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AT-3教練機

台灣空軍官校在70年代以前,使用較為老舊的美國T-34初級教練機,高級教練機也只有美國T-33一型。有鑒於T-33已經服役許久,且性能也逐漸不符合現代化要求的情況下,軍方航空工業發展中心(AIDC,簡稱為航發中心)便決定自製發展一種新式的高級戰鬥教練機種,以取代日漸老舊的T-33教練機。航發中心在1975年3月首次對此計畫提出評估,並且選擇美國諾斯若普(Northrop)公司作為發展新機型的合作對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AT-3教練機
  • 地點:台灣
  • 時間:70年代
  • 類別:軍事
研發設計,機型特點,飛行歷史,失事紀錄,基本數據,

研發設計

諾斯若普公司曾經與台灣合作生產F-5E/F戰鬥機,在當時他們也有意替美國海軍設計一種新型的教練機VTXTS,於是雙方便在次年正式展開新型教練機的初步合作設計,台灣日後AT-3的誕生自此邁開起跑點。初步設計的過程一直順利地進行著。不料正式合作的十個月後,美國政府否決台灣的軍機設計合作計畫案,與諾斯若普的合作關係被迫宣告中止。
有鑒於空軍對新型戰鬥教練機的需求日益迫切,航發中心於是決定自行研發生產AT-3,藉由當初與美方共同合作開發的經驗與技術資料以及美方人員的指導,加上航發中心人員不眠不休的努力下,第一架實驗XAT-3(編號69-6001)正式在1980年7月17日上午10點鐘出廠,並且於同年九月十六日完成試飛作業,象徵了台灣的自製航太工業向前邁出了一大步。XAT-3在出廠之後的試飛結果一切都合乎要求。軍方於是決定先訂購五十架的AT-3,交給空軍官校作為高級教練機之用。
AT-3正式進入量產,1988年撥交官校使用,而仍以T-34C作為初級教練機。最初在機頭、機翼、垂尾塗紅色作為警示信號。後來全部改為與“雷虎”飛行隊相同的紅白藍塗裝。目前所有的AT-3均服役於高雄岡山空軍軍官學校飛指部,作為官校戰鬥科飛行學員的高級教練機。過去曾有約20架三色叢林迷彩塗裝的AT-3隸屬於空軍第35羚羊夜攻中隊,這是我國空軍在F-16交機前第一個專責對地攻擊與夜間作戰的單位,現在此任務F-16均已勝任(搭配導航及標定莢艙),35中隊早期駐防於台中清泉岡及新竹基地,後來為統一後勤維修,調防至岡山基地。現在原35中隊的AT-3,在中隊解散後均改裝回AT-3標準規格,並編入官校飛指部的訓練機群編制中。
此機採用懸臂無後掠低單翼(翼弦1/4處後掠7.3°)、全動式水平尾翼、單垂直尾翼設計,進氣口位於機身兩側,與發動機同置於機身兩側突出的發動機艙內,前起落架與F-5E一樣采兩段伸縮式,可在起飛時增加機身攻角,縮短起飛距離。AT-3的機體與機翼結構之材料主要是以輕合金結構而成,除了本體用鋼、鎂合金之外,同時也採用超輕的石墨纖維複合材料製作分機體的部份,使得戰機整體的總重量更輕,空中的運動能力與掛彈量也能夠更有效的加以提升。AT-3的機體組裝分為三個部份進行。第一部份為前段機身包括座艙的部份,第二部份是包括發動機艙的中段機身部份,第三部份則是包含垂直及水平尾翼的後段機身部份。

機型特點

AT-3的座艙是採用縱列雙座式設計,座艙罩向右開啟。後座較前座高出三十公分,教員視野良好。事實上早期量產的AT-3是採用前後座艙罩獨立設計,不過這種設計容易遮掩較多的飛行員視線,因此自編號0815之後的AT-3全部改採前後座操罩合一的設計。彈射椅則採用馬丁貝克(MartinBaker)MK.10L型的彈射椅。
AT-3上有兩具燃油供應系統,它們各自獨立,並且具有「互動供油」(Crossfeed)的功能,當某一具供油系統故障或受損時,另一具供油系統將會自動接替前者的位置供給兩部發動機燃油。而每個燃油箱本身也具備自動防漏與封閉的功能,容量為815公升(215加侖),兩個油箱的總容量為1630公升。除了內藏的主油箱以外,AT-3兩翼下的內側掛架各可再加掛一個568公升的副油箱,能夠有效延伸滯空的時間。
AT-3所使用的發動機是與美國蓋瑞特公司所共同研發的TFE731-2-2L渦扇發動機。該發動機噪音低,維護方便,服務周期較長。雙發布局對於提高安全性很有幫助。發動機的製造由航發中心所成立的介壽二廠於民1984年起開始製造,主要是由一級風扇,四級軸流式低壓壓縮器,一級離心式高壓壓縮器、反流式燃燒室,一級高壓渦輪三級低壓渦輪所組成,可產生14:1的高壓縮比,旁通比(bypassratio)約為2.7:1。TFE731-2-2L的最大推力為1.587千克,一般巡航(0.8馬赫,12,200米)推力為344千克,整體推重比約為0.61。
AT-3具有良好的中低空飛行性能,最小轉彎半徑只有330米,爬升、加速性能都在同級教練機的水準之上。根據台灣空軍實地測試經驗,AT-3與F-5E等戰機在低空纏時,AT-3可靈活閃躲並伺機攻擊,耗油量極大的戰機並占不到便宜。
AT-3的航電系統主要交由於民國69年4月1日成立的介壽三廠負責。在AT-3中大部份的航電系統,包括通訊及導航設備,大都集中在前段機身中的大型航電艙中。其主要航電設備包括超高頻通訊系統(UHF),敵我識別器(IFF)、戰術導航丁(TACAN)姿態與航向參考系統(AHRS)、攻角指示器等等。
AT-3上同時也配備了抬頭顯示器(HUD),這在今日的眼光來說也許並非什麼先進的設備,但在當時而言,卻可說是同級教練機中數一數二的。
AT-3的武器籌載能力為2,727千克,在兩翼下方共有四處掛架,加上機腹下方與翼梢的掛架,共有七處之多。機腹掛架可掛載重量為910千克,可攜帶一枚907千克的高爆彈或一具AN-M3型12.7mm雙連裝機槍囊。兩個內側掛架之掛載重量為636千克,包括227千克炸彈或燃燒彈以及568公升副油箱。兩個外側之掛架可承載272千克之武裝,包括19枚裝火箭囊等歐翼端掛架可掛載紅外線導引AIM-9“響尾蛇”飛彈或國人自製的“天劍一型”空對空短程飛彈。
其他可使用的武器包括通用炸彈,集束炸彈,LAU-3/10/60/68火箭發射器,以及UU-25A/A、-25C/A、-25E/A熾焰彈散布器、A/A37U15TTS型射擊訓練拖把,及各式訓練彈,四管火箭發射器等等。AT-3前座也裝置有照相槍。
目前AT-3均服役於高雄岡一的空軍官校,充當飛行學員的高級教練機,並作為空軍雷虎特技小組的表演機;另有約20架3色叢林迷彩塗裝的AT-3(如右側圖)隸屬於空軍第35夜攻中隊,這是我國第一個專責對地攻擊和夜間作戰的單位;35中隊早期駐防於清泉岡及新竹基地,後來可能為了方便後勤維修,調防至岡山基地。
AT-3A
本機原名A-3雷鳴式攻擊機,是AT-3的單座強化攻擊型;其強化原有的機身結構,並在機首右前方安裝一門30mm機炮,載彈量增加至3000kg以上,使得AT-3A的最大起飛重量由AT-3的7955kg增加至9117kg,至於其他的航電系統與發動機則與AT-3雷同。由於機身重量增加,AT-3A的部份飛行性能指標要比AT-3略微下降些。
AT-3B
近幾年據稱台灣海軍積極推動成立航空司令部,準備籌建一個中隊以上的定翼攻擊機,擔任快速制海打擊任務,AT-3的生產重新燃起生機;如果台灣海軍能採購盡備空射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的AT-3B,可能使已改制為國營漢翔公司的航發中心重開AT-3生產線。該型號以AT-3為基礎,加改裝AN/APG-66雷達、2具多功能顯示器(CRT)、油門操縱桿“手不離桿”控制設計(HOTAS)、MIL-STD-1553B數據鏈以及空射雄風2型反艦飛彈射控裝置等新型航電裝備而成,已知1987年有台軍序號0825以及0902這2架分別為單座及雙座的AT-3進行過此類改裝,其設計目的是作為先導教練機型(即部隊轉換訓練機),及爭取海航反艦定翼攻擊機的潛在訂單;在某一年的漢光演習時,曾有成功發射空射雄風2型反艦飛彈,命中60千米外靶艦的記錄。然而由於海軍對定翼攻擊機的需求始終是興趣缺缺,目前這個計畫似乎也已經陷入死胡同中。

飛行歷史

2005年12月,外電報導漢翔公司再度進行了為AT-3加裝“魚叉”及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的試驗工作,目前已改裝了兩架AT-3A。如獲得台軍訂單(有可能多達200架),改進後的編號將為AT-3K。
2006年10月,AT-3飛行員個人飛行時數突破五千小時。漢翔公司特別舉行授證典禮,表彰飛行教官的傑出貢獻。漢翔公司表示,AT-3教練機首架出廠迄今已廿六年,在國防經費不甚充裕的情況下,為順應世界延長機隊壽限之趨勢及符合空軍的需求,AT-3機交由原製造廠漢翔公司進行延壽(強漢)計畫,執行系統性能提升與結構延壽。漢翔公司自民國九十年歷時五年,甫於今年八月廿一日完成AT-3教練機的性能提升延壽返廠及換裝工作,在結構加強後,至少還可以再使用十年到十五年。漢翔公司指出,空軍官校十一修大機隊商維業務於去年十一月初正式移交漢翔公司接管,專責AT-3及T-34教練機的後勤維修,漢翔和空軍的關係愈發緊密,未來漢翔將以更審慎的態度規畫AT-3教練機的統包及維修工作,確保AT-3教練機性能及品質能與日俱增。
A-3雷鳴號攻擊機
A-3雷鳴號攻擊機的發展始於1979年,當時台灣有意藉助發展AT-3的技術自行研發一款純粹以對地攻擊為目的的攻擊機,並且將此一研發計畫定名為「雷鳴計畫」,自進行研發到兩架原型機XA-3於1982年7月8日首次進行試飛。
A-3與AT-3在外形上的最大不同點在於A-3為單座機,而AT-3為雙座機,至於外型上A-3所採用的是與空軍戰鬥部隊的AT-3相同的三色迷彩塗裝。由於A-3為單座戰機,因此在重量上較AT-3輕了許多,且A-3在製造上同樣採用鋁合金與超輕的石墨纖維複合材料,因此在整體操控性能上無疑是相當優異的。
航電系統方面,A-3與AT-3兩者相去不遠,包括超高頻通訊系統,敵我識別器,戰術導航儀,極高頻全向測距儀,儀器著陸系統等等一應俱全。武器系統方面,A-3兩翼與機腹下共有五處掛架,可攜帶火箭囊、機炮囊與各型炸彈。翼端掛架則可掛如天劍一型等紅外空空飛彈,總體武器載重量為2727千克。另外如抬頭顯示器、瞄準具與照相槍等也都是標準配備在座椅方面,A-3採用的是馬丁貝克Mk.10型彈射椅。
A-3自研發生產至今一直未能投入量產,其原因眾說紛紜,但一般相信是因為A-3不論在性能、結構上都與AT-3相去不遠,既然如此,又何必捨棄兼具教練與攻擊雙重功能的AT-3,而生產實用價值略遜一籌的A-3呢?不論如何,A-3是建立研發高性能戰機技術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的研發價值甚至超越其戰術上的價值

失事紀錄

1990年09月06日0837/76-6037嘉義大埔失事墜毀,1名飛行員平安
1991年04月23日0831/76-6031高雄燕巢失事墜毀,2名飛行員平安
1992年10月14日0804/73-6004屏東山區導航錯誤撞山,2名飛行員殉職
1994年01月26日0850/77-6050新竹外海失事墜海,1名飛行員平安,1名飛行員殉職
1994年11月07日0858/77-6058通霄外海失事墜海,2名飛行員平安
1995年06月12日0805/74-6005新竹基地跑道上失事,2名飛行員受傷
1996年02月28日0843/76-6043高雄橋頭失事墜毀,1名飛行員受傷
1997年06月27日0833/76-6033空軍官校墜毀於跑道,2名雷虎小組飛行員殉職
1998年09月04日0826/75-6026空軍官校跑道上起火,1名飛行員平安
2003年06月11日0827/75-6027台東山區撞山失事,2名飛行員殉職

基本數據

全長12.50米
翼展10.46米
全高4.36米
空重3855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5227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7955千克
翼面積21.93平方米
展弦比5.0
最大平飛速率Mach0.85
海平面爬升率3078米/分
實用升限14625米
內載油量1270千克
最大航程2279千米3189千米(外掛2具副油箱)
滯空時間3.2小時5.2小時(外掛2具副油箱)
發動機TFE-731-2L渦輪扇噴射發動機×2
軍用推力1587千克×2
推重比0.61
最小迴轉半徑330米
最大操作負荷+8G
最大外載2727千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