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

匏,是中國古代對一個球體的葫蘆的稱呼。匏最廣泛的用途就是從中間剖成兩半做水瓢,民間將匏俗稱瓢葫蘆

匏樽是酒杯的意思,也是古代所說的“八音”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匏
  • 拼音:páo
  • 地區:中國
  • 釋義:匏:葫蘆           匏樽:酒杯
簡要介紹,拼音,基本字義,字形結構,匏藝,匏器,簡介,製作,刀刻葫蘆,針刻葫蘆,范制葫蘆,主要用途,古籍解釋,

簡要介紹

拼音

國語:páo
粵語: pau(4聲)
圍頭話:pau(4聲)
客家話:pau(2聲)

基本字義

〈名〉
會意。《說文》:“從包從瓠省。包,取其可包藏物也。”按:“”(hù)葫蘆。省:即省形,選取“瓠”字形體的一部分“夸”,與“包”會合成義。
本義:葫蘆的一種,即瓠。
同本義 [gourd]
匏,瓠也。——《說文
匏有苦葉。——《·邶風·匏有苦葉》
吾豈匏瓜也哉?——《論語·陽貨》
其器陶匏。——《漢書·郊祀志下》
匏,也是中國古代所說的“八音”之一,《三字經》中有這樣的句子: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中國古代人把製造樂器的材料,分為八種,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塊、石頭、金屬、絲線與竹子,稱為“八音”。) 中國古樂器中的笙、竽屬於匏音。
匏樽,酒杯。
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宋· 蘇軾《前赤壁賦
部首筆畫
部首: 勹
部外筆畫: 9
總筆畫: 11
五筆86: dfnn
五筆98: dfnn
倉頡: kspru
筆順編號: 1 3 4 1 1 5 3 5 5 1 5
四角號碼: 47212
鄭碼: gdzr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530F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夸包
漢字部件分解: 大一丂勹巳
筆順編號: 1 3 4 1 1 5 3 5 5 1 5
筆順讀寫: 橫 撇 捺 橫 橫 豎折彎勾 撇 橫折 橫折 橫豎彎勾

匏藝

匏藝,是指范匏工藝,就是用預先製作好的模具套在幼小的葫蘆上使葫蘆按照模具生長,匏藝起源於中國明代,興盛於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道光以後逐漸衰敗,至 今仍有民間范匏藝人在種植,市場上也可以見到各種現代匏器

匏器

簡介

匏器,又名葫蘆器,是明末出現的一種特殊工藝品,為明末太監徐九公(一說為梁九公)所創。明謝肇淛五雜俎》中說:“葫蘆(器)多有方者,又有突起成字為一首詩者,蓋生時板夾使然,不足異也。”可見到了16世紀,帶各種花紋、文字、詩詞的范制匏器,已不罕見。清康熙時,匏器進入宮廷,成為皇家御用工藝品。
清葫蘆刻山水小碗清葫蘆刻山水小碗
現存的匏器實物和款識,以清康熙時期為早,有杯、盤、碗、壺、盒、瓶、筆筒、鼻煙壺、蟈蟈籠和樂器等器具。其中康熙年間的匏器以六瓣碗、纏蓮壽字紋盒、八方形筆筒、蒜頭瓶和四弦琴等物為最精。
清代制匏工藝頗受皇家重視,康熙曾在瀛台豐澤園內種植葫蘆,並設專人管理。在宮廷的督造下,生產出諸多清朗典雅的模製匏器,其製作工藝精巧,產品種類紛繁。此時期匏器工藝已臻精緻,品種齊全,式樣新奇,紋飾豐富。至乾隆年間,這種“朴雅”之器更深得乾隆的鐘愛,以為可勝金玉,乾隆御製詩中以匏為題材的即有數首。這些宮廷制匏器除供御前賞玩外,還被作為珍貴的禮品用以賞賜王公貴臣以及饋贈外國嘉賓使臣。清代中期後,宮廷范模匏器漸趨衰落,嘉慶道光朝的宮廷范匏製作已遠不及康乾時代之盛。同治、光緒款者零零星星,更難得見。而勒扎、火畫、壓花、刀刻等制匏工藝在道光中葉之後相繼出現,這些造型奇特、紋飾優美的器皿隨著時間的洗拭和人為的摸撫摩擦,器色日漸深沉,猶如蒸栗,瑩澈潤細,愈具欣賞魅力。

製作

匏器製作可分為三大類:1、本長葫蘆,即通過倒栽、勒脖、夾板、打結等方法,長成形態各異的葫蘆,達到翻、脖、肚、底的理想比例。2、用成熟後的葫蘆加工成形態各異的器物,如刀刻、針刻葫蘆。3、是將模具套在生長的嫩葫蘆上、使其長成與模子完全相同的樣子,有人稱其為“范制葫蘆器”。現介紹一下部分匏器製作的工藝。

刀刻葫蘆

刀刻葫蘆,此工藝在匏器中出現的較晚,分為山東刀刻單肚葫蘆和刀刻書畫葫蘆。前者選用無柄葫蘆,先將其染成紅色,然後施刻。花紋均是由線刻、點刻組成的圖案,刀法流暢,線條飛動,具有粗獷淳樸的意趣。此種匏器多用作飼養蟈蟈的蟲具、供小孩兒遊戲的玩具等,收藏價值不是太大。刀刻書畫葫蘆一般先由名家在葫蘆上作書畫,然後由葫蘆雕刻家運用淺刻法加以完成,這樣珠聯璧合無疑是葫蘆雕中最具藝術性、最具收藏價值的一類。這種作品需要藝人有深厚的書畫功底為基礎,再用精 湛的雕刻技法加以表現。有一些名家自畫自書自刻,若書、畫、刻俱佳者,更為難得。如圖片所示:
匏

針刻葫蘆

即以針尖在葫蘆上細刻,表現出各種圖案,採用的多是圓球狀的小型葫蘆,所刻圖案格局性強,細微精緻,多以旅遊紀念品的形式存在,在民間廣泛流行。

范制葫蘆

范制葫蘆,又稱模子葫蘆、范匏,就是以范迫使葫蘆依照人的意願生長成形。范制葫蘆的方法,是將幼小的葫蘆,納入刻有陰文的范模中,隨著葫蘆的長大,逐漸填實范模中的空間,待葫蘆木質化後取出,范模的陰刻圖文便在葫蘆上作陽文顯示出來。然後再經過裁割,塗黑漆里,鑲象牙、玳瑁等口,即成為巧奪天工的藝術品。
清 葫蘆天鵝形擺件清 葫蘆天鵝形擺件
范制匏器可分為以下幾種:一,夾范,僅以兩片木板將幼葫蘆夾起來,長成後的葫蘆呈扁形,這是最簡易的范制葫蘆。二、素范,范模光素無紋,僅求葫蘆的整體造型的變化,但對造型的要求非常高,輪廓線條的曲直長短的不同,體現了器物的藝術性的高低。三、花范,范模刻成各種圖文的形態,葫蘆通過花范培育,便可獲得各種人物、花卉、魚蟲、山水圖案和文字及各種造型的器物。
范制匏器雕刻精緻,製作精良,極富藝術性。2003年在嘉德秋拍中曾以63.8萬元拍出一件清模印八仙紋匏瓶,至 今仍保持著匏器拍賣的最高記錄。此件匏器范模清晰,紋飾寓意吉祥,器型優美,可以說是不可多得的匏器藝術品。范模是匏器文化的直接體現,所以雕刻精緻的陽模陰模也都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有的范模製作名家也是被載入史冊的人物,所以名家製作的范模一直受世人矚目。

主要用途

此外,“匏器”的種類按用途來分,可分為實用器和陳設品兩大類,從各種生活器皿到文房用具乃至賞玩之物,應有盡有。這些作品精微工巧,反映了當時的時代風尚和審美取向,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珍貴遺產。此外,匏器在具有實用價值的同時,還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那些經過收藏者長期把玩摩挲的傳世器物,更給人以古樸、凝重的美感。
康雍乾時期的匏器大多都用在陳設上面,在製作上多不計血本。匏器在製作上,審美要求極高,一般情況下,百隻才能有一隻真正符合匠工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較高的審美性。此時的匏器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鐘愛,是因為它有多變的造型和精 湛的工藝。經過加工之後的葫蘆,表面可以產生繁複的圖案,而且可以通過改變葫蘆的形態,來達到一種奇妙的藝術美感。每年製成的工藝品數以百計,有碗、盆、瓶、壺、盒、罐、爐等等。
匏器還可以作日用品,可以裝藥、盛煙和飼蟲,還可以作單純的觀賞擺件。葫蘆所具有的特殊質地和色澤,洋溢著一股清新自然之氣,給人以古樸、凝重的審美感覺。老熟的葫蘆色黃如金,時間愈久,其色愈重。再加上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把玩摩挲,包漿最後達到紫潤光潔的程度,古色古香,令人賞心悅目。其中用葫蘆做成的蟲具是最有特點的,在諸多的蟲具中,葫蘆蟲具以其典雅別致最受鳴蟲愛好者和收藏者的珍惜。最講究的是口和蓋,鋸掉葫蘆的上半部,配上紫檀、紅木或象牙的口,再配上玳瑁虬角或象牙的蓋(也叫芯子),畜養蟈蟈的還要在口內裝一人用黃銅絲盤成的膽,這才算是一個完整的葫蘆蟲具。蓋又分為高蒙芯、平蒙芯、低蒙芯,高蒙芯高一寸到一寸五,雕刻得玲瓏剔透,有花卉、山水、人物等圖案,還有雕有圖案的蒙芯。蟲具匏器既有實用價值,也具獨特的藝術價值。那些經過玩者幾十年乃至上百年把玩摩挲而由黃變紅,由紅變紫,價值就變的更高了。口的材質和厚薄最重要,因為會影響蟈蟈的音色。
乾隆年制玳瑁鏤雕花蝶繞枝匏器乾隆年制玳瑁鏤雕花蝶繞枝匏器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𠀤音庖。《說文》瓠也。從夸,包聲。取其可包藏物也。《詩·邶風》匏有苦葉。《注》陸佃曰:短頸大腹曰匏。《陸璣詩疏》匏葉少時可為羹。
可淹煮,至八月葉卽苦。《嚴粲·詩緝》匏經霜葉枯落,乾之腰以度水。《魯語》苦匏不材於人,共濟而已。
《爾雅翼》匏在八音之一,笙十三簧,竽三十六簧,皆列管匏內,施簧管端。
以為飮器。《詩·大雅》酌之用匏。《禮·郊特牲》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
《韻會》匏瓜,星名。在河鼓東。《集韻》或作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