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見說東園好

《南歌子·見說東園好》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秋。上片,詠東園的迷人風光。下片,特寫眼前事物,感嘆人生短暫。全詞借景抒情,表達了蘇軾對人生短暫的感嘆,消解了蘇軾內心多年的愁悶,體現出蘇軾曠達寬闊的胸懷。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南歌子·見說東園好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蘇軾
  • 詞牌名:《南歌子》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鑑賞,名家評論,作者介紹,

作品原文

南歌子
見說東園好,能消北客愁。雖非吾土且登樓,行盡江南南岸,此淹留
短日明楓纈,清霜暗菊球。流年回首付東流,憑仗挽回潘鬢,莫教秋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南歌子:詞牌名,唐教坊曲。又名《南柯子》、《鳳蝶令》等。有單調、雙調兩體。雙調又有平韻、仄韻兩體。宋人多用平韻體,此詞用平韻體。
②見說:見了後才說,這裡指親身感受。東園:江蘇儀真風景園林。原為州之監軍廢營。龍圖閣直學士施正臣、侍御史許子春、監察御史馬仲塗建造成為暇日遊園。
③北客:蘇軾自謂。因儀真在宋都開封之南,故自稱“北客”。
④吾土:自己的故鄉,故地。
⑤行盡:游遍,游完。
⑥此淹留:我在儀真東園才真羈留,逗留。
⑦短日:冬至後,白晝一天天地短起來。
⑧纈(xié):染有彩紋的絲織品。
⑨流年:光陰。
⑩付東流:付給東流水一去不復返了。
⑪憑仗:藉助。挽回潘鬢:留住潘岳那樣的鬢髮。潘岳:潘郎:即潘安,又名潘岳。字安仁。滎陽中牟人。西晉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⑫莫教秋:不要讓它像秋景那樣衰敗。

白話譯文

東園的風景非常美,今日一見果真如此,能消除我心中的愁悶。我雖然不是本鄉本土的人,但是登上樓台一看,這是我游遍江南之地從未見到過的美景。正是因為東園美麗的風景才把我留在了這裡。
日照短的秋天,鮮明的楓葉如織錦。清白的秋霜降下後,深暗色的菊花捲縮成一個球團了。回顧我的青春年華已交給東去的流水了。藉助潘安的能耐,延緩我雙鬢髮白,不要讓它像秋景那樣衰敗。

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秋,蘇軾陪伴王勝之到了儀真,同時拜訪了真州太守袁陟,寄居於學宮,該詞是三人同游東園時蘇軾所作。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上片,詠東園的迷人風光。第一、二句,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寫“東園好”。“見說”,點明非“聽說”,是親身感受。具體好在哪裡,好在“能消”像蘇軾這樣政治“北客”之“愁”悶,這是鋪墊之筆。第三、四、五句,寫百聞不如一見,東園風光實屬迷人。雖然蘇軾不是本鄉本土的人,但一“登樓”,縱觀全景,氣象萬千,頓覺豁然開朗,令人神往。這是蘇軾“行盡江南南岸”所未曾見到的美景,頗有范仲淹在岳陽樓上所觀寫山光水色的韻味,令人心曠神怡。正因田園如畫的儀真,才把蘇軾“淹留”、挽留住了。
下片,特寫眼前事物,感嘆人生短暫。第一、二句特寫白晝“短日”的“楓”雖“明”而已“纈”,微寒“清霜”的“菊”既“暗”而又“球”。這典型的帶有雙關意義的深秋景物,是在給予蘇軾什麼。第三句,一語道破此時此地蘇軾思想的真諦:“流年回首付東流!”似有人生短暫、不堪回首的愁悶。最後兩句,藉助古代文人的傳統心理來自我安慰:憑藉東園的美好景色,讓蘇軾內心增添了愉悅。憑藉潘岳的能耐,延緩蘇軾逐漸發白的雙鬢。
全詞借景抒情,借東園美好迷人的風光事物,敞開了蘇軾曠達寬闊的胸懷,消解了多年積抑於心的愁悶。觸發了蘇軾複雜的思想情緒中的消極心態,也為蘇軾內心增添了心事忡忡的憂愁。

名家評論

中國文化學院中文系教授曹樹銘《東坡詞》註:惟此詞首句之東園,因有下三句,不獨可見地理形勢。而蘇軾當時之境遇,亦躍然紙上,故必非泛指。

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諡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