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尤

去尤是一個漢語詞語,出自《呂氏春秋·有始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去尤
  • 出處:《呂氏春秋·有始覽》
  • 注釋亡鈇:丟失斧子
  • 朝代:古代
出處,典故,原文,注釋,譯文,注釋,辨析,

出處

呂氏春秋·有始覽》

典故

呂覽》卷十三有始覽篇云:“世之聽者,多有所尤。多有所尤,則聽必悖矣。所以尤者多故,其要必因人所喜,與因人所惡。”

原文

人有亡鈇者①,意②在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也。抇③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復見其鄰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斧者。其鄰之子非變也,己則變矣。變也者,無他,有所尤也④。

注釋

亡鈇:丟失斧子。②意:猜想。③抇:掘開。④尤:尤者,緣由、原因之謂,此處指偏見。

譯文

從前有一個丟失斧子的人,非常注意觀察鄰居的兒子的舉動。看到他走路,像偷斧子的樣子;看他的臉色,像偷斧子的樣子;聽到他講話,也像偷斧子的樣子。總之,他的動作態度,沒有一樣不像偷斧子的樣子。後來掘開山谷里的水,找到了斧子。第二天,再看鄰居的兒子,他的動作態度都不像偷斧子的樣子了。鄰居的兒子並沒有改變,而是自己的懷疑心理改變了。這個改變不是別的,而是由於先前的看法有錯誤。

注釋

尤者,緣由、原因之謂,此處指偏見。世人沒有一個沒有偏見的,這是因為人皆有喜好,有喜好即有取向。由此,人皆有黨性,皆有黨同伐異的傾向,皆以類聚,皆以群分,這是經驗所知的自然結論。不能做到絕對的平和、無物以至莊子所謂“心齋”,因為樹欲靜而風不止,我們身處紅塵、凡世,嘈嘈雜雜、忙忙碌碌,故陶令所謂:“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境界斷非常人所能為也!然而,如果我們能清楚的認識一件事、一個人,就必須破除偏見,既不可盲目崇拜,亦不可一概否定,因此,聽人講話並非是用耳朵去聽乃是用“心”去聽。誇誇其談的未必有真本事,垂手不語者未必庸才;盜賊未必匪類,帝王未必君子。是故因其才訂其謀、成其事者為真才俊,聽其言、觀其行、審其性者為真智士。這裡的偏見,不是我們平常所理解的偏見,而是指心理學上的錯覺,或謂:“一俊遮百醜、一醜遮百俊”,也就是暈輪效應。我們不需要對投去崇拜的媚波,但這並不否認我們欣賞之;我們不需要仰慕前輩的業績,但這並不否認我們效仿之。對一個人的欣賞應當適可而止,否則過猶不及。

辨析

依據自己所感知的一面去做判斷,而不能作通盤的考察。把片面的、局部的當作全面的、整體的來看待。用今天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來說就是形上學,這樣所得出的判斷自然是不正確的。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有的人則只看到表象,容易被眼前細小的事物所蒙蔽,以現象代替本質,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質。
上述都是尤的表現。這個尤就像一堵牆一樣阻擋著人們的視線,使得人的認識存在主觀上的蔽障。而產生蔽障的原因就是私慾。個人一旦被私慾所左右,那么腦海中想的沒有一樣不是私利,眼睛看到的也沒有一樣不是私利。心中所想和眼中所見都是私利,就不能正確認識事物。疑鄰人之子和滿眼是金就必然會出現。
只有去掉私慾,才能去掉蔽障,對事物或現象的認識才能夠全面、徹底。呂不韋倡導去尤就是讓包括秦王嬴政在內的秦實際統治者要打開思路,放眼全局,改變過去的法家思想為主的治國思想,轉而接受人類所有的文明成果。這實際上也是呂不韋主編《呂氏春秋》的指導思想。《呂氏春秋》 兼儒墨,合名法就是吸收同時代人們智慧的具體表現。這樣看來, 去尤是呂不韋實施治國理想的一個思想解放的步驟。 去尤才能有正確的認識,去尤 就是秦王嬴政在治國時真正意識到的問題,是先識 。所以, 去尤也是國家能否得到治理的前提。
去尤對今天的人也具有極大的啟發意義。讀過國小的人知道五減去三等於二(5-3=2),而對三減去五等於多少(3-5=?)就不知道了,因為他沒有學過負數。讀過國中的人就知道等於負二。同樣幾乎每個上國中的人,都曾經有過這個疑惑:負數怎么能開平方呢?因為他沒有學過虛數。上了高中,就知道了。如果所有的人都只上過國小,那么說出 三可以減去五的人肯定被認為是瘋子。如果所有的人都只上過國中,那么說出虛數的人也肯定被認為是瘋子。同樣,我們每個人的知識都只是停留在無窮知識層級的某一個層級上,我們的認識都是有限的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