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拉納西

瓦拉納西

瓦拉納西(वाराणसी),又稱貝拿勒斯印度教聖地、著名歷史古城。位於印度北方邦東南部,坐落在恆河中游新月形曲流段左岸,現有人口100萬,該市有各式廟宇1500座以上。

瓦拉納西主要名勝古蹟有:恆河浴場印度金廟、杜爾迦廟、印度之母廟、拉瑪王廟、貝拿勒斯印度大學、新印度金廟、林訥格爾堡。河岸附近的街頭巷尾,到處樹立著象徵濕婆的神柱(被稱為“林伽”,即男性生殖器),為印度教徒所頂禮膜拜。此外,釋加牟尼初轉法輪的鹿野苑就在瓦拉納西附近,耆那教的兩個教長也誕生在附近,故該市已成為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的重要聖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瓦拉納西
  • 外文名稱:VARANASI
  • 別名貝拿勒斯
  • 所屬地區:印度
  • 地理位置:印度邦恆河瓦拉納和阿西河之間
  • 人口:100萬人
城市簡介,城市歷史,城市介紹,宗教淵源,關於教徒,聖城不守人間規矩,自我清潔的恆河,誕生第一批佛教徒,經濟文化,城市特色,推薦景點,古城,金廟,恆河,鹿野苑,旅遊指南,簽證,航程,交通,季節,住宿,貨幣,特產,小費,景點,飲食文化,

城市簡介

瓦拉納西以前稱為“貝拿勒斯”,歷史上還有“加西”(意為神光照耀的地方)之稱,因城市地處瓦拉納
河和阿西河之間,1957年改為現名稱,是取兩條河的名稱合成的。瓦拉納西享有“印度之光”的稱號,是印度恆河沿岸最大的歷史名城,相傳6000年前由作為婆羅門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濕婆神所建。早在公元前4至6世紀,這裡已成為印度的學術中心。公元前5世紀,佛祖釋迦牟尼曾經來到這裡,在位於市西北10公里處鹿野苑首次布道、傳教。公元7世紀,中國唐代高僧玄奘曾到這裡朝聖,他在《大唐西域記》里對這座城市的古老建築、居民生活、市井繁榮、宗教狀況以及風土人情均作了詳細描繪。公元12世紀,印度的古王朝曾在這裡建都。今天,瓦拉納西在印度雖然屬於一座中等城市,但它卻以印度教聖地而聲名遠揚。
瓦拉納西瓦拉納西

城市歷史

瓦拉納西是古代迦屍國首都。迦屍意思是“光的城市”。相傳是在5000年前興建。在公元4-6世紀曾為學術中心;12世紀為古王朝都城。大唐西域記:“復大林中行五百餘里,至婆羅痆斯國(舊曰波羅柰國,訛也。中印度境)。婆羅痆斯國,周四千餘里。國大都城西臨殑伽河,長十八九里,廣五六里。閭閻櫛比,居人殷盛,家積巨萬,室盈奇貨。人性溫恭,俗重強學,多信外道,少敬佛法。氣序和,谷稼盛,果木扶疏,茂草靃靡。伽藍三十餘所,僧徒三千餘人,並學小乘正量部法。……婆羅痆河東北行十餘里,至鹿野伽藍,區界八分,連垣周堵,層軒重閣,麗窮規矩。僧徒一千五百人,並學小乘正量部法。……”
瓦拉納西瓦拉納西
印度教徒一般都認為能在瓦拉納西死去就能夠超脫生死輪迴的厄運,而他們相信在瓦拉納西的恆河畔沐浴後,即可洗滌污濁的靈魂;另外,在瓦拉納西的恆河畔火化並將骨灰灑入河中也能超脫生前的痛苦。由於瓦拉納西有絡繹不絕的印度教徒在此沐浴與火化,恆河發生了嚴重的污染與傳染病問題。

城市介紹

瓦拉納西(貝納勒斯的梵文名字)是印度著名的聖地之一,被認為是印度最古老和最神聖的城市,瓦臘納西坐落在恆河左岸陡峭岩石構成的堅實的岩岸上,她的重要戰略地位早在公元前1000年前就已經受到了雅利安人的重視。在釋迦牟尼時代,這個地區隸屬於印度最強大的古國之一摩揭陀王國,她附近的鹿野苑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後初轉法輪之處,佛教史上最著名的聖地。瓦臘納西位於新德里東南780公里的恆河左岸,如今擁有近100萬人口,2000多座寺廟,具有新城和舊城兩個部分,雖然歷經滄桑,但至今仍保持著其濃厚傳統。
瓦拉納西瓦拉納西

宗教淵源

在印度,大多數印度教信徒終生懷有4大樂趣:敬仰濕婆神(印度3大神之一)、到恆河洗聖水澡並飲用恆河聖水、結交聖人朋友和居住在瓦拉納西聖城。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全長2580公里,是南亞最長、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西南流入印度後,在德夫普拉亞格附近與阿拉克南達河相匯合,稱之為恆河。印度人視恆河為聖河,將恆河看作是女神的化身,虔誠地敬仰恆河,據說是起源於一個傳說故事。古時候,恆河水流湍急,波濤洶湧,經常泛濫成災,毀滅良田,殘害生靈,有個國王為了洗刷先輩的罪孽,請求天上的女神幫助馴服恆河,為人類造福。濕婆神來到喜馬拉雅山下,散開頭髮,讓洶湧的河水從自己頭上緩緩流過,澆溉兩岸的田野,兩岸的居民從此安居樂業。從此,印度教便將恆河奉若神明,敬奉濕婆神和洗聖水澡成為印度教徒的兩大宗教活動。
瓦拉納西瓦拉納西
每天清晨,成千上萬的印度教徒,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既有本地人,也有外鄉人,來到恆河邊,懷著虔誠的心情,走進恆河,痛痛快快洗個澡,以求用聖水沖刷掉自己身上的污濁或罪孽,達到人生超脫凡塵、死後到天國永生的願望。印度教徒便是這樣虔誠地把用恆河水“沖洗身上的過失”看成是莫大安慰和榮幸。在瓦拉納西城的新月形河灣兩岸,歷代王朝先後修築了大小64個台階碼頭,供人們作沐浴禮拜之用。
瓦拉納西市區迄今保留著2000多座建於不同朝代的廟宇,有的宏偉壯觀金碧輝煌,有的小巧別致、精雕細刻,建築風格各異,形狀多姿多彩,表現出濃厚的宗教色彩。在這眾多的廟宇殿閣中,大多數是與印度教有關的建築,其中著名的有建於莫臥兒王朝的阿烏倫格澤布清真寺、有供奉濕婆神的維什瓦納特金廟以及棲息著大量猴子的杜爾加古廟等。
瓦拉納西瓦拉納西
在許多廟宇的牆角上帶有做工精巧的石雕佛龕以及鎏金的房頂,給人留下古老東方文明色彩的印象。瓦拉納西市每年的宗教節日有400多個,有時一天要過兩次節,這些宗教節日活動幾乎都是在這些寺廟裡進行的。

關於教徒

瓦拉納西在印度,瓦拉納西猶如耶路撒冷一樣,是印度教徒的心中聖地,他們人生的四大樂趣———“住瓦拉納西、結交聖人、飲恆河水、敬濕婆神”有3個都要在瓦拉納西實現。中國唐朝高僧玄奘當年曆經千辛萬苦,最終要到的極樂西天指的就是瓦拉納西。

聖城不守人間規矩

記者對瓦拉納西的第一印象就是,聖城大概不重視人間的規矩。朝聖者走近這裡時,似乎逐漸喪失了記憶,不知道是該遵守人的規矩還是神的暗喻。好在朝聖者都有極強的承受力和適應力,他們在混亂不堪的街道上很快就掌握了八仙過海的本領,只是苦了記者這個無神論者。四周的垃圾腥臭撲鼻,街道兩旁的建築似乎要倒塌一樣,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瓦拉納西如同一個巨大的蜂窩,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捅落到泥潭中,所有工蜂都因為蜂窩的突然挪位而變得沒有目的,顯得更加忙碌。
瓦拉納西是恆河中游的古老聖城,其歷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中國高僧玄奘到訪這裡時,看到這裡“天祠百餘所,外道萬餘人”。奇怪的是,有著如此悠久歷史的古城沒有保留下任何古蹟,就連兩百年歷史以上的建築也蹤跡難覓。眼前的神廟都是用水泥和紅磚堆積起來的,頂多也就百八十年的歷史,所以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當年來這裡講學時,幽默地稱這座城市“比歷史古老,比傳統古老,甚至比傳說還要古老。它看起來比所有這一切加起來還要老上兩倍多”。

自我清潔的恆河

瓦拉納西瓦拉納西的衰落源於宗教衝突和戰爭。公元11世紀時,莫臥兒王朝開國皇帝巴貝爾從中亞進入印度,大肆破壞了恆河流域的印度教神廟,極力推行伊斯蘭教。
雖然後來的幾位穆斯林皇帝對不同宗教採取了寬容態度,但是莫臥兒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奧朗澤布卻是一位極端的伊斯蘭教徒。他下令拆毀了大批印度神廟,並用其材料改建為清真寺。瓦拉納西的古老神廟從此就消失了,而印度教神話和恆河水依然把自己的精神輸送給了這座聖城,這座城市就像一個僵直的老者,被一股精氣神提著,兩眼放光。儘管衰朽不堪,卻一點頹然倒下的跡象也沒有。
瓦拉納西瓦拉納西位於印度北方邦境內,是印度最古老的城市,相傳是由印度教中主管生死的濕婆大神所建,信奉印度教的人們相信濕婆常在這裡的恆河邊上巡視,凡在這裡死亡並火化的,均可免受輪迴之苦,直接升入天堂,所以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教徒從四面八方趕到瓦拉納西。道路兩旁的算命者時刻要盤查你的命運,你還不得不提防小偷和各種騙子。恆河裡的場面也讓人不輕鬆。河裡不僅有祈禱的教徒,也有洗浴的水牛、祭祀的香火,河畔還有隆重的焚屍場。沒有被燒成灰的屍體被拋入河中,各種污物在河水中時隱時現。從常識上看,恆河很難說得上衛生,但這並不影響恆河在印度教徒心目中的地位,相反卻強化了他們的信仰。望著附近焚燒屍體的裊裊青煙,想到自己也會化成這種無形的東西,難免會對人生幻滅留下感嘆。這使得他們愈加虔誠起來,他們希望能洗淨宿世的罪業,讓自己的靈魂平安進入生命的輪迴。
印度教徒相信恆河能夠自我清潔,認為世界上只有恆河水不會滋生出傳染病菌,所以他們放心地飲用這裡的恆河水,並且用容器把水帶回家裡,以便在一些隆重日子噴灑在自己身上。由於整個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來世,以至於忽略了現世的周圍環境,瓦拉納西在記者看來頗有點像一件神聖,但不那么華麗的破舊袈裟。

誕生第一批佛教徒

瓦拉納西瓦拉納西的所有廟宇群都集中在恆河西側,東側則沒有任何建築。當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時,整個河面一片橘黃,恆河日出也就成了這裡的一大景觀。站在河邊,闊大的恆河確實能給人思考的空間。玄奘讚嘆恆河“水色滄浪,波濤浩瀚”。一些嚴格苦修的聖徒在這裡冥想數月甚至數年,以期感悟到生命的真諦。記者接受的教育當然是世界上的真理只有一個,但是看著這些苦思冥想的人們,也不禁覺得,這种放棄物質欲望而追求精神生活的境界確實讓人有靈魂上的震動。當年釋迦牟尼不就是以這種方式苦思冥想的嗎?釋迦牟尼來到這裡時,河邊的沐浴景觀與現在應該沒有太大差別,他冥想出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於是在瓦拉納西西郊的鹿野苑開始了初轉。這條河流畢竟給他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所以他總是將解脫無明束縛的境界———涅,比喻為渡河、行船或者抵達彼岸等。
由於鹿野苑的緣故,瓦拉納西也是佛家弟子嚮往的聖地。實際上,佛教歷史上的第一批信眾也出現在瓦拉納西。佛陀在鹿野苑生活期間,一位厭倦了奢華生活的富家子弟耶舍(Yasa)來到了這裡,他向親朋好友推介佛陀的觀點,勸說他們歸依了佛門,於是人世間出現了第一批佛教信眾。雖然佛教受到了印度帝王如阿育王的扶持,但是始終沒有在印度民眾中紮下根。相反,3000多年來,印度教卻一直在恆河岸邊徘徊,仿佛一個憂鬱的思想者始終佇立在河畔,沒有任何衰老的跡象。

經濟文化

公元1882年,在恆河上修建了第一座橋樑後,促進了瓦拉納西城工商業的發展,各種各樣的店鋪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在市區狹窄擁擠的街道兩旁,貨物豐富充足,尤其以絲綢、刺繡、地毯、銅器和金屬加工聞名於世,並發展了棉紡織、碾米、榨油、皮革和機械、電機、化學、水泥內燃機車等現代工業部門。瓦拉納西是印度北方鐵路、公路與河道的交通樞紐,建有航空港,水、陸、空交通十分便利。瓦拉納西也是一座著名的文化城市,興辦教育的歷史久遠,自古以來就是印度的文化中心,擁有印度大學、梵文大學、加西大學等著名的高等學府。印度大學設有100多個院系,擁有約2萬名學生,是印度最高的學府。由此可見,瓦拉納西這座古老的宗教聖城,既是印度古老文化的縮影,又是印度現代文化的中心,對世界各地的遊客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瓦拉納西瓦拉納西

城市特色

在瓦拉納西,城市裡除了人來人往之外,還有不少動物在城裡穿梭生活,這種生態該說是人畜共存,還是人畜混雜?在人群中,山羊到處閒逛,狗兒伺機竊取路邊攤的食物失敗被踹,一隻只雞在人力車輪下鑽動,屋頂上冷不防還會跳下一隻潑猴。人走在路上,不是被走來走去的豬碰倒,就是被慢條斯理的聖牛擋住,後面還有大象催促。感覺上這裡的動物似乎和人類平等地生活在一起。許多動物都與印度教有關。例如猿猴類就有稱為“哈努曼”的猴神,許多村鎮到處都供奉著它。史詩《羅摩衍那》的主人翁羅摩王子在和惡魔羅婆那作戰時,千鈞一髮之際得到猴軍相助,因而取得最後勝利。從此以後,猴子就被納入諸神當中,受到人們敬奉。不過,所有動物中最“神聖”的就屬牛了。
瓦拉納西瓦拉納西
而牛之所以被視為“聖牛”,成為宗教上崇拜的對象,有幾種說法。“牛是濕婆神的騎乘,也是它的麾下。同時那頭牛還是人稱‘南蒂‘的生殖之神。”“牛是以創造之神毗濕奴為本,毗濕奴不同於性格激烈的濕婆神,脾氣溫和;而且在世間遭遇災難時會化身成世間生物拯救生靈,據說其化身有10種。它的第8個化身--黑天神,具備神力擅長於吹笛,擁有迷惑女性的魅力;少年時是一個牧童,看牧的就是牛。”同時,牛對印度人的生活來說有難分難捨的重要性。這種關係從古至今不曾有太大的變化。首先,牛不論在農耕或運輸上,對人類幫助甚大,是極為重要的勞動力提供者。再者,母牛提供牛乳,不僅可以直接飲用,還可以製成奶油,奶油是料理中不可欠缺的油品之一,並且在祭奠上是"聖火"的重要燃油。連牛排泄出來的糞便都有利用價值。只要收集起來捏成餅狀乾燥後即可做燃料使用。不僅農村以牛糞做燃料,都市裡用不起瓦斯和電氣的階層也用它做燃料。 在印度,牛似乎頗了解自己的“聖牛”地位,態度顯得很高傲。常常不是大搖大擺走在車水馬龍的路上,就是優哉游哉走進只有1米寬的小巷,害得人們必須退回原地等它通過後才能進入。有一頭牛慢慢走進小小的店家,吃起店裡的食物。店裡的歐巴桑發現後想推它出去,但根本推不動。在場的每個人都露出希望趕緊將牛拉出店外的表情,看來大家未必將牛視為“聖牛”-不曉得這算不算表里不一?也有人這么說:“近來宗教上的‘聖牛觀念‘似乎越來越淡薄了。”據說印度有兩億多頭牛。雖說其中瘦得皮包骨的非常多,但如果這個數字接近事實,那牛的數量便有印度人口的二分之一。“印度教是不是不管人有多餓,都不能吃牛?”像這種話可不能說。當天晚上,我在飯店的餐廳點了一客牛排。其實,在飯店和高級餐廳都吃得到牛肉。街上也多的是販賣精緻牛皮皮包或鞋子的商店。據說在印度的出口貨物中,牛皮製品占有相當比例。也就是說,印度飼養宰殺了相當多的牛。印度“禁屠聖牛”運動發生後的隔年夏天,擔任糧食農業部部長的恰克吉芬·拉姆就明白指出:‘現今的印度教教義太狹隘了;古時候的印度人就吃牛肉。聖典《吠陀經》上也有記錄。所以將‘禁宰牛隻”予以法律化實在不恰當。其結果引起很大騷動,在國會內外也引發了激烈的辯論。
瓦拉納西瓦拉納西

推薦景點

古城

瓦拉納西的古城位於恆河西側,縱橫交錯的小巷是這個古城最大的特點。小巷中密布著各種店鋪、旅舍以及神廟。每天傍晚,通往古城的街道都人滿為患,遊人湧向恆河邊欣賞夜祭,也是本地小販兜售印度飾品、衣服的最佳時機。
瓦拉納西古城中的衣料店瓦拉納西古城中的衣料店

金廟

該金廟供奉印度教濕婆神,位於恆河浴場以北的街上,建於1776年。其廟頂呈圓拱形,在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遊客如非印度教徒,是不可以進入的,但可在金廟對面建築物二樓遙望教徒進廟的擁擠場面,也可由寺院後面小道的壁洞中窺視內部。該寺之所以稱為金廟,是因為它有一座金黃色的尖塔,據說用了880千克的黃金,是瓦拉納西眾多寺院中地位最高的一座。

恆河

印度的母親河,恆河,她最神聖的一段流經瓦拉納西(Varanasi)古城旁邊。無數印度教徒,千里迢迢來到瓦拉納西,就為了浸身於河裡沐浴。他們深信恆河聖水能洗脫一生犯下的罪孽與病痛,靈魂因此純潔而升天。有些自知所剩時日不多的人便來這裡等待死亡。也有死後家人將遺體運來此處火化,骨灰撒入河裡,讓靈魂修成正果,從此超生。
早晨在恆河中沐浴的印度人早晨在恆河中沐浴的印度人
瓦拉納西人的生活與恆河邊的Ghat(石階)密不可分,全城有80多個Ghat,每個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功用。最著名的Dasaswamedh Ghat每天傍晚都會舉行恆河夜祭。

鹿野苑

鹿野苑是佛祖釋迦牟尼開悟得道之後,第一個傳道的地方。鹿野苑裡有考古博物館、達美克佛塔、中國寺、緬甸寺、藏傳佛教寺等等。那裡常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人前來朝拜。修行的信眾都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希望在佛祖傳 道的聖地能得到開悟。考古博物館裡還存有阿育王時代的石柱 (Ashoka's Pillar),各種石像雕刻等等,是一個值得慢慢欣賞的地方。

旅遊指南

簽證

印度駐華大使館(北京日壇路1號)受理旅遊簽證申請。簽證費340元人民幣。

航程

可從香港或上海出發直飛印度。
瓦拉納西瓦拉納西

交通

印度城市間的交通首選火車,不通火車的地方可坐長途汽車。火車路網基礎較好。車票有很多等級,原則上應儘量避免“Passenger”,2ndClassChair(硬座)是一個默認的級別。火車售票分售票處和預售處,一些大站(如新德里)設外國人售票處,一些酒店提供代購火車票業務;印度火車經常晚點,火車上應時時注意保管自己的行李。

季節

10月至次年3月是最適合旅遊的季節。 美食:大部分印度人都是素食主義者,但他們的素菜並不如想像中的清湯寡味,反而燒製得特別入味。“Tandoori”是印度式的烘烤;“Lassi”是印度式優酪乳。“Dal”是主要的素食菜之一。

住宿

外國背包客常光顧的賓館或客棧是首選,不妨“貨比三家”。 時差:較中國慢2小時30分鐘。

貨幣

印度的貨幣是盧比。1美元在45-50盧比左右。
瓦拉納西瓦拉納西

特產

印度絲綢、羊毛、藝術品、金器飾物、孔雀羽毛製品等是當地特產,值得一買。購買金器、寶石及孔雀羽毛製品會受限制。

小費

印度是個流行小費的國家。通常請人搬運行李、打的士、上廁所、酒店房間整理,甚至在景點拍照都要支付一定的小費。一般在10至50盧比之間。

景點

新舊德里、齋普爾孟買阿旃陀石窟、宗教聖地俱盧之野、泰姬陵、加爾各答、瓜廖爾、烏賈因馬杜賴、加雅、札格納特布利等。

飲食文化

Biryani差不多就是炒飯,可以放蔬菜、羊肉、雞肉等,一直都吃不膩。推薦羊肉炒飯,羊肉塊比較大,有點兒像新疆的烤羊肉,味道很香,吃著過癮。 TandooriChicken(烤雞),樣子不怎么好看,像抹了蘇丹紅。肉是淹過的,再灑上調味料,味道還不錯。Dosa﹝多沙﹞也有各種口味,是用米粉煎成的大餅,有點兒類似於中國的煎餅,脆脆的。中間夾蔬菜等等,沾上配好的醬,味道挺好。
印度的各類菜湯都不理想,好像不放油,但是放很多的澱粉,成糊狀,也不像西餐濃湯那么香。很多飯店的湯,都差不多。到處都有一種叫Lassi的冷飲,口味多,比中國的優酪乳好像稠一些,當地人有飯後優酪乳的習慣。還有各種水果味道的Shake,跟東南亞地區的差不多。這兩種經常喝。 熱飲最多的就是印度奶茶,當地人叫做Chai。Chai的製作工藝,自來水燒開,加入 MasalaTea,生薑搗碎放入開水中燒開後加牛奶和砂糖。一杯4INR,杯子是用陶土做成的小罐,居然也是一次性的。至於Masala,是印度的一種綜合香料,很多菜和點心裡,甚至印度的Pizzahut的檸檬飲料裡面都有。初次品嘗的時候不一定吃的慣,因為是很多味道混合在一起的,品嘗不出它究竟像什麼。那應該就是印度的味道,複雜又不可思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