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民歌

土家族民歌

土家族民歌是由歌詞與樂曲結合而構成的同一體民歌,他是文學與音樂交會的產物。土家族民歌的歌詞屬於語言藝術,它表情達意、被人感知;土家族民歌的樂曲以聲音的外化形式,產生了美的抒情效果,直接作用於聽覺,創造性的顯現了土家族民歌的抒情內容。歌詞與樂曲的結合塑造了音樂形象,豐富了土家族民歌,因而使土家族民歌的藝術魅力長存。

2014年11月11日,土家族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土家族民歌
  • 批准時間:2014年11月11日
  • 非遺級別:第四批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遺產編號:Ⅱ-156
  • 申報地區:湖南湘西自治州,貴州沿河自治縣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民歌分類,歌詞特點,曲調特點,節奏特點,代表作品,土家山歌,酉陽花燈,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在優美的地理環境和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中,土家族先民們創造了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民歌文化”。農耕時代,民歌成了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土家族民歌土家族民歌
土家族生活在大山里,由於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溝通,乃至情感上的交流,都十分困難。大山阻擋,隔河相望,難得一見,不得不以呼喊和唱山歌的方式來表達。於是就產生了山歌,其歌詞內容非常豐富,形式變化多樣。比如,談情說愛唱“情歌”、傾訴苦情唱“苦歌”、上山打獵唱“打獵歌”、孤獨寂寞唱“詠嘆歌”、比能賽智唱“盤歌”、女兒出嫁唱“哭嫁歌”、紅白喜事唱“開席歌”、“勸酒歌”、正月裡來唱“說春歌”、修房造屋唱“福事歌”、“上樑歌”、百年歸天“打繞棺”、“唱孝歌”……。更有那套打鑼鼓的“薅草歌”,此起彼伏,催人奮進;開心逗趣的“扯謊歌”,讓人心向神往,捧腹大笑。真可謂,“婚喪嫁娶設歌堂、喜怒哀樂都是歌”。

藝術特色

民歌分類

土家族的民間歌曲按傳統習慣可分為山歌薅草鑼鼓勞動號子搖兒歌 與兒歌、風俗歌等5種。
土家族民歌土家族民歌
山歌:土家族山歌在語言上有土家語山歌和漢語山歌兩種;在聲腔上有高腔和平腔之分;在結構上有“一聲子”、“三聲子“、“四句頭”、“五句子“之 別;在內容上有情歌、古歌、禮儀歌、生活歌、苦情歌等。
薅草鑼鼓:又稱薅草歌、合音鑼鼓、挖土歌等。
勞動號子:土家人世居武陵山區和酉水、澧水兩岸,拖木運料,撬岩抬石,行船駕舟等,在勞動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行船號子、拖木號子、岩工號子最為流行 。
搖兒歌與兒歌:龍山的坡腳、保靖的普戍流行用土家語唱的搖兒歌,曲調由上、下句組成,節奏平穩。普戍縣的搖兒歌有羽調式和徵調式兩種,旋律多級進下行。
風俗歌:有哭嫁歌、孝歌、擺手歌等。

歌詞特點

第一,土家族民歌表達的內容比較含蓄,多使用大量的比擬手法。如《馬桑樹兒搭燈台》,用鑰匙和鎖來代表夫妻,巧妙地運用移情擬人的手法,有效地提升了語言的感染力,表達了夫妻之間堅貞不變的感情。
第二,民歌歌詞中多用襯詞,表現出極高的藝術語言美,使得歌曲悠揚、婉轉、俏皮。如:《郎從門前過》中的吆、吆餵等。
第三,土家族民歌的歌詞多寫生活,歌詞既有長篇敘事詩,也有短小口語化的生活歌。長篇敘事詩由七言四句為一組延伸而成,歌詞講究韻腳、韻律,常採用比喻、誇張、擬人等手法,生動地展現了地理風貌、民情風俗,再現真實的生活場景。土家民歌從歌詞的文字結構上看,有五字或七字的三句式、四句式、五句式結構,其中以七字四句式結構為主。第一句起韻,第二句應韻,第四句收韻。遵循了七言漢詩的一般規律,也就是平起平收,仄起仄收。“山歌自從口中出”,所謂的“見木說木,見物說物”,生活情趣十分濃厚。這也就是山歌具有極強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其價值之精髓也僅在於此。
第四,土家族的歌詞很有內容,具有勵志、教育的意義。如:《冷水泡茶慢慢濃》:“韭菜開花細絨絨,有心念郎不怕窮,只要二人情意好,冷水泡茶慢慢濃。”歌詞很簡單,就如同佛教謁語一樣,聊聊數語,可以做到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和中國傳統的文學一樣,土家族民歌具弦外之音,讓人回味無窮,體現出勞動人民無窮的智慧。
土家族民歌土家族民歌

曲調特點

土家族民歌的曲調是優美而感情真摯的,地方風味十足,節奏里穿插著厚重的民族風格。一般的音例是so、la、do、re、so。以這幾個音例為基礎,加上迂迴潤色,從而形成了動人的、十分有特色的旋律。曲式結構大多是四句式,一般是將二句式通過重複和變化的重複形成四句式。也有五句式的土家族民歌,大多是將第四句重複或三四句變化的重複。在土家族號子及祭祀歌曲的結構上,大多有引腔、收腔的結構成份。土家族民歌是五聲音階體系,節拍為偶數拍子和奇數拍子混合兩種。音調以窄小聲韻為主,偏重小調色彩,偏愛級進和窄音程的旋法,節奏一般比較舒緩中庸,唯跳喪的節奏跌宕多變。如《哭嫁歌》五聲音階調式,哭有曲調,抑揚頓挫,是一門唱哭結合的藝術。
土家族民歌土家族民歌
土家族民歌中多用徵、宮、羽、商4個調式,且以徵、宮、羽最為多見,角調式不多。
在曲調變換中,同音交替、同音重複比較多。而且,旋律主要是靠同音重複得到延伸。同音的交替重複也是要依靠旋律的變化、重複。如有的民歌因為有了雕飾主音上方大二度音,所以,使得該作品的旋律曲調更明朗,進行時,每個音重複的次數也就增多,同音連綴在一起的旋律結構總是連續交替出現,使旋律得到引申。
土家族民歌曲調的最突出特點就是以三音腔為基調,旋律變化由歌詞推動,一句樂句即一句歌詞,樂句的長短與旋律起伏相對應。所以土家族民歌曲調淳樸、簡潔,旋律優美、動聽,節奏感很強。
土家族民歌土家族民歌

節奏特點

土家族民歌的節奏,有偶數節拍和偶數奇數混合節拍兩種。尤其偶數節拍較為多見,這種節奏的特點是舒緩,沒有倉促、壓迫感。如《山歌陣陣送別情》的節奏是中庸性的短長行,舒緩自由。
擺手歌是土家族最有影響的大型歌舞,帶有濃厚的祭祀色彩,歌隨舞生,舞隨歌名。擺手歌的內容廣泛,有民族遷徙定居、自衛抗敵、開荒生產等。各地歌腔、曲式不同,永順縣為一句式,龍山縣為上下句式,保靖縣為自由句式。此外還有一種吟誦性的自由句式,流行較廣泛。但不論哪種句式,都有著節奏鮮明、生動的特點。
勞動號子是湘西土家族人民勞動時常唱的歌曲。往往由一個領唱唱實詞,幫腔的唱虛詞,以達到鼓舞士氣、提高勞動效率的作用。歌曲節奏堅實有力、粗擴豪邁、自然樸實。而節奏還是固定的,周期反覆循環。短小簡樸,重複性,就是其節奏特點。如:拖木號子分二聲號子、三聲號子、四聲號子及間接號子4種。三聲號子是由於領唱、齊唱用三句不同曲調而得名,節奏平穩。四聲號子只有8小節,領唱、合唱各有4句不同的曲調,音調激越高昂,節奏短促有力,用於拖木的關鍵時刻。
薅草歌的歌腔有兩種形式。樂段式歌腔,由一個上下句組成的基本曲調唱多段詞,富於朗誦性,節奏鏗鏘有力;兩段式歌腔,由兩個不同曲調和節奏的樂段組成――第一段由鑼鼓引出緊打慢唱的歌腔,曲調高亢悠揚,節奏自由,旋律富於裝飾性;進入揚歌部分,節奏明快有力。
土家族民歌的節奏特點主要就是:慷慨低回、自由灑脫、有力而不失舒緩。體現出了土家族人民豐富的感情及樸實、直爽的性格。
土家族民歌土家族民歌

代表作品

土家山歌

在土家人的生活中,生子添女親朋好友前來賀喜,叫做吃祝米酒;筵席結束後,倆親家母頭戴草帽,臉上抹些鍋咪,手裡拿著蒲扇或掃把對唱、對跳,相互祝福、打情賣俏、送情送愛,就是這樣一唱一跳,把整個祝米宴會推向高潮。鄉民們稱之為叫打“花鼓子”,也有人叫它喜花鼓或花鼓戲。《黃四姐》就是祝米宴上的傳統保留節目。《黃四姐》歌詞:
“(男唱)黃四姐,(女唱)你喊啥子,(男)我給你送根絲帕子,(女)我要你根絲帕子幹啥子,(男)戴在妹頭上,行路又好看,坐著有人瞧,我的個嬌嬌沙。(女)哎呀我的哥,你送上這么多,(男)東西送得少些沙,你不要這么說……。”
《黃四姐》的歌詞曲調、演唱形式喜聞樂見,很容易被廣大民眾所接受。喜花鼓調有很多種,其中有《鬧五更》、《黃四姐》、《探男歌》、《貨郎歌》、《螃蟹歌》、《單身漢歌》、《青蛙歌》、《結婚歌》、《十送》、《十繡》、《十愛》、《十寫》、《十想》、《猜字歌》等等。

酉陽花燈

酉陽花燈其表演曲目有:《開門調》、《開財門》、《祭財神》、《仲狀元》、《五更明月》、《五更調》、《鬧五更》、《洛陽橋》、《十繡》、《十送》、《十唱》、《十字》、《十愛》、《十許》、《鬧紅燈》、《花兒七字句》、《梳妝檯》、《掃五瘟》、《高位祿客官賀》、《情歌調》、《上茶山》、《謝主辭神》、《辭神調》《一把菜籽》、《美女梳頭》、《賀新年》、《二十四節氣》、《唱十字》、《大十字》、《謝主人》、《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等。

傳承意義

土家族民歌形象生動,情意真摯。由於它真實地反映和記錄了土家族的風土人情、倫理道德、生產生活以及社會生活和習俗活動的各個方面的內容,有較高的人文研究價值。土家族民歌由人民民眾創作,並在流傳中不斷修正和完善,蘊含著豐富的生活素材和文化信息,它們是藝術的養份,是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 也是先進的文化藝術基礎,具有較高的藝術研究價值。土家族民歌對年輕人不僅起著傳授勞動技能、教化規範行為的教育作用,在文化上還起著傳遞,保存的作用,因此具有廣泛的社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