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評價

國土資源評價是為正確制定國土開發與整治的戰略決策,為強化地區的整體功能服務的,它是國土規劃必不可少 前期工作,對於國土規劃的質量有著深刻的影響。

簡介,資源需求評價,資源質量評價,資源數量評價,開發利用條件評價,

簡介

國土資源評價是對一定空間範圍內的國土資源在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考察。
國土資源是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按功用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作為勞動對象的礦產和野生動植物等物料資源;另一類是各種土地(含水面)以及城鎮、港口水庫道路等依附於土地的人類勞動資料和生活空間的環境資源。為了合理利用國土資源,必須對它們在人類生活與生產活動中的作用和地位給以科學的評價。
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價值決定於一定生產力水平條件下資源的用途及其蘊藏狀態。具體地從需求情況、資源本身的質量、數量以及開發利用條件四個方面進行評價。

資源需求評價

社會對某種資源的需要,在於資源本身的功用和人類對這種功用及其發展趨勢的認識。土地,除了作為人類生活空間之外,其主要功用是能量與淡水的接收涵蓄和能量與物質的轉換。沒有能源,一切經濟活動和生命運動都將停止。為人類活動所需的能量一直以食品形式通過環境中的植物吸收太陽能轉化而來;人類建築房屋、製造用具和衣物的原料以及作為能源的水力風力和植物燃料,過去絕大部分都由環境資源生產轉化而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它們有許多已被礦產物料取代。礦產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不僅取代了大部分植物燃料,並能合成人造纖維和塑膠,代替了許多人類用以製造衣著和用具的毛皮和木竹材料。利用礦產的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建築房屋、製造器具,也在許多地方取代了竹木等植物材料。但是礦產資源不可以再生,存在於廢棄物中的金屬材料與非金屬材料雖能回收,往往又因耗能太多而未回收利用。淡水是人和一切生物的生命線,是不可代替的寶貴資源。由於地球上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淡水消耗量的提高,淡水的供求矛盾日益尖銳,人們才對淡水資源的價值有所重視。對於保護文物古蹟等歷史遺產和生物基因的重要意義,也是隨著科學文化的進步,人們才逐漸有所認識。資源的功用是多種多樣的,所以要全面地綜合評價。

資源質量評價

在環境資源中,對於農田、林地和草場等運用生物科學規律進行能量轉化和物質生產的土地來說,光、熱、水、氣等氣候要素是先決條件,土壤結構、營養元素含量、有機物組成、水文成土母質也是衡量其內在質量的重要指標。而城鎮用土地,對氣候水文土壤和基礎地質條件的要求與農用土地不完全相同。對城鎮用地更為重要的是其周圍的基礎設施與社會經濟條件,因為它們是決定這類資源使用價值的主要因素。在物料資源中,對於各種礦藏,礦體的成份與品位是主要的質量指標,同時也要考慮礦體類型和產狀結構。品位是指礦體中某種有用物質的含量,如品位太低則不具有工業開採價值。由於資源保有儲量的不斷減少和工程技術的進步,工業品位的標準也在變化。成份中包括各種有用成份和有害成份,為提高經濟效益要進行綜合開發,就必須綜合評價,既要考慮某一種成份的開採價值,也要考慮有些成份會產生的消極作用。礦體類型和產狀結構是對開採與選礦效率有直接影響的因素。對於生物資源的質量評價主要在於品種、規格和生長狀態。其功用有的能作為各種產品的原材料,表現為直接的經濟價值;有的作為觀賞和科學研究對象;有的具有保持水土、調節氣候以及消滅害蟲害獸的生態價值。多數生物資源兼有兩種或者更多的功用。

資源數量評價

在環境資源中,各種農業用地主要按面積計算,生產能力可作為參考。水庫主要按蓄水量和面積計算,生產能力和澆灌面積也可作為參考。對於水力資源,除根據流量與落差按理論計算年發電量之外,還應考慮合理裝機容量與相應的發電能力,後者更有實際意義。在物料資源中,礦產資源的蘊藏量主要以探明保有儲量和工業儲量為據,預測儲量和理論儲量僅供參考。為了說明某礦對國民經濟的現實意義,應儘量指出不同時期的規劃產量。對於生物資源,除蘊藏量之外還應說明其合理的年採獲量。一個地區的水資源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兩部分,而實際可供耗用的淡水量,取決於該地區的年降水徑流量和允許引用的過境水量。地下水的動儲量和湖泊的界限水位以上部分,可常年調劑使用;地下水的靜儲量和湖泊的界限水位以下部分,只能臨時少量借用,不能長期大量汲取。

開發利用條件評價

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條件,主要指資源開發利用的難易程度、生產技術水平、區位關係、交通運輸設施、協作條件和職工的生活環境等。有些原來難於開發利用而價值不大的資源,隨著生產技術水平的發展會提高其開發利用價值。也有質優、量大又是社會需要的資源,由於離用戶太遠,交通運輸條件不具備,暫時不宜開發。還有些資源因缺乏水、電等協作條件,或者當地氣候特殊以及副食蔬菜供應困難等原因致使職工生活不便,也會影響其開採利用價值。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價值,最終根據投資效果綜合論證。從全局的角度,以發展的觀點,分析這種開發利用對經濟效果、生態效果和社會效果產生的影響。經濟效果可用各種指標衡量,生態效果和社會效果目前以定性分析為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