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採茶戲

南昌採茶戲

南昌採茶戲是江西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起源於清道光年間南昌民間的“花燈”和“十二月採茶調”,經燈戲、三腳樁、半班等階段而於清末形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昌採茶戲
  • 地區:南昌
簡介,緣起,進城,交流,輝煌,發展情況,

簡介

南昌採茶戲流行於南昌、新建、安義等地。主要曲調有“茶燈調”和由“茶燈調”發展演變而來的“攀筍調”、“秧麥調”、“下和調”等。音樂伴奏的二胡有“花奏秦腔”的演奏方法,分中弓與短弓兩種,而短弓又有頓弓、顫弓、上滑音、下滑音、打指等拉法。傳統劇目有以江西南昌民間故事為題材的《南瓜記》、《鳴冤記》、《辜家記》和《花轎記》,合稱“南昌四大記”,富有鄉土特色。是由民間採茶燈和燈彩相結合發展演變而成,後又吸收了南昌地區的民間舞蹈並與之相結合。

緣起

南昌採茶戲是具有代表性的江西採茶戲之一,而江西採茶戲是中國採茶戲的始祖,主要發源於贛南信豐、安遠一帶。“贛南茶事興盛,歷史悠久。”據說,宋、明、清三代,贛南均有名茶列為貢品,當地勞動人民都為繁榮的茶事而載歌載舞。眾所周知,在茶葉生產中,首要工序就是採茶。在翠綠山野與明媚的春光中,人們一邊勞動,一邊唱著山歌,既消除了疲勞,也抒發了感情,“採茶歌”由此而來。而採茶歌與民間舞蹈相結合,則是在許多年以後的新春之際,隨民間各種燈彩在鄉村表演,即形成採茶燈戲的演出,這便是採茶戲的最早雛形。採茶燈戲中所演唱的採茶歌為“十二月採茶歌”,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順採茶”,從正月唱到十二月;二是“倒採茶”,從十二月唱到正月;三是“四季茶”,則唱一年的春夏秋冬。演唱時,舞者口唱“茶歌”,手提“茶籃”作道具,載歌載舞,從而形成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採茶燈戲,俗稱“茶籃燈歌”。
贛南採茶戲形成後,即分成幾路向外發展,除遠至閩、粵、湘、桂諸省區所形成的支系之外,在江西省境內即形成了贛東、贛西、贛南、贛北、贛中五大流派。南昌採茶戲屬於贛北流派,至今有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發脈於載歌載舞的採茶燈戲,扮唱《十二月採茶歌》及各種民間小調,以南昌、新建兩縣為中心起步、發展起來的。
據史料記載,清朝道光末年,採茶戲由燈彩演變成戲曲。清朝光緒年間,南昌採茶戲在南昌禾埠起班。當時的劇目多為“二小”(小丑、小旦)扮演,如《攀筍》、《賣棉紗》等。之後,隨著劇情的需要,“二小”逐漸發展為“三小”(小丑、小旦、小生),如《下南京》、《賣花線》等,因此民間俗稱採茶燈為“三角班”。後來,這種表演已不局限於表現茶事了,而是出現了大量表現日常生活內容的小戲,到了這時,“半班”也就因此宣告誕生了。“半班”則已基本形成為採茶戲班的規模,有十幾二十人,有服裝、道具和樂隊,已能夠上演差不多完整的各種劇目,所以很受鄉間民眾的歡迎。

進城

清末民初,採茶戲藝人根據南昌發生的真實故事,創作了《南瓜記》、《鳴冤記》、《辜家記》、《花嬌記》等傳統劇目(俗稱四大記)。“哭不死的梁山伯、殺不死的蔡鳴鳳”,是人們對南昌採茶戲常演傳統劇目的謔語。儘管採茶戲頗受鄉間民眾的歡迎,但是由於清末民初時期的南昌採茶戲內容不甚健康,大多為“十八摸”之類的黃色小調,難登大雅之堂,直到1927年才得以光明正大地進入南昌城。
據史料記載,1927年以前,南昌採茶戲也曾“偷偷摸摸”進城唱過“堂會”。當時,官家為了取樂,便私下請戲班子進城演戲。1927年,在南昌人脈熟絡人士鄧官保(律師)、徐志庭(菸酒公辦所稽查人員)、商人梅三和三人的邀請下,以陳金水為首的採茶戲班子在當時的南昌新舞台京劇團演出。由於南昌新舞台京劇團房東羅某的反對,兩個月後,採茶戲班子搬至新昌舞台(南昌城隍廟附近)演出,但是最終由於各種原因,陳金水採茶戲班子離開了南昌城。
同年8月,熟知採茶戲“開支小、收入多”的梅三和在新游嬉場(今南昌劇場)設場,請人表演採茶戲。為了吸引顧客,梅三和聘請了京劇名樂師梁伯齡教習各種曲牌。一時間,前來看戲的市民將劇院擠得人山人海。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梅三和又在疊山路開設升泰游嬉場(後被南昌土豪阮南庭霸占)。此後,南昌陸續增加了洪都游嬉場、民樂游嬉場兩家劇院表演採茶戲。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南昌採茶戲有了女旦角。
1937年,梅三和開辦“平民劇社”,招收10歲左右的男女學員,專門學習南昌採茶戲。經過一年多的正規訓練,這些學員在新游嬉場登台演出。由於這些學員都是經過正規培訓的,所以演出效果遠遠好於南昌其他三家劇院。此外,“平民劇社”走出了一大批諸如鄧筱蘭、周奎生等優秀人才。
1938年日寇占領南昌後,為了方便召集老百姓開會,日寇開辦了兩個採茶戲劇團。大批採茶戲藝人逃難到吉安、贛南一帶。此時,大批逃難到贛州的採茶戲藝人成立了劇團,並在當地演出,這段時期,南昌採茶戲被稱之為贛劇。

交流

民國時期,自然災害、戰爭使得各地人口流動較大,迫於生計,一些外來人員只得選擇賣藝維持生活。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南昌採茶戲吸收了其他地方戲的特點。其中,南昌採茶戲與安徽黃梅戲交流甚多。
據安徽省文化廳調查,民國時期,安徽黃梅經常發生洪災,部分黃梅人逃至南昌,並將逃荒生活編成小戲如《逃水荒》等,在南昌賣唱。據南昌市採茶劇團副團長熊陽秋介紹,南昌採茶戲與黃梅戲共有34個劇目相同。此外,從劇目分析,南昌採茶戲與贛劇相同的有《賣水記》、《鳳凰劇》等26個;向京劇學來的或自編的提綱戲共有13章節。
在廣西桂南採茶曲牌中,“賣茶”曲牌裡面一段唱詞是:“家住江西南昌府,一名叫做王玉成。”唱詞中提到了南昌的王玉成。據南昌採茶劇團老藝人稱,過去南昌也有採茶歌,但這些歌舞節目已經失傳,無法考證。但是,由此可以肯定,桂南採茶戲與南昌採茶戲有歷史淵源。

輝煌

1950年6月15日,江西地方劇院成立。與此同時,當時的南昌“蓮方”、 “聯藝”民間劇團合併為南昌地方劇實驗劇團。1953年2月,在江西地方劇院的基礎上,吸收省文工團部分演職員成立省採茶劇團。1956年,南昌地方劇實驗劇團改稱南昌市採茶劇團。
此後,南昌採茶戲步入鼎盛時期,曾多次為重大政治和外交活動做專場演出,主要演員還受到了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59年8月,黨的八屆八中全會在廬山召開,省採茶劇團演出了大型傳統戲《三女搶板》,毛澤東看完演出後接見了劇中主要演員鄧筱蘭、陳飛雲等人;1960年2月,朱德來南昌視察時觀看省採茶劇團演出的採茶小戲《秧麥》後,作詩稱“晚看採茶戲,夫妻同《秧麥》。”此外,南昌採茶劇團、省採茶劇團前往全國各地巡迴演出。
1968年底,南昌採茶劇團、省採茶劇團合併為南昌市採茶劇團。受“文革”的衝擊,劇團工作停滯,大多數演員下放,劇團主要演出《紅燈記》等具有革命色彩的採茶戲。打倒“四人幫”後,南昌採茶劇團逐漸走上了輝煌的頂峰。1978年,南昌採茶劇團演出的《寶蓮燈》賣座創歷史記錄,連續兩百多場爆滿。輝煌的採茶戲市場造就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其中,鄧筱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鄧筱蘭,10歲學藝,12歲登台,15歲成為戲班“台柱”,榮獲過江西省首屆戲曲會演優秀表演獎、中南區首屆戲曲會演個人獎等榮譽,人們親切地稱之為“莜蘭子”。

發展情況

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期,伴隨著其他門類演出市場的活躍,戲曲演出開始盛況不再,和其他地方劇種一樣,南昌採茶戲也從頂峰逐漸滑落。1991年,由於劇場出租給他人經營,劇團只得下鄉演出。在這個階段,大批人才流失。直到2002年初,劇團收回劇場使用權後,才恢復排練《三女搶板》、《三看御妹》等傳統劇目。
此後,南昌採茶劇團再次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2003年春該劇團演出的大戲《逃之夭夭》被改成電視劇《桃花運》;2004年底,應澳門全球華人聯合會的邀請,南昌採茶劇團赴澳門演出;2006年初,南昌採茶劇團前往法國、比利時等7國訪問演出。同時,編演的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多種獎項。
近幾年,南昌採茶劇團招收了近十名大專院校的專業人才,隊伍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儘管如此,南昌市採茶劇團副團長熊陽秋坦言:“目前,我們還是在傳承階段,而沒有發展到改革創新時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