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器

匏器

匏器又稱葫蘆器,是一種將天然美與人工匠意合為一體的傳統工藝品。起源於明代,清代制匏工藝頗受皇家重視,康熙皇帝玄燁曾在瀛台豐澤園內種植葫蘆,並設專人管理。在宮廷的督造下,生產出諸多清朗典雅的模製匏器,其製作工藝精巧,產品種類紛繁,領導標新,風神別具。其精湛的雕刻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匏器
  • 分類:工藝品
  • 地區:中國
簡介,發展史,製作方法,種類,藝術文化,史略,市場戲劇,另類傳說,

簡介

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工藝,范制的葫蘆器。始創時代不明,但不晚於明代。明謝肇淛五雜俎》中說:“葫蘆(器)多有方者,又有突起成字為一首詩者,蓋生時板夾使然,不足異也。”可見到了 16 世紀,帶各種花紋、文字、詩詞的范制匏器,已不罕見。清康熙時,匏器進入宮廷,成為皇家御用工藝品。現存的匏器實物和款識,以清康熙時期為早,有盤、碗、盒、瓶和樂器等,有的帶有“康熙賞玩”楷書款。康熙年間的匏器以六瓣碗、纏蓮壽字紋盒、八方形筆筒、蒜頭瓶和四弦琴等物為最精。
清代康熙年間的匏器工藝已臻精緻,品種齊全,式樣新奇,紋飾豐富。至乾隆年間,這種“朴雅”之器更深得皇帝弘曆的鐘愛,以為可勝金玉,乾隆御製詩中以匏為題材的即有數首。這些宮廷制匏器除供御前賞玩外,還被作為珍貴的禮品用以賞賜王公貴宦以及饋贈外國嘉賓使臣。

發展史

匏器最早是宮廷盛器,後來逐漸發展為皇宮貴族裝飾把玩的用品,制匏工藝也隨之受到皇家重視,製作工藝日漸精巧,清代康熙年間的匏器工藝發展到了高峰,出現了筆筒、花插、杯、碗、蟈蟈籠、蛐蛐罐等式樣新奇,紋飾豐富的匏器。其中一些宮廷制的匏器還被作為珍貴的禮品用以賞賜王公貴族和外國嘉賓使臣。清代中期後,火畫、壓花、刀刻等制匏工藝相繼出現,這類作品均是以天然葫蘆為之,姿態橫生,境界各異,極具觀賞價值。
“匏器”即葫蘆器,是中國特有的一種人工與天然相結合的工藝美術品。相傳早在原始社會就出現了以葫蘆為原料製成的瓢和樂器。匏器是明代(公元1368~1644年)末年出現的一種特殊工藝品,相傳由當時的太監梁九公首創,此後一直受到宮廷的重視。

製作方法

"匏器"的製作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成熟後的葫蘆加工成形態各異的器物,工藝技法主要有圓雕、深淺浮雕和鏤雕等,其中還包括拼貼、鑲嵌等技藝。另一種是將模具套在正在生長的嫩葫蘆上、使其長成與模子完全相同的樣子,有人稱其為"范制葫蘆器"。在古代諸多的養蟲器具中,匏制蟲具以其典雅別致的造型,受到鳴蟲愛好者和收藏者的珍惜。

種類

"匏器"的種類可分為實用器和陳設品兩大類,從各種生活器皿到文房用具以至賞玩之物,應有盡有。這些作品精微工巧,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的風尚和審美取向,是中國民族文化中的珍貴遺產。此外,匏器在具有實用價值的同時,還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那些經過收藏者長期把玩摩挲傳世器物,更給人以古樸、凝重的美感。
現存的匏器實物和款識,以清康熙時期為早,有杯、盤、碗、壺、盒、瓶、筆筒、鼻煙壺、蟈蟈籠和樂器等器具。其中康熙年間的匏器以六瓣碗、纏蓮壽字紋盒、八方形筆筒、蒜頭瓶和四弦琴等物為最精。

藝術文化

匏器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玩兒文化。這種工藝是用人工和天然相結合的一種宮廷文化。清康、雍、乾三代皇帝特別特別喜歡這個匏制的器物,其中包括蟈蟈葫蘆。種一片葫蘆,但是成熟起來的寥寥無幾,所以它非常難得。不論在拍賣場還是在古玩市場中,匏器都在不斷的展現自身的美麗。其藝術性在藏家手中體會,在把玩中找尋。當看到那些“先天禁錮、後天加工”的匏器在手中盈盈一握,我們不僅僅感覺在玩那匏器文化,而且是在找尋那斷歷史。這樣其收藏價值也在我們的手中凸現。
匏器匏器

史略

正文參考中華匏藝世家網《大雍說葫蘆》
范制葫蘆器的出現使古代葫蘆器工藝實現了一個質的飛躍,並在清代達到繁榮。范即指模子。范制葫蘆器的製作原理是利用葫蘆幼時較嫩可塑性較強的特點,用模子抑制它的自由生長,使其只能在模子的有限空間裡生長。這樣長成後的葫蘆就失去了原來的自然形態,而是和模子一模一樣了。這和古代用模子鑄錢是一個道理。也許古人正是受到鑄錢的啟發,才想出這么一個主意,為我們創造出那么多精美的葫蘆器,開創了一門全新的工藝領域。說起來范制葫蘆器的道理並不複雜,方法亦很簡單,但究竟是哪位聰明人最先想出了這個主意,還是令我們讚嘆不已的。
范制葫蘆器是在何時出現的?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前面曾引商承祚《長沙古物見聞記》中有關“楚匏”的記載,其中說到石笙的“吹管亦匏質,當納幼葫蘆於竹管中,長成取用。”如果此說能夠成立,則范制葫蘆的方法早在春秋時代就為人所知了,距今已有兩千多年。不過這種說法屬於推測,說得也很含糊。其實吹管是否用竹管范制而成,本來完全可以從原物上看出來,可惜這件古代葫蘆器已經毀壞,不能對它進行更細緻的考察了。既然實物已毀,結論又屬推測,此說當不可信。另說出唐代。現日本存有一個從中國傳入的“八臣瓢”,乃范制之物。此器原藏日本法隆寺明治間奉獻宮中成為御物。其形似一個雙耳蓋罐,上繪三組人物,分別是孔子、榮啟期問答圖,蘇秦張儀鬼谷先生求都圖,四皓盤游圖。此器何時傳入日本不明,至其創製年代及作者為詮,就更不清楚了。有人從畫意上考察,認為頗具唐人風格,懷疑為詔代故物。不過因無文獻資料的佐證,此說亦很難成立。僅從畫風上判斷,畢竟只是一種推測。
史料顯示,范制葫蘆器的出現該是在明朝萬曆年間。謝肇浙在《五雜俎》“物部”中有如下一段記載:“余於市場戲劇中見葫蘆多有方者,又有突起成字為一首詩者。蓋生時板夾使然。不足異也。”葫蘆長成方者,且有的突起為詩,必為范制無疑。他所說的“板”即木模。當初的木模是應該是光素無紋的,或許就是用木板釘成的小方盒,故謂之“板”;但後來又進一步,在木板上刻凹入的詩句,葫蘆上便長出凸起的詩句來,這就是“突起成字為一首詩”的原因。最初可能是某個人無意間為之,但當發現葫蘆竟能按照模子的樣子長成後,便開始有意識地范制葫蘆。就製作工藝品來說,以光板釘成木盒,套在葫蘆上便可得到方葫蘆,較為簡單易行,所以這一類制口較多;而刻字成詩者相對來說較為複雜,因而更為少見。謝肇浙以為“不足異”,主要是說其中的道理很好理解,不必大驚小怪,誤認為真的有天志的方葫蘆。但從另一方面看,既然他將此事記入自己的著作中,多少還是作為一件奇異之事來對待的。說明范制葫蘆在當時是新出現的東西。

市場戲劇

為什麼這種方葫蘆或帶詩的葫蘆是出現在“市場戲劇”中而不是其他場合?所謂“市場戲劇”是指元明時期的一種街頭演出活動。中國古典戲曲至宋已基本成熟,並有了專供演出的街頭“勾欄瓦舍”;至元代已達到十分繁榮的程度,專門的演出劇場也達到相當規模。但對廣大下層藝人來說,街頭的“勾欄”仍然是他們的主要演出場所。在這些街頭演出活動家中,除了戲曲之外,也有雜耍、魔術、說書等類藝術。所以這裡的“市場戲劇”實際上是個很泛的要領包括當時的多種藝術活動。那么范制葫蘆器在這些演出活動中究竟作何用途呢?因缺乏這方面的資料,還很難作出準確有說明。據筆者推測有兩種可能,一是作為演出時的道具,比如魔術表演中的道具;二是可能僅僅起招徠觀眾的作用。雖然謝肇浙沒有說明它的具體用途,為我們留下了些遺憾,但從他的這段記載里我們可以知道,范制葫蘆器的發明者是民間藝人,其用途與藝術活動有關。另外,早於謝肇浙的明代散曲家馮惟敏有一首題為《詠詩匏》的菜曲,內中說:“付奚童仔細收拾,債高賢珍重留題。覽詩篇字字精工,詠詞章句句神奇。”其所詠的“詩匏”,是謝肇浙所記的那種范製品呢,還是將詩寫在葫蘆之上?從“倩高賢珍重留題”一句看,似乎是後者而非前者。

另類傳說

1、關於范制葫蘆器出現的年代,還有一種說法,即出現於清初。清代的乾隆皇帝在他的《詩壺盧器》一詩的序中說:“壺盧器者出於康熙年間。聖祖命奉宸取架匏而規模之,及熟遂成器焉,研究會、盂、盆、盒惟所命。蓋其朴可尚,而巧非人力之能為也。”另外沈初的《西清筆記》亦云:“葫蘆器,康熙間始為之。”根據他們的說法,葫蘆器是在清朝康熙年間才出現的,而且是奉玄燁之命才創造出來的。顯然,這一說法是不切合事實的。既然明代已有之,當然就不能再說清代才發明;況且作為一個封建帝王,深居皇宮室,不事農桑,憑空想出,很難令人理解。事實是,明代後期出現的這種民間工藝品,由於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被作為供品進入到皇宮,得到愛好藝術的康熙皇帝垂青,成為最高統治者壟斷的宮廷藝術。
2、葫蘆器,又稱“匏器”或“蒲器”,是我國特有的一種人工與天然相結合的工藝品。葫蘆器可分兩大類:一類是用成熟後的葫蘆或雕或繪而成的器物;另一類是將形態各異的模具套在正在生長的嫩葫蘆上,使其長成與模子完全相同的樣子,即“范制葫蘆器”———蟈蟈葫蘆的加工方式也不外這兩種。蟈蟈葫蘆的造型,常見的有雞心式、棒子式、柳葉式和花瓶式四種。它們既有實用價值,藝術價值也很獨特,幾乎可稱為人們表達審美理念、民俗信仰、精神意趣的載體。無論戲曲人物、文學故事、神話傳說還是地方名勝、風土人情、民間傳說、婚喪禮俗等,都可成為民間藝人製作蟈蟈葫蘆的裝飾題材。蟈蟈葫蘆的口和蓋也極為講究,一般為紫檀、紅木、象牙或玳瑁所制。畜養蟈蟈前,還要在葫蘆口內裝一個用黃銅絲盤成的膽,加蓋後才算是一個完整的葫蘆蟲具。蟈蟈葫蘆的蓋,高一寸到一寸五,上雕花卉、山水、人物等圖案,玲瓏剔透兼具透氣功能。
據說,以葫蘆畜養鳴蟲的發起人是晚明人巢端明。此人為浙江嘉興人,自幼飽讀詩書,曾於崇禎九年中舉。明朝滅亡後,對社會失去信心,就歸隱回家種葫蘆養蟲玩。他在居所四周栽種了十餘個品種的葫蘆,並用刻有花紋或文字的模子合在葫蘆上,使其長成樽、彝等形狀,世稱“檇李匏尊”。清代的蟈蟈葫蘆,最講究的就是雕刻精美的“蒙芯”,“蒙芯”的材料不光有象牙的,還有紅木、玳瑁等。從清代開始,“葫蘆文化”就已經影響深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