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芝瑛

吳芝瑛

吳芝瑛(1867一1933) ,字紫英(女),別號萬柳夫人。桐城縣高甸人。生於詩書之家。父吳康之歷任寧陽、禹城、蒲台、武城等地知縣,所至皆“恤民興學,不遺餘力”。有《鞠隱山莊詩集》傳世。伯父吳汝綸,系民主主義教育家。曾是曾國藩的入室弟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芝瑛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桐城縣高甸(今屬安徽省樅陽縣)
  • 出生日期:1867
  • 逝世日期:1933
  • :紫英
  • 別號:萬柳夫人
  • :吳康之
人物經歷,人物事跡,人物故居,

人物經歷

芝瑛自幼聰慧,靜處深閨,博及群書,勵志繼承家學,工詩、文、書法邑人譽為“三絕”。年十九,嫁無錫文士廉泉,泉有詩名,人稱“無錫才子”。光緒二十四年(1898),芝瑛隨夫移居北京。未及數載,以詩、文、書法聞名京師,慈禧太后曾召芝瑛入宮,對伊書法、文才甚為讚賞。期間吳芝瑛陳列了對《辛丑條約》的看法。她提倡“國民捐”,主張“產多則多,產少則少,無產則不捐”。
芝瑛居京時,與女俠秋瑾近鄰,朝暮相處,遂成至交。唱和頻繁,共斥清廷腐敗,同抒報國情懷。在一次萬柳堂的聚會中,吳芝瑛揮毫題寫了一副對聯贈給秋瑾:“今日何年,共諸君幾許頭顱,來此一堂痛飲;萬方多難,與四海同胞手足,競雄世紀新元。”1904年,秋瑾去日本,旅費多賴芝瑛資助。不久芝瑛勸夫勿屈事清廷,遂南歸,於上海曹家渡建“小萬柳堂”居隱。1907年,秋瑾於紹興被害,屍體在紹興街頭曝曬數日,因為如領屍體便被視作同黨,芝瑛聞訊,悲痛欲絕。秋瑾死後旬日,芝瑛冒死將秋瑾屍體“偷”回,並埋葬在西湖湖畔,芝瑛悲撰《秋女士傳》、《秋女士遺事》。書中詳記秋瑾平日行事、報國壯心及視死如歸之大義,為後人研究秋瑾留下史料。又與盟妹徐寄塵營葬秋瑾於杭州西伶橋畔。作《西伶吊秋》七絕四首,並親筆為墓碑題“鑑湖女俠秋瑾之墓”,又於住宅“小萬柳堂”院內建“悲秋閣”,題聯曰:“英雄尚毅力,志士多苦心”。在丈夫廉泉的全力協助下,義葬秋瑾於杭州西泠橋畔,徐自華撰寫墓表,吳芝瑛書寫碑文,勒之於石。她還在秋瑾就義的紹興古軒亭口造“風雨亭”,在杭州南湖別墅內建造“悲秋閣”,以誌哀悼。當年,吳芝瑛、徐自華冒險義葬秋瑾的壯舉令海內外革命志士極為振奮,深受鼓舞,卻觸怒了清廷的鷹犬爪牙。吳芝瑛一腔正氣,毫無懼色,她致書兩江總督端方,鄭重聲明:“是非縱有公論,處理則在朝廷,芝瑛不敢逃罪。”一時間,其命運受到各國輿論關注。英國《泰晤士報》在頭版刊登吳芝瑛大幅照片,發表她的美國女友麥美德撰寫的專文,聲援吳芝瑛和徐自華。迫於中外輿論的強大壓力,清王朝未敢貿然加害於二位女士。

人物事跡

芝瑛秉承先父“恤民興學”遺志,曾籌款販濟蘇、皖災民。清光緒廿十四年(1908),將其父原籍之田地、房產,約值銀萬兩,悉數捐出,於浮山西麓創立鞠隱國小堂。此前,吳族中有惡痞賄通府縣,圖謀霸占此筆財產,阻撓芝瑛義舉,然芝瑛不畏惡痞恫嚇,呈文拜謁兩江總督周玉帥,周批示“披覽來犢,深堪嘉尚”,支持芝瑛義舉,使學堂得以創立。自此,當地學風宏開,遠近鄉民,紛紛送子來學。該校一直沿辦至今,現已擴建為國中。當地人民,至今仍頌揚芝瑛捐產辦學之惠澤。她變賣了家中珍藏的董其昌手書《史記》真跡全部,得數千金,替誤落風塵的才女李苹香贖身。晚年為沉疴所困,萬不得已,將滬上小萬柳堂變賣給人。
鞠隱中學創辦人
吳芝瑛之父吳康之,(即吳鞠隱)目睹清廷腐敗,列強侵凌,他無心再戀官場,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告老還鄉,當時不過50餘歲。歸鄉後,他將多年積蓄廣置田地,並在離浮山不遠一個叫唐錢莊的地方,興建了一座山莊,取名鞠隱山莊。山莊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山莊正廳懸掛有其女吳芝瑛親筆書寫的“鞠隱山莊”匾額。整座山莊規模宏大,莊嚴氣派。
回鄉後,吳康之感慨東鄉離縣城較遠,貧寒子弟無條件到縣城接受教育,鄉村兒童嬉遊無度,作為一個文人,他深感憂慮,就萌生了創辦一所學堂的想法。可惜的是,在吳康之還未來得及實施自己的辦學理想時,就因病去世了。吳康之有一子一女,兒子早卒。臨終前,她囑咐夫人和女兒吳芝瑛,將田地房產全部捐出辦學,以啟迪民智,教化鄉鄰。
等母親去世之後,已遠嫁無錫的吳芝瑛回鄉遵父命捐獻遺產辦學。吳康之的產業主要有兩處,一處是唐錢莊的鞠隱山莊和山莊田產約十石零十五畝,一處是戴莊田產約八十三石零一百三十二畝,總價值約萬兩白銀。因為吳康之無後,吳氏族人中的不肖子弟就覬覦他的產業,阻撓吳芝瑛辦學。
辦學要經過地方官批准。吳芝瑛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向兩江總督周玉帥呈報了辦學申請,周玉帥立即批示“披覽來讀,深堪嘉尚”,支持芝瑛義舉,使學堂得以創立。鞠隱國小的歷史應該從本年算起。按照程式,吳芝瑛應該先向地方官提出辦學申請,然後再由地方官上報。但是,吳芝瑛此前在向縣裡申報時,吳氏族人中覬覦吳康之遺產者疏通縣衙,從中作梗,吳芝瑛兩番呈報,縣衙均以“出嫁女兒無權輸捐父產”為由而駁回。在此情況下,吳芝瑛才決定向兩江總督府呈文。吳芝瑛這種自上而下的方式又引起了地方官的反感。當周玉帥的批文下達到安徽省巡撫衙門時,巡撫恩銘強烈不滿,不再將兩江總督同意吳芝瑛辦學的呈文下行到縣。此時,吳氏族人中不贊成辦學的人也呈文到巡撫衙門。這樣,恩銘扣壓吳芝瑛的呈文就更有了藉口,吳芝瑛的辦學計畫遭到擱淺。第二年,吳芝瑛陳情當時的兩江總督端方,馮出面斡旋,辦學一事終於得到地方官的同意。到了光緒三十二年,鞠隱國小堂的實質性創建才真正開始。
叔父吳汝綸是曾國藩的入室弟子,清末桐城派文學家。夫是無錫名士廉泉。

人物故居

芝瑛故居,在浮山西3公里處,名“鞠隱山莊”,系其父吳康之所建。康之,為吳汝綸從兄,少時因喪父母,在汝綸家長大,成年後歷任山東寧陽、禹城、蒲台、武城、章邱、鄆城等縣知縣,為官清廉。時值清末,外侮內憂,朝政日非。康之目不忍睹,則慕學陶潛慨然退居田園,並以淵明愛菊之意,自號“鞠隱”(菊、鞠,古通用)以示志,故名其居為“鞠隱山莊”。
鞠隱山莊,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原有三進廳房和其它瓦屋40餘間;外有圍牆,南北門樓及石級台階;正廳懸掛吳芝瑛親筆書寫的“鞠隱山莊”匾額,可惜毀於“文革”之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