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陽村

南城陽村

南城陽村,位於山東省海陽市市方圓街道辦事處東北方向,距方圓街道辦事處7公里,隸屬海陽市方圓街道辦事處。東鄰308國道、西與於家村相連。域地地理條件優越,實屬海陽市北大門一方寶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城陽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海陽市
  • 政府駐地:南城陽村
  • 電話區號:0535
  • 郵政區碼:265100
  • 地理位置:省海陽市房源街道辦事處東北方向
  • 面積:2平方公里
  • 人口:1510人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略帶海洋性
  • 機場:西鄰青島國際機場
基本信息,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大事年表,地理環境,當地人物,歷史名人,當地名人,經濟發展,農業發展,工業發展,基礎設施,三大產業,文化建設,民間文化,人文關懷,社會進步,組織建設,地圖信息,

基本信息

南城陽村,位於海陽市區東部,西距海陽市區7公里,地處東經121°13′,北緯36°48′。東與鎬地村隔河相望,西與它山泊村相連,南與宅子頭村隔青威公路相望,北與邵家村接壤。隸屬方圓街道辦事處。
南城陽村南城陽村
全村轄區總面積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1.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水果、蔬菜等。
2015年,全村532戶,1510人,有朱、等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為王姓。
195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0萬元。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697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2%、58%、10%,人均純收入2980元。

地理位置

南城陽村位於山東省海陽市房源街道辦事處東北方向,距辦事處7公里。東鄰308國道、城陽世紀公園,西與於家村相連,西鄰流亭國際機場,北與城陽新區隔橋相望。

歷史沿革

崇禎年間(1628-1643年),王姓來此建村定居。因建村於招虎山前城子頂之南的平地處,地勢低洼,雨季積水,故命村名城洋。後演變為城陽。後為與北城陽對應,遂改名南城陽。
永樂初年,羅氏始祖羅勝由雲南遷城陽以南立村,當時村名沿用古村名—紫鄉村,取“紫氣東來”瑞祥之意。後因城陽村的聲譽逐漸顯赫,因在其南,便改稱南城陽村。再後,為與於家村區分,又更名為羅家疃。1984年撤人民公社建鎮置,恢復原名—南城陽村。
城陽一中老校門城陽一中老校門
新中國成立前後,南城陽村隸屬海陽縣城陽鎮,1949年6月建立村政權;1998年6月隸屬海陽市區方圓街道辦事處至今。

大事年表

1941年日軍飛機4次轟炸本村,投彈數十枚,炸死2人,炸死耕牛1頭,炸毀房屋2棟。
1942年秋本村解放。
1944年成立互助組
1947年在村北寶石嶺前,挖掘出清戶部員外郎王坦墓,出土柏油千餘斤,屍體、衣冠完好如初。
[2005年攝]曾經的校門[2005年攝]曾經的校門
1956年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命名明星社。
1964年山東省副省長余修帶領工作組進駐本村,開展“四清”運動。
1985年建南城陽鄉。本村為鄉政府駐地,並設立了衛生院郵電局糧管所、食品站、獸醫站、農業銀行信用社、蠶業站等單位。1995年南城陽鄉併入東村鎮後,這些單位繼續在南城陽營業。

地理環境

域地均屬平原,土壤肥沃,最適宜種植糧食蔬菜等農作物。1949年,全村土地總面積1532畝,其後建設用地不斷擴大,農用地逐漸減少,至2002年,建設用地擴大到973畝,農用地僅有380畝,全村總戶數731戶、2050人。全村共有王、於、徐、朱、李、隋、羅、史等姓氏50個,皆為漢族。其中王姓為多190戶,占全村的25%。
南城陽村地理環境南城陽村地理環境
古老的南城陽村很有特色:民房錯落有致、參差韻勝,村東頭有座關帝廟,村西頭有座土地廟,村中間王家祠堂前面,矗立著兩尊八、九米高的旗桿(是為光緒二年王敏宗中進士而立)。更有趣的是,大街偏南的排水溝上,建有九座橋,人稱“九龍橋”。最西那座與灣巴通往村外的那座只隔三步遠,於是又有“三步兩封橋”的趣話。坐落村中央的那座,有根石條高二米左右,寬一米二、三,原是一座石棺的蓋。夏天,窮人乘涼過後,索性在上邊過夜,也圖個吉利拾官。平常,經常有人在橋旁說、笑、講故事,也經常說著說著便抬起了“槓”,於是這橋便有了名字:“抬槓橋”……

當地人物

歷史名人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在歷史的長河中,南城陽村湧現出許多有名氣的人士。其中羅祖、王錫極就是遠近聞名的兩位。
羅祖
羅祖(1442——1527明正統七年至嘉靖六年),名清,又名因,號夢鴻,法名普仁,法號悟空,門徒稱羅祖、羅大士,無為道人,無為教主。自幼聰慧好學,家境貧寒,幼時即失去雙親,14歲戍邊。羅清在青少年時期就飽嘗了人生艱辛,在精神和肉體困苦不堪之際,常思靈魂解脫之道。退伍後,遍訪佛法,先拜禪宗,臨濟宗中、寶月和尚、無靜禪師等為師,學習佛法。他精通《金剛經》,13年後悟道,成為臨濟宗中居士。後被誣下獄。在囚禁期間,寫成《羅祖五部經》,該經共5部(6冊),故簡稱“五部六冊”。共74265字。《羅祖五部經》寫成後,羅清把該經進呈明武宗朱厚熙,武宗大喜,故羅清蒙幸獲釋,並被明武宗封為“無為宗師”。其經奉詔頒行天下。由於無為教迅速在下層勞動民眾中傳播,成為一種反抗統治階級的鬥爭武器。萬曆四十四年,無為教被朝庭禁止。有關羅清的故事很多,清人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卷七起首就有《羅祖》故事一則,可見羅清影響之大。
羅祖羅祖
王錫極
王錫極(1867——1937),字卓泉,號蟄庵居士。自幼好學,少小入塾,攻讀詩書,二十歲時入庠(1887年)為附生,翌年補廩生,享受官府廩食宣統三年(1911年)入冊”明經進士”。王錫極通書經、精詩賦、善書法,是仕宦豪門的首選塾師,他設館課徒近40年,教書育人,治學嚴謹,從學者多有成就者。辛亥革命勝利後,與來青島隱居原前清遺老恭親王溥偉、軍機大臣徐世昌那桐、陸宗庠、法部大臣王土序、學部大臣勞乃宣、劉廷琛等結詩社,並被推為詩社之主。此間作有大量詩賦藝文,惜多散佚於日戰時期,今尚存《卓泉詩集》二卷、《蟄庵賦集》一卷以及《游嶗山文集》等手抄本傳世。清未即墨人黃肇顎編撰《嶗山藝文志》洋洋三十萬字,皆由王錫極點校。並與同治四年進士、鰲山衛人周銘旗一起纂修《〈即墨縣誌〉》。
王錫極開沙志王錫極開沙志

當地名人

王藩系南城陽村王姓第十一世先祖,曾任游擊之職。
王令(1872-1910)生於南城陽村一富豪之家,自幼厭讀喜耕,養成粗獷豪爽的性格,極具俠氣。清末朝政腐敗,連年災荒,苛捐雜稅甚重,民不聊生。王令與乳山宋煊文、徽村高啟旺結盟於嵩山葛子溝,聚饑民、打劣紳,逼迫官府開倉濟貧,曾兩敗官軍。後遭叛徒告密被捕,於縣城北門外“斷魂碑”下慷慨就義,時年38歲。
王同先(1950-2000)中共黨員。1970年參加人民解放軍,曾任南京軍區某軍政治部副主任。
楊寬太1918年生,中共黨員。1942年參加八路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行政13級,享受師級待遇。
王振武1924年生,中共黨員。1944年參加八路軍,後轉到地方工作,曾任中國農業銀行昆明分行行長、昆明市人大常委會委員。
王德吉1928年生,中共黨員。1946年參加人民解放軍,後轉到地方工作,曾任臨沂地區藥品檢驗所所長,享受地級待遇。
王振儒1930年生,中共黨員,副主任醫師。1947年4月參加人民解放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曾任醫生、助理員、科長副處長、四0八醫院院長、北戴河海軍療養院院長等職,大校軍銜。
王維海1937年生,中共黨員。1946年參加人民解放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後任第四軍醫大學教授,享受軍級待遇。
王洪科1946年生,中共黨員。畢業後分配於黑龍江省綏芬河市工作,曾任綏芬河市人民法院院長、公安局長、邊防檢查站站長兼書記、政委,享受地級待遇。
劉兆璽1949年9月生,中共黨員,主任醫師。1972年任教,1977年於山東醫科大學畢業,分配到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工作,曾任醫務主任、主任醫師。發表論文10篇,參編《臨床用藥必讀》一書,由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曾獲山東省計畫生育科技進步三等獎。

經濟發展

農業發展

南城陽村世代以糧為主,種植蔬菜少量。新中國成立初期,生產條件差,糧食產量不高,僅維持口糧而已。1956年走農業合作化道路,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生產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到1968年糧食畝產突破千斤大關,成為嶗山縣率先過“長江”的村。70年代,該村被確認為海陽市蔬菜種植基地之一,種植蔬菜面積逐年擴大。1984年實行聯手承包責任制,是年全村共有農用地840畝,種植蔬菜面積達80%,其中大小拱棚占37%,蔬菜品種達20餘種,全村蔬菜產值達到40萬元。到2002年農用地共有330畝,蔬菜種植占100%。隨著“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畝產收入達8000餘元,全村蔬菜總收入達260餘萬元。

工業發展

1965年村成立副業大院,設烘爐、白鐵加工、縫紉組、理髮等服務項目,年收達2.5萬元,既服務了生產,又方便了民眾。隨著集體經濟的壯大,公共積累逐年增加。70年代進一步實施工企興村戰略,從1972年到1982年,先後又辦起了窯場、礬土加工場、染線廠、織帶廠、糧食加工廠、養雞場、塑膠製品廠等8處,使集體工企業達到鼎盛時期,年產值達360萬元,實現利稅50萬元。1993年村委對集體工企業進行改革,實行招標承包,年總產值500萬元,創利稅80萬元。1995年始,工業興村走招商引資之路。先後投資200萬元建廠房3600平方米。到2002年全村共引進韓國企業3家,內資企業13家,年租賃費達120萬元。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第二產業的不斷發展,有利的帶動了第三產業,到2002年,全村共有小百貨店43戶,飲食服務業17戶,理髮浴池業12戶,照相業2戶,機車維修、白鐵加工、電汽焊11戶,年總產值420萬元,上徼稅金8萬元。2002年,全村一、二、三產業總收入達到2480萬元,人均收入5300元。

基礎設施

南城陽村十分重視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公益事業。1959年全村通電;1984年農村電網形成;2002年全村有高壓線路5公里,低壓線路12公里,變壓器3台,總用電量200萬度。二十世紀70年代建起村辦自來水塔引水到戶,結束了吃水繩拔肩挑的歷史。1995年村投資50萬元,引用鎮自來水公司標準水。1994年至2000年村兩委累計投資80萬元,先後開發了4條大街,鋪瀝清路5公里。自此結束了街道狹窄、雨季泥濘的局面。2000開始實施“居住樓房化”戰略,到2001年,村兩委投資600萬元,於村東側建起了建築面積為1.1萬平方米的五層居民樓4棟,120戶村民喬遷新居。

三大產業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00公斤,總產1.8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300公斤,總產5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達到500公斤,比1978年增長20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416公斤,總產45.6萬公斤。
1990年起,黨支部、村委發動民眾建蔬菜大棚64個,常年總收入達40萬元;發展養殖業,蛋雞養殖量在千隻以上的有16戶,常年總收入20萬元;肉食雞養殖戶20戶,常年總收入20萬元;牛、羊、豬等常年總收入10萬元。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543萬元,其中農業收入315萬元,林業收入3萬元,畜牧業收入170萬元,漁業收入3萬元,其它收入52萬元。
第二產業1978年後,建起磚廠、汽車大修廠、建築隊及麵粉廠、油坊、粉坊、羊毛衫廠、塑膠包裝廠及塑膠再加工等企業。其中建築隊常年收入60萬元,利稅10萬元。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200人,收入978萬元,其中工業收入880萬元,建築業收入98萬元。
第三產業1951年,辦起了供銷社代銷店。後又辦起了信用社代辦點、飯店等,收入微薄。改革開放後,發展起理髮店、飯店、浴池、商店、電氣焊加工部等,並設批發市場一處。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40人,收入176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60萬元,服務業收入86萬元,商飲業收入30萬元。

文化建設

民間文化

南城陽村十分重視民間文化。早在建國初期,人們為了慶祝解放、歡歌幸福生活,自發地組織起秧歌隊、高蹺隊,隊員從七、八歲兒童到五、六十歲的老人,人數達五、六十人。同時,業餘劇團也成立起來。至一九六六年,先後演出了《漁夫恨》(抗美援朝時期),《土地還家》(土地改革時期)《二蘭記》(宣傳婚姻法時期)《王貴與李香香》、《劉巧兒》、《一個志願軍的未婚妻》、《劉四姐》、《血淚盪》等歌劇。一九九八年村里重新組起了大秧歌隊。2001年演出的花傘舞《喜慶》,榮獲城陽區演出二等獎,街道演出一等獎。

人文關懷

經濟的發展,村莊的變化,為廣大村民帶來了實惠。60年代對鰥寡孤獨老人實行“五保”。1985年始為村民免交農田澆水費累計270萬元。1991年始,村集體為獨生子女支付備用金累計18萬元;1992—2002年參加社會養老人數達到600人,村集體給予一定數額的補助,累計5萬元;2002年始,為女滿55歲,男滿60歲和7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補助費,分別達50元和60元,且逢老人節,每人加發麵粉50斤、大米20斤、生油10斤,深受民眾歡迎。
南城陽村的百歲老人劉某某家中南城陽村的百歲老人劉某某家中
南城陽村堅持“兩個文明一齊抓”,使廣大民眾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全村共有183戶村民被評為“五好家庭”,86戶被評為“十星級文明戶”。村莊自1988年起連續被海陽市方圓街道辦事處評為“文明村莊”。

社會進步

1947年,成立南城陽國小,兒童入學率為40%。1950年,成立南城陽完小。1958年,成立南城陽農中。1968年,成立南城陽聯中,後改為南城陽中心國小。1999年,聯辦村共同出資36萬元,建起中心國小新校舍,學校設備齊全,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兒童入學率達到100%。自建國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60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75公斤左右,只能靠糠菜充飢。1957年,人均糧食18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00公斤,全村總收入96萬元。2002年,人均存款3000元,全村有機動車200多輛,電話400多部,彩電200多台,洗衣機、電冰櫃、電烤箱等家用電器,也進了農民家中。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齊,村民住房全部都是草房,人均住房面積不足5平方米。2002年,有三層樓房1棟,二層樓房7棟,村南大街寬30米,並在此設集市。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0多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6年,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86年起,集體免費供應自來水。1994年,全村安裝閉路電視。同年起,對考入大專院校的學生,每人獎勵人民幣1000元;考入中專及重點高中的學生,每人獎勵人民幣500元。

組織建設

1942年,劉兆林、楊方太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最早的黨員。1943年成立黨支部,王德元任黨支部書記。1944年王清任黨支部書記,歷時11年。其間,1945年,青年婦女組織慰問隊、民兵組織擔架隊支援解放萬第。1948年,村黨支部書記王清率本村10餘人及鄰村多人,支援淮海戰役,後又隨軍南下至杭州,歷時9個月。村組織成立了互助組,先後開展了反奸、反特、反惡霸、減租減息、土地改革等民眾鬥爭。
1990年第09期黨建雜誌1990年第09期黨建雜誌
1949年,全村有黨員20名。2002年,全村有黨員49名。1955年起,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高常生、倪兆全、王占學、王大明、劉兆芳、王德先。1993年,村黨支部被中共海陽縣委評為先進黨支部。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設村公所。1943年,成立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楊芳太、王桂林、修德、王勝、楊正太、劉升、王洪志、王占學、劉平。1996年,本村被市人民政府評為蔬菜生產先進村。1998年,村委會被評為海陽市模範村委會。

地圖信息

地址: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南城陽村村民委員會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