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聯合大學易學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北京聯合大學易學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北京聯合大學套用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易學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是以弘揚易學、研究易學及套用易學來服務於社會上的經濟發展而成立的學術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聯合大學易學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 簡述:學術機構
  • 所在大學:北京聯合大學
  • 中心機構設定:建築風水文化專家委員會等
  • 中心業務範圍:設立對外服務機構 等
  • 下設:有顧問團、秘書處、對外業務處等
中心簡介,中心宗旨,中心業務範圍,中心機構設定,中心章程,中心活動,

中心簡介

是由北京聯合大學套用經濟與管理研究所、專家、學者,和國內外易學界的諸多前輩、精英、名家等聯盟整合組成的。是一個綜合大學與社會、教學與套用、理論與實踐、研究與服務為主旨的專業學術團隊。
本中心下設有顧問團、秘書處、對外業務處、學術委員會、事業發展委員會、課題研究室、易學研究室、經濟學研究室、周易經濟決策研究室、企業文化研究室、人才培訓部、資格認證部等;在全國各地將設有聯絡處。現有專、兼職研究人員已近百人。其成員主要是大學的教授或講師,科研單位的專家或學者,易學界的名流或行家。為了建好地為我國各級政府經濟發展的決策部門、各大中小型企業、公司廠礦和社會各界人士提供優質的服務,今後還要進一步加強師資和研究人員隊伍的建設,陸續向海內外招聘一些各類實用型的研究人員。
本中心與國內外易學界、經濟學界、企業界和政府決策部門等相關機構或單位,聯繫和建立了不少戰略合作夥伴。在易學與經濟發展研究和套用方面,已經取得了相當的社會效益,在學術界也已有一定的影響力。
本中心愿與海內外的同道攜手並進,為傳承易學這一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促進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為加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而作出大家應有的貢獻。

中心宗旨

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弘揚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弘揚國寶周易,促進易學科學創新發展為宗旨,整合社會資源,提高其學術與運用水平,以創建為人類和平和進步盡微薄之力、構建和諧社會為己任。

中心業務範圍

(一)完全執行國家關於傳統文化發展的方針政略。
(二)科學的、積極的研究和發展傳統文化易學學術,巨觀了解國內外易學動態,蒐集、整理易學書刊和文獻資料,認真分析並收集對現代社會發展有實效的易學成果。
(三)不定期的在國內外組織學術討論或報告會等非盈利的學術活動,旨在傳播中華智慧文明,弘揚祖國易學博詣。
(四) 資助有易學成就、科學弘揚易學的人士,幫助有實際困難的科學研易者解決難題,並不定期向社會提供捐助。
(五) 正確引導周易科學發展,破除封建迷信,使祖國易學確有實效的為現代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
(六) 編輯出版易學研究成果論文書刊及易學名人錄,並免費或象徵性收取成本費向世界各地贈閱、發行。
(七)通過中心的綜合實力平台,義務免費的向國內外各界推薦優秀易學人才,使易學人才有發揮的博大空間。
(八)設立對外服務機構,使中國傳統文化真正科學實效地服務現代社會。
(九)傳承中華智慧文明,弘揚祖國傳統文化。

中心機構設定

企業諮詢管理專家委員會
建築風水文化專家委員會
企業文化課題研究室
易學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對外聯絡部
易學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培訓部
易學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公益事業部

中心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研究中心的名稱:北京聯合大學套用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易學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第二條 本研究中心的性質:北京聯合大學套用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易學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是從事國學及傳統文化研究、宣傳、教育、推廣、培訓、開發的民眾社會組織,是由熱愛國學、熱愛傳統文化的各界人士自願組成的文化類團體。
第三條 本研究會的宗旨:全面貫徹黨的“八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偉大構想,遵守憲法、法律、法規,以弘揚倫理道德傳統教育為宗旨,圍繞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開發、教育宣傳、對外交流等廣泛開展活動。為傳承中華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推動河北的傳統文化教育,促進河北文化產業發展,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第四條 本研究中心的所在地:北京市。
第二章 業務範圍
第六條 本研究中心的業務範圍:
(一)協助政府做好傳統文化工作的整體規劃與研究;做好各分會、各分支機構的規劃設立及業務指導、規範工作,保障全省傳統文化工作沿著積極、有序、健康的軌道發展。
(二)重視發現和培養傳統文化人才。培養社會需要的傳統文化教育工作者,為傳統文化宣傳推廣提供人才保障。
(三)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和產業開發,興辦文化事業;整理編輯出版文化典籍,有關圖書文獻,製作音像製品,影視作品,動漫作品,創作演藝節目,出版發行會刊等。
(四)為社會各界人士提供科研課題、學術方向、諮詢信息和業內諮詢服務;組織會員參觀、考察或舉辦講座、講演、專題研討,普及傳統文化科研成果。
(五)建設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研究、教育培訓基地,開展多種形式的傳統文化教育培訓;舉辦傳統文化的展覽展示,推動文化名人紀念場所建設;深入挖掘民間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整理開發民間優秀傳統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六)建立傳統文化網站,創辦電子會刊,開展傳統文化典籍資源數位化工作。
(七)廣泛聯繫國內外業內人士,開展對外文化交流、互訪、考察等活動,組織設立對外文化交流諮詢服務機構,促進企業與同業間聯繫、聯絡和交流合作。
(八)教育和鼓勵企業加強自身修養,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範者。熱愛、關心社會公益事業,積極投身和捐贈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積極參與和支持社會公益活動。
(九)牢牢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組織國學專家、文化名人、道德模範和踐行傳統文化的示範者舉辦傳統文化公益講座、論壇、報告會、巡迴演講等活動。
(十)承辦其它有關事項。
第三章 章程的修改程式
第七條 本會章程的修改,必須經中心理事會表決通過後報領導成員大會(或代表大會)審議。
第八條 本會修改的章程,必須在領導成員大會(或代表大會)通過後十五日內,同意核准後生效。
第四章 附 則
第九條 本章程經2009年10月31日領導成員大會表決通過。
第十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本研究中心的理事會。
第十一條 本章程自發布之日起生效。

中心活動

·首屆長三角易學高峰論壇致辭(2012-6-28)
·易學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成立大會(2011-1-12)
第二屆易學套用與經濟發展國際論壇(2010-9-14)
·第三屆易學套用與經濟發展國際論壇出席嘉賓(2011-6-23)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楊慶中教授—周易與人生06(2011-3-9)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楊慶中教授—周易與人生05(2011-3-9)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楊慶中教授—周易與人生04(2011-3-9)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楊慶中教授—周易與人生03(2011-3-9)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楊慶中教授—周易與人生02(2011-3-9)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楊慶中教授—周易與人生01(2011-3-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