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理論

由阿普特爾(Michael Apter,1989)與其同事提出,稱之為逆轉理論/反轉理論(reversal theory)。該理論假定有4對元動機狀態:目的的-超越目的的,順從的-逆反的,控制-同情,自我中心-他人取向。每對動機狀態都是按相反方向對應排列。在任何時候,每對動機狀態只有一個能被激活。

該理論試圖解釋人類是如何從對立的一端轉向另一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反轉理論/逆轉理論
  • 外文名:reversal theory
  • 提出者:阿普特爾 Michael Apter
理論介紹,基本特徵,如何證實,

理論介紹

該理論假定有4對元動機狀態:不同狀態派生不同的動機模式。該理論在任何時候,每對動機的兩個狀態中只有一個能被激活。

基本特徵

有目的的
超越目的的
嚴肅的
目標取向的
事前計畫安排
避免焦慮
願望達成——成就
嬉戲的
活動取向的
為瞬間而活
尋求刺激
娛樂與享受
順從的
逆反的
服從的
願意墨守成規
保守的
愉快的
願意與人相處
反叛的
願意打破常規
激進的
憤怒的
願意獨來獨往
控制
同情
權力取向的
把生活當做奮鬥
意志堅強的
關心控制
重支配
關懷取向的
把生活當做合作
感情脆弱的
關心友善
重情感
自我中心
他人取向
主要關心自己
自我中心
關注自身情感
主要關心他人
認同他人
關注他人情感

如何證實

阿普特爾和巴特爾(Apter&Batler,1997)對兩個跳傘俱樂部的會員進行了調研。
這些會員報告了他們在跳傘前、跳傘時和跳傘後的焦慮和興奮情緒。這些資料表明了明顯的逆向轉化:這些會員在跳傘前是焦慮的(但是沒有興奮);在降落傘打卡後他們感到興奮(而不是焦慮)。但是這種喚醒並沒有消失——隨著跳傘者從有目的的狀態轉變到穿越目的的狀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