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聖祠

和聖祠

和聖祠位於河南焦作市恩村,是目前全國僅存的紀念柳下惠的祠堂,始建於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0年),位於恩村一街東頭十字路口的西北角,坐北向南,面臨恩村大街,東傍石河,後抵恩村古老的十里狼牙溝,占地面積達2000餘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聖祠
  • 外文名:And the holy temple
  • 地點:河南焦作市恩村
  • 建立時間:1506
  • 占地面積:2000餘平方米
簡介,發展進程,和聖祠:柳下惠嫡系後裔在焦作,“和聖”之稱的來歷,“和聖祠”為何在恩村,“和聖祠”價值與意義,

簡介

原恩村和聖祠規模龐大,面寬21米,進深110米。祠內的主體建築是和聖殿,面積達120平方米,還有拜殿(40平方米)、東西兩廂房(各50平方米)、前後花園(合計280平方米)、大門和圓券二門以及臨街房(共90平方米)、圍牆等。進大門回首,望板上題有“和聖祠”三字,門樓中牆上題有“柳河東”三字,圓券二門正面有磚刻“河東郡”三字,背面有磚刻“源遠流長”四字。另外,恩村和聖祠還在該村大街文廟東鄰置有庫房院落1座,其中房屋6間;在西閻河村置有墳地25畝,東交口村置有耕地6頃。耕地收入備年節、祭祀時用。
和聖祠

發展進程

恩村和聖祠先後分三次建成:初建於明正德年間,由承恩鎮(即恩村)柳氏四世鳳巢、鳳周二人主持,因他們遷來日淺,財力不足,只建了和聖殿、拜殿、前後花園以及圍牆。和聖殿為木構架歇山頂,布筒瓦屋面;拜殿為木構架卷棚,布筒瓦屋面。後經明末戰亂,損壞嚴重。到清乾隆十九年(1755年),由承恩柳氏九世大文、大嵩二人主持,集資大修擴建和聖祠。其間大嵩病故,於是合族決議由大嵩之子元瑾、元璐二人接替主持修建,將和聖殿由三間擴建成5間,增建東西廂房各3間;在拜殿前,新建圓券二門一道,並且在磚券的院牆外加條石護牆,一抗洪水沖刷。到了清光緒十七年(1892年),由承恩柳氏十一世希和、希曉等人主持,第三次對和聖祠進行修葺,將臨街房5間以及大門建成,並對和聖祠的部分設施進行改修。至此,和聖祠內的建築全部完成。
和聖祠
恩村和聖祠是承恩柳氏祭祀先賢以及教育後代的聖地。這裡供奉著華夏柳氏始祖和聖柳下惠、河東郡第一開國公大書法家柳公權、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等柳氏歷代名人,還供奉著承恩柳氏始遷祖——柳茂本的靈位。
這座和聖祠門樓所處的位置在焦作市規劃的南水北調綠化帶內。文物部門將對這座門樓進行加固後,永久性保留在南水北調綠化帶內,成為點綴綠化帶的景觀。

和聖祠:柳下惠嫡系後裔在焦作

姓氏的起源很早。《國語·晉語》中就記載黃帝有二十五子,稱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十二姓。《史記·五帝本紀》也記載,自黃帝至舜禹至商代、周代,都是三皇五帝的傳人,只是所得姓的不同。姓氏文化是我國數千年社會生活史中的重要內容,探討民族繁衍史、社會發展史離不開姓氏文化。我們的祖先就是從最初有了姓氏的區別,才能世世代代的延續和發展。從我國口傳歷史時代開始,祖先們就有氏族、部落不同之分,在延續和發展過程中分化出更多支系,這些支系伴隨著擴大、融合、再分化和遷徙,又發生了許多變化,這為識別姓氏、尋根追遠奠定了基礎。

“和聖”之稱的來歷

提到柳下惠,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坐懷不亂”的真君子,但曉得他為什麼被孟子封為“和聖”的讀者恐怕不是太多。位於焦作市山陽區恩村一街24號的“和聖祠”,和柳下惠有什麼瓜葛呢?
和聖祠
其實,早在2006年年初,記者就曾經到恩村探訪過“和聖祠”,並隨手拍了幾張圖片發在了焦作沁園春文化網上,當時只覺得這是一處值得保護的古蹟而已。直到前不久,記者再次在市政協文史委看到有關“和聖祠”更為詳盡的資料後,才為這處面臨著搬遷的重要文物著急起來 ——南水北調工程的綠化帶剛好穿過這裡。
據史料記載,柳下惠(前720~前621),原姓展,名獲,字禽,春秋魯國大夫無駭之後,因食采柳下,諡號惠,故後人稱柳下惠。柳下惠身懷治國安邦之才,頗具正人君子之風,但一直未被重用,只做過士師(管刑獄的小官),卻因為執法嚴明、剛直不阿三次被罷官。 關於柳下惠“坐懷不亂”的典故最早出現在《荀子·大略》中:“柳下惠與後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
孔子讚揚柳下惠:“降志辱身,言中倫,行中慮,斯已矣。”又說:“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孟子稱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辭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厄窮而不憫,與鄉人處,由由然不忍去也。故聞柳下惠之風者,鄙夫寬,薄夫敦。”孟子還將柳下惠同伯夷、伊尹、孔子並稱為“四聖”,文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後人據此尊稱柳下惠為“和聖”。

“和聖祠”為何在恩村

恩村古稱承恩鎮。據傳,恩村柳氏始祖是柳茂本,在山西永濟縣系柳氏掌門長子,按舊制惟有嫡傳長子得主祭祖宗,故該柳氏族人遷來恩村時,必以建“和聖祠”為第一要務。
據恩村柳氏家譜記載,和聖祠初建於明正德年間,由柳氏第四世柳鳳巢、柳鳳周主持興建,“因財力不逮,僅購地三畝半,止建和聖殿及拜殿各三間,修成前後花園。”後逢明末戰亂,建築毀壞嚴重。
至清乾隆年間,由柳氏第九世柳大文、柳大嵩集資擴建,將“和聖殿由三間增至五間,增建東西廂房各三間於拜殿前,加修磚質圓璇二門,上刻‘河東郡’三字。其間大嵩公病逝,由其子元瑾、元璐繼續完成,時在乾隆十九年。”光緒十七年,柳氏後人又增建臨街房五間,並在大門上方懸掛“柳氏宗祠”木匾,將原來的“和聖祠”匾額改裝於大門後上方。至此,和聖祠建築歷經數百年而完工。解放戰爭期間,和聖祠大殿及拜殿毀於戰火,於是這座國內惟一的“和聖祠”不再完整。“和聖祠”尚留有大門、門後的“和聖祠”匾額、磚質圓璇門及部分院牆。

“和聖祠”價值與意義

有人會說,一位2600年前的並非名聲顯赫的古代聖賢的祠堂,儘管歷經數百年的修葺,但就其狀況而言,究竟有什麼人文價值與意義?
且不說柳下惠的後世子孫有文學家柳宗元、書法家柳公權、詩人柳永、理學家柳貫、軍事家柳升、現代著名學者柳詒徵、詩人柳亞子等,他們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足可以賦予“和聖祠”以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
中央電視台的一個欄目談到發現的《安徽岳溪潛陽河東柳氏家譜》,並引用《中國商報》的文章稱這套家譜有幾個顯著的特點:第一,譜系完整,從柳下惠開始至今將近90代。第二,家譜中有歷代祖先畫像達三四十幅,其中有柳下惠夫婦、柳宗元、柳永、柳升(明朝時修建北京城的副總指揮),這在家譜中是非常少見的,尤其是柳下惠夫人的畫像是第一次發現。第三,這個版本有柳宗元作序,有北宋文學家柳開(柳公權五世孫)的序,總之,經唐宋元明清歷代序文完整。根據家譜,專家可以考證出柳氏家族中人的輩數關係,比如柳宗元是柳下惠40代孫,柳公權是41代孫,柳永是45代孫。這本家譜的歷史人文價值可能與孔氏家譜一樣重要。
柳下惠主張和善,不喜歡戰爭,對民族、社會的利益更加看重。不當官的時候,他與百姓打成一片,並興辦教育。其弟子也曾有數百之眾。“有人說孔子是中國最早創辦私立教育的人,實際上柳下惠遠遠在他之前;有人說孔子是第一個興起遊學的人,實際上柳下惠遠遠在他之前。家譜中有記載,寫他帶學生到處遊學,甚至有學生的名字比如西仲良。而且,《論語》中把柳下惠尊為聖賢,孔子及其弟子受柳下惠影響很多,柳下惠確實是道德楷模。”姓氏研究專家柳哲說。
由於柳下惠比孔子還要大169歲,比老子還要大150歲,研究柳下惠,這對於我們研究老子、孔子之前人文思想的上承過程,研究老子是否從柳下惠身上得到無為思想的啟發,孔子是否從柳下惠身上得到倫禮思想的啟發,研究儒、道自柳下惠之後才開始分流等,都有著極大的文化溯源價值。
柳下惠的學術思想主體,應該就是“和”與“亂”。孔子、孟子對柳下惠的稱讚,都在一個“和”字上,上和於君,下和於民。和為貴,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社會關係;家和萬事興、夫婦和合的家庭道德;陰陽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的生存原則,中華民族“和”文化、民俗中的“和合”文化傳統,起自和聖柳下惠。亂則不和,和則不亂。亂與和的關係,是東周時期王與諸侯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首要社會思潮與問題。“坐懷不亂”,不亂需要個人品德去完成、去保證。這一切。在我們建設、深化和諧社會的事業中,都有著深刻的理論研究價值與行為取向價值。“和聖祠”作為文化資源,確立了我市在柳下惠“和聖”文化研究上的重要地位。
雖然柳下惠的墓究竟在山東新泰還是在河南濮陽尚是一樁公案,但柳下惠的祠堂和嫡系子孫在焦作的恩村卻是不爭的事實,畢竟全國只有這么一處“和聖祠”。然而,記者採訪中了解到,焦作恩村的和聖祠,由於處在南水北調綠化帶上,已經在拆遷計畫中![來源:《焦作日報》]李相宜2006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