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過嚴關

南歌子·過嚴關

本詞描繪路途景物,真切自然,不加雕琢,寥寥數筆,勾勒出五嶺山脈以北山水的特色,這是寫實,也是作者特意渲染、創造的意境,意在襯托作者抑鬱的心情。但是,儘管作者路途的心情不佳,給全詞蒙上了一層暗淡的色彩,本詞給予讀者的感受,並不是消極悲觀的,結尾兩句的“唯擬”二字,說明作者只是作暫時打算,以後怎么辦呢?作者的愛國主張未變,縱使眼前遭受打擊,無計可施,這裡也並未流露出消極避世的思想,不過面對殘酷的現實,先度過殘春再說,暗示讀者,究竟怎么辦,他還是要考慮的。這樣結尾,詞盡而意未盡,也給讀者留下深思和嚼味的餘地。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南歌子·過嚴關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出處:全宋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張孝祥
詩詞原文,詩詞題解,詩詞鑑賞,作者簡介,

詩詞原文

路盡湘江水,人行瘴霧間。昏昏西北度嚴關。天外一簪初見,嶺南山。北雁連書斷,秋霜點鬢斑。此行休問幾時還。唯擬桂林佳處,過春殘。

詩詞題解

這是作者被貶去廣西桂林的路上,途經嚴關時寫的一首詞。表達了作者在朝廷受到排擠,被貶廣西,內心苦悶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

詩詞鑑賞

上片描寫行程中所見的景物。“路盡湘江水,人行瘴霧間”。開頭兩句說,作者沿湘江水路乘船上行,走到了湘江的盡頭,棄船登岸,開始在瀰漫著瘴氣的路上行走。湘江廣西境內發源,既然湘江水路已經走“盡”,說明作者此時已經進入廣西境內。“間”字說明“瘴霧”很濃,行人只好在霧氣中行走。“昏昏西北度嚴關”一句,寫出作者度過“嚴關”時的感受和精神狀態,大意說,他昏昏沉沉地從西北方向朝西南行進,度過了嚴關。“天外一簪初見”一句說,過了嚴關,可能是霧氣淡了一些,一座高聳的山峰象一支玉簪一樣在眼前出現了。“簪”字形象地寫出了山峰的陡峭峻拔。“嶺南山”緊承上句點明那“天外”的高峰,原來是“嶺南山”。嶺南山就是五嶺山脈,這裡作者見到的是其中一座山峰。
下片寫過了嚴關以後的心情。“北雁連書斷,秋霜點鬢斑。”前句說,來到這樣偏僻的地方,北方的雁也飛不到這兒來,這樣,就連和家中的書信也斷絕了。這是借用“鴻雁傳書”之意。後句說自己兩鬢象被秋霜點過,已經變成斑白,這就把面容憔悴,心情愁苦,形象狼狽的行路人的樣子,生動地描繪出來。心中鬱鬱不樂,這次被貶到離家鄉、離京城很遠的偏僻地方,什麼時候才能回去呢?這是不能不想的,可是又無法預料,只好說“休問幾時還”,“休問”在這裡有“不要管它了”的意思,是無可奈何的話。
結尾兩句,是寫作者心裡的打算,“唯擬桂林佳處,過春殘。”過了嚴關,離他這次被貶要去的地方桂林已經不遠,時間正是春天,所以他打算在桂林這個山水秀麗的地方,度過春天剩下的時光。“春殘”是“殘春”的倒裝,意思是“殘留”的春天。

作者簡介

張孝祥(1132-1169),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省和縣)人。南宋詞人,書法家。父親張祁,任直秘閣、淮南轉運判官。出生於明州鄞縣,少年時闔家遷居蕪湖(今安徽省蕪湖市)。紹興二十四年(1154)廷試,高宗(趙構)親擢為進士第一。授承事郎,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由於上書為岳飛辯冤,為當時權相秦檜所忌,誣陷其父張祁有反謀,並將其父下獄。次年秦檜死,授秘書省正字。歷任秘書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書舍人等職。1163年,張浚出兵北伐,被任為建康留守。此外還出任過撫州,平江,靜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長官。乾道五年(1169)年,以顯謨閣直學士致仕。是年夏於蕪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三十八歲。有《於湖居士文集》、《於湖詞》傳世。《全宋詞》輯錄其223首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