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並明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現代譯文,譯者簡介,

作品原文

佛言(1):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2)。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痴。如是(3)十事,不順聖道(4),名(5)十惡行。是惡若止(6),名十善行耳(4)。

注釋譯文

(1)“佛言”:佛告訴我們。
(2)“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 
這裡,我們應該先把“眾生”的意思弄明白。什麼叫“眾生”?眾生是佛教專有名詞,它在印度稱為“薩綞”,我們念《心經》,不是念到“菩提薩綞”嗎?薩綞,把它翻成中國話,就是眾生。也有的經典譯為有情、或是含識、群生,這裡既然把它翻成眾生,那末,我就把眾生的定義解釋一下,簡單地說,眾生有三個意思: 
一、眾緣所生:譬如我們“人”,出生到這個世間來,是從何而來的呢?由父精母血、我們的第八識,還有五蘊四大(精神物質)許許多多的因緣合在一起,才有我們這個“人”生存到世界上來,所以稱為眾緣所生。 
二、眾處受生:我們死了以後,生命並不就完了,死,只是換了一個環境和軀殼。現在我們做人行善、修五戒,將來還會來做人的,你要是修十善,將來生到天上去。你如果造罪惡,將來墮入地獄,或者畜牲裡面去。我們死後受生,沒有固定的處所,這一生做人,來生不是永遠做人的,也不是永遠做畜牲的,所受生的地方不一樣,所以稱為眾處受生。 
三、眾多生死:一個人,有生必有死,雖然道家要求長生不死,事實上,沒有永遠不死的人,所以佛教講:一個人如果沒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或者其他的淨土去,或者是證得阿羅漢果,一期生命結束以後,隨著他的業力,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永遠不停的,所以,我們有好多的生死,現在生到人間,將來生到天上,說不定又墮入三惡道裡面去,這樣,有眾多的生死,稱為眾生。 
上面我說的,是薩綞譯為眾生的意思。在唐朝,新的翻譯家,把它譯成有情,這個名詞可以說是翻得很進步,很有道理,為什麼?有情,不單單是我們人類,可以說涵蓋了一切有知覺,有執著情感的生物,表示和沒有知覺感情的自然界的無機生物不一樣,因此,說起來“有情”翻得比較好。不過,本經是早期翻譯的,譯成“眾生”也可以。 
現在我們既然是人,這個“眾生”,就當作是我們好了。佛說!我們做一個人,有十樣的事情是可以做成好的,同時也會變成壞的(惡的),因此對於什麼叫善?什麼是惡?我們必須有所認識。 
善與惡的定義,依佛經的解釋,可以歸納為四點: 
一、從心理方面說:譬如說我們做一件事,如果懷著一種慚愧心、羞恥心去做,這樣的心理是善的,反過來說,要是沒有這種慚愧心,一個人就會無惡不作,這就是惡的了。 
二、從理性方面說:善是一種讚美之詞,譬如我們誇獎人家:“啊!你真好呀!”“你做得很對呀!”惡,是讚美的反面,是一種毀訾之詞,譬如說:“哼!你真是壞透了!”“你怎么這樣壞啊!”這就是惡了。在《本業瓔珞經》中說:“順理曰善,乖背曰惡。”就是順著情理,合乎道理的,就是善;反過來說,乖張、違背情理的,就是惡了。 
三、從效果方面來說:我們做一件事,要看它的效果是什麼樣子的,也就是這件事情做過以後,結果是好或者是壞呢?如《成唯識論》說:“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乃至能為此世他世違損,故名不善。”我們做一件事,凡是對自己有利益,對大家也有利益,這是善的。今生有利益,來世也有利益的,這也是善的。反過來說,事情做了以後,對自己既沒有利益,對別人也沒有好處。這一輩子做壞事沒有好處,將來死了,轉個面目來,還是不會好的,那就是不善了。 
四、從行為方面來說:佛講眾生以十事為善,以十事為惡,就是我們每天日常生活行為所表現的,在我們的身體、嘴巴(言語)、和思想所表現的。本章就是解釋這個道理。 
經文說:“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究竟是那十種呢?“身三、口四、意三”,在我們身體上有三種,在我們口頭上有四種,在我們心理上有三種。這十種,現在先講:“身三者:殺、盜、淫”。 
一、身體上有三種: 
殺:殺就是殺生,殺害有生命的,不單單是殺人,殺害畜牲、螞蟻、蚊蟲,凡是有生命的,都稱為“殺”,殺生。 
殺有誤殺和故意殺兩種:譬如說,蚊子在咬我,實在討厭,把它打死,起了這種 恨心,就是故意殺了。你假如有慈悲心的話,被蚊子來咬,就把它這么趕一下,怎么不小心,竟把它打死了,這是誤殺。誤殺和故意殺,罪過不一樣,前者的罪過比較輕,後者罪過很重的。 
殺,就它的罪過輕重來說,可以分為三種:以殺“人”的罪過最重,你假使殺到那些聖人,──他是個出家人,已經證得了阿羅漢果,殺了他,等於是“出佛身血”,那種罪過是要墮無間地獄的。殺畜牲,好象殺雞、殺鴨、殺豬,是中等罪。殺蚊蟲、螞蟻,罪過就比較輕了。 
這樣說來,人不可以殺,那末,蚊蟲、螞蟻,可以殺啦?站在佛教慈悲的立場,認真說起來,這些微小的生物也不能殺。儒家有句話:“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地之大德曰生”,我們人貪生怕死,螞蟻、蚊蟲,難道不貪生怕死嗎?看看,一隻小螞蟻,你想要去動它一下,它馬上跑了,蚊子、蒼蠅來叮,你要打它,它趕快飛逃了,它們貪生怕死的心理,和人類是完全一樣的,因此,不可以殺害它們的生命。 
從前,願雲禪師做了一首戒殺: 
千百年來碗裡羹,怨深如海恨難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千百年來碗裡羹”,幾千幾百年以來,我們人類每天中午,晚上所吃的非常可口,是吃什麼東西呢?大魚大肉,是不是?碗裡面的羹湯,是非常美味的,但是,那是多少的生命啊!我們做生日宴客,一擺酒席是幾十桌,幾百桌,那些動物在被宰殺的時候,心中存著無限的怨恨,它們嚎啕的怨聲,象大海那樣的深,這種深仇大恨,永遠不能平息的。你們要知道,現在世界上刀兵的劫難重重,為什麼不是這兒打仗,就是那裡戰亂呢?這是個“果”,“因”從何而來呢?只要在夜半三更的時候,聽聽宰牛殺豬時,豬牛叫的悽慘聲,就可以知道是我們自己造的殺業,而造成今日世界的不安寧了。 
盜:偷盜,不與而取,稱為“盜”。人家的東西,沒有經過主人的允許,便擅自拿過來,就是盜。俗語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誰不喜歡錢財呢?你偷偷摸摸地拿走人家的錢財、東西,這就是盜。 
世界上偷盜的形式太多了,佛經中簡單扼要地告訴我們有八種: 
公然劫取:我們打開報紙,沒有一天不報導有關搶劫的新聞,銀行雖然有那么多的守衛,盜匪依然拿刀拿槍進去搶劫,這是明目張胆地公開搶劫,一點都不害怕的。再說,去搶人家,硬闖入宅,將主人捆綁起來,把財物搜颳去了,就是公然劫取。 
秘密竊取:偷偷地,不給人家知道。過去在大陸上,小偷往往是挖牆洞,從牆腳挖一個洞鑽進去,這情形在菲律濱很少,不過,這裡卻是從屋頂下來,本寺有一個新的大水桶,買了三百元,裡面滿滿地裝著水,有一天,我發現水桶怎么不見了?難道飛上了天?這就是小偷,不是公開拿走,而是偷去,他有三隻手。你們或許也曾經碰到,當你拿著手提包坐公車到超級市場或公共菜市買東西時,皮包裡面的一千元怎么不翼而飛了?三隻手拿走了。這是暗中拿去的,靠他的功夫。 
詐術騙取:他用花言巧語,想了種種辦法,把你的錢拿去。台灣不久之前,盛行一個叫做金光黨的,你家裡面的首飾,保險箱中的寶貝,他都有辦法騙去的,他有騙術呀!有時候,他來個電話,說你家某某人發生了意外,急著需要一筆錢,快點送過來呀!於是,你就急急忙忙地送去,他拿走了。這是用騙的。 
勢力強取:所謂地頭蛇,在地方上他有勢力,好象電影中常常看到的場面:這條路是我開的,你想從這裡過去,必須放下“買路錢”,不然,不給你過去。憑什麼他敢如此囂張,靠著他有勢力,你不給他,要不要命啊? 
訴訟巧取:大概就是當律師這一類的,明明我有道理,但他的嘴巴,三寸不爛之舌,很會講話啊!可以說得天上有地下無的,把人家的錢騙到手。這是種巧取豪奪,你肯出錢,他會乖乖地替你出了口。但是錢他拿去了,這是他的功夫。 
恫嚇脅取:這種情形,在我們這個治安不靖的社會,常常發生的。喔!忽然接到一個電話:喂!某人啊!快拿一百萬過來,在××地方;或者是在香港交款,你要不要命?要命的話,在三天之內交付。他就是用恐嚇的方法來威脅你。你把錢拿了出去,還不敢講哩! 
受寄不還:比如說我們有一樣東西,臨時寄放在一個地方,時間久了,就變成人家的了。或者是他感覺到東西很漂亮,就要了過去。本來是暫存的,卻因為人家貪心,竟被占為他自己所有,稱為受寄不還。 
應稅不納:說實在,做一個國民,應當有納稅的義務,但這是大家都不容易做到的。應該納稅而不交;應該納一百元卻只交了一元,這在佛教的戒律上講起來,也是叫做盜。 
盜,有很多形形色色的,我只是從佛經裡面簡單地,就大家所經驗到的,了解的,提出了這八種。佛教說,所有外在的物資財產,是養活我們的生命的,稱為外命。我們鯨吞人家的財產,就鯨吞了人家的生命,所以,盜是絕對不可以的。 
淫:這是夫妻關係,男婚女嫁,成為一對夫婦,要達到家庭美滿,丈夫對妻子,或者妻子對丈夫,彼此應當遵守貞操,不可以亂搞婚外情。但是有的家庭,除了夫婦而外,丈夫在外面又愛上了一個女的,太太也在外面愛上了另一個男的,有了第三者的插入,發生了性行為,這在佛教稱為邪淫。在中國的成語,說男的在外面“拈花惹草”,女的“紅杏出牆”,又是什麼“暗渡陳倉”,這些成語,就是說明一種不正常的男女關係,就是邪淫,要不得的。 
“身三者,殺、盜、淫”,我簡單地把它講完了。 
二、口頭上有四種: 
在我們身體上只有三種,在我們思想心理上也是有三種,可是在我們的嘴巴呢?釋迦牟尼佛最了解我們人了,他知道我們這張嘴巴愛講話,訂了四種,所以,“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兩舌:大家看看,我們的眼睛有兩隻,耳朵和鼻孔也有兩個,可是嘴巴只有一張,卻有兩個舌頭。你們有沒有兩個舌頭?沒有。稱為兩舌,就是一個人說兩種話,對張三說李四的長短,對李四又講張三的是非,“喂!他很壞,在罵你,搬弄你的是非,挑撥離間。”或者對另一個說:“噯!你知道嗎?你們兩個看起來是好朋友,可是,實際上他在背後誹謗你呀!”這種人就是靠著嘴巴搬來搬去。本來兩個人的感情是很好的,可是有人從中挑撥,“那個男的還在外面搞了幾個家庭。”──破壞人家的家庭和感情,真是要不得! 
佛教裡面說,破壞人家叫兩舌,犯了“無間罪”,死後,舌頭要把它拔起來,──墮到“拔舌地獄”,就是從這兒來的。 
惡口:惡就是不好的。怎么惡口呢?講粗野的話,甚至惡毒地罵人,講不乾淨的話。在過去,我看那些當兵的,口口聲聲離不了“三字經”:“他媽的”、“他媽的”,說個不停,其實他不一定存有惡意要罵人,只是講“三字經”已經成為習慣了,好象很平常的事,講笑話似的,順口溜出來。但佛教說這是“惡口”,罪過好大的。因此,以粗野話、刻薄話、污穢話罵人家,都是惡口。惡口實在要不得,奉勸諸位善友,希望從今天開始,不管對前輩也好,平輩也好,晚輩也好,口頭上要乾淨。 
妄言:妄是虛妄,不誠實的話,欺騙人家的話,都是妄言。這個可以分為兩種: 
小妄言:這個明明是白的,你說它是黑的。本來那是一頭鹿,你卻說它不是鹿,是匹馬。指白為黑,指鹿為馬,就是一種妄言,不過,是小的妄言。
大妄言:就是未得謂得,未證謂證。他根本同我們一樣的是薄地凡夫,一身的業障,但卻說他是“無上師”,是“悟佛”,或者他已經證到阿羅漢果了,甚至他同佛一樣大,這叫大妄語,罪過更大,更是要不得。 
綺語:綺,本來是種絲織品,非常美觀,可是不切實用,把它引伸為有的人很會講話,他的嘴象百靈鳥一樣的,什麼話都說得出來,總是讓人發笑,要是認真研究的話,話是講了一大堆,一點意思也沒有,就叫綺語。還有,那些淫蕩、輕浮話,說了盪人心智,使人想入非非的肉麻話,以及毫無意義的廢話,都是綺語。 
語言,本來是人與人之間傳達感情、交換意見、彼此互相溝通思想的工具,如果犯了“妄語”戒,那就失去了講話的真正意義了! 
現在,我介紹古人勸悔過的一首詩來和大家共同勉勵: 
勸悔過 
過失多端累此身,急須改悔莫因循; 
自家錯處知多少,那有功夫說別人! 
“過失多端累此身”,你不要以為我們這一生中,一點毛病都沒有的,真正拿個鏡子照照,或者靜下來自己認真反省一下,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的一個完人,所以,檢討起來,我們的過失太多了。由於過失太多,就連累了我們本身。 
“急須悔改莫因循”,我們既然知道自己全身毛病百出,就要趕快地悔改,面對佛前求懺悔。“莫因循”,不要說:“沒有關係,明天再說吧!”這是不可以遷延,不可以猶豫不決的,要改,就得馬上改。 
“自家錯處知多少?那有功夫說別人!”我們的嘴巴總是要說別人家,沒有想到自己應該迴光返照。真正迴光返照的話,我們自己不對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哩!那裡還有閒功夫張家長李家短去批評人家?倒不如我們來批評批評自己吧! 
太虛大師有一句名言:“學佛先從做人起”,我上面所講的,不是太高深的佛法,然而卻是教我們做人的,包括我在內,也是慢慢地學,你們真正會用功的,我所講的應該把它記住了。 
三、心理上有三種: 
“意三者:嫉、恚、痴。”我再把它一一解釋在下面: 
嫉:是嫉妒的簡稱。為什麼要嫉妒?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非常愛名和愛利,有時候,為了顧全自己的名譽和利益,人家比我們好,超過了我們,我們就放不下,正如成語所說的“不耐他榮”,榮,就是榮譽,好的名譽。不耐,就是不耐煩,忍不住。也就是看到人家很光榮,有榮譽的地方,自己心裡就不高興,稱為不耐他榮。為什麼會不耐他榮呢?有一個東西在心中作祟,是什麼? 。 心是因為人家勝過我們,我們不高興。如果再進一步研究,為什麼你會不高興,會生起 心?說來說去,還不是貪心在作怪。 
《圓覺經》中說:“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意思是由於內心的貪慾而追逐種種外境,而生起了違逆或隨順的心情,要是這個外境違背了我們所希求的心意,和我們的心意不能相應,於是產生了憎恨、嫉妒的心理,進而把這種心理付之於行動,而造作了各種各樣的業(行為)。所以,在其他的經典中,談到十惡的心理時,往往寫成“貪”,而本經用“嫉”,可說是譯者別出心裁的譯法。嫉妒,如果加以分析、研究,它的根本原因,還是由於貪心所促成的。 
恚:在其他的經典,往往稱為 , 和恚兩個字一般合併在一起,稱為
恚,就是發脾氣、不高興。我們有時候看見人家所做的事情,或者聽到人家所講的話,或是看到他所表現的一舉一動,感到很不順眼、很不高興,甚至激起一股怨恨、忿怒之氣,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內心的肝火在發作。因此,我們生活當中的心理方面,第二個罪魁是 恚心。 
心是要不得的,要知道,佛經中告訴我們:“ 是無名火,能燒功德林”,你縱然有再大的功德,有再大的好處,就因為發脾氣這把無名火,把一切都燒毀光了,可見都是“ 恚”所惹的禍。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修忍辱度,要能夠把自己的脾氣時時刻刻調好了,不要動 心。 
痴:這是我們心理方面最大的罪魁,痴,就是愚痴。平常所謂白痴,是一無所知,什麼都不懂,呆呆的。但是此地這個痴,不是指白痴,而是什麼都知道,比我們知道的更多。那末,什麼叫做痴呢?不明事理,對一件事情,或者一切道理搞不清,什麼原因?沒有智慧,愚痴。不辨是非,應該是是的,他說不是;應該不是的,他反而說是的,是非不分,也是愚痴。不識好歹,好的壞的,搞不清楚,明明是件好事,卻說那是壞的;明明是不好的事,卻認為是好事,這就是愚痴。不信因果,世間最普通的道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被否定了。我們人生的一舉一動,都有因果報應的,但是這一種人說:“沒有因果!”把因果整個都否定了,為什麼?這就是愚痴。 
所以,痴不是白痴,而是知識方面有了毛病。試看簡體的“痴”,從病從知,病字頭,裡面一個知,就是在知見方面,有不正確的認識,有了毛病,因此,有的地方稱痴為邪見──不正確的見解。 
在意方面的三種:嫉、恚、痴。已經簡單地把它解釋完了。 
(3)如是,指上面所講的身三、口四、意三,這十件事情。
(4)聖道,就是正道、聖人之道──聖人所行的光明正大的路徑。佛是天中之天,聖中之聖。
(5)名,就是。 
(6)止,停止下來,不要去做。 

現代譯文

佛說:對眾生而言,以十類事為善,以十類事為惡。是哪十類事呢?身體犯的有三類,言語犯的有四類,意念犯的有三類。身體犯的三類是:殺生、偷盜、行淫。言語犯的四類是:兩舌、惡罵、妄語、綺語。意念犯的三類是:嫉妒、嗔恨、愚痴。上面所講的身三、口四、意三,這十件事情,假如我們不能夠隨順著聖道,那么,這個就叫做十惡,十種最大的罪惡。如果把這十種惡事停止下來,不要去做,就稱為十善了。 

譯者簡介

攝摩騰(?年—公元73年)、竺法蘭(生卒年不詳),皆為中天竺(古印度)人,東漢明帝時受邀來到中國,在都城洛陽長期居住,翻譯佛經,同被尊為中國佛教鼻祖,皆卒葬洛陽。
攝摩騰,亦稱迦葉摩騰,能解大小乘經,以宣揚佛理為己任,經常四處游化。一次,他到天竺國的附庸小國講《金光明經》,正遇敵國入侵。攝摩騰捨生忘死,親自出面調解,終使雙方和好,他因此顯名。
東漢永平初的一天,漢明帝夜夢金人飛空而至,次日召集群臣詢問,知為西方之佛。於是,明帝派郎中蔡愔(yīn)、博士秦景等12人出使天竺國,去尋訪佛法。蔡愔等人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至中亞一帶)巧遇攝摩騰,就邀請他到中國。
公元67年(永平十年),他們一行以白馬馱經,來到洛陽。明帝隆重接待,先將其安置於鴻臚寺,後又專門在洛陽城西雍門外建白馬寺。此為中國國家設立僧寺之始。攝摩騰遂成為中國第一位沙門,白馬寺也成為中國佛教的釋源和祖庭。
攝摩騰為了弘揚佛法,首先開始翻譯佛經。他翻譯著名的《四十二章經》,成為中國第一部漢譯佛法。《高僧傳》將他排列首位。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攝摩騰圓寂於白馬寺,葬在寺內。墓前拱形券頂的石碑上刻有“聖旨”、“敕賜”、“漢啟道圓寂通摩騰大師墓”字樣。
竺法蘭本為天竺學者之師,自言能誦經論數萬章。他也是蔡愔一行在天竺國遇到的,受邀請後,卻被佛徒挽留,後也輾轉來到洛陽,與攝摩騰同住白馬寺。
竺法蘭博聞強記,在洛不久即學會說漢語,很快就投入譯經工作之中,先後譯出《十地段結經》、《佛本生經》、《法海藏經》、《佛本行經》等。後竺法蘭卒,葬於白馬寺西院,與攝摩騰墓東西相對,形制完全相同。其碑文為“漢開教總持竺法大師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