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前村(浙江省三門縣花橋鎮下轄村)

方前村(浙江省三門縣花橋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方前村是浙江省三門縣花橋鎮轄村,位於三門縣第二大山長大山腳下。

離鎮所在地南4公里,東毗上泮村,南里院水庫與臨海縣小芝鎮南豐村一山之隔,北鄰雙洋村,由方前、西山兩自然村組成。155戶,1000人;山林2704畝,土地210畝;村集體固定資產1.93萬,201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6700元,主要來源於承包款;村民主要從事農業;2011年農民人均收入4349元。

著名抗元義士張和孫的故居,系宋朝開國元勛張永德之後。

方前村以姓張和毛氏為多,毛氏是著名江西毛氏之後遷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方前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花橋鎮
  • 下轄地區:西山、毛氏東宅園、上台門等
  • 電話區號:0576
  • 郵政區碼:317105
  • 面積:510畝
  • 人口:1000
  • 方言:三門話
  • 氣候條件:四季分明,
  • 著名景點:張將軍殿、里園水庫、
  • 機場:台州
  • 車牌代碼:浙J
  • 土地:210畝
  • 山林面積:2704畝
區域概況,發展規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歷史文化,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區域概況

全村一方面抓經濟,一方面抓文明創建,2008年被縣農村聯社授予農村集用村榮譽稱號;2012年被縣計生局授予計畫生育先進村榮譽稱號。

發展規劃

近年來,村兩委按照“搞生態旅遊、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要求,積極開展文明村創建工作,有力地推動了其他各項工作的發展,村容村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社會風氣健康向上,經濟建設穩步發展,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的提高。
(1)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在配合安置小區基礎設施建設同時,計畫兩年全部完成村街道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
(2)擴建活動場所:擴建黨員活動場所及村民圖書室,增加圖書500本,圖書量總計達到1萬本。完善村公共活動場所學習休閒娛樂設施建設。
(3)配合有關部門完成已征地塊入場施工建設。

地理環境

方前村是浙江省三門縣花橋鎮轄村,位於三門縣第二大山長大山腳下。
離鎮所在地南4公里,東毗上泮村,南里院水庫與臨海縣小芝鎮南豐村一山之隔,北鄰雙洋村,由方前、西山兩自然村組成。
離台州機場50多公里,臨台金高速入口(杜橋)30多公里,小花線穿村過;交通便利,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百姓和諧。在上級部門的關懷下,這裡幹群關係融洽,社會穩定,經濟發展。

自然資源

能源礦產匱乏;礦泉水點多質優,山區內林木覆蓋率高,名貴樹種較多,有珍貴的黃山松、成片的雲錦杜鵑及被國家列為二級保護植物的夏臘梅。。

人口民族

全村155戶,506人;
村支部成員3人,外出縣外半年以上1人;村民委員會成員4人,其中女性1人,外出縣外半年以上1人;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3人;村經濟合作社成員3人。村民代表19人。村級後備幹部1人。
村支部成員平均年齡45.3歲。書記張先龍,學歷國小,1977年4月入黨,1956年6月出生,­­鎮黨代表,務農。
村民委員會成員平均年齡42.5歲。主任張繼興,學歷中專,2007年9月入黨,1966年3月出生,鎮人大代表,務農。
共有黨員15名,平均年齡48.1歲,60歲以上4人,35歲以下3人。外出縣外半年以上7人。黨員中任村委會成員2人,任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3人,任村經濟合作社成員2人,任村民代表8人。入黨積極分子5人。

歷史文化

方前村歷史悠久,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
秦朝:時為甌越地。秦代,屬閩中郡

風景名勝

村中將軍殿是後人紀念張和孫

著名人物

張和孫(?-1277),字哲齋,三門花橋鎮方前村人,自幼聰敏,五經一覽就能背誦,關心國事,平生好讀史書,擅射行,屢試不第,即隱居獨樂,築義方堂,淡於功名利祿,教子課徒。他痛感南宋國勢衰微,社會紛亂,社稷顛危,國難深重,自己有志難伸,報國無門,寄情於山水之中。經常聚集村中青年習武強身,禦敵防身,磋商武藝,方前村十八短棒,遠近聞名。系宋朝開國元勛張永德之後。南宋抗元義士。
人物事跡:
他平生淡泊功利,好讀史書、關心國事。宋德祐二年(1276),文天祥自元營脫險,南下尋永、益二王途中,夜宿仙岩洞,化名劉洙,至和孫家。共約起兵抗元,和孫欣然應允。遂即傾盡家產,招募義兵,打造船隻,傳檄四方。張氏父子率領義軍,乘船至福建福安縣,與文天祥會師。和孫救國情切,要求領兵攻打明州(今寧波),被元帥張世傑所阻。
景炎二年(1277),元將張弘范由海路進犯,圍攻義軍。和孫率軍血戰,終因寡不敵眾,被敵所俘。張弘范勸他投降,他大義凜然,厲聲說“我生為宋民,死為宋鬼,豈肯屈膝事賊!”遂被害。當時有人勸他兒子趕快逃走,他的兒子說:"哪有老子死節,兒子偷生的道理?"最終也被敵人抓住,慷慨就義。仙岩洞文信國公大忠祠內有文天祥和四義士塑像,其中一人就是張和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