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王(古格王國統治者)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古格王是吐蕃贊普(即漢語中的“王”)的嫡系後裔。古格王國歷史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吐蕃王朝的晚期。古格王國對內發展生產,與鄰國打仗,都需要人力、財力,但隨著藏傳佛教勢力的擴大,國王與佛教首領之間的矛盾日愈尖銳,導致戰爭,最終滅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格王
古格王國,興衰,滅亡,環境惡化,瘟疫,

古格王國

古格王國是在公元十世紀前後,由吐蕃王朝末代贊普朗達瑪的重孫吉德尼瑪袞在王朝崩潰後,率領親隨逃往阿里建立起來的。十世紀中葉至十七世紀初,古格王國雄踞西藏西部,弘揚佛教,抵禦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後的歷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曾經有過七百年燦爛的文明史的古格王朝,它的消逝至今仍是個謎。據說1630年,與古格同宗的西部鄰族拉達克人發動了入侵戰爭,古格王國就此滅亡。

興衰

古格王國位於青藏高原的最西端,札達象泉河(藏語朗欽藏布)流域為其統治中心,北抵日土,最北界可達今克什米爾境內的斯諾烏山,南界印度,西鄰拉達克(今印占克什米爾),最東面其勢力範圍一度達到岡底斯山麓。其都 城札不讓位於現札達縣城西18公里的象泉河南岸。經測量,札不讓北面的香孜、香巴、東嘎、皮央遺址,西面的多香,南面的達巴、瑪那、曲龍遺址等,都具有相當的規模。
公元9世紀,強盛一時的吐蕃王朝逐漸衰落,統治者內部的僧侶集團和世俗貴族集團的矛盾急劇激化。公元823年,吐蕃末代贊普朗達瑪滅佛被刺殺,他的兩位王子及其王孫混戰了半個世紀,結果次妃一派的王孫吉德尼瑪袞戰敗後逃往阿里,阿里原有的地方勢力布讓土王扎西贊將女兒嫁給他並立他為王,後在吉德尼瑪袞的晚年,將領域分封給三個兒子,長子貝吉袞占據芒域,後來發展成為拉達克王國;次子扎西袞占據布讓,後來被併入古格;幼子德祖袞占據象雄,即古格王國,這位最年幼的王子,成為古格王國的開國元首。這就是西藏所說的阿里三圍,元代,這三個小國被封為阿里三萬戶。
與古格王朝密切相關的是托林寺,托林寺是由古格王意西沃於11世紀建的。古格立國之初,鑒於朗達瑪滅佛而導致吐蕃亡國的慘痛教訓,大興佛教,意西沃選派21名青年到克什米爾去學習佛教密宗的教法。由於不適應克什米爾炎熱的氣候,加上瘟疫流行,21人死了19人,僅剩仁欽桑布和瑪.雷必喜兩人活著回來。仁欽桑布十分勤奮好學,後來成了西藏著名的大譯師。托林寺就是意西沃為仁欽桑布等人譯經的方便和發展佛教而修建的寺院。為了進一步弘揚佛法,意西沃和他的繼承者們歷盡千辛萬苦到印度去迎請高僧阿底峽到古格來講法傳教,為此意西沃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在位期間,主持修建了古格王國第一批重要的佛教寺院,其中規模最大也最為著名的便是托林寺
從此以後,古格王國完成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開國事業,並開始不斷發展,寺廟如林遍布阿里,貴族僧侶集團日益 龐大,今天托林寺周圍殘存的大量佛塔、洞窟、寺廟遺蹟,正是那個時期盛世的歷史寫照。
札不讓的北面,有一個名叫“魯巴”的地方,今天仍然是札達縣的一個鄉。藏語中“魯巴”意為“冶煉人”,傳說古格王國時期這個地方素以精於冶煉與金銀器製造而聞名,當年阿里三圍以托林寺為主寺的下屬24座寺院的金屬佛像與法,都由魯巴鑄造。據說魯巴鑄造的佛像用金、銀、銅等不同的原料合煉而成,工藝清湛,通體全無接縫如自然形成,其價值甚至超過了純金佛像。其中,最為神奇的還有一種名叫“古格銀眼”的銅像,只有古格才能製作,更是被視為佛像中的精品、因為極少流傳於世,所以尤為珍奇。由此可見,古格王國時期金屬製造業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歷史上的西藏西部,便有“黃金之鄉”的無數神秘傳說,據說這裡差不多每條山溝都有礦藏,都有開礦人,都有銀銅匠。古格的富強,或許與它盛產黃金白銀不無關係。在托林寺、札不讓、皮央東嘎都發現過一種用金銀汁書寫的經書,而且出土的數量極大。這種經書以文書寫在一種略呈青藍色的黑色紙面上,一排用金汁、一排用銀汁書寫,在陽光下金銀閃爍,無比富麗堂皇。
到十三、十四和十五世紀,出現過經濟、佛教和文化藝術發展的繁榮昌盛時期,十六世紀進入鼎盛時期,人民安居樂業,王都商賈雲集,據到古格傳教的安東尼奧德·安奪德神父說:“我們在扎布讓逗留期間看到來自中國內地的200多商人,他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商品,包括生絲、陶瓷、茶葉等。”弗朗西斯科·阿則維多神父也說過:“克什米爾、拉合爾和印度的商人們把他們的服裝、珊瑚、琥珀販賣到這裡,而這裡的羊毛是世界上最纖細、最珍貴的,許多外國人都冒著生命危險來到這個王國購買羊毛”。
當時王都扎布讓及近郊有2萬餘人的龐大人口,谷地平原盛產小麥青稞和白菜蘿蔔等疏萊,山區牛羊成群。據王都遺址統計,有400多座廟堂、房屋和近千孔洞窯,各類佛塔28座,另外還有58座碉樓,4條暗道和大小11座糧倉。王室建築主要集中在山頂、有房屋40餘間,其中有二、三座二層或三層樓房。王宮西部有一個面積約200平方米的議事大廳。從山下通往王宮必須經過一座穿山隧洞式王宮大門。宮門以下半山坡房屋密集,為軍政官邸和守衛的軍營,在一些窯洞中,還藏有盔甲、馬甲、盾牌和箭桿等兵器。

滅亡

環境惡化

讓考古學家們震驚的是,從記載上看,戰爭造成的屠殺和掠奪並不足以毀滅古格文明,但在事實上,硝煙散盡的古格王國逐漸淪為一座龐大的廢墟。史書的記載難免有誤差,戰爭固然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綜觀札達縣的地理環境,21世紀初的象泉河決不是當年的象泉河,沙漠化程度十分嚴重,當年能養活10萬之眾的這塊綠洲,今天已所剩無幾了,只剩下了一點點土林和戈壁,這種環境的變化,或許正是古格消失的真正原因。
眾所周知,阿里是宗教信仰之鄉。從古遠時代起,這裡就是印度教耆那教、西藏苯教、佛教等尊為“聖靈之所在”的“世界中心”。8世紀吐蕃滅亡之後,阿里便成為了各派力量最集中的地方。作為“阿里三圍”之一的扎達(古格王國所在地)自然也是朝聖者必會朝拜的地方之一。隨著朝拜者的逐漸增加,原本脆弱的象泉河谷地的生態環境變得更加不堪一擊。加之戰亂破壞,水利荒廢,使當年繁華的都市變為了令人生畏的茫茫荒漠,僅留下了難以數計的散布在荒原大漠之中的斷壁殘垣、坍毀的洞穴、傾圮的佛塔。環境惡化是古格王朝化為浮雲的最根本原因。

瘟疫

在古格王朝滅亡前後,古格及其周邊幾個國家相繼出現瘟疫,導致人口銳減,城市,農田,草場大量荒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