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豐村(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昆陽鎮下轄村)

南豐村地處平陽縣城嶺門南坡(又稱坡南),東依東門山,西靠九凰山,南連鳳山、皇岙村,北接鐵嶺村,104國道線與狹長的坡南街南北縱貫其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豐村
  • 地理位置:縣城南隅
  • 人均收入:分別
  • 產值:392萬元
  • 產值:逐年增加
介紹,築巢引鳥 窮則思變,以工補農 共進互促,

介紹

明清時期,在半山庵下建有縣(谷)倉,因倉址位於縣城南隅,故稱南豐倉,後漸以南豐為村名。50年代初屬城關鎮,1952年屬城南鎮,1956年為城南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為鋼城人民公社,翌年春屬萬全人民公社城南管理區,1961年改稱城南人民公社南豐大隊,1984年為昆陽鎮南豐村。村委會駐地在坡南街回春園。1992年,全村361戶、1403人(不包括自理口糧戶者)。全村共有水田825畝,多數分布於湖嶺、平塔下飛龍橋?界與務?鄉交界處的五漲橋;山地約1000畝,其中可耕地約110畝。
歷史悠久 文風鼎盛
南豐村地處縣城南隅,自古以來是通往福建的要塞。地靈人傑,一直是平陽文教儒學的村苑。現在村域內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
"師儒侍養"牌坊,建於明萬曆年間。為四柱三間樓式仿木結構,次間與明間上下闌額的正背面均裝有青石鏤空雕飾的麒麟、龍、花卉和人物等,雕工精湛,形象逼真。
通福門,為平陽縣唯一保存至今的古城樓。清代建築。此門原為浙閩交通要隘,上有望樓培風閣,門牆由花崗岩錯縫砌築,拱形門洞,氣勢雄偉。
東嶽道觀,始建於宋治平三年(1066),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曾欽賜"聖壽"匾額。道觀建築有四進與左右廂房等,總面積達5000平方米。道教文獻《委羽山龍門宗譜》稱該觀為浙江省重點道觀之一。
平陽縣烈士公墓,1956年1月建造。原為古新羅廟遺址,總面積1465平方米。前有古樟,後有池沼亭閣,環境優美。葉廷鵬、鄭明德等革命先烈的遺骸安葬於此。
此外,創辦於1902年的平陽縣中心國小是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教授的母校,校園內有立鶴亭1座,蘇步青的詩碑豎於亭中,激勵後輩奮發向上。建於1939年的平陽縣第一中學、縣教師進修學校、廣播電視大學平陽縣工作站、昆陽鎮第一中學、縣電影公司、縣工人文化宮、平陽縣革命烈士紀念館等文化教育單位也設在村區內。

築巢引鳥 窮則思變

南豐村原是一個人多地少、農業生產條件比較差的村落。1971年、1980年的人均收入分別為59元與70元。1978年,全村僅有1家以公社農機廠名義辦的鋸板工場,不久便停業。絕大部分村民從事繁重而單一的農業勞動。1981年,外鄉人錢雲章在南豐村辦南豐塑膠薄膜廠,專業生產包裝化肥的聚氯乙烯袋。至1986年,村集體積累僅5萬元。1987年秋,創辦了村農工商合作社(後稱經濟合作社)。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村領導班子決定利用本村地處城郊的優勢,在原有舊廠房的基礎上擴大面積,在回春園創辦村工業小區,並耗資9萬元將原有的160KVA變壓器改成250KVA變壓器,以引電、讓地(房)、助資三大舉措"築巢引鳥",吸引能人來村辦廠。工業小區建成後,辦廠者紛至沓來,先後創辦了塑膠、編織、造粒、吹膜等11個股份合作企業,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平陽經編七廠、平陽經編廿一廠、平陽縣城南圓織塑膠廠等3家。1988年,全村16個股份合作企業總產值達392萬元,純利潤37萬元。而後,總產值逐年增加,1991年工業總產值為505.5萬元,比1986年增長7倍。1992年工農業總產值達1089萬元,其中塑膠製品業產值820萬元(約產袋1500萬米),成為全村的經濟支柱。10年來,塑膠編織袋生產方式經歷了購進扁絲、加工成袋,購進粒子、拉製成編織絲後發往外地加工,從購進粒子到織成袋子銷出一條龍生產的3個過程;工藝技術經歷了木機--鐵輪機--圓筒機的過程;生產體制則經歷了家庭生產--工廠化生產的過程。1992年,平陽縣人民政府決定在城南創辦工業小區,從而進一步帶動了南豐村經濟走上新台階,現在該村已成為全國重要的塑膠編織袋產銷地。隨著塑膠編織業的興起,帶動了交通、房地產、建材等行業的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逐步壯大,1987~1992年共收企業承包上交款23萬元,加上土地徵用補償費及村內各種副業等收入,固定資產與流動資金也粗具規模。現在村社共有廠房77間,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固定資產與流動資金總值已逾54萬元。

以工補農 共進互促

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增強了為農業、為農戶服務與發展社會公益事業的能力。1990~1992年共支出以工補農資金8.7萬元,為村農機服務隊配置了微型收割機2台,機耕專用的手扶拖拉機4輛,抗旱專用的小水泵3台,1992年開始實行免費統一機耕、統一排灌;幾年來共興建了各種水渠1000米;村社無償提供種苗,僅1991年就新栽杉木4000株,楊梅2000株,毛竹1000株,基本上消滅了荒山,美化了環境。另外,還免除了向村民攤派軍屬、五保戶、幹部誤工等補貼(助)款,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對農業投資的增加,促進了農業的發展。1991年,糧食總產量達到69.39萬公斤,比1981年翻了4番多。3年來共撥出4.57萬元用於發展公益福利事業。採用集體投資與村民集資的辦法修建水泥路5000平方米,建有老人亭--南山亭與匯頭亭;創辦了黨員、青年活動室,建立了黨員、幹部基金會。從1992年10月起,每月發給全村130位65歲以上的老人"健康補助金"15元。村集體經濟的逐步壯大,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促進了村民的共同富裕。1992年,全村的人均收入已達1002元,比1980年增長了13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