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軼事

商鞅軼事

“民無信不立”,這是治國的根本原則之一。立信如何才能產生效果呢?不僅必須言出行,行必果,而且要以出人意料的方式進行。體現在上法傷不僅要分明,而且得重獎重罰,獎要獎得人眼紅,罰要罰得心驚肉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商鞅軼事
  • 外文名:Shang Yang anecdotes
  • 要求:言出行,行必果
  • 特點:要以出人意料的方式進行
  • 治國原則:民無信不立
  • 事件:徙木立信
原文,譯文,注釋,評點,關於商鞅,

原文

孝公既用衛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
令①既②具,未③布。恐民之不信已,④乃立三丈之木於⑤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之北門者予十⑥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⑦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⑧卒下令。
令行於民⑨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於是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10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 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11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12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
節選自《史記·商君列傳》

譯文

秦孝公已經決定任用商鞅了,商鞅想要變法,又擔心天下對自己的非議
新法準備就緒後,還沒公布,他恐怕百姓不相信,就在國都後邊市場的南門豎起一根三丈長的木頭,招募百姓中能把木頭搬到北門的人賞給十金。
百姓覺得這件事很奇怪,沒人敢動。又宣布“能把木頭搬到北門的人賞五十金”。有一個人把它搬走了,當下就給了他五十金,藉此表明令出必行,絕不欺騙。事後就頒布了新法。
新法在民間施行了整一年,秦國老百姓到國都說新法不方便的人數以千計。正當這時,太子觸犯了新法。衛鞅說:“新法不能順利推行,是因為上層人觸犯它。”將依新法處罰太子。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罰,於是就處罰了監督他行為的老師公子虔,以瓊刑處罰了給他傳授知識的老師公孫賈。第二天,秦國人就都遵照新法執行了。
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國百姓都非常高興,路上沒有人拾別人丟的東西為己有,山林里也沒了盜賊,家家富裕充足。人民勇於為國家打仗,不敢為私利爭鬥,鄉村、城鎮社會秩序安定。當初說新法不方便的秦國百姓又有來說法令方便的。

注釋

商鞅:戰國中期政治家。
令既具:商鞅變法的條令已準備就緒。
金:古代貨幣單位。
布:公布;頒布。
乃:於是,就
法太子:處罰太子。法,處罰,治罪
具:準備就緒。
國都市南門:指城後邊市場南門。
輒:就。
期年:一整年。
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額上刻字,再塗以墨。
卒:最終
說:通“悅”,愉快
趨令:按照新法執行

評點

“民無信不立”,這是治國的根本原則之一。立信如何才能效果呢?不僅言必信,行必果,而且要以超人意料的方式進行。體現在賞罰上不僅要分明,而且得重獎重罰,獎要獎得人眼紅,罰要罰得心驚肉跳。

關於商鞅

商鞅:戰國中期政治家。
秦孝公繼位之時,由於“周室微,諸侯力政,爭相併”,周初分封的各諸侯國大的包括秦國在內只剩下七個了,當時雖還有十來個小國,但已經無足輕重了,中國的大地上出現了七雄爭霸的局面。然而,由於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因而被其他的六個東方大國當作夷翟來看待(“夷翟遇之”),這讓秦孝公深感羞辱,他決心改變這一狀況,於是他“布惠,振孤寡,招戰士,明功賞。”並且發出了“求賢令”,在“求賢令”中,他回顧了祖上的光榮歷史,“昔我繆公自岐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里,
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也指出了存在的問題,“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這裡,孝公認為最大的恥辱(“醜莫大焉”)就是被諸侯看不起(“諸侯卑秦”)。他特別提到他的父親秦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孝公在想到這些時,“常痛於心”,因此他才下此“求賢令”,“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商鞅就是在這一情況下從魏國來到秦國的。(“衛鞅聞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監求見孝公。”)
商鞅,本名衛,衛國人,他也是衛國王室中人,只可惜是屬於庶出的,所以得不到重視,從小就喜歡刑名之學,一開始他在魏國相公孫座那裡任職中庶子。公叔痤知道衛有才能,但是一直都沒有找到機會向魏王推薦。機會總還是有的,適逢公叔痤生病了,魏王就到他家來看望他,當然魏王得問一下後事,公叔痤就乘機向魏王推薦了衛,並交代魏王如果不用他就殺了他,以免為他國所用給魏國帶來麻煩。公叔痤為了討好衛,在魏王離開後,把他對魏王說的話告訴了公孫鞅,讓他早做準備以防不測。衛卻不以為然,因為他心裡很清楚他的處境。果然,公叔痤死後,魏王既沒有任用衛也沒有殺他。
在聽說“秦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將修繆公之業,東復侵地”後,他趕緊收拾行李,離開了魏國,向西來到秦國。由於出身低微,又來自外國,他只有先投靠到孝公的一個寵臣景監的門下,這樣可以通過他來求見孝公。商鞅先後三次求見孝公,以帝道、王道和霸道之術遊說孝公,孝公從一開始的“時時睡,弗聽”到後來的“善之”,慢慢的對商鞅感興趣了。到了第四次,商鞅以“強國之術”終於打動了孝公,孝公“大說”,“與語,不自知厀之前於席也。語數日不厭。”商鞅在說到這點的時候,居然還與殷周相比,真是可愛得很吶!
孝公於是決定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商鞅“說孝公變法修刑,內務耕稼,外勸戰死之賞罰”,自然變法還沒開始就遇到了阻撓,“甘龍杜摯等弗然,相與爭之”,最終商鞅以他的雄辯口才取得了勝利,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於是孝公拜商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法令的內容如下:
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鬥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在法令正式實施之前,商鞅做了充分的準備,為了取信於民,他派人在都城的南門立了一棵三丈長的木材,聲稱只要有人把木材扛到北門就給予十金,這個舉動引起了人們的好奇,但沒人敢一試。第二天,賞金漲到了五十金,有個人抱著試試的態度把木材搬到北門,真的得到了五十的賞金,於是人們相信了這是真的,很多人都後悔沒搬那根木材。在取得了人們的信任之後,法令正式開始實施。
在法令實施的頭一年裡,在秦國都城有成千上萬的人對法令議論紛紛,說法令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連太子也犯了法。為了營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威嚴,商鞅決定懲罰太子,但太子是君嗣,不能施刑,於是太子的師傅公孫賈公子虔就不幸成了替罪羊。這一做法,使法令的威嚴得到極大的增強,秦國人於是都很自覺的遵守法令了。商鞅還把那些議論法令的人以“亂化之民”為由“盡遷之於邊城”,自此之後,再也沒有人敢議論法令了。這些做法,保證了法令的順利實施,法令的尊嚴也就這樣一步一步的樹立起來了。毫無疑問,法令的實施充滿波折,一開始,法令的實施使人民感到十分的不便,但過了三年,大家就習以為常了。商鞅變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商鞅因此被封為大良造
同時,商鞅也表現出了他的軍事才華,曾帶兵攻打魏國秦國鹹陽大興土木,建造宮室,然後把都城從雍遷至鹹陽。商鞅新的法令繼續發布實施,“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內息者為禁。而集小鄉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秦本紀》為四十一縣)。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平斗桶權衡丈尺。”在此期間,公子虔因觸犯法令再次被用刑。變法最終使“秦人富強,天子致胙於孝公,諸侯畢賀。”
商鞅如此對待太子的師傅公孫賈公子虔雖然是為了維護法令的尊嚴,但也給他埋下了禍根,這是後話。
商鞅在對魏國的作戰中顯露出了他陰詐的一面。在魏軍大敗於馬陵之戰的第二年,商鞅秦王分析了秦與魏的關係,建議趁魏國大傷元氣的時候伐魏,孝公以為然,就派商鞅帶兵伐魏。魏國領兵迎戰的是公子昂。商鞅從前在魏國的時候和這個公子昂關係很好,於是商鞅就藉口這種關係以談判為名,邀請公子昂相見,公子昂輕信而去,結果被商鞅暗中派人把他給抓住,同時偷襲他的大軍,致使魏軍再次全軍覆沒。魏國受此打擊,更使國力大為削弱,被嚇破了膽的魏王只好將魏國河西之地獻給秦國以求和,同時將國都從安邑遷到大梁。魏惠王這時才後悔當初沒聽從公叔痤的建議,然而悔之晚矣!商鞅因此大功而被封為列侯,領有於、商十五邑,號商君。這就是公孫鞅也稱為商鞅的原因。
商鞅相秦十年,因為他的變法觸及到了秦國宗室貴戚的利益,因此他們都對商鞅抱有怨恨之心,特別是當初對待太子犯法一事的處理也讓太子和他的師傅對商鞅恨之於骨,都心欲除之而後快,但因為有秦孝公的支持,所以商鞅一直平安無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商鞅卻一直以有功於秦自恃,他變得很自大和貪婪。商鞅每次出門都非常講究,“後車十數,從車載甲,多力而駢脅者為驂乘,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車而趨”,只要缺少了一樣,他就不出門。商鞅並不知道他的命運已經到了轉折關頭了。有一個人看到了這一點,這個人名叫趙良,他拜見商鞅,對商鞅分析了他的情況,指出他“危若朝露”,“亡可翹足而待”,並且給他提出了很中肯的建議,但商鞅不以為意,拒絕了趙良的良言相勸。如果商鞅聽從了趙良的建議,也許他的後路就會完全不一樣,然而可惜呀!
果然,後來的形勢如趙良所料,秦孝公一死,商鞅的死期也就到了。太子即位後,當年被商鞅施刑的公子虔等人就誣告商鞅想造反,秦王立即派人抓捕他。此時的商鞅才慌了神,倉皇出逃,逃到關下想在客舍里暫避一下,但負責人不認識商鞅,而且商鞅有法規定“舍人無驗者坐之”,所以沒敢收留他。不敢暴露自己身份的商鞅這才意識到他的法令的弊處,如今也終於輪到他自己體會了,可悲的是,他自己制定的法令使他失去了一次逃生之機。無奈之下,商鞅來到魏國,不想魏國的人因為他曾經欺騙公子昂攻破魏軍而對他相當怨恨,拒絕他進入魏國;商鞅又想到別國去,魏國人也不放過他,把他驅逐回了秦國商鞅再次回到秦國他的封邑,和他的徒屬徵發封邑內的士兵北上進攻鄭國,此時秦王也發兵攻打商鞅,最終在鄭國的黽池把他殺死。這還不算完,秦王還以造反之名把商鞅的屍體處以車裂之刑示眾,並且誅滅了商鞅全家。
商鞅變法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史記》沒有加以記載,那就是“焚書令”。
一個對秦國立下莫大功勞的人就這樣被安上造反的罪名全家遭誅,誰的過?!悲夫!
《史記·商鞅列傳》記載:商君者,衛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座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賢,未及進。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諱,將柰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願王舉國而聽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王許諾而去。公叔座召鞅謝曰:“今者王問可以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許我。我方先君後臣,因謂王即弗用鞅,當殺之。王許我。汝可疾去矣,且見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殺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謂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國聽公孫鞅也,豈不悖哉!”
公叔既死,公孫鞅秦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將修繆公之業,東復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寵臣景監以求見孝公。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罷而孝公怒景監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監以讓衛鞅衛鞅曰:“吾說公以帝道,其志不開悟矣。”後五日,復求見鞅。鞅復見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罷而孝公復讓景監,景監亦讓鞅。鞅曰:“吾說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請復見鞅。”鞅復見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罷而去。孝公謂景監曰:“汝客善,可與語矣。”鞅曰:“吾說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誠復見我,我知之矣。”衛鞅復見孝公。公與語,不自知厀之前於席也。語數日不厭。景監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驩甚也。”鞅曰:“吾說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遠,吾不能待。且賢君者,各及其身顯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數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強國之術說君,君大說之耳。然亦難以比德於殷周矣。”
孝公既用衛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衛鞅曰:“疑行無名,疑事無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非於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敖於民。愚者暗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是以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孝公曰:“善。”甘龍曰:“不然。聖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勞而成功;緣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之。”衛鞅曰:“龍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於故俗,學者溺於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於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杜摯曰:“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無過,循禮無邪。”衛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衛鞅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
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於是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衛鞅曰“此皆亂化之民也”,盡遷之於邊城。其後民莫敢議令。
於是以鞅為大良造。將兵圍魏安邑,降之。居三年,作為築冀闕宮庭於鹹陽,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內息者為禁。而集小鄉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平斗桶權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虔復犯約,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強,天子致胙於孝公,諸侯畢賀。
齊敗魏兵於馬陵,虜其太子申,殺將軍龐涓衛鞅說孝公曰:“秦之與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並秦,秦即並魏。何者?魏居領阨之西,都安邑,與秦界河而獨擅山東之利。利則西侵秦,病則東收地。今以君之賢聖,國賴以盛。而魏往年大破於齊,諸侯畔之,可因此時伐魏。魏不支秦,必東徙。東徙,秦據河山之固,東鄉以制諸侯,此帝王之業也。”孝公以為然,使衛鞅將而伐魏。魏使公子昂將而擊之。軍既相距,衛鞅遺魏將公子昂書曰:“吾始與公子驩,今俱為兩國將,不忍相攻,可與公子面相見,盟,樂飲而罷兵,以安秦魏。”魏公子昂以為然。會盟已,飲,而衛鞅伏甲士而襲虜魏公子昂,因攻其軍,盡破之以歸秦。魏惠王兵數破於齊秦,國內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獻於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衛鞅既破魏還,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為商君。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趙良見商君。商君曰:“鞅之得見也,從孟蘭皋,今鞅請得交,可乎?”趙良曰:“仆弗敢願也。孔丘有言曰:‘推賢而戴者進,聚不肖而王者退。’仆不肖,故不敢受命。仆聞之曰:‘非其位而居之曰貪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貪名。’仆聽君之義,則恐仆貪位貪名也。故不敢聞命。”商君曰:“子不說吾治秦與?”趙良曰:“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虞舜有言曰:‘自卑也尚矣。’君不若道虞舜之道,無為問仆矣。”商君曰:“始秦戎翟之教,父子無別,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為其男女之別,大築冀闕,營如魯衛矣。子觀我治秦也,孰與五羖大夫賢?”趙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武王諤諤以昌,殷紂墨墨以亡。君若不非武王乎,則仆請終日正言而無誅,可乎?”商君曰:“語有之矣,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夫子果肯終日正言,鞅之藥也。鞅將事子,子又何辭焉!”趙良曰:“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
聞秦繆公之賢而願望見,行而無資,自粥於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東伐鄭,三置晉國之君,一救荊國之禍。發教封內,而巴人致貢;施德諸侯,而八戎來服。由余聞之,款關請見。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勞不坐乘,暑不張蓋,行於國中,不從車乘,不操干戈,功名藏於府庫,德行施於後世。五羖大夫死,秦國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謠,舂者不相杵。此五羖大夫之德也。今君之見秦王也,因嬖人景監以為主,非所以為名也。相秦不以百姓為事,而大築冀闕,非所以為功也。刑黥太子之師傅,殘傷民以駿刑,是積怨畜禍也。教之化民也深於命,民之效上也捷於令。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為教也。君又南面而稱寡人,日繩秦之貴公子。
詩曰:‘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何不遄死。’以詩觀之,非所以為壽也。公子虔杜門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殺祝懽而黥公孫賈。詩曰:‘得人者興,失人者崩。’此數事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後車十數,從車載甲,多力而駢脅者為驂乘,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車而趨。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書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君之危若朝露,尚將欲延年益壽乎?則何不歸十五都,灌園於鄙,勸秦王岩穴之士,養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尚將貪商於之富,寵秦國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賓客而不立朝,秦國之所以收君者,豈其微哉?亡可翹足而待。”商君弗從。
後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吏捕商君。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昂而破魏師,弗受。商君欲之他國。魏人曰:“商君,秦之賊。秦強而賊入魏,弗歸,不可。”遂內秦。商君既復入秦,走商邑,與其徒屬發邑兵北出擊鄭。秦發兵攻商君,殺之於鄭黽池。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君之家。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乾孝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將昂,不師趙良之言,亦足發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嘗讀商君開塞耕戰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卒受惡名於秦,有以也夫
《史記·秦本紀》記載:“孝公元年,河山以東強國六,與齊威楚宣、魏惠、燕悼、韓哀趙成侯並。淮泗之間小國十餘。楚、魏與秦接界。魏築長城,自鄭濱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漢中,南有巴、黔中。周室微,諸侯力政,爭相併。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孝公於是布惠,振孤寡,招戰士,明功賞。
下令國中曰:‘昔我繆公自岐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於是乃出兵東圍陝城,西斬戎之獂王。
衛鞅聞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監求見孝公。
二年,天子致胙
三年,衛鞅說孝公變法修刑,內務耕稼,外勸戰死之賞罰,孝公善之。甘龍、杜摯等弗然,相與爭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為左庶長。其事在《商君》語中。
七年,與魏惠王會杜平。八年,與魏戰元里,有功。十年,衛鞅大良造,將兵圍魏安邑,降之。十二年,作為鹹陽,築冀闕,秦徙都之。並諸小鄉聚,集為大縣,縣一令,四十一縣。為田開阡陌。東地渡洛。十四年,初為賦。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諸侯畢賀。秦使公子少官率師會諸侯逢澤,朝天子。
二十一年,齊敗魏馬陵。
二十二年,衛鞅擊魏,虜魏公子昂。封鞅為列侯,號商君。
二十四年,與晉戰雁門,虜其將魏錯。
孝公卒,子惠文君立。是歲,誅衛鞅。鞅之初為秦施法,法不行,太子犯禁。鞅曰:‘法之不行,自於貴戚。君必欲行法,先於太子。太子不可黥,黥其傅師。’於是法大用,秦人治。及孝公卒,太子立,宗室多怨鞅,鞅亡,因以為反,而卒車裂以徇秦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