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化學地理學

土壤化學地理學

土壤學、化學及地理學的邊緣學科,屬化學地理學的分支。研究不同地理環境中的土壤化學元素組成、來源和遷移轉化規律及其地域分異恃征。20世紀50年代,在中國隨化學地理學的興起而發展起來。60年代主要開展了易溶鹽的土壤化學地理研究。70年代以來,因微量元素的農業效應、地方病的化學元素病因、土壤污染的發生,對營養元素、生命元素及污染元素進行大量研究,從而使學科迅速發展。人類活動引起的化學元素在土壤中的地理分異,是目前土壤化學地理研究的新問題。如研究土壤污染與質量控制、土壤背景值、土壤環境容量等。土壤化學元素的貧乏與富集,不僅影響農牧業生產,也影響人體健康,故土壤化學地理學除研究土壤營養元素的分異及其發生與控制外,還研究某些因化學元素貧乏或富集而引起的地方病或污染病的成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壤化學地理學
  • 外文名:pedochemicogeography
研究歷史,研究內容,研究意義,

研究歷史

早在4 000多年前戰國時期的《禹貢》一書就大概指出了中國土壤的分布圖式,那時將全國分為九州,如冀州(今河北)、兗州(今山東)、荊州(含湖北)……等,而且指出了每個州的主要土壤,如冀州“厥土惟白壤”,兗州“厥土惟黑墳”等。當然,與今天我們對土壤的認識水平而比,那時對土壤的認識是相當樸素的。‘

研究內容

土壤地理學是研究土壤分布的地理規律的學科。土壤發生學與分類學是土壤地理學的基礎。土壤地理學必然依據某一個土壤分類系統為基礎,講各種土壤類型的形成條件、分布範圍、土壤的形成過程、土壤的剖面形態特徵和理化性質,並對這些土壤類型的適宜利用方向,土壤限制因素的改良進行闡述。

研究意義

土壤地理學不是將其視角僅僅局限在土壤剖面的形態特徵及其理化性質上,而是全方位地審視土壤的形成條件、土壤性質,並從理性上以土壤形成過程為紐帶將土壤形成條件與土壤性質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同時,土壤地理學從機理上闡述土壤的合理利用方向和改良培肥土壤的措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土壤地理學是在講土地資源學的原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