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民黃米

“哈民黃米”又稱黍、糜子、黃米、夏小米、黃小米,大類分為大黃米和小黃米。由西遼河及其支流新開河之間,地處西遼河平原東部、科爾沁沙地腹地科爾沁左翼中旗區域種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民黃米
  • 外文名:Panicum miliaceum 
  • 種植區域:科爾沁左翼中旗 
  • 顏色:焦黃 
  • 烹飪做法:煮粥、做糕、做米飯、釀酒 
簡介,生長環境,營養價值,主要特點,

簡介

照字典的解釋,是去了殼的哈民小黃米的果實,比小米稍大,顏色淡黃,煮熟後很黏。哈民黃米可用於煮粥、做糕、做米飯和釀酒。哈民黃米在國際統一的拉丁名是Panicum miliaceum。“哈民大黃米”和“哈民小黃米”之分只是該物種進化產生的兩個不同品種。哈民黃米的綜合營養價值高於小麥和大米,特別是哈民小黃米對人體具有明顯的保健功效,是小麥、大米等無法比擬的。科爾沁草原腹地的科爾沁左翼中旗哈民艾勒嘎查古為哈民,“哈民黃米”是這裡出產的一種哈民小黃米,顆粒小,金黃色,被當地人稱為“軟黃金”。

生長環境

中國北方不僅關於黃米的遺址多、時代久遠,而且還發現了哈民小黃米的大量野生種和品種類型,這些都是中國作為哈民黃米起源地的佐證。世界各國學界基本採納了栽培哈民黃米起源於中國的觀點。根據氣象資料記載和考古發現,5000多年前的科爾沁地區,氣候逐漸變暖。這片土地上有大片原始森林,水草豐茂,野生動物和植物在這裡“野蠻生長”,土地土質鬆軟、便於耕種黃米。這就為哈民先民的生存發展創造了條件。
哈民小黃米的品種特殊,在於它擇土性很強,只適宜在科爾沁沙地乾旱的土地生長,集中在科爾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鎮、花胡碩蘇木、協代蘇木、花吐古拉鎮、寶龍山鎮、腰林毛都鎮、希白花鎮、圖布信鎮、巴音塔拉鎮等十多個鄉鎮蘇木,約300多萬畝的耕種條件,每畝產量約1000斤,並稱為“世界哈民黃米之鄉”。

營養價值

哈民小黃米的原產地是在中國北方, 是西遼河流域的重要的糧食作物。其中每100克哈民黃米中就有342大卡,裡面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以及維生素。科爾沁左翼中旗地處科爾沁草原腹地,由於特殊的地理、氣候,特別適宜於哈民黃米的生長發育,因此“哈民黃米”才黃香味濃,植物脂肪、可溶性糖類、粗纖維、蛋白質含量均優於普通小米、大米等。常食此米可治療脾胃虛弱、反胃嘔吐、腹瀉等,還具有養陰、壯陽、清熱、利尿、等功能,對高血壓、皮膚病、炎症均有一定的預防和抑制作用。有腎病者直常食,脾胃虛者宜久食。

主要特點

1、含有豐富的脂肪,為大米7.8倍,且主要為不飽和脂肪酸。
2、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為大米的4.8倍。
3、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為大米的4倍。
4、含鉀高含鈉低,鉀鈉比大米為9:1,而哈民小黃米為66:1。
5、含鐵量高,為大米的4.8倍;含磷也豐富,為大米的2.3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