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康(中國高溫氣體力學家)

吳承康(中國高溫氣體力學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承康,河北灤縣人,高溫氣體力學家,長期從事燒蝕電漿科學技術以及燃燒科學技術研究,成為我國彈頭燒蝕防熱研究、電漿科學和燃燒科學界的學術帶頭人。為發展我國航天能源科學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1951年畢業於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機械工程系。1957年獲美國麻薩諸塞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第七機械工業部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主要從事燃燒學、超高速氣動熱防護、實驗氣動力學等研究工作。在國內較早開展了燃燒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在建立大功率電弧加熱器、燃氣流裝置等實驗手段並用以取得飛彈彈頭燒蝕防熱數據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為我國飛彈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近年來從事煤的燃燒和電弧電漿的套用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承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高溫氣體力學家
  • 畢業院校:美國威斯康星大學
  • 主要成就:大功率電弧加熱器、燃氣流裝置
履歷,生平,貢獻,論著,

履歷

1929年11月14日 出生於海。
1947-1948年 交通大學化學工程系。
1949-1951年 美國威司康辛大學機械工程系,獲學士學位。
1951-1952年 美國威司康辛大學機械工程系,獲碩士學位。
1952-1954年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獲機械工程師學位。
1954-1957年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獲科學博士學位。
1957年1月-7月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龍內燃機實驗室,任研究工程師。
1957-1960年 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室,任副研究員。
1960-1970年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任副研究員。
1970-1974年 第七機械工業部二院二○七所,任副研究員。
1974-1978年 第七機械工業部七○一所,任副研究員。
1978年-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歷任副研究員,研究員,研究室主任、副所長,材料工藝力學實驗室主任。
1992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

生平

吳承康,1929年11月14日出生於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祖籍河北省灤縣。自幼酷愛讀書,1941年考入上海南洋模範中學。該校創建早,素以教學質量高、校風嚴、數理化基礎紮實著稱。勤奮好學的吳承康在這良好環境的薰陶下,對數理化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養成了善於思考的良好習慣,為以後走上科技發展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1947年,他以優異成績被上海交通大學錄取。1948年底,他遠渡重洋,在美國開始了他的留學生涯,1951年6月,獲美國威司康辛大學機械工程系學士學位,1952年9月又在該校獲碩士學位。1954年1月在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獲機械工程師學位,1957年1月在該校獲科學博士學位。1957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龍內燃機實驗室工作,任研究工程師。吳承康在作研究生以及在內燃機實驗室工作期間,學業和工作表現出色,深受導師和同行們的好評。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各方麵條件和美國相比,差距很大。吳承康懷著“我是中國的留學生,學有所成,理所當然要服務於自己的國家”的樸素感情,放棄了美國的優厚條件,不顧美國當局的干擾,於1957 年和妻子一起毅然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當時,他只有28歲。
回國後,吳承康被分配在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室工作,任副研究員,從事有關燃燒學科的研究。1960年10月,由於科學院體制調整,隨動力研究室合併到力學研究所,任副研究員,1961年起承擔國防科研任務——中程飛彈彈頭燒蝕防熱材料地面模擬試驗研究。他主持建立試驗用920千瓦電弧加熱器和相應的一整套高溫測試技術。1968年,他主持完成了電弧風洞的建設和完善了測試系統,開展了燒蝕機理、模擬理論電漿動力學等方面的研究。1966年他還主持制定了有效的衛星地面回收方案。
1970年至1978年,他先後在第七機械工業部二○七所、七○一所工作。這8年期間,在承擔第一代彈頭防熱模擬試驗研究中,吳承康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試驗研究方案,為1978 年運載火箭南太平洋全程飛行的試驗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此項工作獲國防科委成果二等獎。為解決第二代彈頭再入大氣層試驗中的通訊中斷問題,開展了“再入通訊可行途徑”研究。此項研究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吳承康由於在我國彈道飛彈研究中的突出貢獻,1988 年榮獲國防科工委頒發的“獻身國防科技事業”獎章。
1978年,吳承康又回到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工作,1980年任研究員,並歷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84年至1987年任力學所副所長,1990年至1994年任材料工藝力學實驗室主任。在此期間,他組建高溫氣體動力學研究實驗室,除了繼續承擔部分國防科研任務外,主要面向國民經濟建設開展電漿科學技術和燃燒科學技術在工業中的套用和有關的套用基礎研究。在研製工業用電漿發生器和直流電弧電漿發生器的基本研究方面作出了成績,成為國內電漿科學技術界學科帶頭人。
為了推動我國電漿科學進步,並向國際水平看齊,吳承康十分注意學術交流。1980年至1996年期間,他主持或參加組織了7次全國會議,2次國際會議(1986年、1992年),2次中日雙邊會議(1988年、1990年),3次亞太會議(1992 年、1994年、1996年),並擔任將於1997年在北京召開的第十三屆國際電漿化學會議主席。他多次參加國際交流,擔任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電漿化學分委員會的會員,作為東亞地區的代表之一。他是國際期刊《電漿化學與電漿工藝》(Plasma Chemistry & Plasma Processing)的編委。
吳承康在燃燒科學技術研究方面,領導開展了劣質煤和水煤漿火焰穩定方法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是國內燃燒科學技術界的學術帶頭人。他領導下的集體多年來獲成果獎和國家發明專利等多項。在20、21、22屆國際燃燒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論文,引起同行們的極大興趣,被聘為23、24、25屆國際燃燒會議的審稿委員會委員。在1987年、1990年、1993年、1996年國內舉辦的燃燒國際會議中,他擔任國際指導委員會委員。他還擔任中國科學院能源委員會副主任,天津大學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1992年吳承康被聘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現改稱院士),曾任中國力學學會秘書長、常務理事,電漿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力學學報》中、英文版和《力學進展》的常務編委,現任《力學學報》中、英文版主編,中國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兼職教授。
吳承康對待事業勤勤懇懇,身體力行,為人謙虛,作風正派,學識淵博,工作講求實效。在燃燒科學、電漿科學以及國防科研方面,不僅取得了創造性的卓越成果,而且培養了一批包括碩士生和博士生在內的年輕人,如今他已是桃李滿天下。
吳承康幾十年來把自己的智慧和精力默默地奉獻給了祖國的科學事業,業績突出,於1989年被授於“全國優秀歸僑知識分子”光榮稱號。

貢獻

吳承康在高溫氣動力學的研究工作中,最突出的貢獻是為我國自行研製彈頭防熱材料和結構開拓了一種可靠的地面模擬試驗方法和設備,提供了一套有用的數據,在我國成功地發射中、遠程彈道飛彈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1960年,前蘇聯單方面撕毀援助中國的協定,並撤走專家,我國被迫自行研製近、中、遠程戰略彈道飛彈。由於飛彈彈頭再入大氣層時,受氣動加熱,表面溫度會急劇上升,如不採取相應的防熱措施,將會導致飛彈的毀壞。因此,在研製彈頭過程中,必須通過地面模擬實驗,以確定彈頭防熱材料和結構設計。當時,我國並沒有明確的實驗技術方案。有關單位準備在前蘇聯援建的高超音速電弧風洞中進行試驗。然而,如果這樣做,加熱熱流遠遠低於實際情況,達不到模擬實驗之目的。吳承康在大量文獻調研與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燒蝕防熱試驗研究用的亞音速駐點燒蝕模擬實驗技術途徑。吳承康帶領一批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於1964年在力學研究所率先建立了920千瓦電弧加熱器和相應的一整套(10種)高溫測量系統和技術。他們針對各種待用的防熱材料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其成果成為飛彈彈頭防熱設計的基礎,並為建立大型電弧加熱器和電弧風洞提供技術和資料。1966年吳承康主持制定衛星回收方案,1974年,我國實施衛星回收所用方案原則上與所提方案相同。他還主持燒蝕機理、電漿動力學等套用基礎研究。
70年代初,由於洲際飛彈出現的防熱問題遠比中程飛彈嚴重得多,我國國內現有的設備已不能滿足地面模擬試驗的要求。吳承康在對國內外情況作了認真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結合國情的多快好省的使用火箭發動機進行地面模擬實驗方案。這個方案很快就得到了第七機械工業部專家和領導的通過與批准。在其後的方案實施過程中,吳承康作為技術負責人和其他有關同志多次到南方試驗基地考察,在山溝里,他上上下下,對試驗用的發動機設備參數以及現場條件作了仔細的了解,對流場作了計算分析。在此基礎上他對於模擬彈頭的天線窗等部位的局部燒蝕,提出了“相對可靠度”的概念和考核方法。對端頭熱結構設計提出了熱裂的觀點和相應的改進意見。為了攻關,成立了一個由吳承康領導的聯合小分隊。從模型的設計、加工,一直到測試方案的實施,他都認真過問,親自把關。在試驗現場的日日夜夜,他始終和大家奮戰在一起,參加試驗的準備工作,指揮試驗,主持試驗結果的分析和總結經驗教訓。三年多來的攻關實踐證明,吳承康提出的洲際飛彈彈頭防熱模擬試驗研究技術方案、試驗方法以及測試方案都是卓有成效的。為1978年我國自行研製的運載火箭在南太平洋全程飛行試驗成功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此項工作獲1980年國防科委成果二等獎。航空航天部1990年出版的《紀念910工程十五周年文集》中說:“1975年到1979年,作為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中,集中攻克型號研製中急需解決的技術關鍵……針對東風五號彈頭防熱方案進行了大量的分析計算和地面模擬試驗,特別是對燒蝕圖像、局部燒蝕……等問題進行重點研究,對完成第一代彈頭氣動防熱設計作出了重要貢獻。”

論著

1 Livengood J C and Wu P C(吳承康).Correlation of autoignition phenomena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nd rapid compression machines. 5th Symposium(International)on combustion,1955:347.
2 Livengood J C Taylor C F and Wu, P C(吳承康).Measurement of gas temperature in an engine by the velocity of sound method.SAE Transaction,1958,66:683。
3 吳承康.用衝波管研究燃料的著火延遲時期.機械工程學報,1958,6(3):188.
4 Wu C K. and Law C K.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laminar fiame speeds from stretched flames. 20th Symposium(International) in Combustion,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1984:1941.
5 吳承康等.橫向磁場對電離非平衡高速氣流的作用.力學學報,1982, 14(3):29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