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達縣

札達縣

札達縣(Zanda County),藏文རྩ་མདའ་རྫོང་། ,意為“下游有草的地方”,隸屬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阿里地區下轄縣。位於西藏自治區西部、象泉河流域,為阿里地區邊境縣之一。總面積24601.59平方千米。總人口1萬人(2003年),是全國人口最少的縣。縣人民政府駐托林鎮托林居委會。

札達縣除少數漢族、回族外均為藏族。縣政府駐地托林鎮,海拔3700米,距拉薩1760公里。為該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札達,原為扎布讓宗和達巴宗屬地。1956年10月兩宗合併,設立札達宗辦事處。1960年5月建立札達縣,屬阿里地區管轄。境內著名的古格王朝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縣耕地面積11萬畝,森林面積37萬畝,草場面積3190萬畝。轄6個區,15個鄉,60個村民委員會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2019年2月6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札達縣退出貧困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札達縣
  • 外文名稱:Zanda County
  • 別名:札達宗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
  • 下轄地區:轄1個鎮,6個鄉
  • 政府駐地:托林鎮托林居委會
  • 電話區號:0897
  • 郵政區碼:859600
  • 地理位置:西藏西部、象泉河流域
  • 面積:24601.59平方公里
  • 人口:1萬人(2013年)
  • 方言:漢藏語系-藏語
  • 氣候條件:高原亞寒帶乾旱氣候區
  • 著名景點:阿伊拉日居山、象泉河、古格王朝遺址
  • 機場:阿里昆莎機場
  • 車牌代碼:藏F
  • 行政代碼:542522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形地勢,水文,氣候,自然資源,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三產業,人口,交通,旅遊,札達土林,格王國都城遺址,托林寺,皮央東嘎洞窟遺址,民俗文化,西南領土,

歷史沿革

札達縣原為西藏地方扎布讓宗和達巴宗屬地。
1956年10月,扎布讓宗和達巴宗兩宗合併,設立札達宗辦事處。
1960年5月,撤銷札達宗辦事處,建立札達縣,屬阿里地區

行政區劃

1996年,札達縣面積27054平方千米。轄底雅區、香孜區、達巴區、札布讓區、薩讓區、曲松區共6個區,15個鄉,縣政府駐托林。其中底雅區下轄3個鄉:底雅鄉(轄底雅、馬陽、榮堆、古壤4個行政村)、什布奇鄉(轄什布奇村、久巴、色貢、熱尼4個行政村)、魯巴鄉(轄魯巴、努巴、益迪3個行政村);香孜區下轄2個鄉:香孜鄉(轄香孜、下益、七里普、香巴、蘇爾崗5個行政村)、熱布加林鄉(轄布加林、西謝、色嘎、熱嘎下、角孜、夏朗、日孜角、江唐8個行政村);達巴區下轄3個鄉:達巴鄉(轄一、二、三3個行政村)、東波鄉(轄一、二、三3個行政村)、瓊龍鄉(轄一、二、三、四4個行政村);札布讓區下轄3個鄉:托林鄉(轄托林、札布、瑪朗3個行政村)、東嘎鄉(轄東嘎、柏東波、培陽3個行政村)、波林鄉(轄波林、卡孜、多鄉3個行政村);薩讓區下轄2鄉:薩讓鄉(轄薩讓、當巴、白嘎3個行政村)、日巴鄉(轄日巴、曲色、嘎布熱3個行政村);曲松區下轄2個鄉:曲木底鄉(轄一、二、三、四4個行政村)、楚魯松傑鄉(轄松傑、楚魯、巴角、卡布熱4個行政村)。
1999年,札達縣撤區並鄉。
2000年,札達縣轄1個鎮,5個鄉。托林鎮薩讓鄉達巴鄉底雅鄉香孜鄉曲松鄉。全縣共有1個居委會、14個行政村。縣人民政府駐托林鎮托林居委會。
2012年,札達縣撤銷楚魯松傑村(原屬曲松鄉),設立楚魯松傑鄉。調整後,全縣轄1個鎮、6個鄉。
扎達縣—噶爾縣地勢扎達縣—噶爾縣地勢
底雅區1961年4月設定。位於縣政府駐地的西北,距縣政府358千米,人口643人。轄3個鄉,其中底雅鄉轄底雅、馬陽、榮堆、古壤4個村委會,什布奇鄉轄什布奇、久巴、色貢、熱尼4個村委會,魯巴鄉轄魯巴、努巴、益迪3個村委會。
水文水文
香孜區1961年4月設定。位於縣政府西北,距縣政府70千米,人口0.1萬。轄2個鄉,其中香孜鄉轄香孜、下益、七里普、香巴、蘇爾崗5個村委會,熱布加林鄉轄布加林、西謝、色嘎、熱嘎下、角孜、夏朗、日孜角、江唐8個村委會。
達巴區(DabaQu)1961年4月設定。位於縣境中部,距縣政府96千米,人口0.09萬。轄3個鄉,其中達巴鄉轄一、二、三3個村委會,東波鄉轄一、二、三3個村委會,瓊龍鄉轄一、二、三、四4個村委會。
薩讓區1961年4月設定,位於縣境西部,距縣政府204千米,人口0.07萬。轄2鄉,其中薩讓鄉轄薩讓、當巴、白嘎3個村委會,日巴鄉轄日巴、曲色、嘎布熱3個村委會。
札達縣札達縣
札布讓區1976年10月設定。位於縣政府西南,距縣政府20千米,人口0.07萬。轄3個鄉,其中托林鄉轄托林、札布、瑪朗3個村委會,東嘎鄉轄東嘎、柏東波、培陽3個村委會,波林鄉轄波林、卡孜、多鄉3個村委會。
曲松區1976年10月設立。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政府240千米,人口0.08萬。轄2個鄉,其中曲木底鄉轄一、二、三、四4個村委會,楚魯松傑鄉轄松傑、楚魯、巴角、卡布熱4個村委會。
2012年7月,撤銷楚魯松傑村(原屬曲松鄉),設立楚魯松傑鄉。調整後,全縣轄1個鎮、6個鄉。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札達縣札達縣
札達縣位於西藏自治區西部,阿里地區西南部。東南與普蘭縣為鄰,東北與噶爾縣相連,北部、西部、南部與印度為界。此段邊界為中印邊界中段,它北與印度以印占克什米爾分水嶺山脊分屬;西、南與印度以喜馬拉雅山脈雪峰線為界。在札達縣,中印邊界傳統習慣線起於噶爾縣、札達縣與克什米爾三地交界處,沿分水嶺西行,再以卡蘭格山山脊、斯諾烏山提布列以北的塔克季布列(Takdible)等地區接壤,往南沿著帕里河巨哇渠(巨哇地區)為一方、司丕提河的其它支流為另一方的分水嶺,通過這條分水嶺上的6226高地,在巨哇渠與司丕提河匯流處西面數公里與司丕堤河相遇,再沿司丕堤河到該河與帕里河交匯處。在帕里河與司丕堤河交匯處以南,邊界通過6791高地,沿口嶺南行,在什布奇山口嶺向南的活不桑河河心線、通過5642高地、塔布龍山口和古木朗山口。邊界在蔥莎地區以西跨過甲扎崗噶河,再往東經過瑪那山口。從瑪那山口至卡美特山口,通過卡美特山以後,邊界沿著山嶺走向。經然沖以南,在烏熱地區、香扎和拉不底地區,邊界沿著三地區南面的一條連綿山嶺走向,通過尼提山口以南的馬佐拉、姑馬拉山口,經過烏扎拉渠的南面,到達昆里賓里山口西南的烏扎拉。從烏扎拉起,邊界沿著象泉河朗欽藏布)支流和馬普楚河、舵布曲、蘭成曲為一方,吉力乾加河、馬哈卡利河為另一方的分水嶺走向與印度交界。
札達縣西接印度喜瑪偕爾邦,南鄰印度旁遮普邦,北為克什米爾地區,北、東北是日土、噶爾縣,東連普蘭縣。縣駐地托頂村位於阿里地區行署駐地獅泉河鎮南115公里。
札達縣位置圖

地形地勢

札達縣地勢南低北高,高差1500米。阿伊拉日居山亦稱“阿依拉山”,意為“奶奶山脈”。在阿里札達縣境內,位於縣駐地東部。為札達縣與噶爾縣的界山。西接拉達克山,主峰海拔6495米。終年積雪,有冰川。山麓為天然牧場,牧有氂牛及藏綿羊。
札達縣

水文

札達縣境內有大小河流14條,其中阿里地區的第二條大河象泉河橫穿縣境。象泉河在岡底斯山脈主峰崗仁布欽西北坡,有一泉口,形狀如大象卷水,人們把從這裡流出的河稱為象泉河。
象泉河(藏語中稱為“朗欽藏布”),源於崗仁布欽峰西側,位於崗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是流入巴基斯坦的印度河的一條源河,也是是印度蘇特里日河的源頭,面積22760平方公里。進入札達,便會看到象泉河環繞著兩岸土林。象泉河從喜馬拉雅山和岡底斯山中間向西北方流去,經過阿里的扎達縣,流過印度國境,注入印度洋。

氣候

札達縣屬高原亞寒帶乾旱氣候區,日照時間長,空氣稀薄,乾燥多風。

自然資源

札達縣屬高原地帶,平均海拔4000米,是阿里地區以牧為主、牧農並舉的縣。礦產資源主要有鉻、銅、鐵、蘭晶石、葉臘石、紅寶石、大理石、白雲母、石英沙等。

經濟概況

綜述

2008年1-6月份,札達縣地方生產總值達到3027萬元,同期增長4.2%。其中,第一產業516萬元,第二產業506萬元,第三產業2005萬元;本級財政收入完成66.2萬元,增長51.9%;稅收完成86萬元,增長5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27.5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87萬元,增長3.5%;金融部門大力支持農牧區建設,發放扶貧貸款90萬元,住房貸款657萬元;電信新增電話126部,實現收入40萬元;移動辦理手機業務600多戶(包括部分流動人員),實現收入60萬元;交通、倉儲和郵政共創收52萬元,貨運總量2748噸,客運量3688人(次)。

第一產業

農業上,2008年上半年,札達縣共播種農作物面積7500.34畝,其中:糧食作物6040.1畝,經濟作物685.9畝,飼料作物774.34畝,糧、經、飼比例進一步調整到80.5:9.1:10.4。推廣良種5370.9畝,良種覆蓋率達到71.6%。牧業上,全縣各類牲畜存欄量171287頭(只、匹),其中適齡母畜63740頭(只、匹);成畜死亡率控制在了3.3%以內,幼畜成活率達到87%以上,牲畜總增率達34.3%。加大牲畜疫病防控力度,疫苗注射率達到100%。全縣牧業生產形勢總體狀況良好。
依託托林鎮蔬菜種植基地,引進內地3名技術人員搞示範,推廣實用科技抓培訓,填補了蔬菜業發展的多項空白。2008年共扶持蔬菜種植專業戶20戶,瓜果生產專業戶44戶。預計全年生產蔬菜12噸,創收15萬元;生產水果38噸,創收20萬元。加強林業綠化工作,完成縣城周邊生態造林二期工程588畝、植樹7萬餘株,實施退耕還林苗木補植補栽5.3萬株。

第三產業

札達縣突破發展旅遊業,全力向上匯報、銜接,爭取古格王國遺址維修項目在年內開工實施;認真與珠穆朗瑪旅遊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洽談,引進資金,合作開發土林旅遊景區;實施土林國家地質公園二期工程,收費站建設進展順利;積極謀劃札達賓館項目,投資500萬元力爭在年內完成主體建築,從根本上解決旅遊接待能力差問題。另外,投資646萬元加大縣城幹線道路建設,不斷完善市政功能,為旅遊業發展提供硬體支撐。今年上半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27人(次),僅創收2.5萬元。選派24名青年到地區參加保全、餐飲服務培訓;利用縣職業技術學校,對37名學員開展拖拉機維修、木工、泥瓦工等技能培訓;藉助3名內地蔬菜種植能手,對農牧技術人員和農牧民進行種菜技術培訓,累計培訓450人(次)。通過積極培訓,有效轉變了傳統勞務輸出方式,實現了勞動者就業崗位增多和勞務輸出效益提高的“雙跨越”。2008年上半年,扎達縣勞務輸出共創收128.29萬元,完成了2008年計畫任務的85.5%。
札達縣札達縣

人口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札達縣總人口6384人,其中: 托林鎮1797人, 香孜鄉1089 人,曲松918人,底雅743人,薩讓鄉785人,達巴鄉1052人。

交通

1965年修通了札達至獅泉河的第一條公路,全長279公里。1984年又修通了至獅泉河的第二條公路,全長380公里。全縣除薩讓區外都已通了汽車。至1990年,全縣公路總長1056公里,鄉村道路6條,總長118公里。札達縣現有縣道1條,436公里;鄉道5條,共939公里。
札達縣札達縣

旅遊

札達土林

札達土林作為一種特殊的地貌組合,札木鎮為中心的峽谷地帶最為典型、規模最大。札達土林反映了第四紀下更新紀札達盆地經過高原劇烈抬升留下的湖泊沉積特徵,2005年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

格王國都城遺址

古格王國遺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公元10世紀至17世紀,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古格王國遺址殘存下來的窯洞、房屋、碉樓、古塔等各種建築物共1416處(座),其中窯洞879孔、房屋遺蹟445座、碉樓60座、各類殘塔28座,暗道4條。保存較好的有紅廟和白廟。其內都有雕塑和色彩艷麗的壁畫、彩畫。內容包括社會生活、宗教故事、國王世系畫像等。1961年,古格王國遺址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托林寺

托林寺位於札達縣城西北的象泉河畔,是北宋時期古格王國在阿里地區建造的第一座佛寺。佛寺始建於公元996年,包括殿堂、僧舍和塔林三部分。白殿殿內牆壁上繪有許多精美的壁畫。托林寺融合了印度、尼泊爾以及西藏本地的建築風格,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皮央東嘎洞窟遺址

皮央東嘎遺址位於札達以北40千米處,是中國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遺址。洞窟壁畫歷史久遠,內容豐富,壁畫題材主要有佛像、菩薩像、佛傳故事、說法圖等,還有各種裝飾圖案紋樣及密教曼陀羅等。

民俗文化

在札達縣廣為流傳的“宣舞”,在鄉與鄉之間其表演形式特點、人數、服飾等方面,都有不同之處。“底雅宣”就發源於該鄉,“宣”即舞蹈之意而底雅宣以其悠久的歷史,美名遠揚,被稱為古格宮廷舞蹈的“宣”舞,它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公元10世紀前後建立的古格王朝時期,距今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格王朝遺址的壁畫上清晰可見當時的人們身著盛裝為國王和大臣表演“宣”舞的生動場面。2008年札達“宣”舞被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西南領土

札達縣西部、南部邊界位於中印邊界中段,是指中國西藏阿里地區同印度旁遮普喜馬偕爾北方邦接壤的邊界,總長約450公里。中段邊界有喜馬拉雅山橫亘,有通外山口道路19條。中段邊界,與東段和西段一樣,中國政府和印度政府之間未訂立任何條約和協定,從來沒有劃定過。但雙方依循歷史沿革的管理範圍,已形成了一條傳統習慣線。這條傳統習慣線在歷史上長期受到兩國人民的尊重和承認。在傳統習慣線兩邊的邊民世代和睦相處,形成了相互間在貿易、宗教、探親、訪友等傳統友好交往。多少年來,阿里地區的藏民用土特產換取印度和尼泊爾的糧食、布匹、茶葉及其他日用品,而印度沿邊地區又極需要阿里邊民生產的食鹽和羊毛等原料。這種邊民之間以物易物的貿易由來已久。為發展邊境地區的經濟,中印兩國政府《關於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政府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中規定,將阿里地區的普蘭、姜葉馬加爾果,姜葉馬卡克拉、那不拉、然木如、波林三多、董不惹、尚格吉、噶大克、扎西崗等10個地方闢為市場,並開放什布奇、瑪那(卓尼)、尼堤、昆里賓里、達瑪、里普列克(強拉)等6個山口,還規定沿新卡藏布(獅泉河)河谷至扎西崗的習慣道路仍按以往習慣往來。
印度獨立後繼承英帝國主義的衣缽,逐步蠶食中國領土。在中段,侵占了中國曲惹巨哇地區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區,波林三多蔥莎地區然沖烏熱地區拉不底地區(即香扎、拉不底),共約2000餘平方公里的領土。其中除桑、蔥莎較早為英國侵占外,其餘地區都是在1954年中印兩國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關於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簽字後,被印度侵占或侵入的。這4塊所謂的由於認識不同而形成的爭議地區,按照傳統習慣線的具體走向,都在傳統習慣線的中國一側。
尤其應該指出的是,被印度侵入的波林三多,是1954年中印協定第二條第二款規定的由中國政府同意在西藏阿里地區開放的10個貿易市場之一。它和其它9個市場都是應印度政府代表、印度大使賴嘉文先生在談判的第一次會議上提出的要求而開放的。但是,波林三多卻在1954年的協定簽定後不久被印度侵占。
印度政府在50年代乘中國邊防部隊立足未穩和對邊境未完全控制之際,侵入中印邊境中段地區設點駐軍,占據地盤,逐步蠶食中國領土,以造成在邊境領土爭端中對己有利的既成事實。中國政府以中印友誼為重,謹慎處理了邊界糾紛。當1955年在中國領土烏熱第一次出現武裝對峙的局面時,中國政府就主動提出領土爭端要通過談判解決,並命令中國邊防部隊按照協定撤出了烏熱地區。對印方侵占巨哇、曲惹什布奇山口、桑、蔥莎地區波林三多、香扎、拉不底等中國領土,中國邊防部隊遵照上級指示,沒有以武力解除其武裝或逼迫其武裝人員退出。對於入侵中國邊防哨所防區範圍的印方武裝人員,中國邊防戰士總是先行規勸其放棄越軌行動,只是在他們拒絕規勸的情況下才解除他們的武裝;邊防部隊除遇到武裝攻擊外,沒有首先使用過武力。正因為中國採取了這些措施,才最大限度地防止了事態升級和武裝衝突的發生。
1960年,中國駁斥印度的邊界主張。中方聲明1954年的中印協定只是有關中國西藏地方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問題的協定,並未提及中印中段邊界事宜,此六大山口及其附近地區如曲惹巨哇地區蔥莎地區烏熱地區、香扎馬拉和拉不底地區等,均在中印中部歷史界線以北,為西藏的屬地。……況且此六大山口在喜馬拉雅山最高點以北。如以六大山口為中印中段標界,則印度勢力越過喜馬拉雅山,在西藏山坡上建立碉堡就威脅了中國西藏的安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