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機場

商務機場

商務機場是通用航空中的一類機場,相對於民用機場,商務機場規模小得多,跑道也要短很多,對硬體資源配套、淨空條件的要求相對較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商務機場
  • 外文名:Business Airport
  • 服務地區一線城市
  • 服務對象:公務機、商務機
簡介,定義,選址,特點,建設背景,發展市場,中國公務機市場現狀,發展商務機場市場需求,優惠政策和相關產業支撐,發展模式,發展現狀,建設意義,

簡介

定義

商務機場是指的是通用航空中專注於服務私人商務飛機飛行任務的機場,其服務對象定位在國內外高端商務人群。商務機是指在行政事務和商務活動中用作交通工具的飛機,亦稱行政機或公務飛機。像殼牌石油、通用電器、福特汽車、摩托羅拉、深圳華為等企業均定製商務飛行服務。使用商務機的除了企業外,還包括各國政要、影視明星等。

選址

民用機場選址考慮地理位置、地形、淨空條件、氣象條件、地面交通便利程度,當地經濟發展程度等一些常規因素,而商務機場定位於商務飛機飛行任務的機場,除考慮以上因素外,還要考慮當地通航產業配套發展程度、所在區域高新產業集中度等綜合因素;國內外商務機場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開發區、熱點旅遊景區、通航產業園區、沿海商業圈。

特點

與大型運輸機場服務公眾的性質不同,商務機場是通用航空中服務於高端商務人群的機場,其功能更靈活、建設規模相對小、周期短、經濟拉動效應明顯,總體規模與一般的支線機場類似,建設周期一般為2-3年。

建設背景

隨著經濟成長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十二五期間我國民航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公商務旅客成為民航旅客重要組成部分,商務旅客消費成為影響航空公司收入的主要因素,而定位於商務旅客出行的商務機場未來或成為中國大城市的必要組成部分,北京、上海、廣州三地都在規劃建立商務機場。

發展市場

中國公務機市場現狀

發展商務機場前提是增速迅猛的公務飛機(也即商務飛機)市場,2009年以來,在中國民航的發展結構中公務機增長最快,其中噴氣公務飛機機隊的年平均增長率已經達到27%。據統計,2000年至2008年,交付中國的公務飛機數量不到50架,但從2009年到2011年兩年間,交付超過80架,遠超此前近10年的訂單總和,民航專家預計,到“十二五”末期,中國公務機數量將達260架以上。

發展商務機場市場需求

公務飛機市場逐年向好主要原因之一是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和大型跨國公司的企業家使用公務飛機出行。隨著低空開放和公務機數量不斷增加,未來商務航空市場需求越來越旺盛。目前國內有包括金鹿航空、南山公務機有限公司、東方公務航空等13家知名公務機航空公司,他們幫企業家、影視明星、跨國公司等引進飛機、託管飛機以及運營維修飛機,業務從北京延伸及全國各地。
公務機購買者多為國際知名企業和卓越的民用企業,以及大型的國營企業。像殼牌石油、通用電器、福特汽車、摩托羅拉、深圳華為、南山集團、國家電網、中石化、中石油等企業均定製公務機航空公司的商務飛行服務。此外,還包括各國政要、影視明星等。

優惠政策和相關產業支撐

隨著低空開放和民航局出台政策大力發展通航產業,全國各地掀起了通航熱的風潮,自2010年8月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印發《關於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後,通航產業成為各地政府與民營資本投資的熱點,從成立公務航空公司,建立通用機場到建立通航產業園。據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AOPA)統計,截至2013年7月31日,我國除由國家發改委批准的10個國家級航空航天高科技產業基地以外,已經有116個縣級及以上城市在建或計畫建設通用航空產業園區。在這116個通用航空產業園區中,2010年底之前建設的有21個,2011年之後建設或計畫建設的有95個。
目前在國內尚無專門的商務機場,商務機場的建設有利於刺激相通航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大型基礎設施先行將刺激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北上廣開建商務機場也必將促進商務航空完整產業鏈的騰飛,因此在一線城市通航產業園區、商業區或高新技術開發區周邊建設商務機場,不僅可以滿足商務機起降,而且可以緩解大型民用機場緊張的時刻需求和空域資源,同時促進相關產業大力發展和臨空經濟的騰飛。

發展模式

由於與大型運輸機場服務對象和市場定位不同,商務機場發展規劃和運營模式與大型民用機場、支線機場應區別對待。
第一、商務機場融資
機場建設融資方面應以股份制為主,引入地方政府、航空企業、民營資本共同建設,一方面可以緩解政府財政壓力,另一方面刺激航空公司積極性和其他大型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引進現代化企業管理方式。
第二、基礎設施的配備和地理位置選擇
機場設施應具備智慧型化、信息化的特點,簡化值機手續,提高機場服務,起降機型以20-50座公務機為主,所以跑道建設、航站樓面積、停機位等方面應以支線機場建設標準位置,地理位置應選擇接近商業區、高新技術開發區、沿海城市為主。
第三、航線網路規劃和航班計畫
由於服務於高端商務旅客和大型企業為主,商務出行要求快捷、準時,出行目的地多為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和內陸省會城市,所以航線網路應以連線一線城市和經濟較發達的二線城市、旅遊城市為主,航班計畫應以高密度提供便捷性為主,建立空中快道,機型以龐巴迪、灣流等公務機型為主。
第四、綜合商務服務功能和臨空產業規劃
將商務機場作為以航空運輸業為主的大商業活動中心來籌劃,即機場不僅為航空公司、旅客、貨主等傳統客戶服務,而且還對航空公司雇員、商務旅客及當地工商企業等提供各種服務,以經濟開發區的模式,把機場作為商業服務中心成片開發,增設購物中心、郵局、電信局、銀行、醫療所、藥店、酒店、辦公樓、會議中心、娛樂設施等,儘可能多地創造獲得商業收入的機會。同時,應使由租金收入與特許權收入組成的非航空業務收入在機場總收入中占較大的比例。例如,機場不直接經營地面服務,而是以“地主”和管理者身份將場地設施出租給航空公司、地面代理公司等直接用戶;同時向餐飲、商貿、銀行等各種專業服務商收取其在機場經營的特許費用,並對其進行管理。

發展現狀

在國內,商務機場目前還僅僅是一個規劃概念,但未來10年,商務機場將出現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例如今年出台的《廣州南沙新區總體規劃》顯示,南沙將建設一個商務機場,服務於南沙經濟開發新區商務旅客,而在北京、上海也已對商務機場的建設有所研究,其中北京商務機場的選址基本確定在距離北京市中心50公里的河北燕郊

建設意義

商務機場不同於民用機場和支線機場,擁有明確的旅客定位和市場需求,更傾向於為高端旅客服務,商務機場將拉動機場周邊包括飛機商店、日常維護、空中醫療等相關行業發展,推動區域臨空經濟建設,同時建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目標的飛機組裝、銷售、維修、運營的綜合通用航空產業集聚示範經濟區,將帶動周邊航空經濟的整體發展,有利我國通航產業發展,實現民航強國的夢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