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茶樹

古茶樹

古茶樹是指分布於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樹及其群落,半馴化的人工栽培的野生茶樹和人工栽培的百年以上的古茶園(林)。鳳慶地區的“錦繡茶祖”是世界上最老的古茶樹,距今已有3200年歷史。

2005年3月在中國召開的古茶山國際研討會上通過的《雲南省古茶樹保護條例》建議稿指出:古茶樹是指分布於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樹及其群落,半馴化的人工栽培型野生茶樹和人工栽培的百年以上的古茶園中的茶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古茶樹
  • 拉丁學名:Camellia sinensi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杜鵑花目
  • :山茶科
  • :山茶屬
  • :古茶樹
  • 分布區域:我國南方各地。
形態特徵,茶園,茶樹(按樹齡),茶樹(按樹形),茶樹(按葉型),分布範圍,主要價值,古茶發現,古樹管理,

形態特徵

茶園

(按環境分類)
1、原始古茶林
原始森林中野生的茶樹林,一般胸徑50cm、胸圍160cm、樹高15m、樹齡千年以上。茶樹間距約20~50m,每畝約20~30株,畝產10~20kg,極其稀有。雨林中物種繁多,生態原始。
2、野化古茶園
原始森林中空地或雨林邊緣,古人種植、但被拋荒數百年,無人看管,逐漸形成了野化趨勢,胸徑30~50cm,胸圍100~160cm,樹高10m左右,樹齡500~1000年。茶樹間距約8~15m,每畝約50~90株,畝產30~50kg,極為稀有。人工干預少,野化生態環境。
3、原生態古茶園
古人種於村寨周圍高山上,地表植物未被除去,多數茶樹胸徑在10~35cm,胸圍35~110cm,樹高3~6m,樹齡多在三四百年。茶樹間距約3~5m,每畝約120~220株,畝產約50~80kg,數量稀有。人工干預少,只進行適當採摘和修剪,不施肥、不打農藥、不除草、不翻地。蕨類、地衣、多種熱帶雨林草本植物共生,生態環境優。
4、生態古茶園
古人種於村寨周圍高山上,地表植物已被除去,多數茶樹胸徑在10~25cm,胸圍35~80cm,樹高2.5~4.5m,樹齡多在一二百年。茶樹間距約1.5~3.5m,每畝約190~400株,畝產約60~90kg,數量較少。一定的人工干預,採摘、修剪、施農家肥、偶爾打農藥,除草、翻地。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生態環境好。
5、近代茶園
1912-1949民國年間,茶樹矮化前,按照傳統方式用種子繁殖的有性系茶園。多數茶樹胸徑在5~15cm,胸圍15~50cm,樹高1.5~3m,樹齡60~100年。茶樹間距約1.5~3m,每畝約200~400株,畝產約60~90kg。較多的人工干預,採摘、修剪、施肥、有時打農藥,除草、翻地。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生態環境較好。
6、現代茶園
1949年以後,特別是64年以後,條列式密植的扦插苗無性系茶園。樹高60~90cm,每畝約3000~4000株,畝產約120~190kg。較強的人工干預,採摘、修剪、打農藥,除草、翻地。地表土裸露,靠施化肥維持產量,多數現代茶園生態惡劣,物種稀少,現有向生態化、有機化發展的趨勢。

茶樹(按樹齡)

1、千年野生古茶樹
原始雨林中野生的古茶樹,一般胸徑50cm、胸圍160cm、樹高15m以上、樹齡千年以上,極其稀有。葉大、粗壯、葉脈鼓出,葉緣鋸齒深,葉脈9~16對之間,與現代茶園栽種的大葉種葉脈(6-9對之間)完全不同。持嫩度高,一芽兩葉,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樹茶的三倍重。所制曬青綠茶,湯色綠黃,香氣清爽,略帶野生茶特有的腥味,與栽培型茶樹香氣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膠豐富,幾乎無苦澀味,滿口潤甜,回甘極其綿長持久。 因其產量稀少,價格非常昂貴。
2、野放大茶樹
滇南茶區的少數民族茶農,把樹高5m以上,難以採摘的栽培型古茶樹叫做大茶樹,大茶樹一般都是該茶園樹齡最老的幾棵或是最大的茶樹王。一般情況下,大茶樹胸徑30~50cm,胸圍100~160cm,樹高5~15m左右,樹齡多在500~1000年之間。用大茶樹嫩芽做的曬青綠茶叫做大樹茶。就品飲經驗而言,茶樹樹齡越大,生態環境越好,口感就越協調,水溶性果膠、樹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溫潤。
3、原生態古茶樹
大多胸徑在10~35cm,胸圍35~110cm,樹高3~6m,樹齡多在三四百年。由於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園生態良好,儘管樹齡很大,但茶樹未見衰老跡象。所制曬青綠茶,芽葉粗壯,多數葉脈9~16對之間,果膠質豐富,口感甜潤,微苦微澀,苦澀感在口腔內停留時間很短,大約幾秒鐘。隨之回甘強勁。
4、生態古茶樹
大多胸徑在10~25cm,胸圍35~80cm,樹高2.5~4.5m,樹齡多在一二百年。由於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採摘頻繁,很多生態古茶樹有衰老跡象。所制曬青綠茶,芽葉粗壯,多數葉脈在9~16對之間,果膠質豐富,口感甜潤,弱苦弱澀,苦澀在口腔內停留的時間短,大約十幾秒鐘,與樹齡更大一些的原生態古樹茶較難區分。
5、老茶樹
種植於1912-1949民國年間(參考近代茶園描述),不夠100年。所制曬青綠茶,芽葉較為粗壯,多數葉脈9~16對之間,果膠質豐富,口感甜潤,有點苦澀,苦澀在口腔內停留的時間不長,大約幾十秒鐘,與古樹茶有些難於區分。
6、小茶樹
1949-1976年間種植的茶樹,樹齡35~60年之間,多數植株樹高80~120cm,每畝約1500~2000株。所制曬青綠茶,芽葉不甚粗壯,苦澀在口腔內停留時間長,口感的協調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樹茶要差。
7、台地茶樹
1976年以後,條列式密植的扦插苗無性系茶樹,多數植株樹高60~90cm,每畝約2000~3000株。所制曬青綠茶,由於施用化肥和密植,產量大,生長周期快,強苦強澀,並且苦澀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與古樹茶口感差別巨大。市場價格遠比古樹茶便宜。

茶樹(按樹形)

1、喬木型
植株高大,主幹直立明顯的樹型。喬木型茶樹分枝部位高,主根發達。自然生長狀態下,樹高通常達3~5米,野生茶樹高達10米以上。如雲南大葉種、海南大葉茶,以及大部分野生大茶樹等。
亦稱“半喬木型”。植株高度中等,分枝部位離地面較近,主幹較明顯的樹型。小喬木型茶樹在自然生長狀態下,樹冠較高大,根系較發達。如鄭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等。中國栽培最廣的茶樹類型之一。
3、灌木型
植株矮小,自然生長狀態下,樹高通常只達1.5~3.0m的樹型。灌木型茶樹近地面處枝幹叢生,或從根頸處發出,分枝稠密。成年後無明顯的主幹。根系分布較淺,側根發達。如毛蟹苔茶等。是中國栽培最廣的茶樹類型之一。
(上三項見《中國茶葉大辭典陳宗懋主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289頁)
4、喬木種灌木栽培型
茶樹植株在非人為控制(如剪、采等)條件下自然性狀是一種較為穩定的生態型,其樹型可分為喬木型、小喬木型和灌木型三種。(《中國茶經》陳宗懋主編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 2005年11月第19次印刷53頁)但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大量的喬木型茶樹條列式矮化密植以後,多數植株僅有60~90cm高,種植密度也從過去的300~500株一畝提高到每畝2000~3000株,實際並不具備高大的喬木樹型外觀,因此筆者認為這類茶樹從實際出發應歸為喬木型灌木栽培更為合適。

茶樹(按葉型)

1、特大葉類
葉長大於14cm,葉寬大於5cm,葉面面積在60平方厘米以上的為特大葉類。
2、大葉類
葉長10.1-14.0cm,葉寬4.1-5.0cm,葉面面積40-60平方厘米的為大葉類。
3、中葉類
葉長大於10cm,葉寬大於4.0cm,葉面面積20-40平方厘米的為中葉類。
4、小葉類
葉長小於10cm,葉寬小於4cm,葉面面積20平方厘米以下的為小葉類。
(上4項分類見《中國茶經陳宗懋主編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 2005年11月第19次印刷56、282頁)

分布範圍

據統計,全世界的山茶科植物共23屬,計3380餘種,而中國就有15屬260種,其中大部分布在西南。雲南現存有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千年以上古茶樹30餘棵,占全國的40%以上,100畝以上連片古茶園面積達20餘萬畝。有古茶樹王國之稱的雲南所擁有的野生型、過渡型和栽培型古茶樹、古茶園,在中國和世界具有唯一性,是重要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 茶樹起源的實物依據茶起源於中國,這是自古以來為全世界所公認的。

主要價值

文化價值
雲南人學著名歷史學教授林超民先生認為,對茶葉利益的追求,導致對茶樹的崇拜,對茶樹普遍的崇拜,又發展為對茶王樹的崇拜,從而將茶崇拜推向新的高度和境界我省普洱茶古六大茶山,因茶而興盛,以貢茶享譽京城,於是人們把茶當作“衣食父母”,舉行茶王祭祀活動。人格化了的坤,不如神化了的人,這個人就是諸葛亮,這就是六大茶山普遍流傳的“武侯遺種”、孔明興茶的故事。茶崇拜是一種文化現象,也是中華古茶文化的一大特色,它對開展我省茶文化旅遊有重要的價值。社會發展,人們所追和珍視的,除了物質利益和感情生活,還應有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為此,我們不但要把人類所擁有的一切珍貴的自然、文化遺產保護下來,還要不斷地修復和完善那些已經損壞的自然文化遺產,古茶樹的保護就是其中一項重大的工程 讓古茶樹,古茶園能在我們這個蔚藍色的星球上長久地擁有自己的位置。

古茶發現

1824年印度阿薩姆省發現有野生茶樹後,國際學術界曾產生過茶樹原產地之爭議,主流觀點認為,有無野生茶樹是確定茶樹原產地的重要依據,但不是唯一依據,應當把野生茶樹的存在、發現和利用綜合起來分析才能確定。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的國家,這已為大量的史實所證明,而實物依據在當時卻成了一個爭議的問題。隨後大量的事實證明,我國有10個省區198處有野生大茶樹,最有說明力的是雲南古茶樹群的發現。
1993年4月在雲南思茅舉辦的第一屆中國普洱茶葉節期間召開了“中國古茶樹遺產保護研討會”,9個國家和地區的181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界的專家學者對古茶樹、古茶園,特別是對瀾滄邦崴古茶樹進行了多學科的研究,根據生物進化遺傳與變異的理論,通過對茶樹的分析研究,專家們認為,古茶樹分為野生型、過渡型和栽培型,其中過渡型是較進化的野生型和較原始的栽培型的綜合。邦崴古茶樹是野生型和栽培型之間的過渡型古茶樹,樹齡已千年。與會專家還在微觀上對邦崴古茶樹的染色組型進行了分析研究,並與雲南大葉種和印度阿薩姆種的核型進行了對比,發現邦崴古茶樹核型的對稱性更高。根據植物染色體進化的理論,邦崴古茶樹較雲南大葉種和印度阿薩姆種更原始,起源更早。瀾滄邦崴古茶樹的發現和研究及其前後發現的勐海巴達野生型古茶樹、鎮源千家寨古茶樹群、勐海南糯山栽培型古茶樹、瀾滄景邁山古茶園,構成了一個野生型、過渡型和栽培型的完整的茶樹起源利用的體系。雲南現已發現的古茶樹、古茶園是研究茶樹起源和利用的活化石,是證明茶樹原產地在中國,中心在雲南的實物依據。

古樹管理

隨著普洱茶價格的不斷攀升,州內一些茶農也逐漸意識到,要加強茶樹的管理,以便提高茶產量,增加收入。然而,筆者與一些茶農近距離接觸、交談中發現,許多茶農並不知道如何加強管理去增加產量、提高收入。鑒於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淺見,供茶農參考。
首先,要採取傳統的管理辦法,即一年的“三鋤兩砍一深翻”不能少。雖然這種管理工序繁瑣一些,但這些都是老祖宗幾百上千年總結傳承下來的工作流程,別的辦法替代不了。根據一年中不同季節、月份對茶樹加以不同的管理,使茶樹在養分充足,減少雜草爭肥、爭水的環境中生長,有利於茶樹生長,增加產量。
其次,採取現代的園藝技術進行適時、適度的修剪。一些茶山的茶樹如果任其生長,枝條隨意延伸會導致產量低,且有些茶樹長得太高不便採摘。根據茶樹在喬木林中生長的習性,皆是奮力朝上生長,致使茶樹茶枝稀疏,缺少枝條,茶的產量自然就不高。長枝條去頂後,枝幹上可以生出許多小的嫩枝,等小枝條長出80—90厘米以後,再去小枝條的頂,讓它發出更多的枝條,如此循環修剪三五年以後,樹冠逐漸擴展茂盛,即可增加產量也便於採摘。
第三,採摘的方法要科學合理。隨著這幾年茶價一路上揚,在利益的趨動下,茶農普遍只顧眼前利益,對茶樹施行過度採摘,當年發出多少就摘多少,一片新葉都不留,此法會嚴重損傷茶樹的生長。
應提倡每枝留1—2片當年的新葉,由新葉吸收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因老葉、殘葉、敗葉的光合作用能力差,達不到促進茶樹生長的目的,就更談不上穩產、高產了。
為此,提醒廣大茶農:對當年的春茶要有的放矢地進行採摘,因為茶農還有二水茶、三水茶、秋茶(又稱谷花茶)的三道採茶機會。如此採用合理的採摘方法,既可保證當年的產量提高,也可為來年以致長久的穩產、高產奠定良好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