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器

葫蘆器

葫蘆器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鐘愛,是因為它有多變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藝。經過加工之後的葫蘆,表面可以產生繁複的圖案,而且可以通過改變葫蘆的形態,來達到一種奇妙的藝術美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葫蘆器
  • 亦稱匏器
  • 屬性:傳統工藝品
  • 用途:筆筒、花插、杯、碗等
簡介,分類,術語,

簡介

葫蘆製成的工藝品數以百計,有碗、盆、瓶、壺、盒、罐、爐等等。葫蘆可以作日用品,可以裝藥、盛煙和飼蟲,還可以作單純的觀賞擺件。葫蘆所具有的特殊質地和色澤,洋溢著一股清新自然之氣,給人以古樸、凝重的審美感覺。老熟的葫蘆色黃如金,時間愈久,其色愈重。再加上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把玩摩挲,包漿最後達到紫潤光潔的程度,古色古香,令人賞心悅目。
匏器,又名葫蘆器,是一種將天然美與手工藝合為一體的傳統工藝品。最早是宮廷盛水用的工具,後來逐漸發展為皇宮貴族裝飾把玩的用品,制匏工藝也隨之受到皇家重視,製作工藝日漸精巧,清代康熙年間的匏器工藝發展到了高峰,出現了筆筒、花插、杯、碗、蟈蟈籠、蛐蛐罐等式樣新奇,紋飾豐富的匏器。其中一些宮廷制的匏器還被作為珍貴的禮品用以賞賜王公貴族和外國嘉賓使臣。清代中期後,火畫、壓花、刀刻等制匏工藝相繼出現,這類作品均是以天然束腰葫蘆為之,姿態橫生,境界各異,極具觀賞價值。

分類

葫蘆器,又稱“匏器”或“蒲器”,是我國特有的一種人工與天然相結合的工藝品。葫蘆器可分兩大類:一類是用成熟後的葫蘆或雕或繪而成的器物;另一類是將形態各異的模具套在正在生長的嫩葫蘆上,使其長成與模子完全相同的樣子,即“范制葫蘆器”———蟈蟈葫蘆的加工方式也不外這兩種。蟈蟈葫蘆的造型,常見的有雞心式、棒子式、柳葉式和花瓶式四種。它們既有實用價值,藝術價值也很獨特,幾乎可稱為人們表達審美理念、民俗信仰、精神意趣的載體。無論戲曲人物、文學故事、神話傳說還是地方名勝、風土人情、民間傳說、婚喪禮俗等,都可成為民間藝人製作蟈蟈葫蘆的裝飾題材。蟈蟈葫蘆的口和蓋也極為講究,一般為紫檀、紅木、象牙或玳瑁所制。
葫蘆畜養鳴蟲的發起人是晚明人巢端明。此人為浙江嘉興人,自幼飽讀詩書,曾於崇禎九年中舉。明朝滅亡後,對社會失去信心,就歸隱回家種葫蘆養蟲玩。清代的蟈蟈葫蘆,最講究的就是雕刻精美的“蒙芯”,“蒙芯”的材料不光有象牙的,還有紅木、玳瑁等。從清代開始,“葫蘆文化”就已經影響深遠。

術語

常用葫蘆術語:
匏器:工藝的歸類。包括冬蟲葫蘆、樂器、擺件等。
本長:“本長”是北京玩蟲者的一句行話,指天然長就,不加人工范束的葫蘆蟲具。
本長方式包括倒栽、勒脖、夾板等加工手段:
倒栽:將上小下大的葫蘆改為下大上小,不用模具,人工種植。
勒脖:形狀為直筒的葫蘆,通過用繩子勒或者布勒,形狀變成中間細兩頭粗的葫蘆。
夾板:自然成長過程中通過人工加工,葫蘆由圓形變成扁圓形。
蒙心:葫蘆口蓋上有出音孔,出音孔上的裝飾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