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柱球

十五柱球是我國古代眾人輪流進行的一種集體性室內球類體育活動,類似於今天的保齡球,產生和興盛於唐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五柱球
  • 產生和興盛:唐代
  • 性質:集體性室內球類體育活動
  • 又稱:木射
十五柱球以球當箭,以木柱為靶,故又稱“木射”。唐朝人陸秉著有《木射圖》一書,對這一體育活動做了十分詳盡的介紹,可惜此書已經失傳。宋朝人在《郡齋讀書志》中對《木射圖》做了簡單的註解:用木削成筍形作靶子,上縮下擴底平,立起來不易翻倒,總計十五根。這十五根筍分為兩大類:一類通體塗為朱色,分別刻上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字,共十根;另一類塗以墨色,分別刻以慢、傲、佞、貪、濫等字,共五根。比賽時,將十五根筍立在平坦的場地一端,參加者在另一端,用一專用的木球去擊打另一端的木筍,以擊中朱色筍者為勝,以擊中墨者為負,最後擊倒朱色筍多者終勝。
筍上所刻十五字是封建倫理道德對人臧否的基本準則,漢儒董仲舒提出“五常”,以仁、義、禮、智、信為道德規範。到了唐代韓愈那裡,把“五常”視為“五德”,認為五德是人先天就有的,並由此把人分為上、中、下三品,品是不能改變的。而木射活動就反映了唐代以韓愈為代表的倫理觀,即把“五德”擴充為十,並在其對立面上尋出五個字,以分優劣、爭勝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