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淮源

唐淮源

唐淮源(1886—1941),字佛川,雲南江川人,雲南講武堂畢業,陸軍上將,滇軍名將,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1941年中條山會戰被日寇圍困不得脫身,于山西夏縣自殺,壯烈殉國,是國民黨軍犧牲於抗日戰場上的最高級將領之一。

唐淮源犧牲後,國民政府於1942年2月特頒發褒揚令,追贈其為陸軍上將。1986年6月,經民政部批准,雲南省人民政府追認唐淮源為革命烈士。

2014年9月, 唐淮源將軍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淮源
  • 別名:字拂川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雲南省江川縣翠峰鄉麻栗園村
  • 出生日期:1886年
  • 逝世日期:1941年5月12日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雲南講武堂
  • 信仰:三民主義
  • 主要成就:中條山抗擊日軍
人物生平,主要事跡,人物格言,人物紀念,追悼大會,唐公祠,

人物生平

1886年,唐淮源出生於江川縣翠峰鄉麻栗園村(後遷至江城鎮),未滿周歲,父親棄養(有亡故之說)。
1909年9月,唐淮源鄉試得中,赴昆明省試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被編入丙班二隊,與朱德和同鄉金漢鼎等為同學。唐其間,受李根源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加入同盟會。
唐淮源
1911年10月30日,參加雲南“重九”起義。
1911年11月1日,參加辛亥革命,唐淮源與朱德、金漢鼎等同被選入特別班,加緊訓練,提前8個月於1911年11月畢業,派往軍中,出任排長。
1915年12月25日,雲南首發討袁護國,唐淮源隨蔡鍔將軍率領的護國第一軍於次年1月出師四川,與陳宦的北洋軍作戰,時擔任副連長。後升任營長。
1918年,升任步兵第五團團長,旋調四川宜賓縣任縣長,頗有名聲。繼後,升任第十五混成旅旅長,參加靖國等役。
1920年底,顧品珍發動“倒唐”政變,珍取代唐繼堯主滇。滇軍編為七個混成旅,唐淮源為第二旅旅長,被派往通海等地剿匪。
1922年初,滇軍內訌,唐繼堯回滇復辟。3月10日,唐淮源與朱德、金漢鼎離滇。4月達重慶,投四川督軍劉湘,6月,川軍混戰,唐、朱、金離渝赴滬,住上海孟淵旅社,不久移居蘇州虎丘李鴻章祠。6月16日,晉見孫中山,後朱德赴歐學習,唐、金入粵參加北伐,始投於第三軍,轉戰入江西。
唐淮源唐淮源
1928年,唐淮源任國民黨陸軍學校南昌分校教育長。在唐淮源和金漢鼎舉薦下,朱德到朱培德任軍長的第三軍,任軍官教導團團長,後任南昌市公安局長。
1930年,唐淮源被任命為陸軍第十二師副師長兼第三十五旅旅長。
1932年,國民黨軍衛立煌部進占金家寨期間,唐淮源時任陸軍第十二師師長兼三十五旅旅長,駐紮在金家寨油坊店蓮花山一帶。
1933年3月8日,升任十二師師長,督師贛皖甘寧。
1936年10月,任第三軍副軍長兼十二師師長。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跟隨蔣介石到西安督促張學良、楊虎城“剿共”的唐淮源被東北軍扣留。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唐淮源返回部隊駐地,隨後,即率領部隊到河南開封一帶整訓。
1937年,抗戰爆發,升任第三軍軍長。唐淮源部奉命北上,在冀西一帶的高碑店、易水、淶源、保定等地作戰。秋,唐淮源率所部參加了山西娘子關保衛戰。
1938年,第三軍奉令轉入中條山區作戰,建立抗日游擊根據地,以禁止隴海路和陝甘門戶—潼關,牽制日軍兵力,威脅敵人的運輸要道。
1938年7月21日,曾萬鐘軍長轉任第二集團軍副總司令,唐淮源任第三軍軍長。
1939年4月17日,唐淮源之母不幸病逝於故鄉江川縣江城。秋,唐淮源趕回家鄉江川為母奔喪。
1941年5月7日,日軍發動全面進攻中條山的戰役。5 月11日,山口與黃河各渡口均被敵占。敵主力以分進合擊之勢合圍第三軍,唐淮源部官兵傷亡慘重,彈盡援絕,各路突圍部隊均未得手。12日,唐淮源率殘部占領懸山一帶的陣地。敵人集中兵力,向其發起猛攻。唐淮源三次突圍受挫,在日軍進逼的情勢下,悲憤未能達到守衛中條山之責,為保全民族氣節,遂舉槍自戕於懸山之頂。
1942年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

主要事跡

  • 與朱德友誼
1922年,滇軍於“護國、靖國戰爭”討伐北洋軍獲勝後,發生了內訌。唐繼堯在昆明追殺異己,唐淮源與朱德、金漢鼎三人被迫離開雲南,到上海晉見孫中山,尋找救國之路,時正逢軍閥陳炯明在廣東叛變,孫中山要討伐陳炯明。
1927年,唐淮源與回國的朱德在江西南昌相遇,唐淮源時任國民黨黃埔軍校南昌分校教育長,朱德到南昌則為組織中共南昌起義。當時朱德急需在南昌駐軍中有一個身份,以便策動起義,唐淮源幫了朱德的忙,在唐淮源和金漢鼎極力舉薦下,朱德到朱培德任軍長的第三軍,任軍官教導團團長。
1938年,唐淮源奉命率第三軍進入山西中條山,此時日軍正組織精銳,開始車輪式地向中條山發動大規模軍事進攻。巧的是這年中秋節唐淮源與朱德在山西陽泉火車站,一列火車上不期而遇,此時,朱德已是八路軍總司令,國共兩軍也於國難當頭時握手言和,成為聯合抗日的友軍,兩人這次會面又開始了新的合作。
分別後,唐淮源指揮的第三軍與朱德領導的八路軍在中條山互通敵情,相互照應,多次聯合作戰,屢挫日軍。日軍前後十三次大規模攻擊,均被守衛中條山的中國軍民挫敗。
  • 殉國經過
1941年5月,日軍調集6個師團又3個旅團,總兵力達10萬人,分4路進犯中條山。中條山戰役打響時,唐淮源率第三軍主力扼守聞喜、夏縣以東的結山、唐王山到夏縣東南花凸村一線,狠狠打擊進犯日軍,使中國軍隊的防線巋然不動。
5月7日晚,日軍突破中國軍隊的王家窯頭陣地,沖向第三軍左翼第七師的主陣地。8日晚,日軍突破第七師澗底河陣地,襲擊王家河第七師司令部。唐淮源獲此訊息後,立刻派兵增援,第七師陣地失而復得。但此時敵人趁機攻占駐在唐回村的第三軍軍部,並企圖消滅中國第五集團軍總部指揮機關,唐淮源遂又遣兵牽制這股敵人。
此時,戰線犬牙交錯,各處戰鬥激烈,中國軍隊漸處頹勢。中國方面改變部署,退守第二線即設陣地。唐淮源奉命率部占領羅有村、孤子嶺、野豬嶺至秦家村一線。後在與敵人激戰中,與友軍失掉聯絡,不知敵情變化,率軍南移。10日,在溫峪村附近與敵遭遇,周邊日軍也前來參戰,將唐淮源部團團包圍。唐淮源果斷決定外線作戰,他對各師長們說:“現在情況極險惡,吾人在事有可為之時,應竭盡心力,恢復原態勢。否則當為國家民族保全人格,我已抱定不成功便成仁之決心。”隨後各師以團為單位,分三面突圍。唐淮源親自率一個團突圍。
戰鬥至11日,唐淮源部官兵傷亡慘重,彈盡援絕,各路突圍部隊均未得手。12日,唐淮源率殘部占領懸山一帶的陣地。敵人集中兵力,向其發起猛攻。唐淮源部雖奮勇反攻,但終難挽頹勢。唐淮源三次突圍受挫,在日軍進逼的情勢下,悲憤未能達到守衛中條山之責,為保全民族氣節,遂舉槍自戕於懸山之頂。

人物格言

“吾向以老母在,故有所慮,今大事已了,此身當為國有,誓與中條山共存亡 !”
--------------唐淮源將軍於母去逝後
“現在情況極險惡,吾人在事有可為之時,應竭盡心力,恢復原態勢,否則當為國家為民族保全人格,我已抱定不成功便成仁之決心!”
--------------於殉國前

人物紀念

1942年1月4日,《雲南日報》為悼念唐淮源和中條山戰役陣亡將士曾發表社論《哀痛悼忠魂》。2月2日,國民政府發出《追贈陸軍上將第三軍軍長唐淮源褒揚令》,並準定將唐淮源生平事跡存備宣付史館,以彰英烈。6月6日,雲南省黨部舉行追悼會,龍雲主祭並送花圈、致悼詞。6月16日,第三軍在陝西城固縣民眾教育館召開追悼會,陝西省主席主祭並致悼詞。
1986年,唐淮源誕生一百周年之際,雲南省人民政府追認唐淮源為革命烈士。9月28日,江川縣民政局派人赴山西夏縣清道存尋將軍遺骸,於10月17日火化後將骨灰護送到江川。
1990年,江川縣人民政府在江川革命烈士陵園建成唐將軍墓,墓為錐形,水泥青石鑲嵌,中間放骨灰盒。墓碑為大理石,上刻“抗日英烈陸軍上將唐淮源之墓”,為後世瞻仰。
2014年9月,唐淮源將軍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追悼大會

1941年,國民黨江川縣黨部奉令於縣城東門建設唐公祠,供奉陸軍上將唐淮源將軍牌位及肖像。同時,縣長主持了隆重的追悼大會。

唐公祠

1941年,國民黨江川縣黨部奉命於縣城東門營造唐公祠,供奉唐淮源將軍牌位及肖像。唐公祠位於江城鎮東門大井旁邊,為雲南傳統的三間四耳倒八尺建築風格施工,典型的磚木結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