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角鴞

領角鴞

領角鴞(學名:Otus bakkamoena),小型鴞類,體長20~27厘米。外形和紅角鴞非常相似,但它後頸基部有一顯著的翎領。上體通常為灰褐色或沙褐色,並雜有暗色蟲蠹狀斑和黑色羽乾紋;下體白色或皮黃色,綴有淡褐色波狀橫斑和黑色羽乾紋,前額和眉紋皮黃白色或灰白色。有的亞種跗蹠被羽到趾,有的趾裸出。

雄鳥發出輕柔的升調woop聲,及一連串間隔一秒鐘的粗啞叫聲。雌鳥叫聲較尖而顫,為降調的wheoopwok聲,每分鐘約五次,也發輕柔的吱吱聲。雄雌鳥常成雙對唱。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地理分布,保護級別,繁殖研究,

外形特徵

額和面盤白色或灰白色,稍綴以黑褐色細點;兩眼前緣黑褐色,眼端剛毛白色具黑色羽端,眼上方羽毛白色。耳羽外翈黑褐購具棕褐色斑,內翈棕白色而雜以黑褐色斑點。上體包括兩翅表面大都灰褐色,具黑褐色羽乾紋和蟲蠹狀細斑,並雜有棕白色斑點,這些棕白色斑點在後頸處特別大而多,從而形成一個不完整的半領圈;肩和翅上外側覆羽端具有棕色或白色大型斑點。初級飛羽黑褐色,外翈雜以寬闊的棕白色橫斑。尾灰褐色,橫貫以6道棕色而雜有黑色斑點的橫斑。頦、喉白色,上喉有一圈皺領,微沾棕色,各羽具黑色羽乾紋,兩側有細的橫斑紋,其餘下體白色或灰白色,滿布粗著的黑褐色羽千紋及淺棕色波狀橫斑;尾下覆羽純白色,覆腿羽棕白色而微具褐色斑點,趾被羽。
幼鳥通體污褐色,雜以棕白色細斑點,腹面較淡、呈灰褐色,除飛羽和尾羽外,均呈絨羽狀。初級飛羽黑褐色,內翈具灰黑色橫斑,外翈具棕白色大斑;其餘飛羽淺黑褐色,具污灰色和棕色斑;尾黑褐色,具淺棕色蟲蠹狀斑。覆腿羽白色。
虹膜黃色,嘴角色沾綠,爪角黃色,先端較暗(東北亞種)。
大小量度:體重♂110~192g,♀135~205;體長♂190~245mm,♀245~279mm;嘴峰♂15~24mm,♀15~25mm;翅♂166~176mm,♀167~186mm;尾♂76~ 90mm,♀85~98mm;跗蹠♂31~39mm,♀33~42mm。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山地闊葉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現於山麓林緣和村寨附近樹林內。

生活習性

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通常單獨活動。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樹上濃密的枝葉叢間,晚上才開始活動和鳴叫。鳴聲低沉。為“不、不、不、不”或“bo~bo~bo”的單音,常連續重覆4~5次。飛行輕快無聲。
遷徙:留鳥。
食性:主要以鼠類、壁虎、蝙蝠、甲蟲、蝗蟲、鞘翅目昆蟲為食。

繁殖方式

繁殖期3~6月。通常營巢於天然樹洞內,或利用啄木鳥廢棄的舊樹洞,偶爾也見利用喜鵲的舊巢,巢距地高1.2~5m。通常不築巢,洞內無任何內墊物。每窩產卵2~6枚,多為3~4枚。卵白色,呈卵圓形,光滑無斑,大小為35~38mm×30~32mm,平均36mm×31mm,重17~19g,平均18g。雌雄親鳥輪流孵卵。

亞種分化

領角鴞(21亞種)
序號中文名學名命名人及年代
01
領角鴞緬泰亞種
Otus bakkamoena alboniger
Koelz,1952
02
領角鴞馬卡泰阿島亞種
Otus bakkamoena aurorae
Allison,1946
03
領角鴞指名亞種
Otus bakkamoena bakkamoena
Pennant,1769
04
領角鴞保和島亞種
Otus bakkamoena boholensis
McGregor,1907
05
領角鴞馬來亞種
Otus bakkamoena cnephaeus
Deignan,1950
06
領角鴞克拉地峽亞種
Otus bakkamoena condorensis
Kloss,1930
07
領角鴞中亞亞種
Otus bakkamoena deserticolor
Ticehurst,1922
08
Otus bakkamoena erythrocampe
Swinhoe,1874
09
領角鴞菲律賓亞種
Otus bakkamoena everetti
Tweeddale,1879
10
領角鴞尼泊爾亞種
Otus bakkamoena gangeticus
Ticehurst,1922
11
Otus bakkamoena glabripes
Swinhoe,1870
12
領角鴞蘇門答臘島亞種
Otus bakkamoena hypnodes
Deignan,1950
13
領角鴞康厄安島亞種
Otus bakkamoena kangeanus
Mayr,1938
14
領角鴞滇西亞種
Otus bakkamoena lettia
Hodgson,1836
15
領角鴞印度亞種
Otus bakkamoena marathae
Ticehurst,1922
16
領角鴞錫波拉亞種
Otus bakkamoena mentawi
Chasen & Kloss,1926
17
領角鴞喜馬拉雅山亞種
Otus bakkamoena plumipes
Hume,1870
18
領角鴞八丈島亞種
Otus bakkamoena pryeri
Gurney,1889
19
領角鴞日本亞種
Otus bakkamoena semitorques
Temminck & Schlegel,1844
20
Otus bakkamoena umbratilis
Swinhoe,1870
21
Otus bakkamoena ussuriensis
Buturlin,1910
註:關於領角鴞亞種分化,學界意見尚不統一。該處採用Deignan(1950)的劃分法,將領角鴞分為21亞種。

種群現狀

全球種群未量化,但分布廣泛,在原產地屬局域常見物種(del Hoyoet al. 1999)。各地種群估算如下:中國大陸約有100~10,000繁殖對;中國台灣約10,000~100,000繁殖對;韓國少於10,000繁殖對;日本約100~100,000繁殖對;俄羅斯少於10,000繁殖對(Brazil 2009)。

地理分布

原生種分布:孟加拉、不丹、汶萊、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韓國、寮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俄羅斯、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領角鴞地理分布領角鴞地理分布
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陝西、河南、江蘇、江西、安徽、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香港、台灣和海南島。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2年評估。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註:鴞形目 所有種

繁殖研究

台中縣野鳥救傷保育學會籌備會研究人員林文隆,在霧峰鄉山區掛設領角鴞人工巢箱;發現領角鴞捨棄龍眼樹的天然樹洞,進駐人工巢箱繁殖成功,孵化出兩隻幼鳥,生長情況十分良好。
台中縣野鳥救傷保育學會研究組長林文隆,從84年起開始在太平市車籠埔掛設約40個人工巢箱,成功之後才開始推廣至霧峰山區。多年前說服霧峰鄉山區果農於在自家檳榔園、果樹吊掛人工巢箱;目前為止,已經成功吸引大赤鼯鼠、赤腹松鼠、麻雀與領角鴞等鳥類與動物,利用人工巢箱或繁殖。
人工巢箱
林文隆於2007年2月間掛設的領角鴞人工巢箱,已成功孵化出兩隻幼鳥。有趣的是,此對利用人工巢箱繁殖成功的領角鴞,每年原本利用高度不超過2公尺的龍眼樹洞;2007年度吊掛試驗性人工巢箱後,意外發現領角鴞竟捨棄天然樹洞,而改擇人工巢箱繁殖。
此種現象是否顯示,大多數次生林、果園的天然樹洞質量的不佳,領角鴞可能是勉為其難地使用;人工巢箱輔助天然樹洞的成效,究竟能幫助多少比例的領角鴞繁衍?由於這項由台中縣野鳥救傷保育學會與霧峰山區居民自費進行的人工巢箱實驗計畫,尚無費用進行針孔影像記錄它們的生活、覓食、繁殖及撫育過程。期盼保育相關單位補助人工巢箱製作與研究經費,其成果將增進助於推展霧峰山區生態意識及生態教育的推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