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環扁尾海蛇

半環扁尾海蛇

半環扁尾海蛇(學名:Laticauda semifasciata)為眼鏡蛇科扁尾海蛇屬爬行動物。體長可達1209mm。身體呈圓柱形,頭頸區分不明顯,尾側扁。全身深褐色,腹面色較淺,具青褐色環紋。吻鱗橫裂為二,上半部分嵌於左右鼻鱗之間;鼻孔側位,鼻間鱗2,眶前鱗1,眶後鱗2,顳鱗2+3;背鱗平滑,覆瓦狀排列,體中段以後每一腹鱗有一中央棱脊,且後緣中央具一凹缺,肛鱗二分。

半環扁尾海蛇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但也會進入陸地進行交配、消化食物、休息和產卵。活動時間主要集中在白天。憑藉嗅覺進行捕食獵物,獵物會因個體差異而不同,捕食小型魚蝦等。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地區,分布國家有中國、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斐濟和日本。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0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半環扁尾海蛇
  • 拉丁學名:Laticauda semifasciat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爬行綱
  • 有鱗目
  • 亞目:蛇亞目
  • 眼鏡蛇科
  • 亞科:扁尾海蛇亞科
  • 扁尾海蛇屬
  • :半環扁尾海蛇
  • 亞種:無
  • 分布區域:西太平洋
  • 命名者及年代:Reinwardt, 1837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頭頸區分不明顯;體呈圓柱形;尾側扁。體長可達1209mm。全身深褐色,腹面色較淺,具青褐色環紋35—39+5—7個,環紋寬在背面約占3—5鱗,腹面約占2—3枚腹鱗,每個環紋在背面間隔約1枚背鱗。吻鱗橫裂為二,上半部分嵌於左右鼻鱗之間;鼻孔側位,鼻間鱗2;左右前額鱗之間嵌有1枚五邊形小鱗;額鱗大,長大於寬,盾形;眶前鱗1,眶後鱗2;顳鱗2+3;上唇鱗7, 2—2—3式;下唇鱗7,在第3至第6枚下唇鱗緣嵌有3枚小鱗;額片1對,前4片下唇鱗與頷片相切。背鱗平滑,覆瓦狀排列,23—23—19行;腹鱗202,其寬度為其相鄰背鱗寬的三倍以上,體中段以後每一腹鱗有一中央棱脊,且後緣中央具一凹缺;肛鱗二分;尾下鱗32—35對。

棲息環境

常棲於近海岸或海島邊礁石叢或珊瑚礁之中。

生活習性

半環扁尾海蛇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但也會進入陸地進行交配、消化食物、休息和產卵。活動時間主要集中在白天。憑藉嗅覺進行捕食獵物,獵物會因個體差異而不同,捕食小型魚蝦等。捕食過程中,一旦發現獵物,會注射毒液,通常會迅速吞下,吞咽過程一般先從頭開始。性情溫和,遇到危險時更傾向於逃跑,即使嘗試攻擊,速度也非常緩慢,但本身毒性很強。

分布範圍

半環扁尾海蛇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地區,中國主要集中在遼寧(大連)、福建(平潭)、台灣等地,同時,在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和斐濟也有分布,最北分布於日本琉球群島沿海。
半環扁尾海蛇分布範圍半環扁尾海蛇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

卵生,每年10月中旬到12月上旬集群產卵於岩礁或珊瑚礁洞穴或裂隙中,每次產蛇蛋3至7個,蛇蛋會半浸在水中並進行孵化,翌年1至3月孵出仔蛇,孵化期約160夭左右。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並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據估計,自1974以來,該物種的數量已經下降了90%以上。在菲律賓中部該物種集中地區,由於海蛇皮和熏海蛇等原因的捕殺行為,導致了該物種數量大幅減少,加之保護措施的缺乏,在該地區分布數量有限。同時,在其它範圍內的種群數,也並沒有復甦的跡象,物種數量仍處在下降趨勢。在全球範圍內,該物種沒有特異性保護措施,僅在菲律賓有兩處海蛇保護區。因此,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近危。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0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近危(NT)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實施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主要價值

半環扁尾海蛇毒液中有一種短鏈神經毒素erahutoxin(ETX),僅存於該蛇中。ETX共有62個胺基酸殘基,4對二硫鍵,呈三指型半環狀空間結構,是研究空間構象和功能關係的理想材料。ETX能競爭性結合於神經肌肉接頭的乙醯膽鹼受體,阻斷神經信號傳遞,因此常被用於神經科學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