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證券交易所(北交所)

北京證券交易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家公司制證券交易所)

北交所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北京證券交易所(簡稱“北交所”),於2021年9月3日註冊成立,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中國第一家公司制證券交易所,受中國證監會監督管理。經營範圍為依法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以及證券市場管理服務等業務。

2021年9月2日晚,習近平主席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致辭中宣布,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9月3日,證監會就北京證券交易所有關基礎制度安排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9月3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徐明任董事長。2022年6月,周貴華任北京證券交易所董事長。

2021年9月10日,北京證券交易所官方網站上線試運行。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在北京市西城區金融街金陽大廈正式開市;11月19日,發售的8隻北交所主題基金全部售罄,完成了“開市首秀”。北交所指引規範提出,發行人不得屬於從事學前教育、學科類培訓等業務的企業。

2022年11月21日,北交所首個指數——北證50成份指數正式發布實時行情。

2023年2月13日,北京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業務正式上線。2023年2月20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啟動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自12月1日起,北交所正式啟動公司債券(含企業債券)發行備案、簿記建檔等發行承銷業務。2024年1月15日,北交所公司和企業債券市場正式開市。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北京證券交易所
  • 外文名:Beijing Stock Exchange 
  • 成立時間:2021年9月3日 
  • 總部地點:中國北京
  • 別名:北交所 
  • 意義:提升服務中小企業的能力,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發展歷程,所獲榮譽,管理辦法,業務規則,基礎制度,建設思路,答記者問,設立意義,社會影響,發展目標,現任領導,相關資訊,2023年,2022年,2021年,正式開市,意義,

發展歷程

2021年9月2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發表視頻致辭。習近平說,我們將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2021年9月2日,證監會負責人表示,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主要思路是,嚴格遵循《證券法》,按照分步實施、循序漸進的原則,總體平移精選層各項基礎制度,堅持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由創新層公司產生,維持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與北京證券交易所“層層遞進”的市場結構,同步試點證券發行註冊制。
2021年9月3日,證監會就北京證券交易所有關基礎制度安排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9月3日,中國證監會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時透露,北京證券交易所將堅持精選層較為靈活的交易制度,實行連續競價交易新股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自次日起漲跌幅限制為30%,增加市場彈性。堅持合適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促進買賣力量均衡,防範市場投機炒作。
2021年9月3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徐明任董事長。
2021年9月10日,北京證券交易所官方網站上線試運行。
2021年9月17日,北京證券交易所發布《北京證券交易所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試行)》。
2021年9月22日至24日,北交所開展開市仿真測試
2021年9月25日,北交所完成開市第一次全網測試。此次全網測試旨在驗證各市場參與者技術系統對北交所開市各類業務的技術準備情況。
2021年10月,中國證券業協會日前就《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網下投資者管理規則(試行)(徵求意見稿)》向券商徵求意見,以規範網下投資者參與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並在北交所上市股票的網下詢價配售業務。10月30日,證監會發布了北京證券交易所基礎制度,並明確了基礎制度的生效日期為11月15日施行。這也意味著北京證券交易所將於11月15日開市。
2021年11月12日,北京證券交易所宣布,將於11月15日開市。屆時,新三板精選層的71家掛牌公司,將平移至北交所。另外,10家已完成公開發行等程式的企業將直接在北交所上市。開市首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將達81家。
2021年11月12日,北交所第一屆上市委員會和併購重組委員會委員名單公布。
截至2021年11月12日,累計超過210萬戶投資者預約開通北交所合格投資者許可權,開市後合計可參與北交所交易的投資者將超400萬戶。共有112家證券公司獲得會員資格,成為北交所正式會員。
北京證券交易所(北交所)
北京證券交易所
2021年11月14日,據財政部網站訊息,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於北京證券交易所稅收政策適用問題的公告。
2021年11月15日上午,北京證券交易所揭牌暨開市儀式舉行,備受矚目的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開市,81家首批上市公司集體亮相。北京市委書記蔡奇、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共同為北京證券交易所揭牌並敲鐘開市,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出席。
2021年11月15日,北京金融大街鐘聲響起,宣告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81家中小企業成為首批上市公司。開門迎客首日,北交所股票合計成交95.76億元,其中10隻新股收盤全部上漲,平均漲幅199.80%。
2021年11月19日,發售的8隻北交所主題基金在半日內全部售罄,北京證券交易所完成了“開市首秀”。
2021年11月24日,無錫吉岡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北交所迎來第82隻個股。
截至2022年1月底,北交所投資者數量超480萬戶,是北交所設立訊息宣布前的2.8倍。
截至2022年9月20日,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10家。
2023年2月13日,北京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業務正式上線。
2023年2月20日,北京證券交易所做市交易業務正式上線。
2023年6月20日,由北京證券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昌平區政府三方共建的北交所昌平服務基地正式揭牌。
2023年9月14日,北京證券交易所全國股轉系統西南服務基地揭牌儀式在成都舉行。
2023年9月19日,北京證券交易所首批投資者服務e站授牌儀式暨專家投顧一期培訓班在江蘇省蘇州市成功舉辦。
2023年10月20日,北京證券交易所宣布,將於2023年10月23日9時起正式啟動企業債券受理審核等工作。
截至2023年11月1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增至229家,總市值超2800億元。其中,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均占比超八成,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超九成,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比近五成。
2023年11月17日,北交所啟動為上市公司股票使用920代碼號段相關準備工作,920代碼號段首先將在新增上市公司使用;對於存量上市公司的證券代碼切換,北交所正在積極研究實施方案,將在方案成熟時儘快向市場公布。
2023年北京證券交易所發布通知指出,根據證監會統一部署,自2023年12月1日起,北交所正式啟動公司債券(含企業債券)發行備案、簿記建檔等發行承銷業務。
2024年1月12日,北交所有序推進公司(企業)債券市場開市籌備工作,目前,各項工作已準備就緒,定於2024年1月15日正式開市。
2024年1月15日上午9點半,北交所公司和企業債券市場正式開市,這對於進一步完善證券交易所功能、拓展直接融資渠道、強化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2024年3月21日,北交所發布通知,3月23日開展北交所股票啟用新證券代碼號段第一次全網測試。參測機構為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中國結算、深證通、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息商等。
北京證券交易所(北交所)
北京證券交易所

所獲榮譽

2021年,入選“2021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

管理辦法

2021年9月17日,北京證券交易所發布《北京證券交易所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試行)》。
北交所開市後個人投資者準入門檻為開通交易許可權前20個交易日日均證券資產50萬元,同時具備2年以上證券投資經驗。在北交所開市前已開通精選層交易許可權的投資者,其交易許可權將自動平移至北交所。自規則發布之日起,投資者即可預約開通北交所交易許可權。機構投資者準入不設定資金門檻。北交所表示,本次規則發布後至北交所開市前,投資者參與精選層股票交易仍需滿足100萬元證券資產標準。
另外,全國股轉公司同步修改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新三板創新層投資者準入資金門檻即日起由150萬元調整為100萬元。

業務規則

2021年11月,北交所發布《北京證券交易所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證券交易實施細則》等6件業務規則,自2021年11月15日起施行。上述規則連同前期發布的45件業務規則,涵蓋發行上市、融資併購、公司監管、證券交易、會員管理以及投資者適當性等方面,形成了北交所自律規則體系。
北交所發布《北京證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業務規則適用指引第1號》公告1—9條 “行業相關要求”明確:發行人不得屬於產能過剩行業(產能過剩行業的認定以國務院主管部門的規定為準)、《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規定的淘汰類行業,以及從事學前教育、學科類培訓等業務的企業。

基礎制度

2021年10月30日,證監會發布了北京證券交易所基礎制度,初步構建了北京證券交易所發行融資、持續監管、交易所治理等基礎制度體系,並明確了基礎制度的生效日期為11月15日施行。
這也意味著北京證券交易所將於11月15日開市,屆時新三板市場精選層超過68家公司將全部平移進入北交所。

建設思路

2021年9月2日,證監會表示: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主要思路是,嚴格遵循《證券法》,按照分步實施、循序漸進的原則,總體平移精選層各項基礎制度,堅持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由創新層公司產生,維持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與北京證券交易所“層層遞進”的市場結構,同步試點證券發行註冊制。在實施過程中,將重點把握好以下原則:
堅守“一個定位”。北京證券交易所牢牢堅持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尊重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規律和成長階段,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準性。
處理好“兩個關係”。一是北京證券交易所與滬深交易所、區域性股權市場堅持錯位發展互聯互通,發揮好轉板上市功能。二是北京證券交易所與新三板現有創新層、基礎層堅持統籌協調與制度聯動,維護市場結構平衡
實現“三個目標”。一是構建一套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的涵蓋發行上市、交易、退市、持續監管、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基礎制度安排,補足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普惠金融的短板。二是暢通北京證券交易所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紐帶作用,形成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成長路徑。三是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創新創業熱情高漲、合格投資者踴躍參與、中介機構歸位盡責的良性市場生態。
證監會將指導全國股轉公司,加強與有關方面的協同配合,紮實細緻做好北京證券交易所設立的制度規則制訂發布、技術準備等工作,推動完善配套政策,確保這項改革平穩啟動、順利實施。

答記者問

據證監會官網訊息,證監會負責人就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答記者問
問:2021年9月2日晚上,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的致辭中宣布,將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對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要求,請問證監會有何具體考慮?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和新三板改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前不久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都對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深化新三板改革作出重要部署。這次服貿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將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這是對資本市場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的新的重大戰略部署,為進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體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證監會黨委倍感振奮,將深入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
中小企業能辦大事。中小企業在推動經濟成長、促進科技創新增加就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資本市場始終將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作為重要使命,近年來,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制度,持續提升服務中小企業發展的質效。證監會黨委深刻認識到,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是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舉措,也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內容,對於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促進科技與資本融合、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證監會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統籌協調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布局,推動健全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全鏈條制度體系,著力打造符合中國國情、有效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專業化發展平台,努力建設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設立意義

據證監會官網訊息,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是資本市場更好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內在需要,是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勢下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證監會將進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以現有的新三板精選層為基礎組建北京證券交易所,進一步提升服務中小企業的能力,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社會影響

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這意味著以服務中小企業為己任的新三板將站上改革新起點,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又邁出關鍵一步。
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必然會全面提升新三板服務中小企業的能力。
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形成北京證券交易所與滬深交易所、區域性股權市場錯位發展和互聯互通的格局,中國資本市場的多層次市場結構將進一步完善,中國資本市場將更有活力和韌性。(新華熱評

發展目標

構建一套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的涵蓋發行上市、交易、退市、持續監管、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基礎制度安排,補足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普惠金融的短板。
暢通北京證券交易所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紐帶作用,形成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成長路徑。
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創新創業熱情高漲、合格投資者踴躍參與、中介機構歸位盡責的良性市場生態。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名稱
職務
董事會
周貴華 ()
董事長
隋強
副董事長
周貴華 隋強 張梅 李永春 王麗 孫立
董事會成員
監事會
黨小卉
監事長
黨小卉 王雲龍 尹舒 張威 劉山虎
監事會成員
高級管理層
隋強
總經理
張梅 李永春 王麗 孫立
副總經理

相關資訊

2023年

2023年9月,按照實施修訂後的《北京證券交易所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及其配套業務指南要求,多家券商已上線“一鍵開通北交所許可權”。

2022年

2022年2月8日,北京證券交易所公布北交所第一屆上市委員會與併購重組委員會增補委員候選人名單。
2022年2月28日,北京證券交易所官方網站發布《北京證券交易所行業諮詢委員會管理細則》和《北京證券交易所證券發行承銷自律委員會管理細則》。與此同時,北交所依規設立行業諮詢委員會和證券發行承銷自律委員會。
2022年3月30日,北京證券交易所宣布,在前期已免收註冊地在上海市深圳市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吉林省的新三板掛牌公司2022年掛牌初費和掛牌年費以及北交所上市公司2022年上市年費的基礎上,決定進一步免收全部北交所上市公司2022年上市年費。
2022年9月2日,北京證券交易所(簡稱北交所)聯合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簡稱中證指數)制定發布北證50成份指數編制方案,將推出首隻指數,進一步完善市場功能,便利投資者了解北交所市場整體運行情況,滿足指數化投資需求
2022年11月21日,北交所首個指數——北證50成份指數正式發布實時行情。北證50的發布為市場各方跟蹤觀察、投資操作提供了重要參考,便於投資者了解北交所上市證券整體表現,滿足指數化投資需求。截至11月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家數為121家,總市值超1900億元。

2021年

11月,北交所首個交易日,81隻北交所股票合計成交95.73億元。截至收盤,10隻新股平均較發行價上漲199.80%,N同心大漲493.67%,N大地、N志晟、N晶賽漲幅均超200%。
11月15日,易方達基金率先公告表示,易方達北交所精選兩年定期開放混合型基金將於11月19日公開發行,限額5億元。相比50萬元的資金門檻,對普通投資者來說,1元起即可借道北交所主題基金,間接參與北交所的投資。
11月15日,首批81家上市企業中,北京企業占據11席,居全國第二位。截至收盤,北交所11家北京企業總市值293.54億元,平均市盈率TTM)為40.1倍。
2021年11月22日訊息,繼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開市,首批81家個股登入北交所後,北京證券交易所將於本周迎來第82隻個股。經北京證券交易所同意,無錫吉岡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將於2021年11月24日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北京證券交易所宣布,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均已就緒,定於2021年11月15日正式開市。屆時,新三板精選層的71家掛牌公司,將平移至北交所。另外,10家已完成公開發行等程式的企業將直接在北交所上市。開市首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共有81家。
2021年12月27日,北京證券交易所部署2021年年報披露工作,提出上市公司應當在2022年4月29日前完成年度報告的披露,披露時間應不晚於母公司及合併報表範圍內的控股子公司的年度報告披露時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北京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股票11隻,籌資21億元。

正式開市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開市,據不完全統計,北交所首批81家上市公司中,有60家公司的最新前十大股東名單涉及創投機構,參與率超七成。

意義

私募股權投資機構(PE)、創業投資機構(VC)而言,北交所的設立進一步拓寬了創投項目的退出通道,大大增強了投資人對創業投資,尤其是“投早、投小”的信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