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蟛蜞菊

南美蟛蜞菊

南美蟛蜞菊(學名:Sphagneticola trilobata (L.) Pruski )是菊科、澤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匍匐,上部莖近直立;葉對生、具齒,橢圓形、長圓形或線形,花黃色,小花多數;瘦果倒卵形或楔狀長圓形。

南美蟛蜞菊原產南美洲,在中國西南及南方各城市均有引種栽培。適應於高濕度到一般空氣濕度的環境裡,可在海拔700米以上地區生長(可達到1300米)但主要分布於海濱、水邊、石灰岩地區。

南美蟛蜞菊是以利用為目的開始引進的,在地被綠化套用上較為普遍。也用於裸地恢復、深加工製藥,制飼料等;或分析提取其成分進行人工合成,為生物防治控制所用,主要在濕地修復和園林綠化有較多研究利用。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美蟛蜞菊
  • 學名:Sphagneticola trilobata (L.) Pruski 
  • 別稱:三裂葉蟛蜞菊、地錦花、穿地龍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桔梗目
  • 菊科
  • :澤菊屬
  • :南美蟛蜞菊
  • 命名人及年代:(L.) Pruski.,1996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病蟲防治,病害,蟲害,主要價值,物種危害,防治方法,預防,治理,

形態特徵

南美蟛蜞菊為多年生草本匍匐,上部莖近直立,節間長5-14厘米,光滑無毛或微被柔毛,莖可長達180厘米;葉對生、具齒,橢圓形、長圓形或線形,長4-9厘米,寬2-5厘米,呈三淺裂,葉面富光澤,兩面被貼生的短粗毛,幾近無柄。
南美蟛蜞菊南美蟛蜞菊
頭狀花序中等大小,花序寬約2厘米,連柄長達4厘米,花黃色,小花多數;假舌狀花呈放射狀排列於花序四周,筒狀花緊密生於內部,單生的頭狀花序生於從葉腋處伸長的花序軸上;瘦果倒卵形或楔狀長圓形,長約4毫米,寬近3毫米,具3-4棱,基部尖,頂端寬,截平,被密短柔毛,冠毛及冠毛環。花期極長,終年可見花,以夏至秋季盛開為主,瘦果主要在夏秋季採到。

生長環境

南美蟛蜞菊適應於高濕度到一般空氣濕度的環境裡,可在海拔700米以上地區生長(可達到1300米)但主要分布於海濱、水邊、石灰岩地區;可在沼澤地、鹽鹼土、粘土砂壤酸性土壤土上生長。生性強健,耐旱又耐濕,在潮濕至乾旱的地方及瘠薄的土壤內都能正常生長,喜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植株有一定的耐鹽鹼性。

分布範圍

南美蟛蜞菊原產南美洲,在中國西南及南方各城市均有引種栽培。

繁殖方法

在自然條件下,南美蟛蜞菊在整個生長期中均具有營養繁殖的潛力,扦插試驗顯示,只要有一帶節的莖段,在合適的條件下就有發育成完整的植株的潛力,這反映南美蟛蜞菊的生長規律,匍匐莖長到一定長度後,在其莖節上長出不定根,萌發出新的幼枝,通過這種方式,南美蟛蜞菊種群就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大量繁殖蔓延,不斷占領新的空間,有利於加快植被恢復進程。

栽培技術

濕度:南美蟛蜞菊喜歡略微濕潤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50-70%,可以通過給插條進行噴霧來增加濕度,每天1-3次。
溫度:南美蟛蜞菊扦插生根的最適溫度為18-25℃,低於18℃,扦插生根困難、緩慢;高於25℃,扦插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並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
光照: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但光照越強,則扦插枝條體內的溫度越高,枝條體內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於扦插枝條的成活。
水分:影響南美蟛蜞菊生長除了上述因子之外,在野外生長條件下,水分是南美蟛蜞菊生長的主要限制因子,南美蟛蜞菊是一種喜陰植物,在種植前期保證充沛的澆水量能夠讓其快速生長。

病蟲防治

病害

常見的病害有二種:白粉病葉斑病。由於生長過旺,在其根莖的底部易生腐爛的葉片,造成通風不良、濕度較大,易患白粉病。其植物的葉片、嫩枝等感病初期均呈現白粉狀斑駁,或遍布白色粉層。葉斑病是由蟲害核斑梨抱霉引起葉部枯萎。南美蟛蜞菊的病害應以預防為主。要注意使用打草機或進行人工定期修剪,消除爛枝,夏季生產旺季一般每隔10-15天修剪一次。在高溫多濕的環境中,出現此症狀時,施於一定量多菌靈、50%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7-10天噴藥1次,連噴2-5次,雨後要噴。

蟲害

南美蟛蜞菊的蟲害較少,有時會受到紅蜘蛛蚜蟲地老虎等害蟲危害,可使用200倍的氧化樂果或40%的乙酞甲胺磷乳劑,進行防治。

主要價值

南美蟛蜞菊是以利用為目的開始引進的,在地被綠化套用上較為普遍。也用於裸地恢復、深加工製藥,制飼料等;或分析提取其成分進行人工合成,為生物防治控制所用,但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有較多研究利用。
園林:據南美蟛蜞菊的匍匐莖能在節上生出新的植株,迅速繁殖,能夠很好地覆蓋地表的特性,且長年大量開花且生長穩定從而非常漂亮引人,適當修剪保持其低矮度和整形,常常被作為地被綠化之用,也適於花壇或者吊盆栽培作為懸垂綠化利用。
生態:利用南美蟛蜞菊在陡壁、河灘,棄耕地、礦山、垃圾場等進行植被恢復是成功的。南美蟛蜞菊枝葉密集重疊,能防止雨滴直接濺擊、阻擋陽光直接照射土壤,從而使植被下的土壤水分變幅也減小,能緩解因土壤膨脹收縮頻繁所導致的土塊剝落和土壤瀉溜,群落的匍匐莖密集,根系及許多不定根深扎,構成一張固結土壤的網路,水土保持的生態效益顯著。南美蟛蜞菊對城市垃圾滲濾液有一定的耐性,對滲濾液污染的土壤有較好的淨化修復能力,可作為垃圾填埋場植被重建材料。採用種植植物除吸附染水體中的重金屬以重建濕地的研究己取得很大進展,資料顯示,用元素示蹤法對南美蟛蜞菊等植物對有害元素的吸附積累進行測定,南美蟛蜞菊對有害金屬元素的吸附積累作用較強,是較好的污水處理、濕地恢復優選植物。

物種危害

強大的營養繁殖能力使之能不斷地延伸其種群;另外,因其具有強烈的化學他感作用,排斥異種,能在一定區域形成單純的單一種群,是一種有害的潛在入侵種。
生態:南美蟛蜞菊定居後入侵許多的群落類型,使本土植物生境發生變化或喪失,嚴重影響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在許多地方,南美蟛蜞菊危害農林業和果園,對公園的觀賞性也有一定的影響。它與微甘菊五爪金龍飛機草豚草大米草等,己引起一些環境問題,成為中國廣東地區最具危害性的雜草,列為重點防除對象。
經濟:南美蟛蜞菊有害經濟影響還不十分明顯,但南美蟛蜞菊較強的無性繁殖能力與生性強健的抗干擾能力正好與潛在入侵特性吻合,在其損害尚未嚴重時關注這一問題並採取適當的防範措施才能減少或避免這樣的生物災難。

防治方法

預防

南美蟛蜞菊都是開始時人工綠化為目的而引種種植的,因種植後疏於管理,其定居後便迅速向周圍的群落蔓延擴展,且又因具有強烈的化感作用而形成瘋狂入侵的局面。因此,對於外來植物的防治工作,必須做到政府重視,加強領導;提高民眾意識,積極參與。建議對那些南美蟛蜞菊尚未蔓延的地區,要高度警惕該物種的侵入。南美蟛蜞菊以匍匐莖上長出的幼株進行營養繁殖為主,增殖迅速,經多方觀察研究沒發現其成功有性繁殖的實例。因此利用時要加強管理,預先防備。在園林綠化或用作為陡壁、棄耕地、礦山、垃圾場等植被恢復時,出於環境保護的目的,不能在森林、果園、草地內部或其它非常逼近這類群落的地方隨意利用南美蟛蜞菊。建議種植在易於控制邊界生境內,讓其只能生長於有限的空間範圍內而不至於盲目擴展,例如採用人工建築固定的圍牆、人行道或其它景觀隔開的方法可有效防止南美蟛蜞菊泛濫擴展。

治理

在南美蟛蜞菊影響嚴重的區域,宜採用人工或機械清除的辦法。在每年植物生長旺季和雨季來臨之前,利用人工或機械進行地毯式清除。人工撥掉或割斷根莖,及時清除土壤中留下的莖段。在園林景觀綠地、果園等處可結合日常管理進行清除;在自然山體、人工林、風景區等受保護自然景觀,集中時間和人力清除。清除後及時選擇一些生長迅速,適應性強的經濟作物或觀賞植物種植。採用化學防除劑殺滅南美蟛蜞菊有一定效果。雖然化學防治不能徹底根除有害植物,但對危害嚴重、面積大的地區,採用化學藥劑結合人工清除進行防治,既可以大面積清除,又可節省人力物力,在一定範圍內是可行的。但在使用時,要特別注意環境和生物安全。除了進行人工清除和化學防除,我們還可以使用生物防除手段。利用有害植物的天敵昆蟲和病原微生物進行控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生物防治既能成功地控制雜草的危害、傳播和蔓延,更重要的是不會對環境造成不良的後果。雖然研究、找出各種植物的相應天敵及進行充分的風險評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它將是今後防治工作的重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