城市要素有機結合”提出的背景
1.2.1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背景
1.2.2當代城市空間發展的有機變化
1.2.3相關研究的背景
1.3“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的主要內容與研究架構
1.3.1研究主要內容
1.3.2研究架構
1.4“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的研究視角與主要手段
1.4.1基於城市設計的研究視角
1.4.2主要研究手段
1.5“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研究”的創新點
2當代城市空間發展的城市要素有機結合趨勢
2.1城市住宅空間的發展
2.1.1城市住宅空間從單一居住功能到“社區融合”和“城市形態融合”
2.1.2“社區融合”促進城市住宅與其他城市要素有機結合
2.1.3“城市形態融合”促進住宅形態與城市空間形態有機結合
2.1.4小結
2.2城市辦公空間的發展
2.2.1城市辦公空間從功能單一向“與城市功能結合”發展
2.2.2城市辦公與其他城市要素結合
2.2.3小結
2.3城市公園空間的發展
2.3.1城市公園從純園藝環境到與城市生態環境、社會環境結合發展
2.3.2城市公園與其他城市要素結合
2.3.3小結
2.4城市公交樞紐空間發展
2.4.1城市公交樞紐從單一交通功能走向綜合城市功能
2.4.2公交樞紐與其他城市要素結合
2.4.3小結
2.5城市歷史空間發展
2.5.1歷史環境與城市發展從“對立”到“結合”
2.5.2“歷史與發展結合”促進城市歷史空間與現代空間有機結合
2.5.3小結
2.6城市地下空間發展
2.6.1從孤立的地下空間到地上、地下空間一體化發展
2.6.2“地上、地下一體化”促進地下空間與其他城市要素的結合
2.6.3小結
2.7本章小結: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的城市空間發展趨勢
3構建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系統觀
3.1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的理論意義
3.1.1有機結合是有機城市的本質特徵
3.1.2有機結合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路徑
3.1.3有機結合是和諧城市的內在機制
3.2有機結合的理論基礎一:系統學理論
3.2.1概述系統理論及其發展
3.2.2要素有機結合——系統學思考方法
3.2.3小結:系統學要素有機結合
3.3有機結合的理論基礎二:八個城市空間取向理論
3.3.1取向1:基於城市空間集約利用的要素有機結合——城市空間緊湊發展理論
3.3.2取向2:基於城市形態完整的要素有機結合——城市空間形態學理論
3.3.3取向3:基於城市景觀整體藝術的要素有機結合——城市美學理論
3.3.4取向4:基於城市公共出行可達的要素有機結合——公交都市理論
3.3.5取向5:基於城市空間社會占有的要素有機結合——城市社會學理論
3.3.6取向6:基於城市空間文化延續的要素有機結合——城市文脈理論(綜合了城市文化、場所理論、景觀環境理論等)
3.3.7取向7:基於城市空間活力的要素有機結合——城市空間活力理論
3.3.8取向8:基於城市空間認知的要素有機結合——城市空間意象理論
3.3.9小結
3.4構建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系統觀
3.4.1從有機的類比觀到有機結合系統觀
3.4.2有機結合系統觀的機制與準則
3.5本章小結
4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的基礎、條件和路徑
4.1城市要素滲透和開放:有機結合的基礎
4.1.1要素滲透
4.1.2要素開放
4.1.3要素開放、滲透也是時代的要求
4.2城市規劃控制柔化:有機結合的保證條件
4.2.1城市規劃土地使用分區的“利”與“弊”
4.2.2規劃控制柔化促進城市要素滲透、開放
4.3城市設計運用:有機結合的路徑
4.3.1城市設計的整合機制與要素有機結合
4.3.2城市設計目標是規劃控制柔化的依據
4.3.3城市設計創作是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的主要方法
4.4本章小結
5城市要素滲透結合
——促進城市空間和諧發展的城市設計方法
5.1城市交通空間與其他城市空間滲透結合
5.1.1軌道交通與城市廣場、步行街等公共空間滲透
5.1.2軌道交通與城市廣場、步行街立交滲透
5.1.3軌道交通與景觀環境立交滲透
5.1.4軌道交通與城市建築穿插滲透
5.1.5交通樞紐站與其他要素綜合滲透
5.1.6天橋與建築穿插滲透
5.1.7步行橋樑與城市空間軸線融合
5.1.8城市道路與建築或建築群穿插滲透
5.1.9城市道路與廣場、步行街立交滲透
5.1.10城市高架道路與城市公共空間立交滲透
5.1.11城市道路網與二層步行網路立交滲透
5.2自然環境與城市環境滲透結合
5.2.1自然環境與建築環境同基面咬合
5.2.2自然環境與建築環境穿插滲透
5.2.3自然環境與建築環境基面立體疊透
5.2.4自然環境與其他城市要素立體滲透
5.2.5自然環境與城市環境滲透結合
5.3地下空間與地上空間滲透結合
5.3.1地下、地上空間以下沉廣場滲透結合
5.3.2地下、地上空間以城市中庭滲透結合
5.4城市歷史空間和現代空間的滲透結合
5.4.1歷史空間與現代空間穿插滲透
5.4.2歷史空間與現代空間串聯滲透
5.4.3歷史空間與現代空間肌理延續滲透
5.5公共空間與功能私用領域滲透結合
5.5.1城市公共空間伸人建築架空層
5.5.2城市公共空間伸人建築屋頂層
5.5.3城市公共空間插人建築局部
5.5.4城市公共空間進人建築綜合體
5.5.5城市公共空間介入功能性街塊
5.5.6城市綠色公共空間網路滲入城市功能區
5.6本章小結
6結論與展望
6.1結論
6.2展望:邁向有機整合的城市空間
致謝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2)六七十年代後城市公園在使用上與城市生態環境、社會環境結合
1960年代後,逐步發展成熟的生態保護運動促使人們開始反思城市發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生態學者們指出,城市中有價值的生態資源、水系、綠地、濕地、植被等,它們的空間分布特徵及演化趨勢,都是大自然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是城市中的自然生態脈絡,具有自然歷史意義。城市發展與自然演進的和諧,也是人類社會的崇高價值所在。但是在1970年代以前的城市規劃中,人們把自然環境作為某種單一功能類型的土地來使用。比如,森林屬林業用地,只為木材生產;河流屬綠化用地,只考慮防洪問題;城市運河,只為運輸。此時的城市公園也只具有單一的遊憩功能。自然環境與城市環境之間,彼此邊界分明。這些自然環境的城市景觀價值、社會文化作用、生態環境作用、歷史文脈背景等統統被忽視了。
1970年代開始,伊安·麥克哈格(Ian McHarg)在《設計結合自然》一書中倡導公園景觀規劃和環境學一體化(Landscape Planning—Environmental)的設計概念,亦即自然環境成為城市公園系統的重要組分,反之,城市公園也成為自然環境系統的一個重要組分。麥克哈格還認為,城市土地和空間的規劃設計與自然環境之間需要結合,才能取得平衡。城市處在整體大自然環境中,它們無法各顧各的發展。城市規劃設計需要結合環境科學,環境科學也需要結合整體性的規劃視角。
與此同時,社會學家們對城市公園的社會改良作用也進行了反思。芝加哥學派對美國城市公園的研究揭示出,公園使用者的專門化和社交化現象。比如一些公園成為當地老年人的日間起居室,一些公園成為外籍移民的交往場所和聚會地,不同的人利用公園空間的地點和方式是不同的。馬庫斯和弗朗西斯(Clair Cooper Marcus and Carolyn nan—cis,1998)在《人性場所》(People Places)一書中明確指出,城市公園的功能自奧姆斯泰德時代以來顯然擴展了很多。儘管某些公園仍然作為居民健身、休閒、嬉戲和靜思之地,但同樣,其他公園已經成為重要的中小學生課外教學、公眾集會和社交的場所。這並不意味著公園生活的喪失,而是一種形式、功能、風格的轉型。

編輯推薦

《當代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叢書·當代城市空間發展的前瞻性理論與設計: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的城市設計》可供從事城市設計、城市規劃、景觀設計、建築設計、城市管理等專業領域的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師、學生、研究生學習的有益參考。

目錄

1緒論
1.1基本概念
1.1.1城市設計
1.1.2城市要素
1.1.3要素有機結合
1.2“城市要素有機結合”提出的背景
1.2.1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背景
1.2.2當代城市空間發展的有機變化
1.2.3相關研究的背景
1.3“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的主要內容與研究架構
1.3.1研究主要內容
1.3.2研究架構
1.4“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的研究視角與主要手段
1.4.1基於城市設計的研究視角
1.4.2主要研究手段
1.5“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研究”的創新點
2當代城市空間發展的城市要素有機結合趨勢
2.1城市住宅空間的發展
2.1.1城市住宅空間從單一居住功能到“社區融合”和“城市形態融合”
2.1.2“社區融合”促進城市住宅與其他城市要素有機結合
2.1.3“城市形態融合”促進住宅形態與城市空間形態有機結合
2.1.4小結
2.2城市辦公空間的發展
2.2.1城市辦公空間從功能單一向“與城市功能結合”發展
2.2.2城市辦公與其他城市要素結合
2.2.3小結
2.3城市公園空間的發展
2.3.1城市公園從純園藝環境到與城市生態環境、社會環境結合發展
2.3.2城市公園與其他城市要素結合
2.3.3小結
2.4城市公交樞紐空間發展
2.4.1城市公交樞紐從單一交通功能走向綜合城市功能
2.4.2公交樞紐與其他城市要素結合
2.4.3小結
2.5城市歷史空間發展
2.5.1歷史環境與城市發展從“對立”到“結合”
2.5.2“歷史與發展結合”促進城市歷史空間與現代空間有機結合
2.5.3小結
2.6城市地下空間發展
2.6.1從孤立的地下空間到地上、地下空間一體化發展
2.6.2“地上、地下一體化”促進地下空間與其他城市要素的結合
2.6.3小結
2.7本章小結: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的城市空間發展趨勢
3構建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系統觀
3.1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的理論意義
3.1.1有機結合是有機城市的本質特徵
3.1.2有機結合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路徑
3.1.3有機結合是和諧城市的內在機制
3.2有機結合的理論基礎一:系統學理論
3.2.1概述系統理論及其發展
3.2.2要素有機結合——系統學思考方法
3.2.3小結:系統學要素有機結合
3.3有機結合的理論基礎二:八個城市空間取向理論
3.3.1取向1:基於城市空間集約利用的要素有機結合——城市空間緊湊發展理論
3.3.2取向2:基於城市形態完整的要素有機結合——城市空間形態學理論
3.3.3取向3:基於城市景觀整體藝術的要素有機結合——城市美學理論
3.3.4取向4:基於城市公共出行可達的要素有機結合——公交都市理論
3.3.5取向5:基於城市空間社會占有的要素有機結合——城市社會學理論
3.3.6取向6:基於城市空間文化延續的要素有機結合——城市文脈理論(綜合了城市文化、場所理論、景觀環境理論等)
3.3.7取向7:基於城市空間活力的要素有機結合——城市空間活力理論
3.3.8取向8:基於城市空間認知的要素有機結合——城市空間意象理論
3.3.9小結
3.4構建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系統觀
3.4.1從有機的類比觀到有機結合系統觀
3.4.2有機結合系統觀的機制與準則
3.5本章小結
4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的基礎、條件和路徑
4.1城市要素滲透和開放:有機結合的基礎
4.1.1要素滲透
4.1.2要素開放
4.1.3要素開放、滲透也是時代的要求
4.2城市規劃控制柔化:有機結合的保證條件
4.2.1城市規劃土地使用分區的“利”與“弊”
4.2.2規劃控制柔化促進城市要素滲透、開放
4.3城市設計運用:有機結合的路徑
4.3.1城市設計的整合機制與要素有機結合
4.3.2城市設計目標是規劃控制柔化的依據
4.3.3城市設計創作是城市要素有機結合的主要方法
4.4本章小結
5城市要素滲透結合
——促進城市空間和諧發展的城市設計方法
5.1城市交通空間與其他城市空間滲透結合
5.1.1軌道交通與城市廣場、步行街等公共空間滲透
5.1.2軌道交通與城市廣場、步行街立交滲透
5.1.3軌道交通與景觀環境立交滲透
5.1.4軌道交通與城市建築穿插滲透
5.1.5交通樞紐站與其他要素綜合滲透
5.1.6天橋與建築穿插滲透
5.1.7步行橋樑與城市空間軸線融合
5.1.8城市道路與建築或建築群穿插滲透
5.1.9城市道路與廣場、步行街立交滲透
5.1.10城市高架道路與城市公共空間立交滲透
5.1.11城市道路網與二層步行網路立交滲透
5.2自然環境與城市環境滲透結合
5.2.1自然環境與建築環境同基面咬合
5.2.2自然環境與建築環境穿插滲透
5.2.3自然環境與建築環境基面立體疊透
5.2.4自然環境與其他城市要素立體滲透
5.2.5自然環境與城市環境滲透結合
5.3地下空間與地上空間滲透結合
5.3.1地下、地上空間以下沉廣場滲透結合
5.3.2地下、地上空間以城市中庭滲透結合
5.4城市歷史空間和現代空間的滲透結合
5.4.1歷史空間與現代空間穿插滲透
5.4.2歷史空間與現代空間串聯滲透
5.4.3歷史空間與現代空間肌理延續滲透
5.5公共空間與功能私用領域滲透結合
5.5.1城市公共空間伸人建築架空層
5.5.2城市公共空間伸人建築屋頂層
5.5.3城市公共空間插人建築局部
5.5.4城市公共空間進人建築綜合體
5.5.5城市公共空間介入功能性街塊
5.5.6城市綠色公共空間網路滲入城市功能區
5.6本章小結
6結論與展望
6.1結論
6.2展望:邁向有機整合的城市空間
致謝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