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旒

垂旒

垂旒是一個漢語辭彙,解釋為古代帝王貴族冠冕前後的裝飾。出自《白虎通·紼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垂旒
  • 讀音:chuí liú
  • 釋義:古代帝王貴族冠冕前後的裝飾
  • 出處:《白虎通·紼冕》
詞語信息,詞語解釋,

詞語信息

ㄔㄨㄟˊ ㄌㄧㄨˊ
垂旒

詞語解釋

(1).,以絲繩系玉串而成。 漢 班固:“垂旒者,示不視邪。” 南朝 梁 沉約 《皇雅》:“執瑁朝羣後,垂旒御百神。” 明 呂碩園 《還魂記·耽試》:“聖主垂旒,想汝玉遺珠一網收。”
(2).指帝王。 唐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垂旒資穆穆,祝網但恢恢。” 元 袁桷 《白雲平章致仕》詩:“盛代東封催告禮,更須元老侍垂旒。” 清 杜芥 《賦得群山夜來晴》詩:“萬象朝一真,拱笏翼垂旒。”
(3).指居侯王之位。 清 鈕琇 《觚賸·圓圓》:“﹝ 延陵 ﹞自此由 秦 入 蜀 ,迄於秉鉞 滇 雲 ,垂旒 洱海 ,人臣之位,於斯已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