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是美國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編著的一部管理學著作,1966年首次出版。

書中提到,每一位知識工作者其實都是管理者,而且卓有成效是每個管理者必須做到的事。書中認為所有負責行動和決策而且能夠提高機構工作效率的人,都應該像管理者一樣工作和思考。而且,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重視目標和績效,要做正確的事和最重要的事。在選用高層員工時,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注重的是出色的績效和正直的品格。在工作中,他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貢獻,知道增進溝通的重要性。他只做有效的決策。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獨到之處不僅僅在於對管理者的概念進行了重新界定,而且奠定了從行為角度研究管理者的現代領導學的學科基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外文名稱:The Effective Executive
  • 作者:【美】彼得·德魯克
  • 類別:管理學
  • 首版時間:1966年
  • 字數:約11.2萬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全書除序之外,共有八章,分別探討了管理者的時間管理、任務管理、人員管理、工作次序、決策及方法等問題。
在著作的第一章中,作者對“管理者”、“有效性”等概念進行了解釋。關於管理者,德魯克認為,在一個現代組織里,每一位知識工作者如果能夠由於他的職位和知識,對該組織負有貢獻的責任,因而能實質地影響該組織的經營及達成成果的能力者,就是一位管理者;關於“有效性”,德魯克是在認識人力資源的狀況基礎上加以闡述的。他指出,通才可遇不可求,所以應該努力的是如何學會善用專才,也就是必須提高有效性。“我們既然不能求資源的增加,就應當求資源效果的增加。”基於這種認識,他指出:“所謂有效性,就是使能力和知識的資源,能夠產生更多更好成果的一段手段。”
隨後幾章,是在討論如何養成和實現“有效性”的方式。作為一名“管理者”,如何養成一種“有效性”的方式,使這種觀念根植於自身的思想意識中,德魯克給予五點啟示:一,合理地使用時間;二,重視對外界的貢獻;三,善於利用所有的長處;四,集中精力於某些重要的領域;五,決策的有效性。在實現“有效性”的這些方式中,人作為能動的主體是唯一可以直接增加自身價值的資源。德魯克認為,對於自己的下屬和上司,做到“多問‘此人能做些什麼’,而不必問‘此人不能做些什麼’,最後肯定能養成重視人之所長及善用人之所長的態度”,作者最終將這一問題的實質,歸結為一種“態度”。
最後則是對文章核心思想的總結。

作品目錄

推薦序一(邵明路推薦序二(張瑞敏)
推薦序三(趙曙明)
推薦序四(包政)
推薦序五(陳春花)
推薦序六(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
第1章 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
1.為什麼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2.誰是管理者
3.管理者必須面對的現實
4.對有效性的認識
5.卓有成效可以學會嗎?
第2章 掌握自己的時間
1.時間對管理者的壓力
2.如何診斷自己的時間
3.消除浪費時間的活動
4.統一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
第3章 我能貢獻什麼
1.管理者的承諾
2.如何使專業人員的工作卓有成效
3.正確的人際關係
4.有效的會議
第4章 如何發揮人的長處
1.要用人所長
2.如何管理上司
3.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
第5章 要事優先
1.擺脫昨天
2.先後次序的考慮
第6章 決策的要素
1.有關決策的案例研究
2.決策的五個要素
第7章 有效的決策
1.個人見解和決策的關係
2.反面意見的運用
3.決策與電腦
第8章 結論:管理者必須卓有成效

創作背景

彼得·德魯克從小生長在富於文化傳統的環境之中,先後在奧地利和德國受過教育。1937 年,他移民美國,並在紐約大學研究生院擔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學教授。
德魯克認為,不是只有管理別人的人才稱得上是管理者。在當今知識社會中,知識工作者就可以稱為管理者,而且管理者的工作必須要卓有成效。他將自己的想法融入作品,創作出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作品思想

在19世紀60年代,大多數領導學方面的研究還認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天生的,並試圖從管理者的素質角度出發尋找有效管理者所具有的不同於常人的個人特質。而德魯克從他自己的究和諮詢經歷出發,認為沒有一個有效管理者是天生的,他們之所以如此,是由於在實踐中學會了一些有效的管理習慣。
所以,作者認為,管理者的工作必須是卓有成效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管理者的存在不是為了顯示特權和不平等,沒有光環與虛榮,它首先意味著責任,以卓有成效為目標,致力於帶領整個組織或者團隊穿過不確定性走向成功。在回答如何才能做到管理的“卓有成效”這個問題時,德魯克以“旁觀者”的獨特的視角,從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中,準確把握和預測組織發展和管理的變化,給出了可操作很強的具體方法。德魯克指出,要想達到有效工作的目的,管理者就必須養成良好的思想習慣。具體而言:管理者要明白,該把時間和精力用在什麼地方,他們必須將有限的時間用於系統而有效的工作;應善於利用外部力量取得工作成果,而非事必躬親應注重發揮團體優勢,力求完美協作;應該把精力集中在主要領域和關鍵所在;要注意決策的有效性。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德魯克認為,現代組織中知識工作者數量日益增多,並且知識工作者的成果通常要與其他人的成果結合起來才能夠產生效益,因而管理者的作用日益凸顯。但是判斷管理者的標準並不是下屬的多少,而是其成果對公司的影響如何。德魯克將“那些促進機構有效運轉負有行動和決策責任的知識工作者”都稱為管理者。由於知識工作者難以監督,因而組織效率將取決於組織成員能否對自身進行有效的管理。

作品影響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到2010年已被譯成37種語言,暢銷全世界130多個國家,是深刻影響全球商界、政界高層人士的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開創了“管理學”這門新的學科。它的出版標誌著德魯克在“組織理論”上對自己歷史地位的確定。

出版信息

1966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首次出版。2002年,收錄在哈伯·柯林斯出版社出版的《哈伯企業管理經典叢書》中。

作者簡介

彼得·德魯克(Peter F. Drucker,1909~2005年)出生於奧匈帝國統治下的維也納,祖籍荷蘭。德魯克從小生長在富裕的環境之中,先後在奧地利和德國接受教育,1929年後在倫敦任新聞記者和國際銀行的經濟學家。1931年獲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1937年移民美國,曾在些銀行、保險公司和跨國公司任經濟學家與管理顧問,1943年加人美國籍。德魯克曾在貝寧頓學院任哲學教授和政治學教授,並在紐約大學研究生院擔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學教授。德魯克一生共著書39本,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文章30餘篇,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2002年6月20日,彼得·德魯克成為“總統自由勳章”的獲得者。2005年11月11日,德魯克在美國加州克萊蒙特家中逝世,享年95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