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有感

《南歌子·有感》是北宋文學家蘇軾作的一首詞,作於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正月。上片寫張生偷偷約會的隱秘心理,下片寫張生幽會與歸去時的感覺。全詞用第三人稱的視角,以小敘事詞的形式,敘述了對張生和崔鶯鶯幽會的過程和心理變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南歌子·有感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蘇軾全集》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蘇軾
  • 詞牌名:南歌子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鑑賞,名家評論,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南歌子·有感
笑怕薔薇罥,行憂寶瑟僵。美人依約在西廂,只恐暗中迷路,認余香
午夜風翻幔,三更月到床。簟紋如水玉肌涼,何物與儂歸去,有殘妝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南歌子:詞牌名。唐教坊曲。又名《南柯子》、《鳳蝶令》等。有單調、雙調兩體。雙調又有平韻、仄韻兩體。宋人多用平韻體,此詞用平韻體。
②“笑怕”句:據唐顏師古《大業拾遺記》載,隋宮“小黃門(太監)映薔薇叢調宮脾,衣帶為薔薇罥結,笑聲吃吃不止”。罥(juàn),掛住。
③“行憂”句:據《漢書·金日磾傳》記載,有個莽何羅擅自闖入宮門,被漢武帝衛士金日磾發現,他迅速向室內躲避,忽然觸著寶瑟,立刻嚇得昏死過去。
④“美人”句:元稹《鶯鶯傳》記崔鶯鶯詩云:“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西廂:正房西側的房子。
⑤認余香:辨認香氣來尋路。
⑥午夜:半夜。幔:帷帳。
⑦“三更句”:《鶯鶯傳》:“是夕,旬又八日也,斜月晶瑩,幽輝半床。”
⑧簟(diàn):竹蓆。
⑨儂:我。
⑩殘妝:指殘留的妝飾物。《鶯鶯傳》寫張生“及明,睹妝在臂,香在身”,其意或由此而來。

白話譯文

調笑時,怕被薔薇掛住,行走時,擔心遇到寶瑟而僵住。與心愛的姑娘約好了在西廂房見面,怕在黑暗中迷了路,靠辨認香氣來尋路。
半夜風吹動了幔帳,月光照到了床邊。竹蓆像水一樣涼了,肌膚也涼了。什麼東西和我一同回去,只有留下的殘妝。

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正月,蘇軾在徐州收到友人章楶寄賜的崔徽畫像,聯想到唐代傳奇小說《鶯鶯傳》有感而發,作該詞歌詠《鶯鶯傳》中崔鶯鶯和張生的愛情故事。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該詞是以艷體形式出現的愛情詞,題為《有感》,實際上相當於“無題”。因為蘇軾對所敘寫的情事是秘而不宣的,只有明眼人方能洞悉其中奧妙,“有感”云云不過是掩人耳目而己。蘇軾運用了代言體寫法,通篇作張生口吻,即從男方著筆來寫,所述情、景、事,一一從這一人物的心中、眼中及口中道出。
上片著重寫張生幽會的隱秘心理。開頭兩句用了兩個典故(同時也是比喻),來描摹張生要與心上人幽會時唯恐被人撞破的心態。接著點明約會之事,“美人”是一種暱稱,“西廂”這一詞語從《鶯鶯傳》中來,不是偶合,而是暗點“待月西廂下”詩意,是專詠崔鶯鶯、張生故事的標誌。而後再寫暗中摸索前進時一種特有的心理,筆觸是極為細緻的。
下片寫張生幽會與歸去時的感覺。前三句寫幽會,但字面上僅僅寫出對“風”、“月”、“簟紋”及“玉肌”的視覺或觸覺感受,即從側面稍加點染,而將有關情事推到幕後,這樣的藝術處理是很高明的。“三更月到床”一句,也與《鶯鶯傳》中有關描寫妙合無間。篇末一句寫歸去時的感覺,又與《鶯鶯傳》中相關描寫如出一轍。
一般說來,詞體多偏於抒情,而該詞卻有著明顯的敘事性。在描寫方面,尤以大膽、率真、細膩的心理描寫取勝。

名家評論

明代沈際飛《草堂詩餘》別集卷二:喜得鼻觀先通。(何物與儂歸去,有殘妝)強自慰,亦譽美人,至矣。
清代王士禎《帶經堂詩話》卷十七:東坡詞“行憂寶瑟僵”,乃用《漢書·金日磾傳》“行觸寶瑟僵”語,解者顧引行密給朱延壽病目行觸柱僵,有何干涉?乃知注書之難,東坡、放翁猶不敢居,有以也。按:東坡《南歌子》凡十九首,此其第十四,題作《有感》,起二句云:“笑怕薔薇罥,行憂寶瑟僵。”
清代吳衡照《蓮子居詞話》卷二《東坡南歌子用漢書》:東坡《南歌子》“行憂寶瑟僵”,用《漢書·金日磾傳》“行觸寶瑟僵”語。解者引楊行密給朱延壽事,誤。
中國紅樓夢學會、全國蘇軾研究會及李清照、辛棄疾學會歷屆理事薛瑞生《東坡詞編年箋證》:毋庸諱言,東坡乃食人間煙火者,亦有七情六慾,其贈內詞中即常及夫婦間事,謂其為艷科詞未必為誣。更有艷到一至於俗,一至於全寫幽會偷情過程。且看《南歌子·有感》詞曰:“笑怕薔薇罥,行憂寶瑟僵……”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101年),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蘇軾七集》,《蘇軾詞》,《蘇軾易傳》,《蘇軾樂府》等傳世。
南歌子·有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