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曲

南曲

南戲是中國戲曲史上最早成熟的戲劇類型,北宋末年至明朝初年(12世紀~14世紀)流行於中國南方,為區別同時代的“北曲雜劇”,後人稱之為南曲戲文、溫州南戲或戲文。

2008年6月7日,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申報的“南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序號:764 Ⅴ-7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曲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申報地區: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 遺產編號:Ⅴ-71
歷史淵源,傳承現狀,傳承保護,普查蒐集,代表人物,

歷史淵源

宋元時南方(長江以南,以溫州、永嘉為中心)戲曲、散曲所用各種曲調的統稱,用韻以南方(江浙一帶)語音為準,有平上去入四聲。音樂上用五聲音階,聲調柔緩婉轉,以簫笛等伴奏,明代初期亦用箏、琵琶等弦索樂器。宋元南戲明清傳奇都以南曲為主。相對於大都淵源於唐宋大曲、宋詞、諸宮調和北方民間曲調,並吸收了金元兄弟民族的音樂綜合發展而成的北曲而言。
漢文化交融發展的藝術結晶——長陽南曲
長陽南曲是湖北地方小曲中一個較為古老的曲種,自古稱為《南曲》(亦稱絲弦)。1962年定為現名,主要流傳在長陽、五峰兩個土家族自治縣境內,以資丘最盛。它以濃郁的民族民間特色和鮮明的地方風格,在曲壇享有盛譽,被譽為“郁香的山花”。
根據長陽南曲曲牌、曲體等方面的歷代流傳情況足以說明,它是在明清俗曲——我國整個曲唱藝術總的源流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它最早傳入土家地區的時間,至遲在清雍乾之際,系“改土歸流”前後引進而“土化”的藝術品種,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了。長陽南曲歷來無專業藝 人,系民間流傳,摯友相教,或子從父學,世代相襲。土家族南曲藝人是繼承發展南曲藝術的主體隊伍。一個曲種能在土家山寨紮根兩百年,這在湖北地方曲種,乃至全國300多個曲種中,亦不多見。至今土家山寨的人們逢年過節、聚媳嫁女、生日祝壽以及勞動之餘,往往相邀聚會,你彈他唱,拍板邦腔,自唱自樂,自娛娛人。素稱“南曲之鄉”的長陽資丘,每每夜深人靜,但聽得吊腳樓上三弦咚咚,曲聲縈迴,面對山鄉夜色,令人心曠神怡。
長陽南曲是一種比較高雅的彈唱藝術,多在婚、壽等喜不場合中演唱。表演形式主要是坐唱,多為一人自彈自唱,也可多人自彈自唱或一人彈奏,一人邊打簡板邊唱,根據曲目內容還可對唱。傳統曲目中少道白,沒有動作表演。長陽南曲優美抒情婉轉動聽,其音樂具有剛少柔多,長於敘事的特點,屬曲牌體唱腔,整個唱腔分為“南曲”和“北調”兩大腔系。在“南曲”腔系中共有31個曲牌,其中[南曲頭]、[垛子]、[上下句]、[南曲尾]為南曲的當家曲牌;在“北調”腔系中,只存[寄生]1個曲牌。南曲的主奏樂曲為小三弦,兩人唱時加簡板打節奏。
在曲目內容上,長陽南曲既有全國流行的一些共通的題材,如取材小說及戲本《三國演義》、《水滸》、《西廂記》等當中的章目,同時也有表現土家民族風情的特殊題材,如《胖大娘過江》、《螳螂討親》等。在曲牌音樂上儘管存在有全省乃至全國通用的曲牌小調,如《四季相思調》、《洋菸調》、《垂金扇》、《雪花飄》、《鳳陽調》、《疊斷橋》等,但通過長期流傳演唱,在曲調進行,旋律裝飾特點,演唱的潤腔著色,伴奏烘托等方面,均顯示出已經“南曲化”和“本地化”了。
長陽南曲傳統曲目的文詞多是短篇,還沒有發現中篇或長篇,一般在50句左右,唱詞總的看來較為文雅,運用比喻、對仗、排比、擬人、誇張等多種修辭手法,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絕妙好詞。如“金埒馬嘶芳草地,玉樓人醉杏花天”,“胭脂山上堆銀粉,黃鶴樓前掛玉條”、“閒時簡板敲明月,醉後漁歌唱夕陽”等。
南曲雖非土生土長,但由於引進土家山寨定居流傳、世代相襲而逐漸“土化”,它是土家族和漢族文化交融而產生的藝術結晶。
南曲是流行於五峰、長陽等地的一種地方小曲。在長陽叫“長陽南曲”,在五峰,人們還是習慣沿用民間的傳統稱謂,依舊叫它“南曲”。
這一古老的曲種,已有專家論證它在五峰、長陽這塊地方存在200多年,依據主要是藝人口碑和實物佐證。1982年的五峰南曲藝人座談會,參加會議的付家堰鄉老藝人張宏鰲,就保存有一把其父張開書老先生傳下來的當時已有180多年歷史的小三弦。會上還發現用了100多年的簡板,傳了幾代人的老手抄本南曲本經。這些東西的發現都是和專家們的論證吻合的。

傳承現狀

南曲在五峰大部分地區都流行,原16個鄉鎮,除縣城所在地、採花、牛莊、後河、灣潭以外,其餘 11個鄉鎮都有分布。其中,漁洋關、蒿坪、長樂坪、白鹿莊、謝家坪、紅漁坪、水濜司、付家堰是主要流行區,盛行一時。升子坪、仁 和坪、清水灣三鄉鎮也分布,三地有簡、許、楊、張等姓人氏學唱過南曲。仁和坪的簡純之常到漁洋關、蒿坪 、長樂坪 參加唱堂會,和著名南曲藝人杜海卿、向在茲等互相唱和。
漁洋關老藝人李聯全回憶,沙市荊州以前也有人唱南曲,20世紀40年代初,李到荊沙做生意,曾在洪湖某棧房聽人唱《陳姑趕潘》,兩人以曲成友,互相切磋。李回漁洋關時,還從沙市買回一把中三弦。

傳承保護

普查蒐集

五峰的蒐集工作,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1956年11月初,文化館召開全縣各個藝術門類的首屆民間藝人代表大會 ,與會者有堂戲、皮影、南曲、漢劇、民間美術等代表共12人。會議內容有方針政策貫徹學習,藝人情況登記,演出情況,劇目統計,節目內容摸底調查,資料蒐集等。從1957年起,在廣泛開展農村文化活動的和會演的基礎上,組織一年一度的春節民間文藝會演。當時南曲藝人如謝家坪的三蔡(蔡洪高、蔡福高、蔡德高)、紅漁坪的陳文章、蒿坪的胡次生、漁洋關的向在茲、仁和坪的簡純之等人,都是當地業餘文化活動和會演的骨幹。
1962年11月,文化館召開第二次民間藝人會,會上貫徹學習文藝八條,民間資料的挖掘整理,鼓勵藝人帶徒傳藝,對生活有困難的藝人發放補貼。挖掘整理工作一直持續到1964年,但文化館由於人員變化,運動接踵而至,這批彌足珍貴的資料沒能集中妥善保存。
20世紀60—70年代末,劇團的創作人員借下鄉鍛鍊、巡迴演出之機,零星蒐集過一些南曲資料。但局限性很大,僅在柴埠溪、紅漁坪找過杜海卿、陳文章等人;目的不明確,僅僅是學唱,找創作素材;儘管後來憑這些資料寫了《熊熊跳海》、《賀龍三進漁洋關》、《周處改過》等作品段子,但沒有留下什麼有價值的原始資料
1980年,縣裡開始大規模地蒐集民歌,同時通過文化館站對全縣進行了南曲普查,重點地方文化局在1981年又組織專班進行了核查。1982年3月底,召開了全縣南曲藝人座談會,有10多位平均年齡72歲的老藝人參會。共收錄了20多個曲牌 和30多個傳統段子。應該說,五峰對南曲的蒐集開始得並不晚,只是事情沒有做完,20世紀80年代初再接著做時,已水過三秋,大多數藝人已先後謝世,留下很多遺憾。

代表人物

南曲藝人據1956年的情況統計,能自彈自唱幾十個段子的造詣較高的藝人有10多位,全部藝人近百。有代表性的藝人是以下三位:
楊志柏(1900—1968):長樂坪甘溝村農民,讀過多年私塾,學過郎中,文學音樂修養很高,能唱幾十個段子。據杜海卿等人說,《趕潘》是楊志柏裝的腔(編曲),他是五峰的南曲藝人中唯一能夠編曲的藝人。
胡次生(1905——1980):蒿坪火田坑農民,讀過7年私塾,20歲時拜朱合清(蒿坪人,生卒年不詳)為師學唱南曲,同時還兼學唱皮影子拉京胡,也能唱幾十個段子。胡次生的三弦和京胡都學得很好,曾在當地和全縣會演的舞台上表演過三弦和京胡獨奏,是藝人中樂器演奏水平最高的藝人。
杜海卿:1903年生,長樂坪柴埠溪農民,4年私學文化,17歲時拜蘇博安(白鹿莊人,生卒年不詳)為師,後與楊志柏、彭紀堯(長樂坪人)、吳遠慶(長樂坪人)等互教互學,技藝日臻成熟。學成後,即到各地演唱,獨立行藝。曾在縣內漁洋關、仁和坪、付家堰、紅漁坪及鄰縣長陽唱過堂會。杜海卿彈、唱俱佳,能自彈自唱幾十個段子和曲牌,尤以善唱《掃松》、《趕潘》等段子著稱。他的演唱細膩優美、婉轉流暢,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20世紀50年代末始,接待過省、地、縣多批次文藝工作者上門採風蒐集,曾為長陽南曲提供重要曲牌和曲目。80年代初曾被縣文化局評為首批優秀民間藝人,是南曲藝人中傳承資料最多的代表人物。
除以上三人外,傳承資料的還有田科甲、張宏鰲、顏煥卿(漢陽人,後遷居漁洋關)、張朝美(女、蒿坪人)等10多名藝人。
田科甲:1922年6月生,水濜司二墩岩農民,師父田善甫(水濜司人,生卒年不詳),10年私學文化。會唱《才子游江》、《三國英雄》、《春去夏來》、《自嘆》、《寄生》等段子曲牌。
張宏鰲:1910年生,付家堰鄉農民,12年私學文化,17歲跟父親張開書學唱南曲。會唱《趕潘》、《掃松》、《四惡遇老》、《賀新婚》《春去夏來》、《漁樵耕讀》等10多個傳統段子,有一定藝術造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