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罕岱姓

博罕岱博罕岱,讀音作bó hàn dài,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喀喇沁蒙古博罕岱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並簡稱表特氏,滿語為Biaot Hala,亦有達斡爾族引為姓氏轉稱博和圖氏,滿語為Bohtu Hala。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罕岱姓
  • 外文名:Bohtu Hala
  • 拼音:bó hàn dài
  • 注音:ㄅㄛˊ ㄏㄢˋ ㄉㄞˋ
  • 詞目:博罕岱、伯罕岱、伯汗岱、伯漢岱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滿族博罕岱姓,八旗滿洲氏族通譜,

基本介紹

博罕岱[博罕岱、伯罕岱、伯汗岱、伯漢岱,讀音作bó hàn dài(ㄅㄛˊ ㄏㄢˋ ㄉㄞˋ),滿語為“bohandai”]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喀喇沁蒙古博罕岱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博罕岱氏,亦稱伯罕岱氏、伯汗岱氏、伯漢岱氏,古突厥語為Boqandai,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博罕岱氏族,實際上是源出古突厥阿史那部聯盟,部中有一分支氏族,酋長為阿史那·博罕。阿史那·博罕的後裔子孫多以先祖名字為姓氏,即稱博罕岱氏。“岱”在古突厥語中是“特別”之意,在蒙古語中也是“非常、高峰”的意思,特指博罕岱氏這一族悠久、特殊的歷史來源,蘊涵了隊先祖阿史那·博罕的崇敬之意。到了明朝時期,有女真族引其為姓氏並簡稱為表特氏,滿語為Biaot Hala,亦有達斡爾族引為姓氏並轉稱博和圖氏,滿語為Bohtu Hala。
蒙古族博罕岱氏,源出古突厥阿史那部聯盟,部中有一分支氏族,酋長為阿史那·博罕。
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左右,阿史那·室點密可汗率領西突厥本部以及鐵勒部等族十萬部眾開始西征。他首先同波斯薩珊王朝(今埃及)的庫思老一世結盟,共同攻打西域霸主嚈噠(大月氏,歐洲史學界稱白匈奴)。到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九年(公元558年)左右,西突厥和波斯兩國軍隊在阿姆河會師,並以此河為界,瓜分了嚈噠的領地。不久,阿史那·室點密又率部擊敗了柔然族的殘餘阿瓦爾部,將其逐往伏爾加河一帶,並持續派軍追擊。因此功績,阿史那·室點密被封為突厥西部可汗,名義上受突厥東部總可汗的管轄,實際上已經取得了獨立發號施令的政治地位。
北齊後主高緯天統三年(公元567年),阿史那·室點密派遣粟特使者摩尼亞赫前往波斯和東羅馬帝國,要求控制絲綢貿易,波斯國王庫斯老一世拒絕,而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雖然表示並不需要絲綢,但是卻願意與西突厥聯盟對抗波斯。之後,在阿史那·室點密的進擊下,西突厥的勢力越過阿姆河,囊括了今阿富汗一帶。西突厥同東羅馬的同盟關係一直持續到北齊武平七年(公元576年),方才由於東羅馬收留阿瓦爾部而破裂。由於阿史那·室點密的努力,突厥的勢力範圍向西一直拓展到裏海,因此,他與史稱後突厥的阿史那·土門可汗被一同奉為突厥民族的兩大祖先。阿史那·室點密執政時期在古突厥歷史上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因為阿史那·室點密在北朝梁敬帝蕭方智太平元年(公元556年)西征以後,就在突厥西部地區割據行政。所以,一般認為阿史那·室點密時期是古突厥分裂成東西突厥兩派的關鍵時期。
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五年(公元576年),西突厥阿史那·室點密汗去世,繼任者是阿史那·玷厥,號稱達頭可汗。達頭可汗當時率本部偏居於中亞地區一隅,卻以天下共主自居,覺得位於西方的古羅馬帝國東半部拜占庭王朝、以及當時位於東方的大隋王朝都應當是他的藩屬。當被西突厥驅趕到東歐地區的阿瓦爾部落與拜占庭王朝締交聯合後,達頭可汗就立即藉機指責拜占庭王朝招降納叛,冒犯了突厥,因此他對來訪的拜占庭使節瓦倫丁大加折辱,強迫他以臣屬之禮參加阿史那·室點密可汗的葬禮,之後將瓦倫丁驅逐出境。接著,他派手下的阿史那·博罕酋長開始率兵攻打拜占庭。阿史那·博罕驍勇強悍,親率突厥鐵騎,連續發動了對拜占庭王朝的攻擊,並曾一度打到了博斯普魯斯海峽(今歐亞兩洲的分界線),而且在此後的十年間,不停地對拜占庭王朝進行侵擾,在歐亞大陸間引發戰火。其後,達頭可汗覺得僅攻打拜占庭王朝還不過癮,於是不顧內部的反對,分兵進襲東方的隋王朝。他屢次親率騎兵與隋文帝進行較量,結果被隋文帝楊堅採用丞相長孫晟的建議,以“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合弱”的戰略,運用和親的策略拉攏並分化西突厥,使西突厥不斷地耗於內戰,從而實現了對西突厥聯盟的各個擊破。
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9年),在隋文帝機巧的分化瓦解下,西突厥爆發內訌,阿史那·突利擺脫達頭可汗,率部奔往隋朝,隋文帝賜封阿史那·突利為啟民可汗,並築大利城(今山西定襄)居之。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隋文帝派隋朝大軍從北、中、南三方合擊西進,在河套大破西突厥,奪回了整個河套地區,並將隋王朝的西部邊境擴展到陰山以北。在不斷失敗的情況下,隋仁壽三年(公元603年),阿史那·玷厥被部眾剝奪了可汗之位,西突厥餘部瓦解。西突厥聯盟中的西部首領阿史那·博罕乘機率部東撤,脫離了歐亞戰場,退向蒙古高原東部地區。之後,阿史那·博罕指揮部眾利用隋朝屢征高麗失敗,以及大唐王朝鞏固中原之機,在遼西地區圈地自保,並將所占地區稱為“喀喇沁”——請注意,“喀喇沁”並非出自蒙古語,而是古突厥語“守衛者”。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史學家深思和探討的歷史現象,即:
在後來的大唐王朝初期,阿史那·咄苾重組西突厥,在唐太祖李淵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繼其兄阿史那·處羅之位為頡利可汗,復以其後母隋朝義成公主為妻,之後頡利可汗初承父兄基業,強盛兵馬,竭力阻撓唐朝的統一進程。其後西突厥各部又多次投唐復又叛唐,直至唐高宗李治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唐王朝派伊犁道行軍大總管蘇定方等率軍征討西域,阿史那·賀魯可汗所部西突厥本部被擊敗,到唐顯慶二年(公元657年),蘇定方在新疆地區徹底擊潰西突厥聯盟,並在九昭之一的石國之蘇咄城(今為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首都塔什乾)俘獲了阿史那·賀魯可汗,西突厥就此滅亡……在這一段歷史過程中,阿史那·博罕所創立的突厥遺民喀喇沁部不知出於何因,一直未參與西突厥聯盟的系列活動,反而依靠大唐王朝的庇護,逐漸穩定地發展和壯大,直到蒙古大汗孛兒只斤·鐵木真從金章宗完顏·璟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攻滅克烈部開始,至金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統一蒙古草原的系列戰爭中,喀喇沁部卻主動融入了蒙古汗國的勛臣、大將兀良哈·者勒蔑(濟拉瑪)麾下的兀良哈部,使兀良哈·者勒蔑異常順利地成為蒙古赤峰地區的始祖,最後演化成為著名的喀喇沁蒙古部族。在這一歷史演進過程中,阿史那·博罕的後裔子孫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博罕岱氏。“岱”在蒙語中是“特別”、“非常”、“高峰”的意思,特指博罕岱氏這一族悠久、特殊的歷史來源。
蒙古族、滿族博罕岱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楊氏、莊氏、博氏等。

得姓始祖

阿史那·博罕。

遷徙分布

博罕岱氏複姓是一個多民族的古老姓氏群體,源出西突厥,與其分衍的表特氏、博和圖氏至今仍在稱呼使用,亦多漢化為楊氏、莊氏、博氏、表氏、何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北平、右北平、喀喇沁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喀喇沁:喀喇沁旗(縣)建制始於後金皇太極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原稱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旗歷史悠久,境內有距今八千~七千五百年新石器早期的興隆窪文化,距今六千五百#六千三百年新石器中期的趙寶溝文化,距今六千~五千年新石器中晚期的紅山文化等遺址,距今四千二百年的新石器晚期、北方青銅器早期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的發現和文物出土,考古發掘出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銅器等生產生活器物證明,早在七八千年前境內的原始先民已經過著以原始農耕為主,兼營漁獵和畜牧業定居生活。進入夏王朝以來,喀喇沁旗大地先後為山戎、東胡、匈奴、烏桓、鮮、奚、契丹、漢、女真、蒙古諸民族領地。各民族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與中原有著密切聯繫,活動在旗境內的先民們彎弓躍馬,指點江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據《詩經》《商公布玄鳥》及荀子《成相篇》載:商的先祖契及其子孫,在紫蒙之野和磔石地方生息三百餘年,紫蒙之野即今老哈河中游兩岸。戰國後期東胡族對燕國北境構成軍事威脅,燕將秦開南沙敗東胡,構築長城,沿線設定五郡,今喀喇沁旗境屬右北平郡轄。魏、晉兩朝以後,鮮宇文部東造成建牙帳於紫蒙川。唐貞觀年間,設饒東樂都督府、公漠都督府,喀喇沁旗境分屬兩府。公元916年,契丹族人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建立契丹國,後改國號為遼國。耶律·阿保機吸收漢文化,拓展韁土,創契丹大小字,興辦農牧業,成為雄居北方的強大政權。旗內耶律·琮墓葬記載耶琮為耶律家庭中一位戰功卓著的將軍,在遼史中占有重要位置。旗內發現的遼代文物證明遼朝暑期農物業生產興旺,人民生活安定,出現了“農耕於野,工居於肆,商賈於市”的繁榮景象。金國滅遼國後,戰爭頻仍,經濟衰退,旗內石泉溝古戰場講述著金戈鐵馬、血染青山的歷史。元朝建立後,喀喇沁旗境屬上都路轄區。成吉思汗的勛臣者勒蔑(濟拉瑪)為後來遷居喀喇沁地區的兀良哈部的先祖。深山古剎龍泉寺記述在元世祖至元年間,一位姓張名智然的和尚千里迢迢從字西鹹寧來到此地傳播佛教,興建寺廟。龍泉寺成為周邊地區佛事活動的中心。清朝對大部蒙古地區實行盟旗制,三年一會盟,各杞薩克旗獨立執政,由清廷直接統轄。清廷對蒙旗王公貴族封官晉爵,喀喇沁右翼旗第一代杞薩克固魯思奇布為貝勒,第三任杞薩克班達爾沙晉郡王,第八任杞薩克喇特納錫第被清廷賜封親王銜,地位顯赫。十家公主陵雖然陵寢無存,但石牌坊仍告訴人們,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一位清廷的金枝玉葉、康熙帝的第五女下嫁喀喇沁右翼旗,公主下嫁雖為清廷和親政策但也為塞外蒙旗帶來了手工業、建築業、園藝種植等技術。為穩定邊韁,清朝順治、康熙、乾隆等皇帝先後九次巡視喀喇沁地區。辛亥革命成功後,喀喇沁右旗杞薩克貢桑諾爾布組建蒙古王公聯合會並發表聲明“諸王公贊成共和,同建民國”。民國年間喀喇沁地區屬熱河省管轄,東北淪陷時期為偽熱河省轄區,抗日戰爭結束後,喀喇沁右旗建西縣聯合政府建立,1949年改為喀喇沁旗並一直沿用至今。
北平郡:戰國時期燕國始置。秦國滅燕國後沿用,轄地在河北東北部和遼寧西部,治所在薊縣,現在北京當時屬廣陽郡,與右北平之間隔著漁陽郡。西漢時期北平屬廣陽國,東漢復為廣陽郡,均與右北平隔著漁陽郡。《史記·李將軍列傳》有“廣居右北平”。三國時期北平屬燕國,右北平北部為東鮮卑(後為宇文部)所侵,其地日狹,漁陽不變。西晉時期,燕國並漁陽郡。右北平郡改稱北平郡,轄地不變。東晉十六國時三郡轄地多有變化,燕國時稱燕國時稱燕郡,漁陽時設時撤,北平較穩定。晉、魏時期,北平郡遷往新昌(今河北盧龍),隸屬於遼西郡,今地當時為燕郡,為幽州州治所在,當時的漁陽隸屬幽州。隋朝時期,撤消遼西郡,北平郡治不變,漁陽郡治還於今河北薊縣,今地屬涿郡,轄地廣大,自天津向西北延伸出長城與突厥相接,郡治時稱薊縣。唐朝時期北平郡改為平州,唐開元二~天寶二年(公元714~743年)設為安東都護府,漁陽分為薊州和檀州,北平為幽州治所,其時轄境包括今天京、津兩市,置范陽節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五代後梁時期,北京改稱幽州,置盧龍節度使。後唐時期依舊。晉朝時期則割與契丹。遼國時期實行五京制,有上京、東京、西京、南京、中京,其地為南京析津府,屬平州。金國時期,亦實行五京制,有上京、東京、西京、南京、北京,其中“北京”在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以南、寧城市以西,稱北京大定府。今北京時稱中都大興府,“北京”第一次出現。北平原地仍為平州。元朝時期,今北京為大都路,轄今京津兩市地區,北平原地為永平路。明朝初期,今北京稱北平,“北平”一名至此重新出現。明成祖遷都前改北平為北京,實行兩京制,遷都後亦稱京師,“北京”之名出現,“北平”之名再度消失。清朝入關之後襲用明朝稱法。辛亥革命清帝遜位之後,袁世凱竊權並拒絕南下,民國政府被迫遷往北京,北京名稱不變。北洋政府倒台之後,民國政府遷駐南京,北京改稱北平。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復改北平為北京,成為全中國的首都,“北平”之稱至此消失。
右北平郡:漢朝時期置郡,治平剛(今河北平泉),其時轄地在今北京市津海道東北部及今河北省、遼寧省之間一帶地區。東漢時期改治至土垠(今河北唐山豐潤)。晉朝時期改為北平郡,移治到徐無(今河北唐山遵化)。

堂號

北平堂:以望立堂。
紫蒙堂:以望立堂,亦稱喀喇沁堂、兀良哈堂。

歷史名人

楊 暹:(公元1333~?年),蒙古族,博罕岱氏,字景賢,一字景言,後改名為訥,號汝齋;錢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元朝文學家雜劇作家。楊暹因從姐夫楊鎮撫流落到錢塘,所以有人說他是錢塘人,並以楊姓稱之。其實楊暹出身於當時已經沒落了的蒙古博罕岱氏族,漢姓即為楊氏,其姐夫卻為漢族楊氏。楊暹生於元順帝妥歡鐵睦耳繼位之初(公元1333年),他和元朝的其他雜劇作家一樣,由於社會地位低下,其生平事跡及創作活動,皆沒有被詳盡地記載下來,這是十分可惜的。楊暹自幼聰明好學,精通漢語文,擅長音律、詞賦和與雜劇,是一個富有藝術才能的人。他與雜劇作家評論家賈仲明交遊五十年,互相切磋,在雜劇創作上都有一定的成就。
明成祖朱棣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由於楊暹工於隱語,以善謎名,故被召入宮任猜謎顧問
楊暹是非常蒙古族著名的雜劇作家,他一生致力於雜劇的創作,所作雜劇有《劉行首》、《天台夢》、《偃時救駕》、《西湖怨》、《紅白蜘蛛》、《巫娥女》、《三田分樹》、《盜紅綃》、《鴛鴦宴》、《東嶽殿》、《海棠亭》、《兩團圓》、《風月海亭》等十九部。現在《西遊記》、《劉行首》兩種。此外,還有小令七首,套數二套。
楊暹創作的《劉行首》,全名為《馬丹陽度脫劉行首》,又叫《北邙山倡和柳梢青》,一本四折,講述道人王重陽奉呂純陽之命度化妓女劉行首的故事,全劇宣揚超凡脫俗的離世思想:“你怕不楊柳腰容貌好,久以後那裡沒著落,你跟著我脫凡塵。倒大清高,俺那裡洞門無鎖鑰,白雲籠罩著,砍青松自燒丹灶,跨蒼龍同宴蟠桃,若得俺山中鶴氅壺中藥,免不了你那腳上驢蹄面上毛,怕什麼地網天牢。”
楊暹創作的雜劇《西遊記》,首先以系統文學方式記述了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元雜劇一般以四折合為一劇,偶而出現五折,而六折以上的則很少見。楊暹的《西遊記》卻長達六本二十四折,因此不論在藝術成就或在雜劇體制的革創造方面,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成就,後來吳承恩所著《西遊記》長篇小說,其中就大量引用了楊暹所作雜劇《西遊記》中的內容。楊暹為中華民族文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於明朝永樂年間在金陵(今江蘇南京)故去,具體年代待考。
楊石先:(公元1896~1985年),蒙古族,博罕岱氏,曾用名楊紹曾;錢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近現代有機化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楊石先就主張農藥要“高效低毒”,七十年代提出要求“低殘留”,八十年代初則主張“超高效和無公害”。楊石先,是中國元素有機化學的開拓者,貢獻非凡,曾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

滿族博罕岱姓

滿族姓氏轉變為漢姓的過程
滿族的姓氏在滿語裡面是HALA(哈拉),意思就是姓氏,而且表示是有血緣的集團;另外一個是MOKUN(莫昆),意思是家族,表示的是姓氏的分支。民族姓氏的來源與沿革,是民族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然而現在幾乎沒有滿族人使用滿族姓氏了,因為絕大多數的人已經不再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家族的姓氏了,這對民族學的研究會起到阻礙作用,對滿族人自己來說也是極大的遺憾。同一個哈拉的人都是父輩直系下來的有血緣關係的人,同一個莫昆的人是有親緣關係但不是父輩直系下來的人。今天,或許我們不再需要用哈拉和莫昆來進行區別了;但實際上我們一直沒有改變過區分親緣關係的判斷依據。最為可惜的是,我們不再使用能夠代表我們自己民族、自己身份以及自己家庭關係的姓氏名稱來稱呼自己了。我們需要判斷自己的歷史的時候,總要翻閱厚厚的家譜。 滿族姓氏為什麼變成漢姓了呢?清雍正年間,國家勵精圖治,滿族人民和漢族人民已經能夠更加和睦的相處了。這時候,漢族名字風行的程度超呼想像,朝廷內員的滿族大臣也有風靡漢姓的潮流。因為漢姓的簡短和單一性更利於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於是滿族人從八旗貴胄開始最先流行改漢姓。雍正皇帝在位期間曾多次意欲阻撓滿洲大臣以及貴族改滿姓為漢姓,但是屢禁不止,後來就暫停了對滿洲人改漢姓的限制,成了默許的行為。 當時改漢姓只是一個苗頭,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雍正年間雖然還是奉行國語(滿語)騎射,但是問鼎中原之後,清朝統治階級以及八旗貴胄對漢文化的大量吸收,以及用儒家文化來弱化思想的統治轉變,證明了清朝初期加速封建化的作為對滿族遺失民族特點的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滿族在清朝時期養尊處優的政治地位以及文化從龍思想都更加推波助瀾地銳化了這一矛盾。
那么滿族姓氏是如何按照習慣變成漢姓的呢?這個學問很深,有的是按照字面的讀音而直接變換,也就是俗稱的音譯,有的是按照哈拉和莫昆的政治地位來決定的,有的是依據滿族以地為氏(姓氏)的習慣來變更,有的則完全就是根據八旗滿洲的氏族通譜或者家族被賜姓來擇定的。 滿族姓氏變成漢姓的確是滿族的一大遺憾,不過遺憾也可以彌補。在我們的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一定又會出現保留著民族特色,使用滿族姓氏的後裔。這一批人如果能夠使用民族姓氏,那么民族意識會比我們更高更強。滿族的民族姓氏又會被重新挖掘和研究。
滿族的信仰
古代滿族信仰薩滿教,神職人員分為管祭祀的家薩滿和跳神的薩滿。以後,受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影響,崇拜對象變得多元化。一般滿族家中供有觀世音、關公、楚霸王神位,還喜歡供一個“鎖頭媽媽”,用麻線栓一支箭在門頭,一年祭三、四次,祭時一般在晚上把箭頭拿下來,摸黑磕頭,祈求“鎖頭媽媽”保祜一家平安。 早期滿族人信奉薩滿教。薩滿是“巫”的意思,是多神論。薩滿教信奉世界為三層,上層為“天堂”,諸神所居:中層為人類所居;下層為“地獄”,鬼神所居。人類的禍福是諸神賜給的。 獵人離家外出捕獵,要禱告諸神。禱告獵神,求得能多捕獲一些獵物;禱告路神,求得在密山中不迷路;禱告福神,求得在山裡少受痛苦。 早期滿族人敬的神多達一百多種,大多是女神,只有幾個是男神。經常出現的男神是獵神。各種神都有偶像,有的是泥塑的,有的是木製的,也有用布縫的。獵神身材魁梧,佩帶弓箭,嘴邊還有兩縷小胡,形象逼真。 獵人祭神的時候,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先豎起一個桿子,再用土堆起一個高兩米的土台子,獵人排到台前,推選一位有威望的長者,在土台上釘牲祭祀,禱告諸神,然後奔向山區。
薩滿教是一種原始多神教。我國北方各民族原來都信仰過薩滿教。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承受著社會與經濟的變遷,這種教在許多民族中已被佛教(喇嘛教)和伊斯蘭教所取代。惟有滿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等,直到解放時還信仰它。薩滿教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內容和祭祀活動儀式。 滿族先人對自然的崇拜是同狩獵生活和採集生活聯繫在一起的。在這種條件下,衣食都取之於野獸,人們把狩獵所獲取的野獸,視為主宰野獸的“神靈”的恩賜,因而加以崇拜。 滿族的先人當時還不理解人類的起源,認為某種動物與他們的氏族有著血緣聯繫,於是視作自己的祖先,因而對它加以崇拜,這叫作圖騰崇拜。 滿族的先人,隨著靈魂觀念的發展,逐漸形成對死者及周年的悼念活動。於是有了自己的祖先的“神”。人們既然創造了這些被崇拜的神,必然把自己的安危與福禍寄托在這些神的身上。於是逐漸形成祈求“神靈”的各種祭祀活動。這便產生了交往於人和神之間的使者——薩滿。 薩滿教信仰的“神”有幾十種,其中屬於自然崇拜的“神”有天神、地神、風神、雨神雷神、火神。還有來源於眾多動物名目的神。所有這些“神”,都有自己的偶體和偶像。比如“熊神”是以一張熊皮為其偶體。有的削木為偶,有的以石為偶,有的把被崇拜的“神”繪製在紙上或布上。 這些偶像還不是真正的“神”,只能做為象徵而存在,要通過這些偶像與真正的“神”打交道,需要能通“神”的薩滿。可見薩滿是古代社會中作為現實世界和超自然的世界之間的交往者。
薩滿非世襲,上一代薩滿死後相隔數年後,產生出下一代薩滿。新薩滿被認為是上一代薩滿的“神靈”選擇的。因而嬰兒出生時未脫胞者、神經錯亂者、久病不愈者,被認為是當薩滿的徵兆。學習當薩滿者,要學會祭神的禱詞,熟悉薩滿宗教活動的內容。最後考試時,跳得神智不清,才被認定這是薩滿“神靈”已附體,這才取得進行宗教活動的資格。 薩滿必須有“神帽”、“神衣”、“神鼓”等一套用具。“神帽”以銅條或鐵條為帽架,帽頂前側有一隻銅製的,後側是兩根銅製鹿角,角叉的多少表明薩滿的品級。“神衣”是緊身對襟長袍,一般用鹿皮製作,周身上下綴有銅鏡、小鏡、腰鈴等。下身後側是飄帶。“神鼓”以板條做鼓邊,用山羊皮、小牛皮或狍皮做鼓面。此外還有神刀、神杖等用具。薩滿跳起”神來,有節奏地敲“神鼓”,大小銅鏡和腰鈴相擊作響,飄帶四飛,儼然如沙場上的勇士,用以顯示“神靈”的威嚴。
薩滿的宗教活動職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聲稱“消除災禍,保佑人的安全”,為祭家消除災禍。第二,聲稱“為病人祭神驅鬼”,這是薩滿經常性的宗教活動。根據患者的症狀,如果認為是“外來的鬼”致病時,在大門外或村邊上生起篝火,薩滿在篝火邊“跳神”,並做象徵性的射擊,表示“驅鬼”。如果認為是觸犯某一種神致病時,便殺豬、殺牛或殺羊進行祭禮,由薩滿主持獻祭,“請求神的寬恕”。遇到病危的患者,認為其“靈魂”已經離開肉體,到了“陰間世界”,便在夜間祭祀,薩滿的“神”到“陰間”把病人的“魂”帶回來附還於肉體。據說不管你患了何種病,病情多么嚴重,薩滿都可以用不同的辦法給你治好。第三,聲稱能“祈求生產豐收”。不同地區的生產活動方式不同,祈求生產豐收的宗教活動的形式也不同。狩獵的人長期捕獲不著野獸時便供祭薩滿的“神”。祭祀時先用柳條做成鹿、豬等模型,薩滿披掛上陣,做拉弓射箭的模樣,於是鹿、豬模型紛紛射倒,這時獵人便可以上山,據說馬上便能獲得大批獵物。如果遇到旱災、蟲災或水災。薩滿當然也有辦法,他們又披掛起來,去祭祀“河神”、“蟲神”,於是便風調雨順,害蟲絕跡,牲畜興旺,五穀豐登。
薩滿向每一種“神”祈禱,都有不同的禱詞。禱詞中有各種“神”出身歷史、豐功偉績以及這位神仙的性情愛好等,從而使每一種神都有了各自不同的“高大形象”。祭祀不同的“神”都有不同的祭祀方式。有的“神”在白天供祭,有的“神”必須在夜間供祭,有的“神”需在室內供祭,有的“神”必須在野外供祭,有的“神”喜歡豬、羊、牛等家畜,有的“神”則喜歡飛禽或魚類。供品一定要適合“神”的不同口味,供錯了不但不靈,還會引起“神”的憤怒,帶來災難。薩滿的宗教活動不僅使薩滿教的內容更加複雜化。而且使各種“神”的形象也定型化了。

八旗滿洲氏族通譜

《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八十卷,清代弘晝、鄂爾泰福敏徐元夢等奉清高宗弘曆之赦編纂,始於雍正十三年(1735),竣於乾隆九年(1744),書中輯錄了除清代皇室愛新覺羅氏以外的滿洲姓氏,記其歸順愛新覺羅氏的時間、原籍何地、官階及勳績情況,全書共錄姓氏1114個,每姓氏中勳業最著者立傳;事跡不顯者亦簡記之,稱為“附載”。立傳著2240人,附載者4938人,共7178人。無論是立傳者還是附載者,其子孫有業績者亦附記於後,加上這些子孫,全書記錄清乾隆以前的八旗人物超過二萬人。因此,該書不僅是一部了解滿洲姓氏及八旗的書,也是一部了解清初任務的書,是研究明末清初東北民族分布、民族關係、滿族族源,以及研究清史,查找清代任務的重要資料。是各圖書館及教學科研人員所必備的工具書。此書自修成以來,只乾隆時宮內武英殿刻印過一次。具有珍貴的史料價格,現在由遼海出版社(原遼寧古籍出版社)出版,定價3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