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那封城堡

卡那封城堡

卡那封城堡威爾斯文:Castell Caernarfon)是西北威爾斯圭內斯郡境內的一座中世紀建築。公元11世紀末期到1283年,卡那封鎮內矗立著一座土崗-城廓式城堡,之後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將其更換為如今的石結構城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卡那封城堡
  • 外文名:Castell Caernarfon
  • 位置威爾斯圭內斯
  • 性質:名詞
歷史,背景,早期城堡,受封儀式,鷹塔,

歷史

愛德華時代,小鎮與城堡充當了北威爾斯的行政中心,因此防禦工事規模宏大。城堡位於塞貢蒂烏姆羅馬要塞附近,牆壁的風格也類似於君士坦丁堡城牆,與卡那封的古羅馬歷史有著緊密聯繫。
城堡在建時,卡那封的城牆也同時建設。從開工到公元1330年竣工,共花費20,000到25,000英鎊。雖然卡那封城堡外觀上基本完整,但室內建築卻未能倖存下來,很多建設計畫更是從未完成過。公元1294年,馬多克·阿普·盧埃林發動對英格蘭的叛亂,小鎮與城堡遭到洗劫,翌年卡那封被重新奪回。公元1400–1415年的格林多起義期間,城堡遭到圍攻。1485年,都鐸王朝登上英國王位,威爾斯英格蘭之間的緊張局勢得以緩和,城堡的重要性降低。從此,卡那封城堡陷入年久失修的狀況。
城堡東門城堡東門
城堡西側城堡西側
停車場停車場
儘管破敗不堪,但英國內戰期間,卡那封城堡保皇黨掌控,三次遭到議會軍包圍,這是卡那封城堡最後一次用於戰爭。之後一直無人問津,直到公元19世紀國家撥款維修為止。

背景

羅馬人建造了卡那封的第一批防禦工事。這座他們稱為“塞貢蒂烏姆”的要塞如今位於小鎮的郊區。大概是因為掩蔽性好,而且塞昂特河上的航運可以為“塞貢蒂烏姆”提供補給,所以該要塞坐落於塞昂特河畔附近。卡那封這個名字源於羅馬的防禦工事。威爾斯語中,此地曾被稱為“y gaer yn Arfon”,意思是“正對著Môn的土地上的堡壘”,Môn是安格西島的威爾斯語名字。公元5世紀初,羅馬人離開不列顛後,“塞貢蒂烏姆”及附近平民定居點的命運幾乎無從知曉。

早期城堡

諾曼征服英格蘭後,征服者威廉將目標轉向威爾斯。根據公元1086年的末日審判調查,諾曼人羅德蘭的羅伯特名義上管轄了整個威爾斯北部,他於公元1088年遭到威爾斯人刺殺。其堂兄弟切斯特伯爵休·德·阿夫朗什建造了三座城堡,來彰顯諾曼人對威爾斯北部的控制:一座位於邁里奧尼德某處,地點不詳;一座位於安格西島上的阿貝爾萊尼奧格;一座位於卡那封。早期的這座城堡在一個半島上,被塞昂特河與麥奈海峽圍繞著。它本是土崗-城廓式的,由木柵和土堤防護著。由於後來愛德華時代城堡將土崗合併了,原來的城廓位置無法確定,但可能是在土崗東北方。公元1969年對土崗頂部進行了挖掘,沒有發現中世紀的活動跡象, 表明所有遺蹟都被清理了。很可能土崗上有坐木塔,被稱為keep。威爾斯人於公元1115年重新奪回圭內斯,卡那封城堡由威爾斯親王控制。 從現在城堡的檔案可知,盧埃林大帝和後來的盧埃林·阿普·格魯福德偶爾住在卡那封。
國王之門,是城鎮通往城堡的主要入口國王之門,是城鎮通往城堡的主要入口
13世紀完工後的城牆13世紀完工後的城牆

受封儀式

卡那封城堡之所以聞名,是因為這裡是威爾斯親王的受封地。崇尚武功的愛德華一世在執政期間不斷進行征戰,公元1277年-1282年,他率兵對威爾斯公國進行大規模入侵。通過海峽夾擊和長期圍困,終於打破了威爾斯軍隊和人民的反抗,殺死了威爾斯統治者盧埃林兄弟。為了鎮守被征服的威爾斯,公元1301年,他把自己選作王儲的兒子封為“威爾斯親王”。從此以後,英國所有的男性王儲都沿用“威爾斯親王”這一封號。公元1969年,電視轉播伊莉莎白女王在卡那封城堡查爾斯王子舉行受封儀式,吸引了全球5億觀眾收看。
威爾斯親王查爾斯威爾斯親王查爾斯

鷹塔

卡那封城堡的鷹塔是英國現存城堡塔樓中最大的。雖然靠近大海並經受了數百年海水侵蝕和海風衝擊,它卻始終堅固異常。600年來,鷹塔的任何一塊石頭也沒被替換過。在它的壁壘上,名人們的頭像依舊清晰可見,為那些在海面和城堡間盤旋的海鷗提供落腳點。
鷹塔鷹塔
從左到右:黑塔、侍衛塔、鷹塔從左到右:黑塔、侍衛塔、鷹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