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蘭經大義

古蘭經大義

《古蘭經》漢語文言體譯本。楊敬修(仲明)譯,1947年8月北平伊斯蘭出版公司初版。平裝32開本,豎排。譯文間夾雜有經堂語氣。譯者強調儘量直譯,認為翻譯《古蘭經》 “必須兼顧字面,蓋其字句分別,聯綴次第,以及穿插映帶,一一皆宜注意,以示尊經”,主張譯義重在“貼切”,聲稱自己“對中阿字句,徹底搜求,必使二者意義,吻合無間而後已。對譯文確實頗費心思,甚至在每句話的詞序排列方面,也力求與阿拉伯文原句相近。熟悉《古蘭經》原文的讀者,感到閱讀譯文時大體能想見原句構造及其用以組合之詞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蘭經大義
  • 譯者:楊敬修
  • 開本:32
  • 出版時間:1947年8月
簡介,從“經典”的含義說起,注意要點,《古蘭經》領示之梗概,

簡介

譯本印數不多,流傳不廣。有譯文而無注釋,文字較深奧,且夾雜有不少音譯語彙,一般讀者不易讀懂。但仍不失為一種獨具特色的譯本。試舉第2章《擺格賴》(黃牛章)最後一節為例,以見其譯風之一斑:“主不責個己,維其容。為之作者,在之所作。我養主啊1勿訊我1若忘,或誤。我養主啊!勿擔在我累!如爾擔之在夫自我前者。我養主啊!勿著我擔一非為我堪之者!祈由我饒!為我宥!慈我!爾我主!而祈援我在昧黨!”(參見馬堅譯《古蘭經》2:286)。此譯本前有《例言》,後附《勘誤表》。章名均直接採用音譯,僅在總目中用括弧注以漢文譯義。
古蘭經大義 上中下冊書脊古蘭經大義 上中下冊書脊

從“經典”的含義說起

經典”,在漢語辭彙中,按新編《辭典》的解釋,是“一定的士代,一定的階級認為最重要的、有指導作用的著作”。在我國文獻中,有時專指儒家經籍;有時也泛指可以作為典範的經弓,如:“周公上聖,召公大賢,尚猶有不相說,著於經典,兩不損”[①]。本來,“經”就含有“規範”之意,孟子曾主張“君子反而己矣;經正則庶民興”[②]。因此,被視為“經典”者,必有其威性價值與影響,不可等閒視之。我國古代圖書分類,早已成世代沿襲的定例,分為經、史、子、集“四部”或“四庫”,其總是把“經”列在首位;“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甲部為經[③]”。而史、子、集則等而下之,可見“經”的地位不同凡響,被抬得很高。
至於把宗教的指導性文獻也稱之為“經典”,似乎早就約定俗成。唐代詩人白居易所撰的碑文中,就用過這個辭彙:“佛涅盤後,世界空虛,唯是經典,與眾生俱”。[④]

注意要點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本來起源於殊域異邦的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傳入華夏古國後,其奉行的經籍,儘管各有其梵文、希伯來文、希臘文或阿拉伯文的稱謂,但被譯為漢文,都用“經典”或“經”稱之,如《佛經》、《聖經》、《古蘭經》等等,都是意譯,以汲取並強調它們具有指針作用的意義。實際上,釋迦牟尼所創立的佛教,對其經典的稱謂,古梵文是sutra,巴利文是sutta,我國文獻中曾音譯為“修多羅”、“修妒路”或“素但覽”等。猶太教、基督教所遵循的聖經,希伯來文中最初稱之為kethubhim,希臘文稱作Graphai,拉丁文稱為Seripturoe。後來正式形成的專稱則是拉丁文的(($iblia》。而伊斯蘭教的最高經典被命名為《古蘭》,原是阿拉伯文。Qur'an或kur'an之音譯,意思是“誦讀”。這是對全經的專稱,阿文中泛稱“經典”這一辭彙的音譯是(克塔布),複數詞為拉下.kutub庫吐布)a當然,按漢語辭彙中“經”的含義去稱伊斯蘭教最有權威的典籍為《古蘭經》,還是很貼切、恰當的。
對伊斯蘭教來說,‘古蘭經’是最主要也是首要的最高經典,是最根本最有權威的立法依據。它對伊斯蘭教的興起、傳播與發展,始終起著無可比擬、也不容取代的指導作用,對阿拉伯世界的歷史、文化、思想和社會生活諸方面,都有極其深刻而久遠的影響。千百年來,全世界的穆斯林,都以它為指導宗教生活、品德修養、社會活動乃至評判是非善惡的準則,東、西方學者,也都將它視為研究伊斯蘭教的首要必讀文獻,視為探索伊斯蘭教真諦所在的金鑰匙。
穆斯林們之所以把‘古蘭經’尊崇得高於一切,是因為他們相信這是造物主的啟示,具有非凡性,他們把古蘭經稱為幾拉姆·拉"(kalam Allah),意思是“安拉的言”,是安拉通過啟發、默示、轉達等方式向伊斯蘭教先知穆默德頒發的指令,是傳播伊斯蘭教過程中的方針,是必須遵的規範與準則。
說起《古蘭經》的來龍去脈,它從最初啟示到陸續頒降,到錄傳誦,到彙輯整理,從阿拉伯半島傳遍全世界的經過,還把歷史的篇章,往回翻到公元6世紀,從大約位於北緯400,經220的麥加—穆罕默德的故鄉,即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起。

《古蘭經》領示之梗概

穆罕默德(Muhammad,約570-632),出生於阿拉伯半麥加城古萊什部落的哈希姆家族,生於一個從曾祖父那一代起就逐漸衰落的貴族家庭。父親阿布杜拉在他出生前就病故於經商途中,母親阿米娜病逝時他還不滿6歲,他相繼由祖父阿布杜拉·穆塔里布(8歲前)和伯父艾布·塔里布撫育。由於伯父家境貧寒,子女眾多,穆罕默德童年失學,替人放牧。12歲起,他追隨伯父外出經商,在隨商隊長途跋涉、經營交易的旅程中,與外部世界有了廣泛接觸,了解到各地風土人情,跟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往返於阿拉伯、敘利亞、巴勒斯坦之間,眼界大開,閱曆日益豐富,彌補了自幼失學、知識貧乏的遺憾,錘鍊得見多識廣、精明能幹。他在民眾中,自幼以忠厚老實、謙虛踏實、辦事公道著稱,被譽為“艾敏”(Amin,可靠的人)。
他積累了遠出經營的豐富經驗。後來,經伯父同意,他接受麥加諾法勒族富孀海蒂徹的雇聘,為她經營商務,幾番帶領商隊遠出貿易,生意發達興旺,為雖有資產而缺乏忠實幫手的海蒂徹擴大了家業。他始終保持著忠厚樸實、正直公道、吃苦耐勞的好作風,海蒂徹見他作風正派、辦事認真、待人真誠、態度嚴肅,覺得可以依託信賴,便產生了愛慕之心。公元596年,穆罕默德25歲,便同意與40歲的海蒂徹正式結婚,因為他也感到海蒂徹雖是寡居的富孀,但並非揮金如土、遊手好閒之輩,勤儉樸實,心地善良,樂善好施,生活嚴謹,為人正派,很有威望,穆罕默德也很敬重她。
從此,穆罕默德的生活漸趨富裕安定,不一定需要他直接外出奔走經營。閱歷豐富、思維敏捷的他,思想隨著年齡與見聞的增長,也日益成熟。他最關心的,是自己的部落、族人以至阿拉伯社會的發展進步。
當時阿拉伯半島處於社會政治紊亂、經濟變革動盪的時。穆罕默德經歷過貧困勞苦的放牧生活,體驗過孤苦伶仃寄於別人門下的滋味,跟隨駝隊在茫茫沙漠中飽經風吹日曬,不同階層不同身份的人廣泛接觸,目睹和考察了種種值得思的現象,對貧富懸殊、弱肉強食、部族對立、酋長傾軋、相互仇殺、戰爭頻繁的社會認識日益加深,對平民百姓渴望擺脫境、和平統一、安定團結的理想也深切了解。他一直在關注阿拉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為它處於愚昧落後的黑暗時期焦慮擔優,並產生了變革社會、解除人類痛苦的志向。
他的青年時代,經歷過阿拉伯半島部落之間曠日持久、蔓四年的“伏賈爾之戰”,獲得了豐富的軍事知識;在遠出經商.中和停留交易的商業城鎮,他不僅接觸了大批能掐善算的:營老手、著名商賈,也了解到不少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傳播概況。耳聞目睹、親身經歷而獲得的知識見聞都使他很受啟發,‘助於他對社會變革問題的遠慮與深思,也鼓舞了他追求真理、探索人生道路的勇氣。
他所面臨的困擾,是政治紊亂,社會動盪,生產停滯,經濟蕭條,商道堵塞,部族割據,貴族稱霸,仇殺混戰,危機四伏,民不聊生;而在宗教信仰方面,人們多處於原始盲目的狀態,崇拜各種自然物體,出自對沙漠的恐懼而崇奉精靈,各部落都有自己的部落神,致使麥加的“卡爾白”古寺中,土偶木梗林立,泥塑石雕遍地,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他們崇拜的神靈中還有三個女神:拉特(al-Lat,禁地在塔伊夫附近)、歐咱(al-Vuzzah,流行於麥加東部的奈赫萊,古萊什人最崇拜她)和麥娜台(al-Manat,據傳是司命運之女神),被捧得神乎其神(53:19-20)。反映了人們思想意識的愚昧、糊塗和混亂。同時,猶太教、基督教和“哈尼夫”一神思想已在一些地區流行,傳教師、神父和學者,也很活躍。穆罕默德置身於這樣一個歷史時代和社會背景中,懷著整治社會危機、呼喚人們覺醒的赤誠之心,寢不安席,食不甘味,苦苦地探求著濟世救民的良方。
他經常獨自到麥加郊區希拉山的岩洞中去沉思冥想,深參默悟。希拉山位於麥加北郊12.48公里處,山洞很小,洞後有裂縫,空氣可以流通。這是一個極幽靜的地方,可以排除世俗干擾,避塵隱居,靜下心來思考問題,探索知識,追求真理。每年9月,他都要帶上一些乾糧到山洞中連續住上幾天,遠離塵世凡俗的紛爭,擺脫雞毛蒜皮的小事,平心靜氣地思索問題,追本溯源,想得很深、很遠,很興奮,進入一種超脫的境界,竟廢寢忘食,靜坐通宵,“不知東方之既白,’(引蘇東坡《赤壁賦》語)。這已經形成習慣,而且產生了濃厚興趣。避塵隱居,簡直成了一種精神享受。他對一些問題的認識,也從簡單、膚淺,到豐富、深沉,從迷離、模糊,到清醒、開朗。但對有些百思不得其解的奧秘,也常感到恍惚、困惑。
在一個沉思冥想、如夢似醒之夜,靜坐在岩洞中的穆罕默德,突然聽到一個命令式的聲音說:“伊格萊! "(Igrai,意思是“你讀吧!”)
穆罕默德大吃一驚。這深更半夜,洞裡不會有人。也許是一種錯覺吧!或者是自己已經打吨入睡,做了一個夢。
“伊格萊!”聲音又來了,特別響亮、清晰,絕對不是做夢。他驚詫莫名,不知所措。
“伊格萊!”響亮的聲音再次傳來,催促他說,“你讀吧!你讀吧!……”
穆罕默德不知該怎么辦,痴呆地、默默地沒有反響。心想:讓我讀,催我讀,讀什麼呢?但“伊格萊”的響聲又在耳邊催促。
“我不會讀啊!讀什麼呢?”他想問。
這時,剛才的命令詞變成了句子,原來是要穆罕默德跟隨著讀出聲來。
“伊格萊:比斯米·濫比凱·來基·海來格!”(大意是:“你奉創造之主的名義誦讀吧!”)
穆罕默德便跟著那聲音一句一句地放聲誦讀,直到記得很熟,能夠背誦。這事,發生在公元610年阿拉伯陰曆9月(即萊麥丹月,後來定為齋戒之月)的一個深夜(即蓋德爾之夜)。這時,穆罕默德已屆不惑之年,但他當時還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對發生的奇遇並不理解,不過他確實學會並記住了那聲音用阿拉伯語所傳授的幾句話,譯文大意是:
你奉創造之主的名義誦讀吧!
他從血塊創造了人類。
你誦讀吧!你的主最尊貴!
他教人使用筆桿,
他傳授人類以原先所不懂的智慧。
情況如此突如其來,恍惚如夢,但又的確不是夢,他緊張地、驚惶地聽到那清晰的聲音,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促他,命令他跟著誦讀。的確不是夢,他眼睛睜得很大,很清醒,而且也分明準確地記住了那聲音所教他的每一句話、每個辭彙、每個音節。聲音總在耳邊迴響,總在腦海里盤旋。他惶惑不安,心跳不止,甚至在慌慌張張跑回家裡時,還渾身哆嗦,冷得發抖,連忙披上斗篷,裹緊大衣,久久無法平靜。
事後,經過自己冷靜的回憶與思索,妻子海蒂徹的分析與安慰,又向知識淵博的長者求教,特別是後來有類似的情況相繼發生,他才知道並且相信那是大天使哲布列勒(Jburil )奉安拉之命向他轉達的聲音,造物主安拉已經委任他為使者,在自己的部族中勸善止惡,反對偶像崇拜,只崇奉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執掌者、獨一無二的安拉。他在山洞中所聽到的“伊格萊”的召喚聲,就是來自安拉的啟示、安拉的命令,由哲布列勒奉命如實傳達。
以後,這樣的聲音、這樣的啟示接踵而來,以各種方式向他傳授、默示、轉達。每有啟示,便牢記熟背,爭相傳誦,記錄保存,這就是《古蘭經》。而前文所引的那幾句,即穆罕默德40歲那年9月蓋德爾夜突如其來地被傳授的、催他跟著誦讀的語句,就是最初最早的啟示,在統一的《古蘭經》範本中,被編為第96章《血塊<阿萊格)》的1至5節,章名是從第2節“從血塊創造人類”中選取的辭彙。
這就是《古蘭經》的來歷,也是《古蘭經》作為安拉的啟示、安拉的語言頒降之始。從此,年滿40歲的穆罕默德作為伊斯蘭教先知,擔起了傳播宗教的重大使命,肩負著變革社會、濟世救民的神聖職責,開始走向艱苦曲折、目標宏偉的漫長征途。在此後的23年中,面臨艱苦複雜的鬥爭,經受千錘百鍊的考驗,碰到各種性質的難題,總是不斷得到安拉的啟發、默示、命令、告誡,針對不同階段、不同場所的不同情況而頒發、公布,日積月累,通過及時傳達,爭相牢記背誦,在禮拜、封齋、朝覲等宗教儀式中反覆誦讀,專人記錄和保存。在先知穆罕默德歸真後,經過第一、二、三任哈里發的彙輯、整理,於歐斯曼任哈里發期間完成統一的規範本,就是流傳至今、一字不易的《古蘭經》。
如前所述,《古蘭經》最初頒降的那5節,始於公元610年伊斯蘭曆9月。它第一次頒降之日,也正是穆罕默德40歲奉安拉命令傳教榮任使者之時,《古蘭經》是始終伴隨著先知的傳教活動而因時、因地、因事、因人陸續頒發公布的。先知擔負重大使命23年,《古蘭經》也因之零星頒發了23年。經學家認為,整部《古蘭經》是在當年的蓋德爾之夜一次性降示的,只不過是把它根據需要而分別、陸續下達而已。
最後頒發的《古蘭經》是哪幾節,有幾種不盡相同的傳述[⑤]。經學家多傾向於認為是第5章《筵席(瑪儀代)》第3節中的下列幾句,其譯文大意是:
今天,我已為你們完善了你們的宗教體系,
我已對你們完成了我所賜的恩裕,
我因你們以伊斯蘭為宗教而欣喜。
這是公元632年3月(希吉萊歷10年12月)先知率領大批穆斯林在麥加履行了伊斯蘭教史上規模盛大的第一次朝覲禮儀,並在郊區阿爾法特山發表著名演說之際傳達的《古蘭經》經文,其內容似已預示著先知已基本完成奉命傳教的歷史重任,而且當時先知已身患重病。敏感的艾布·拜克爾仿佛已領會到這次演說和所傳達經文的“潛台詞”,就情不自禁地放聲痛哭。同年6月8日,先知果然因久病不愈而在麥地那歸真。那最後一次講話被稱為“辭朝演說”,已含有告別遺囑的色彩。
以上就是《古蘭經》從最初頒降到最後終止的梗概及其歷史、社會背景,可見《古蘭經》是在穆罕默德奉啟示傳播伊斯蘭教過程中,始終激勵和指導著他完成傳教使命的方針或精神支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