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欒宮村

南欒宮村

南欒宮村隸屬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雪野鎮,位於萊城北40公里、鎮政府駐地4公里處。東鄰欒宮村,南鄰東峪村,北接北欒宮村,西至嶺東村,耕地面積1736畝,現有人口2243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欒宮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地理位置: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雪野鎮
  • 人口:2243人
基本概況,教育狀況,經濟發展,歷史沿革,地圖信息,

基本概況

據村碑記載,早在明朝洪武年問,山西因大旱,從洪武三年至永樂十五年,歷時50年內大批移民東遷中原、華東數省,遍及大半箇中國。而部分移民落根于山東。據《欒氏譜》記載,明永樂年間,欒姓由淄博遷此,張姓早居,原址在北欒宮南,以村名村,故名南欒宮。現今20姓,以王、魏姓居多,是雪野鎮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村莊。
抗日戰爭初期,因襲舊制,雪野鎮的大部分村莊分別屬於萊蕪縣第七區和萊蕪縣第八區管轄。當時區以下設鄉(鎮),鄉(鎮)直接領導村。南欒宮村隸屬七區所轄;1941年,萊蕪劃為萊北、萊東、新甫三縣。同年,撤銷級(鎮),劃大區為小區,以區轄村,南欒宮村隸屬萊北雪野區;1945年10月,三縣合併,復稱萊蕪縣;1951年3月萊蕪縣改地名區為數字區,雪野區為十二區,南欒宮村隸屬十二區:1955年10月,萊蕪縣又恢復地名區,南欒宮村隸屬雪野區;1958年3月,撤區劃鄉,南欒宮屬上游鄉;1958年10月,南欒宮村劃歸上游公社;1984年4月,上游辦事處分為上游、雪野、鹿野三鄉(鎮),南欒宮村隸屬上游鎮;2001年,撤鄉並鎮後,上游鎮、雪野鄉、鹿野鄉合併為雪野鎮,南欒宮村隸屬雪野鎮。
村中央有一棵古槐,高15米,粗圍8米,風侵雨蝕,樹幹已中空,但二分之一的表皮依然支持著樹身。據記載,古槐已有千年樹齡,據推算,應是宋時所植。螞蟻這種小動物在中國大地上隨處可見,但古槐樹上、樹下沒有一隻螞蟻,為村中一景。群山環繞,松柏參天,南欒宮村坐落在山腳下,地形成盆地狀。磨池嶺、風凰山、黃石崖形成獨特,海拔都在600米左右,山下水流不斷,匯集注入嶺東水庫。優越的天然風光為發展旅遊業創造了條件。

教育狀況

南欒宮村歷來非常重視教育事業。早在清末,村民王連居先立私塾,招收數十名學生,並僱請私塾先生。後競相效仿。到1966年撤消高考前,共走出本科生5人、大專生43人。恢復高考後,在村兩委的帶領下,曾兩度翻新校舍。為加強對後人的教育,村兩委於1995年在劉繼福書記的帶領下,動員全村捐款捐物,投資17萬新建校舍44間,內部設施齊全,師資完備。張廷加接任新校的第一任校長。

經濟發展

南欒宮村水源貧乏,為解決灌溉難的問題,村民捐資出力,先後修建了林峪水庫(投資147萬元,儲水量42.5萬方,庫壩身高22米,長105米,上庫基寬2米,底寬8米),大南峪水庫(投資36萬元,儲水量為14萬方),小南峪水庫(投資7萬元,儲水量為10萬方)三座水庫。其中大南峪水庫山路崎嶇,村委劉書記帶領村民先築路14里,解決了南峪道路運輸難的問題。為有效利用水源,投資36萬元,從朱家峪修管道4222米。三大水庫的建成,使本村80%的土地實現了自流灌溉,極大地改善了生產條件。
近幾年由於放牧和砍伐,9300畝山場已不同程度地遭破壞。從2000年開始,村領導抓住改革契機,實行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對山場作價拍賣。不到一年的時間,7800畝山場全部拍賣給村民。林業部門及時為農戶核發了林權證,依法保護了林權和權利人的合法權益,調動了民眾投資投勞的積極性,加快了荒山治理步伐,走出了一條“以山養山,以林養林”的好路子。除此以外,還對灌溉設備限時拍賣。1997年,投資47萬元的自來水工程竣工。‘南欒宮村成為雪野鎮率先吃上自來水的村莊。“戶戶吃水不出門"成為南欒宮村的代名詞。
“昔日黃水不清,今日改名換姓。”穿村而過,有一條“黃河”。昔日這條河為村民的來往帶來了不方便。後來在錢如傑、王日太書記的先後帶領下,整修河道。河兩岸修起了4米高的河堤,先後在上游、中游和下游築起三座橋,改變了村貌。劉繼福書記帶領村民硬化路面800多米。後投資27萬元再次硬化路面。至此,硬化路面總面積1萬平方米,還在路側建防護欄。在2001年l2月20日路面硬化、深井工程典禮大會上,順河街更名為泉城街,市民政局、市財政局、中國銀行萊蕪分行三單位回響市委、市政府實施“富民強村工程”的號召,組成工作組幫扶完成。泉城街硬化全長760米,寬5米,井深175米,每小時出水30方,擴大水澆地300畝。
南欒宮村是個傳統的養殖大村。前些年,以山場面積大,飼草豐富的資源優勢,大搞養殖。1995年,村里先後共投資2.8萬元,買來黑山羊84口和7頭魯西黃牛,建成萊蕪黑山羊繁殖基地。自從封山禁牧以後,村 人開始建棚養雞,現已達40多戶。
花椒是南欒宮村重要的經濟收入之一。這裡氣侯適宜,土壤酸碭適度,適合花椒的生長,戶均1.3畝。據統計,2000年村共產花糙15萬斤。僅此一項!戶均收入1600多元。每年8月,花椒成熟季節紅遍山野,景色壯觀。該村主要糧食作物是玉米、小麥;經濟作物笮花生、棉花等。省道仲臨路穿村而過,為全村的經濟發展插上了翅膀。
“法德結合、文明理家”,醒目的標語隨處可見,該村先後被評茭“法德文明示範村”。2001年被評為市級文明村、區先進黨支部。連續5年被評為市級農村基層紅旗單位、先進村委辦公室,一枚枚森譽獎章映人眼帘。
走近南欒宮村,文明、親情處處可見。

歷史沿革

一、烈士英名錄
畢雲德 畢先元 孟憲謹 王增陽 王增玉 孟憲軍 吳戴友
張佃信 魏洪孝 邱長茂 劉慶著 馬方倫 王希平 孟慶賢
二、歷任村支書
1939年10月一1940年5月 魏洪典
1940年-5月一1941年6月 黨支部分為西村、東村、青山三個支部,支書分別是魏東坤、欒日吉、孟香齋
1943年12月一不詳 張蘭杏
一1950年12月 欒日紹
1951年1月一1955年3月 錢如京
1955年4月--1955年12月 孟憲陽
1956年1月--1 957年6月 孟香齋
1957年7月一1959年2月 劉曰仁
1959年3月一不詳 吳加增
1964年一1966年4月 錢振才
1966年5月--1967年 吳加增
1967一不詳 孟昭貴
1971年2月--1975年10月 吳加增
1975年10月--1988年 錢如傑
1989年一1994年 王日太
1994年5月一 劉紀福
三、歷任村主任
1939年11月一1941年12月 魏洪德
1942年1月一1942年9月 魏洪明
1942年10月一1950年12月 孟香齋
1951年1月一1959年1月 劉日仁
1959年2月一1971年3月 孟憲陽 孫漢祥
1971年4月一1971年9月 吳加增
1971年10月一1971年12月 張蘭杏
1972年1月一1980年6月 張立明
1980年6月一1982年12月 邱貴福
1983年1月一1983年12月 孟慶禹
1984年1月一1989年9月 王日太
1989年10月一1994年9月 王洪義
1994年10月一1998年4月 劉繼福
1998年5月一2001年12月 邱貴福
2002年1月一 劉紀福
四、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孟慶雲 曾任浙江省勞動廳廳長,已離休
畢泗春 山東省財政廳綜合處處長
畢泗忠 泰安市政府法制局副局長
亓存義 原萊蕪縣計生辦主任,已離休
五、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劉慶會 中學高級教師

地圖信息

地址:濟南市萊蕪區三二七省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