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夫人墓志銘

呂氏夫人墓志銘

呂氏夫人墓志銘,全名《大唐故東平郡呂氏夫人墓志銘並序》。唐朝攝回樂縣(回樂縣為靈州的治所,與靈州同城,故址在今寧夏吳忠市境內)尉試家令寺丞吳陟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呂氏夫人墓志銘
  • 全名:大唐故東平郡呂氏夫人墓志銘並序
  • 時間:唐朝
  • 發現:2003年5月8日
發現,原文,說明,注釋,譯文,

發現

2003年5月8日,在寧夏吳忠市東區綠地園發現唐墓群,在其中一座唐墓中出土了石刻《大唐故東平郡呂氏夫人墓志銘並序》。經過一番波折,於同年5月15日回到文物部門。現由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收藏。墓志銘的文字是繁體字,刻在砂岩上,為陰文,砂石的規格大小橫長即寬約32厘米,豎長即高為28厘米,厚約8厘米,正面左上角被磨去一小點。
寧夏吳忠市出土呂氏夫人墓志銘地址位置圖寧夏吳忠市出土呂氏夫人墓志銘地址位置圖

原文

攝回(樂)縣尉試家令寺丞吳陟撰
大唐故東平郡呂氏夫人墓志銘並序
夫人先君諱潤,以聲華雙美,詞翰兩全。為將,懷軍旅之謀;在公,有處理之策。百戰百勝,有戍有克,元戎籍能,補充朔方節度左衙兵馬使。賢夫張自謹,身繼轅門,備諳戎旅,功勤奉上,勞效益彰,乾用可稱,莫不談德。節使補充衙前虞候,胙蒙改職,兼委重務。夫人懷令淑之德,著婉順之姿,內稱賢行,外備禮儀,六親所仰,九族鹹依,冀保遐年,顯於榮壽。寧期不幸,以太和四年七月六日終於靈州私第,享年五十有七。親族臻赴,惋惜同詞。其年十月十四日殯於回樂縣東原,禮也。內外痛悼,骨肉鹹哀。長男叔向,次子叔弁,並女侄等,皆號天泣血,痛徹五情。恐陵谷有變,刻石存記,用述不朽。其銘曰:陰陽時虧,神理無察,禍降私門,賢德拔札,仁和沈泥。嗣子泣血,賢夫斷腸,舉家摧絕,天河(何)不佑,神何不靈,哀哉舊裏(里),□□ 墳瑩,悲夫郊野,玉山將傾,書之五代,禎石顯名。
大唐故東平郡呂氏夫人墓志銘並序拓片大唐故東平郡呂氏夫人墓志銘並序拓片

說明

1、排列:原文為豎寫、自右向左排列。現在變為橫寫、自上而下排列。
2、作者:12個字,位置刻在墓志銘石的右側面,一行。省略一個字,應為13個字。
3、題目:15個字,墓志銘正面第一行。
4、正文;289個字,推測漏2個字應該是291字。墓志銘正面第二行開始,共16行。
5、合計:18行,316個字。遺漏2字,實際總字數應為318個字。

注釋

墓志銘主要內容大致可以分七部分:一、作者吳陟;二、墓志銘的題目;三、呂氏夫人的父親——呂潤;四、呂氏夫人的丈夫——張自謹;五、作者對呂氏夫人的評介;六、呂氏夫人“終於靈州”“殯於回樂縣”;七、親屬們對呂氏夫人去世的哀悼和紀念
1、攝回縣尉:“攝”字是代理、兼理的意思。“攝回縣尉”,就是代理或者兼理回樂縣縣尉。“家令寺丞”是唐朝皇室東宮太子宮內的官職,是“從七品上” “回”字後面,丟了一個“樂”字。應為回樂縣尉。2、“故東平郡”: 隋東平郡,治鄆城。在今天山東省的東平縣。說明墓主人原籍是山東東平,也就是說是山東人。
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馬啟智考察呂氏夫人墓誌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馬啟智考察呂氏夫人墓誌
3、充朔方節度左衙兵馬使:兵馬使是唐朝各地統領軍隊的將軍。唐朝著名大將郭子儀本人,就曾經擔任過“朔方右廂兵馬使”。史書的記載:“任命朔方右廂兵馬使、九原太守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見《資治通鑑》二十一卷)。
左上圖:十一屆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原主席馬
啟智,於2004年5月15日考察吳忠市出土呂氏夫人墓志銘,考古專家鐘侃(左)、寧夏大學教授白述禮(右)為馬主席解讀墓志銘內容。
4、節使補充衙前虞侯:“虞侯”是軍中專門執法的官,朔方節度使追加任命她的“賢夫張自謹”,任朔方節度使衙門專門在軍中執法的官職。
5、六親所仰,九族鹹依:“六親“,泛指一個人的親屬。指哪些親屬,歷來說法不同,比較早的一種說法是指:父、母、兄、弟、妻、子為六親。“九族”,《書經·堯典》說“以親九族”。孔子傳說“以睦高祖,玄孫之親。”這裡指的是,一個人本身以及他以上的父親、祖父、曾祖、高祖,再加上本人以下的兒子、孫子、曾孫、玄孫,合起來稱九族。
6、大和四年:大和是唐文宗李昂的年號(827——835),又作太和。大和四年即公元830年。
白述禮著《走進靈州》封面舒乙先生題寫書名白述禮著《走進靈州》封面舒乙先生題寫書名
7、以大和四年七月六日終於靈州私第:“終”指人死。“私”是屬於私人的、個人的。“第”指封建社會為官人家的大宅子。“享年”是一個敬辭,稱死去的人,多指老人,活的歲數,這就是說,呂氏夫人在大和四年,也就是公元830年,七月六日死於古靈州城裡自己的家中。
8、其年十月十四日殯於回樂縣東原:“其”是那個、那樣,“其年”,就是那一年、同年,也就是大和四年(公元830年)。“殯”是把靈柩送到埋葬的地方去埋葬。“回樂縣”是古靈州的治所,回樂縣即與靈州同城而治。“東原”很明確,墓志銘出土的吳忠市的西邊是黃河,所以,西低東高,即古靈州回樂縣較高一些的東郊。“禮”字,意思是按照風俗習慣規定的禮儀,舉行了葬禮。這句話合起來意思是,那一年的十月十四日,呂氏夫人的靈柩被埋葬在靈州治所回樂縣城東郊。並且,按規定的風俗習慣為她舉行了葬禮。
9、長男叔向,次子叔弁:呂氏夫人有兩個兒子,大兒叫張叔向,二兒叫張叔弁。呂氏夫人有兩個兒子,為避免文字重複,吳涉用“長男”、“次子”。
吳忠市政協編纂《吳忠與靈州》封面吳忠市政協編纂《吳忠與靈州》封面
10、並女侄等:女侄,是女兒和侄子,為什麼女兒和侄子放在一起說,而且,沒有提女兒的名子,這是因為古代重男輕女,女兒要出嫁就是別人家的人,呂氏夫人本人已經57歲,估計她的女兒很可能已經出嫁了。
11、陵谷變遷:這裡看來就是恐怕陵谷發生變遷,將來後人找不到墳墓,所以,刻石存記,用意在於永遠紀念、永垂不朽。
12、哀哉舊裏(里),□□墳瑩,悲夫郊野,書之五代,禎石顯名:老鄉里的墳地,郊野一片悲涼,在夫人的玉體有如高山一樣倒下的時候,用墓志銘寫下來傳給五世後代。“禎”是吉祥,吉祥的墓志銘刻石,將會永遠顯示夫人的美名。

譯文

呂氏夫人已經故去的父親是姓呂名潤,他以其聲譽和才華雙好,令人滿意;而他的詩詞文章、文字文筆也都很出色,做到兩全。作為將軍,他胸中懷有能夠指揮軍隊的謀略;作為處理公務,他又有善於解決問題而出名的榮譽。呂潤將軍統軍作戰,百戰百勝,能守善攻。主將(或皇帝)根據他的才能,追加讓他充任朔方節度左衙兵馬使這一唐朝的重要軍事要職。呂氏夫人的丈夫張自謹,他具有熟悉軍旅之事。他還能表現出勤勉工作,以效忠皇帝。他的功勞的效果更加明顯。他被用來作事,值得稱讚。人們沒有不稱道他的品行的。因此,朔方節度使追加任命他為署衙中專門在軍中負責執法的官職衙前虞侯。如果能受到賞賜改任職務,將會另外再給一個重要的職務。呂氏夫人作為朔方節度左衙兵馬使呂潤將軍的女兒、衙前虞侯的夫人,是一位知書達禮的人,在家庭內部,對家人表現出十分賢惠;對外,無論處人處事,都能講禮節,凡事都能按規定的禮儀來辦理。無論她家的六親和九族,所有的親屬都依靠她的幫助和關照。因此,所有的親屬也都異口同聲地,祝願她、希望她能夠健康長壽,長命百歲。親屬們原本都希望她能夠健康長壽,但是,那裡想到卻遇到了不幸事件的發生,呂氏夫人在唐文宗太和四年,也就是公元830年,七月六日死於古靈州城的自己宅中,她活了五十七歲。親屬們都來奔喪,大家異口同聲地對呂氏夫人去世表示非常惋惜。同年,也就是唐文宗太和四年(公元830年),十月十四日,呂氏夫人的靈柩被埋葬在大唐靈州治所回樂縣城的東原,並且,按照規定的風俗習慣舉行了葬禮。對呂氏夫人的不幸去世,她自己家人以及外面的親戚朋友都十分痛心,深表哀悼。她自己的親生子女更是特別悲傷。大兒張叔向,二兒張叔弁都號啕大哭,因為太傷心,連血都要哭出來了,悲痛的傷了五情。恐怕陵谷發生變遷,將來找不到墳墓,所以,刻石存記,用意在於永遠紀念、永垂不朽!刻在石墓志銘上的紀念文字是:天地都受到損失,老天也不看看仔細,就把大禍降到了高官人家私人的住所。她的賢德超出了我所書寫的記載,仁厚和藹是她固有的品質。夫人的子孫後代都痛哭流泣快要流出血,她的賢德的丈夫也傷心的痛哭欲斷腸。全家人都受到嚴重挫折,似乎感到走到絕路沒有了出路。老天為什麼不保佑,神仙為什麼不顯靈,真是太悲慘了!老鄉里的墳地,郊野一片悲涼,在夫人玉體如高山一樣倒下去的時候,以墓志銘寫下來,傳給五世後代,吉祥的墓志銘刻石將永遠顯示夫人的美名。
楊森翔著《城市記憶》封面楊森翔著《城市記憶》封面
墓志銘發現以後,寧夏歷史考古專家學者非常驚喜,認為:一石驚天,破解古靈州城址之謎!新聞媒體也紛紛報導,2003年6月20日《人民日報》記者周志忠撰文《寧夏一項考古表明 古代靈州在吳忠市》報導:“由於歷史的變遷,古靈州的確切的歷史位置始終是我國考古學界和歷史學界一個未解之謎,以致認為現在的靈武市就是古靈州遺址。而目前吳忠市唐墓群內出土的一塊墓誌,揭開了古靈州神秘島面紗。經過考證,古靈州在今吳忠市的西北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