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調陽

周調陽

周調陽(1893年12月—1964年8月8日),湖南教育家,湖南武岡人;1921年入北京師範大學,參加平民教育社,主編《平民教育》周刊;1923年畢業後,任教於長沙岳雲中學、省立第一師範、省立長沙一中、私立洞庭中學等校;1931年後,任湖南省教育廳督學、主任秘書等職,推行鄉村教育平民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湖南省參事室參事,從事古籍整理工作;著有《兒童心理學》、《教育統計學》、《教育行政概要》等,撰有《王船山遺書勘記》、《王船山著述考略》等;1964年在長沙去世,享年72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調陽
  • 別名:字仲篪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省武岡州沈行欽團(今大甸)
  • 出生日期:1893年12月
  • 逝世日期:1964年8月8日
  • 職業:教育家
  • 畢業院校:北京師範大學
  • 代表作品:《王船山遺書勘記》《王船山學術思想》《兒童心理學》等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人物著作,

人物簡介

周調陽(1883―1964),清光緒九年(1883)生於武岡州沈行欽團(今湖南省武岡市大甸鄉);民國2年(1913)考入湖南省立優級師範學校;民國10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任《平民教育》周刊第四任主編;民國12年畢業於北京師大,曾先後在湖南省立一師、湖南省岳雲中學等中學執教,兼任湖南省教職員聯合會候補執行委員等職。
民國20年起相繼擔任湖南省教育廳秘書、督學、第三科科長和主任秘書等職務;在省教育廳任職期間,與廳長朱經農合作,推行鄉村教育平民教育,創辦鄉村短期義務教育實驗區;民國29年,在武岡縣城創辦都梁圖書館。
新中國成立後,周調陽相繼擔任武岡縣第一屆各屆人民代表大會主席邵陽專區土改委委員、湖南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湖南省參事室參事等職務並從事古籍整理工作;1964年8月8日,病逝長沙

人物生平

周調陽(1893—1964),仲篪,1893年12月出生,湖南武岡大甸鄉人;其曾祖父是晚清廩生,辦塾任教;其祖父亦書生,遺有田產,家境小康;其幼年就讀本鄉私塾,勤奮聰慧。
1902年參加童子試,1907年初考入武岡官立高等國小,一年後考入寶慶中學,1913年秋考入長沙省立優級師範學校,與同學陶菊隱舒新城許彥飛等創辦《湖南民報》,是湖南早期較有影響的報刊。
1917年秋,周師範畢業後歷任長沙私立岳雲中學、武岡蓼湄中學、邵陽寶郡聯立中學和省立第三中學教員兼三中教務主任。
1921年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今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研究科深造。學習期間加入平民教育社,擔任該社所辦的《平民教育》周刊主編,發表了《根據社會學原理決定中等教育應采的方針》等論文十餘篇;《平民教育》深受《新青年》和五四運動的影響,與北大學生辦的《新潮》並稱為當時北京兩個最出名的學生刊物。
1923年,周從北京高等師範學校畢業,應聘擔任河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教務主任和教員,講授心理學、教育統計學等課程。1925年8月,周回到湖南,曾先後在湖南省立一師、湖南省岳雲中學、省立一中、省立三中和省立四中以及湖南私立洞庭中學執教,同時兼任湖南省教職員聯合會候補執行委員、省教育廳行政委員、湖南省教育會執行委員。
1926年,長沙教育界準備召開省民會議,開展湖南民主政權建設,成立了籌備處;周被聘為省民會議籌備處專門委員;1927年1月,被選為湖南省教職員聯合會候補執委;8月加入國民黨;10月,參加國民黨湖南省黨部農民部工作;1931年,周任湖南省教育廳秘書,後歷任督學、第三科科長和主任秘書等職務;周協助廳長朱經農,積極推行鄉村教育和平民教育;與劉壽祺合作創辦鄉村短期義務教育實驗區;積極支持呂振羽張天冀在武岡塘田寺創辦戰時講學院,皆有所獲。
1938年,長沙已面臨日軍轟炸和占領的威脅,周將收藏的二十餘箱圖書運回武岡。次年,創辦都梁圖書館。以歷年私人所購圖書1萬餘冊,悉數置存館中,供眾人閱覽,所有費用,以薪俸所入,獨力支持。
1950年3月,周當選為武岡縣第一屆各屆人民代表會議副主席;10月任邵陽專區土地改革委員會委員;1951年任湖南人民軍政委員會參議室參議,後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1952年當選為湖南省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
周調陽酷愛收藏古錢幣,經半生積聚,計有1000餘種,重300餘公斤,上起商代,下至民國,無所不有,其中多有珍品,皆無償獻給了省博物館
1957年,周被劃為右派,1964年8月病逝於長沙,享年72歲;1979年3月平反,恢復名譽

人物著作

著有《兒童心理學》、《教育統計學》、《教育測量法精義》、《教育行政概要》、《學務調查概要》和《眾籍雜錄》等著作
1964年,周調陽參加《王船山遺書》整理工作,寫成《王船山遺書勘記》、《王船山學術思想》、《王船山各種著述完成的時間》和《王船山著述考略》等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