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與防控體系研究

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與防控體系研究

《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與防控體系研究》是吳濤創作的管理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5年12月。

該書以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為切入點,以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防控體系構建為研究主線,在整合博弈論、信息經濟學、公共選擇理論和金融風險理論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個有關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的運行模式、發展狀況、特點及其作用等。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與防控體系研究
  • 作者:吳濤
  • 首版時間:2015年12月
  • 字數:18萬字
  • 類別:管理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主題思想,內容特點,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該書剖析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產生的機理和原因;模型分析和確定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探究債務規模的決定因素;對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進行研究,構建一個基於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規模、風險評估及風險防範的理論分析框架;結合投融資平台企業的案例,研究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形成機制,探討地方財政風險形成的原因和路徑。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國內外地方債務風險研究與投融資平台模式現狀
第三章 投融資平颱風險累積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的路徑分析
第五章 中國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的債務風險及評價過程
第六章 地方政府債務融資及其風險管理:國際經驗
第七章 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調控體系的構建
第八章 北海市地方投融資平台案例研究

創作背景

為應對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發展迅速。在城鎮化背景和政府官員政績考核的驅動下,加強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成為地方政府普遍的選擇。各地政府為配合中央經濟刺激計畫,利用地方投融資平台大量舉債,造成中國地方政府債務迅猛攀升。由於有些地方政府財政窘迫,償債能力有限,致使局部地區的新增債務主要用於償還舊債,地方政府陷入到債務自我膨脹的循環中,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日益凸顯。2013年以來,一方面,地方投融資平台債務繼續快速增加,一些城市債務餘額嚴重超過其綜合財力。另一方面,一些政府償還債務能力卻在減弱,三、四線城市土地出讓收入大幅減少,地方財政收支壓力明顯上升,債務增加和收入減少這“一增一減”,使債務風險明顯增大。基於此,《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與防控體系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該書重要觀點有:①投融資平台大都是由政府組建和為地方經濟成長和發展服務的,而且投融資平台基本都沒有盈利能力,還本付息實際上是財政在承擔。因此,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實際上是地方政府的財政風險。
②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主要表現為償付危機。地方政府債務規模與其償還能力不相稱,一旦償付危機發生,將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包括金融系統的整體風險、社會風險等。
③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迅速累積的直接原因是債務規模的快速擴張。實際上,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在一定時期的債務規模應有適度區間,債務規模的適度區間受到地方GDP增長率、財政收入(尤其是稅收收入)增長率及政府官員政績衝動等多種因素的約束和影響。控制債務風險的關鍵在於控制債務規模。
④地方政府債務規模急速擴張的主要原因是彌補政府財政資金投資的不足,但深層次原因是GDP政績觀及財政金融體制等與市場自身發展存在衝突。
⑤規範政府行為和徹底轉變以數字為主的政績觀,實現地方政府投融資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和法治化,並相應進行財政金融體制改革,是防範和化解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的根本出路。

內容特點

①該書綜合運用博弈論、信息經濟學和公共選擇理論的分析框架對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迅速累積的原因及危害進行深入分析,構建一個基於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規模、風險評估及風險防範的理論分析框架。
②該書通過構建數學模型,定量研究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分析債務規模的決定因素。
③該書政策、措施的提出注重現實性和可操作性,嘗試構建一個防範和化解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的防控體系或制度性框架。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債務風險與防控體系研究》
2015年12月
廣西人民出版社
978-7-219-09524-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