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光天文學

可見光天文學是通過光學天文望遠鏡接收到的宇宙天體發射的可見光來研究天體物理化學性質的一門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可見光天文學
  • 外文名:Visible-light astronomy
  • 領域:物理學,光學
簡介,天體,可見光,

簡介

可見光天文學是通過光學天文望遠鏡接收到的宇宙天體發射的可見光來研究天體物理化學性質的一門學科。

天體

天體(astronomical object,也稱為celestial object)是在可觀測宇宙中,經由科學確認其存在的物體、或是結構。
天體可能像恆星行星彗星等結合較緊密的星體或類星體,也可能是指一個複雜的,彼此關聯較鬆散的結構,如星團星系,其中可能包括許多其他的星體,甚至有其他更小的結構。
天體的例子包括行星系星團星雲星系,而小行星月球行星恆星等則算是星體或類星體。彗星若只考慮其以冰和灰塵組成的彗核,是一個類星體,但若考慮彗核及其彗發彗發,則是一個關聯較鬆散的天體。

可見光

可見光Visible light)是電磁波譜人眼可以看見(感受得到)的部分。這個範圍中電磁輻射被稱為可見光,或簡單地稱為。人眼可以感受到的波長範圍一般是落在390到700nm。對應於這些波長的頻率範圍在430–790 THz。但有一些人能夠感知到波長大約在380到780nm之間的電磁波。正常視力的人眼對波長約為555nm的電磁波最為敏感,這種電磁波處於光學頻譜的綠光區域。
可見光的主要天然光源是太陽,主要人工光源是白熾物體(特別是白熾燈)。它們所發射的可見光譜是連續的。氣體放電管也發射可見光,其光譜是分立的。常利用各種氣體放電管加濾光片作為單色光源
人眼可以看見的光的範圍受大氣層影響。大氣層對於大部分的電磁波輻射來講都是不透明的,只有可見光波段和其他少數如無線電通訊波段等例外。不少其他生物能看見的光波範圍跟人類不一樣,例如包括蜜蜂在內的一些昆蟲能看見紫外線波段,對於尋找花蜜有很大幫助。
光譜中並不能包含所有人眼和腦可以識別的顏色,如棕色、粉紅、紫紅等,因為它們需要由多種光波混合,以調整紅的濃淡。
可見光的波長可以穿透光學視窗,也就是可穿透地球大氣層而衰減不多的電磁波範圍(藍光散射的情況較紅光為嚴重,這也正是為何我們看到天空是藍色的)。人眼對可見光的反應是主觀的定義方式(參見CIE),但是大氣層的視窗則是用物理量測方式來定義。之所以稱為可見光視窗是因為它正好涵蓋了人眼可見的光譜。近紅外線(NIR)視窗剛好在人眼可見區段之外,中波長紅外線(WMIR)和遠紅外線(LWIR、FIR)則較人眼可見區段較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