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教育

土家族教育,土家族人口 5704223 人(1990 年),主要分布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湖北省長陽、五峰,四川省酉陽、秀山、黔江、石柱,貴州省沿河、印江等縣。有本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受漢族文化影響很大,只有少數人能講土家語。早在東漢就開始向土家族地區輸送漢文化,設立學校,以改變“其俗少學者而信巫鬼”的社會風氣。東漢光武帝建武年間降服“五溪蠻夷” 後,設立學校。

和帝永元年間,應奉任五陵郡太守,在該地“興學校,舉側陋”,一時遠近聞名。隋代南郡、巴東等地學習漢文化的風氣日漸增強,設立的學校有所增加。唐初,在夔峽地區以“巴酋長子弟,量才授任”。宋代, 學校普遍設立,施州一帶土人中已有人用漢文著述;考取進士、舉人者不乏其人。元、明兩代建立土司制度,在土司轄地大興儒學。元朝規定 50戶為一社,設社學一所,以“教化蠻民”。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下令“諸土司皆立縣學”。明成祖永樂六年(1408),設立酉陽宣慰司學。弘治十四年(1501)規定土司土官子弟,凡要承襲土職的必須入學,不入學者不授職。明神宗萬曆年間,彭元錦在永順老司城設立若雲書院。一些土司、土官還紛紛將其子弟送往附近州縣求學,施州地區的土司將子弟送往教育發達的荊州求學。清雍正五年至十三年,土家族地區實行改土歸流,解除不準土民讀書識字的禁令,學校教育迅速發展。清政府設府學、縣學,書院、學宮應時興起。由民間籌集經費的私辦義學隨之相繼設立。富有之家則各有家塾, 聘請教師教授子弟。清政府在各府、縣設立考棚,開科取士,以“土三客一”、多取“土童”、少取“客童”為原則,鼓勵土童入學,土童踴躍應試。乾隆年間,永順縣前往應試者“不下千有餘名”,“永順雖新辟之地,而漢、土子弟讀書應試無殊內地”。清政府於道光三年(1823)在酉陽、秀山、黔江、彭水舉行首屆院試,應試童生 2000餘人。“來鳳縣成名者,土童十之八九, 客籍十或一二”。光緒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推行新政,廢除科舉,興辦學堂。自二十八年始,各縣在舊有書院的基礎上改建學堂,相繼建立起高等國小堂,永順、施南兩府所在地建立中學堂。這些學堂大多為官辦,也有士紳倡導、縣署資助的。一些私立學校也相繼出現。三十二年,永順縣私立競文國民學校建立。1915年,古丈縣的私立國小達 50所。青年婦女也開始獲得受教育的機會。三十三年,巴東縣建立高、低兩等女子學堂。宣統三年(1911),永順縣設立女子學校。這些學校均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教育內容以四書五經、綱常倫理為主,輔之以近代科學知識和自由民主思想, 培養一批具有新思想的人才。中國共產黨無產階級革命家、早期工人運動領袖趙世炎就畢業於酉陽龍潭高等國小堂。1916年後,由於軍閥混戰,土家族地區社會秩序動盪不安,學校時辦時停,教育受到摧殘。土家青年紛紛到北京、武漢、長沙等地求學。赴法國勤工儉學的向警予亦是土家族人。抗日戰爭時期,一些淪陷地區的學校遷往湘西、鄂西,便於土家族青年就近求學, 促進了土家族地區教育事業的恢復和發展。鄂西的巴東、建始、恩施、鶴峰、鹹豐等縣均設立聯中分校,學生總數達萬餘人。大量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外地教師被聘到各地學校任教,使教學水平有所提高。這一時期,土家族知識分子中出現了教育家黃召棠、歷史學家向達、畫家黃永玉等知名人物。抗戰結束至 1949年之前,學校時辦時停,土家族地區學校數量和教學質量都呈下降趨勢。1949年後,土家族地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採取多種形式辦學,把普及國小教育作為發展民族教育的重點。50年代初,各地依靠民眾,興辦一批國小,並布點到鄉與村,適齡兒童入學率上升到 80%以上。各地創辦一批民族中學,並在一些普通中學開設民族班。在高校招生錄取工作中,給予少數民族考生適當照顧,每年都有一批土家族青年跨進高等學府。土家族聚居區先後建立了吉首大學、湖北民族學院(原鄂西大學)、恩施醫學專科學校以及教師進修學院、廣播電視大學等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