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紅茶

功夫紅茶

功夫紅茶內含物質十分豐富,品種分為大葉工夫和小葉工夫,茶條細嫩、緊結、橙芽滿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功夫紅茶
  • 特點:內含物質十分豐富
  • 品種分為:大葉工夫和小葉工夫
  • 特點:茶條細嫩、緊結、橙芽滿披
公司簡介,品質特色,湖紅工夫,簡史,產區,寧紅工夫,簡史,產區,祁門工夫,簡史,產區,滇紅工夫,簡史,產區,

公司簡介

我國17個省產茶,其中12個省先後生產工夫紅茶。我國工夫紅茶品類多、產地廣。
功夫紅茶
按產地命名的有滇紅工夫、祁門工夫(含浮梁工夫、霍山工夫)、寧紅工夫、宜紅工夫(含石門工夫)、川紅工夫(含黔紅工夫)、湖紅工夫、閩紅工夫(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台灣工夫、越紅工夫、江蘇工夫及粵紅工夫等。
按品種分為大葉工夫和小葉工夫兩種:大葉工夫茶以喬木或半喬茶樹鮮葉為原料製成,又稱“紅葉工夫”,以滇紅工夫及政和工夫為代表;小葉工夫以灌木型小葉種茶樹的鮮葉為原料製成,色澤烏黑,又稱“黑葉工夫”,以祁門工夫及宜紅工夫為代表。
按出口方式可分為號碼工夫茶及原箱工夫茶兩種,號碼茶稱為中國工夫,原箱茶則冠以地名如祁門工夫、寧紅工夫。按大區產地可分為華東工夫(如祁門工夫)、中南工夫(如湖紅工夫)、西南工夫(如滇紅工夫、川紅工夫)等。

品質特色

功夫紅茶的品質特點:內含物質十分豐富,茶多酚和兒茶素較高,茶芽壯多毫,具有優良的發酵性能和豐富的多酚類物質,製成的功夫紅茶,茶條細嫩、緊結、橙芽滿披、金黃芽毫、色澤油潤、香高味濃、葉底鮮紅、明亮、茶湯透明、滋味濃強馳名中外。
我國工夫茶分1~7級,為保證工夫紅茶品質,除滇紅工夫及祁門工夫生產1~7級外,其他工夫紅茶,一般均生產2~7級。
現將我國出口的幾個主要按產地命名的工夫紅茶產制情況介紹如下。

湖紅工夫

簡史

湖南省也是茶葉的發祥地之一,漢志有“茶陵以山谷產茶而名之”的記載,茶陵也稱“茶王城”,繞城而過的洣水亦稱為“茶水”。然而,湖南紅茶的產制,僅百餘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清鹹豐三年(公元1858年)首先在安化改制,臨湘繼之。據《同治安化縣誌》 (1871年)載:“洪(秀全)楊(秀清)義軍由長沙出江漢間。卒之;通山茶亦梗,緣此估帆(指茶商)取道湘潭抵安化境倡制紅茶收買,暢行西洋等處。稱曰廣莊,蓋東粵商也。”又載:“方紅茶之初興也,打包封箱,客有昌稱武夷茶以求售者。熟知清香厚昧,安化固十倍武夷,以致西洋等處無安化字號不買。”
同治《巴陵縣誌》 (1872年)有“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與外洋通商後,廣人挾重金來制紅茶,農人頗享其利。 日曬,色微紅,故名'紅茶'”,同治《平江縣誌》(1874年)載有:“道光末,紅茶大盛,商民運以出洋,歲不下數十萬金”。吳覺農先生指出,“湖南生產紅茶──實際也可以說是兩湖生產紅茶的最早時期,應在1850年(道光末)以前,亦即在太平天國起義以前。除廣商外,據老人回憶,“安化紅茶系清同治年間由江西寧州商人在養口租諶引以行開設吉茂隆牌號,設定示範茶莊傳授技術”,由於安化紅茶銷路好,漢壽、新化、醴陵、湘陰、瀏陽、平江、長沙等地相繼生產。最高年產40多萬箱。自1891至1916年的20餘年中,湖南茶年產一般達80萬擔,1915年曾超過100萬擔。後因戰事等原因減至15萬擔(1936年)、10萬擔(1944年),最低為1949年2--3萬擔。50年代始,安化、平江、桃源、新化、漣源、石門相繼建立國營紅茶精製廠,加工工夫紅茶,產量日增,至1988年湖南紅茶產量達40餘萬擔,其中工夫紅茶10餘萬擔,成為中國工夫紅茶產量較高的省之一。
湖紅工夫以安化工夫為代表,外形條索緊結尚肥實,香氣高,滋味醇厚,湯色濃,葉底紅稍暗。平江工夫香高,但欠勻淨。長壽街及瀏陽大圍山一帶所產香高味厚(靠近江西修水,歸入寧紅工夫),新化、桃源工夫外形條索緊細,毫較多,鋒苗好,但葉肉較薄,香氣較低,漣源工夫系新發展的茶,條索緊細,香味較淡。
湖南省安化、桃源、漣源、邵陽、平江、瀏陽、長沙等縣市,湘西石門、慈利、桑植、大庸等縣市所產的工夫茶謂之“湘紅”,歸入“宜紅工夫”範疇。湖紅工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工夫紅茶之一,對中國工夫茶的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清鹹豐初年崛起的安化紅茶做工精細(統稱“湖紅”),在國內外享有盛名;與安徽的“祁紅”,福建的“建紅”鼎足而立,同為中國紅茶之正宗,遠銷歐美,蜚聲海外。其中安紅壹號*瀟湘紅是“湖紅”的代表,以安化天然茶區的鮮葉為原料,輔以百年傳承的“湖紅工夫”技藝和現代紅茶科技製作工藝精製而成。
清鹹豐時,安化紅茶蜚聲海內外,達到空前繁榮,當時全縣沿資江上起渠江、下至敷溪,300多家茶行盛行,形成了“茶市斯為盛,兩岸人煙稠”繁華景象。湖南省安化縣昆記梁徵輯紅茶,斬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金質獎章。

產區

湖南地處北緯24°40'至35°05',東經108°50'至114°15'之間,南靠五嶺山脈,北面長江之中游處於西南雲貴高原到江南丘陵,從南嶺山脈列江漢平原的中間地帶,三面環山,丘陵為主。有湘、資、沅、澧四水縱穿全境和匯集於省內北部的洞庭湖。俗有“七山一水兩分田”之稱。四季分明,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土壤為紅黃土,微酸性,適宜茶樹生長。
湖紅工夫的主產區安化、新化、漣源一帶,位於湘中地段,處雪峰山脈,位資江之中游,“緣安化三鄉,遍地有茶,山崖水畔,不種自生”。桃源產區地處武陵、雪峰兩山余脈,有沅水經流,古《荊州土地誌》 云:“楚南茶出武陵七縣,桃源其一。”平江、瀏陽產區,位於湘之東北,處冪阜山脈之南端,有汨水、昌江及瀏陽河貫穿全境。《同治平江縣誌》 記有紅茶盛行時“上自長壽,下至西鄉之晉坑、浯口,茶莊數十所,植茶者不下二萬人,塞巷填街,寅集酉散”的一片繁榮景象。湖南不但產制紅茶經驗豐富,而且具有眾多的適制紅茶品種的種質資源。歷史上安化有芙蓉山仙茶,南路近江邑瑤山內有界牌茶,此外還有永明大鳳茶,郴州五蓋山苦茶,汝城白毛茶等。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茶樹種質資源,正逐步得到利用。吳覺農先生評論湖南“可以生產同祁門和宜昌一樣為國外所歡迎的高香紅茶,還可以栽培和發展與雲南相同的國際上著名大葉種紅茶。”

寧紅工夫

寧紅工夫是我國最早的工夫紅茶之一。主產江西省修水縣,武寧、銅鼓次之,毗鄰修水的湖南平江縣長壽街一帶的紅毛茶,亦由修水茶廠加工為寧紅工夫,該茶以獨特的風格,優良的品質而馳名中外。

簡史

修水種茶的歷史悠久,修水的紅茶生產則始於道光初年。據清朝葉瑞延《純蒲隨筆》記載,“紅茶起自道光季年,江西估客收茶義寧州,因進峒教以紅茶做法。”《義寧州志》有“道光年間寧茶名益著,種蒔殆遍鄉村,製法有青茶紅茶烏龍白毫花香茶磚各種”,修水武寧古屬義寧州,所產紅茶稱寧州紅茶,簡稱寧紅。光緒十八年至二十年(公元1892~11894年),最高年輸出量為30萬箱(每箱25公斤),產量逾1萬噸,至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仍保持900噸的水平,值銀千萬元以上,占全省農業收入的一半。高山平地,田園阡陌,到處有茶,修水的高、崇、奉、武、仁、西、安、泰八鄉皆為茶葉產區,其中武鄉之山口漫江所產之茶品質最好;白鶴坑,梁塘、赤江、萬坑、台莊、靖林、溪口、上莊、布早馬坳、渣津、古市、白沙等地產量較多。當時茶市有白鶴坑、漫江、山口、東渡港及古市等處,茶莊林立,修水占總產的80%左右。武寧縣約占全區產量的14%,分布在縣西南與修水接近的石門、羅溪、船灘、禮溪、橫路等處。銅鼓縣約占總產的6%,分布於縣西北的棋坪、港口、大段、幽居等地,品質接近漫江茶,為寧紅之上品。與修水、銅鼓接壤的湖南省平江縣長壽街及瀏陽大圍山一帶的高山茶,歷史上亦送修水加工,浮梁(現屬景德鎮)紅茶後亦劃歸寧紅產區。
寧紅最盛時期,輸出量達30萬箱,暢銷歐洲,成為中國名茶之一。光緒年間,羅坤化在漫江杜市開設“厚生隆”茶莊時,生產“太子茶”百箱(每箱25公斤),售給俄國茶商,每箱售價高達100兩白銀。俄商曾饋送“茶蓋中華,價甲天下”的匾額。查《羅氏家譜》(1935年重修本·卷二)載有“昔吾洲貧乏,由於實業之未興,吾將大啟茶市,以擴利源而富地方,於是葉耒耜,助本家春生茗戰,表表出眾,聞於粵商,樂得公為佐理,不數年,集款小試,獨立開莊,適俄國太子遊歷來華,在漢閱公茶,極意褒嘉給厚值,較常倍蓰,寧茶之有貢品,由於昉而公之名大噪商界。自時厥後,局面大開展,貨價壓六幫[即湖南幫、山西幫、湖北幫、廣東幫、江西幫、江南幫(江,浙、皖)——編者注],連年戰捷,獲利不勝億計。”郭儀庭在漫江設“義奉祥”茶莊,所產之寧紅貢品,在南陽勸業賽會政上陳列,奉旨,獎給最超等文憑;宣統二年,郭敏生“義泰祥”茶莊所產之寧紅貢品,亦在南陽勸業賽會政上陳列,經商部總長核定獎給最優等文憑。至1912~1913年,輸出海外紅茶年達20餘萬箱,貿易額更在千萬元左右。1919年,漫江莫雪珉開設的“怡和福”茶行,生產“奇奇”號太子茶,在上海出口,每磅賣價24塊銀元,還授有“寧紅不到莊、茶葉不開箱”的贊獎。後因內戰外辱,中俄貿易中斷,日本掠奪,茶園荒蕪,茶莊倒閉,茶市凋零。近幾十年年來,寧紅逐漸恢復,又獲新生,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吳覺農題詞:“寧紅祁紅並稱世界之首”。
寧紅產區位於贛之西北邊隅,有幕阜、九宮兩大山脈蜿蜒其間,全境山多田少,地勢高峻,樹木蒼青,雨量充沛,土質富含腐殖質,深厚肥沃,氣候溫和,每當春夏之間,雲凝深谷、霧鎖高崗,茶樹生長根深葉茂,茶芽肥碩,葉肉厚軟,內含化學成分豐富,造成寧紅工夫優良的自然品質。
寧紅工夫茶外形條索緊結圓直,鋒苗挺拔,略顯紅筋,色烏略紅,光潤;內質香高持久似祁紅,滋味醇厚甜和,湯色紅亮,葉底紅勻。高級茶“寧紅金毫”條緊細秀麗,金毫顯露,多鋒苗,色烏潤,香味鮮嫩醇爽,湯色紅艷,葉底紅嫩多芽。
“寧紅”除散條形茶外,還有一種束茶——龍鬚茶。
龍鬚茶用獨特工藝加工而成。成茶身披紅袍,葉條似須而得名。產於修水縣漫江鄉寧紅村。該茶在清道光初年,與“寧紅”同時興起。此茶選料講究,做工精細,風格獨特,品質優異。以往每年要在出口的第一批優質“寧紅”茶箱裡,每箱箱面上放5~24個龍鬚茶蓋面,作為彩頭和標記,十分美觀,頗有藝術欣賞價值。

產區

製作龍鬚茶的鮮葉原料,要求生長旺盛、持嫩性強、芽頭碩壯的蕻子茶,多系一芽一葉至一芽二葉,芽葉大小、長短要求一致。鮮葉經萎凋、揉捻、發酵、初乾以後,進行“扎把”。其法是將半乾半濕的茶條,一根一根地理直,基部比齊,以90至100條為一把;然後兩把併攏合扎在一起,長條茶包在外面,短條茶夾在中間,用白線由基部到芽尖紮緊,呈飽含墨汁的大號毛筆形,然後進行烘焙,以篾篩作焙心,用50~60℃的文火徐徐烘乾,時間長達28~36小時,待茶坯用手捏之有硬感,梗子手捻能成粉時,為烘乾適度。最後將烘乾的茶坯拆去白線,基部用白絲緊扎三圈,再用五彩線環繞,將整個龍鬚茶紮成網狀,基部剪齊,紮好花線後,線頭用針穿入茶內,部分線頭略露在外,十分美觀。
龍鬚茶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特異的色、香、味、形。每個產品乾重7.8克,形如紅纓槍之槍頭,條索挺秀顯毫,外披五彩花線;沖泡時,將花線頭拿起抽掉,基本白線絲仍扎不解,整個龍鬚茶便在茶湯基部成束下沉,而芽葉向上散開,宛如一朵鮮艷的菊花,若沉若浮,故有“杯底菊花掌上槍”之稱,其湯色,中間紅艷明亮,邊緣金黃,葉底嫩勻有光,香氣鮮爽馥郁,滋味甘醇爽口,沖泡3~5次,色、香、味仍佳。多次被評為江西省優質名茶。

祁門工夫

祁門工夫紅茶,是我國傳統工夫紅茶的珍品,有百餘年的生產歷史。主產安徽省祁門縣,與其毗鄰的石台、東至、黟縣及貴池等縣也有少量生產。常年產量5萬擔左右。祁紅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寶光”和香氣濃郁而著稱,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簡史

據歷史記載,清朝光緒以前,祁門生產綠茶,品質好,製法似六安綠茶,稱為“安綠”。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黟縣人餘干臣,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在至德縣(今至東縣)堯渡街設立茶莊,仿照“閩紅”製法試製紅茶。1876年,余從至德來到祁門,並在西路歷口、閃里設立茶莊,擴大生產收購。繼而在南路貴溪一帶,也有人試製紅茶成功。當時上海“同合榮”茶棧也在祁門貸出資金。由於茶價高、銷路好,人們紛紛相應改制,逐漸形成了“祁門紅茶”。對祁紅的創製與發展,祁門胡元龍亦是有貢獻的。據1916年《農商公報》第二期記載:“安徽改制紅茶,權輿於祁建。而祁建有紅茶,實肇始於胡元龍(又名胡仰儒)。胡元龍為祁門南鄉之貴溪人,於前清鹹豐年間,即在貴溪開闢荒山五千餘畝,興植茶樹。光緒元、二年之間,因綠茶銷場不旺,特考察製造紅茶之法,首先籌集資金六萬元,建設日順茶廠,改制紅茶,親往各鄉教導園戶,至今40餘年,孜孜不倦。”
由於祁門自然環境優越,茶葉品質好,並逐年提高制茶技藝,其內質香氣獨樹一幟,竟與當時國內著名的“閩紅”、“寧紅”齊名。“祁紅”產區逐漸擴大,除原來祁門、至德縣外,毗鄰的貴池、浮梁縣(今屬江西省景德鎮市的蚊潭、鵝湖兩區)也相繼改制紅茶,產量逐年增大,至1911年前後,生產購銷最旺時年產達6萬擔以上。後因國內軍閥混戰,兩次世界大戰的破壞與影響,我國紅茶生產開始衰落,但“祁紅”一直保持較好的產銷形勢。祁紅工夫茶條索緊秀,鋒苗好,色澤烏黑泛灰光,俗稱“寶光”;內質香氣濃郁高長,似蜜糖香,又蘊藏有蘭花香,湯色紅艷,滋味醇厚,回味雋永,葉底嫩軟紅亮。
國外把“祁紅”與印度大吉嶺茶、斯里蘭卡烏伐的季節茶,並列為世界公認的三大高香茶。國外稱祁紅這種地域性香氣為“祁門香”,譽為“王子茶”、“茶中英豪”、“群芳最”。清飲更能領略祁門紅茶的特殊香味。加奶後乳色粉紅,其香味特點猶存。因而贏得國際市場高度的評價。1915年參加巴拿馬萬國土產展覽會時,曾獲得金質獎,1983年在我國輕工業優質產品評比會上,榮獲國家金質獎章。“祁紅”被列為我國的國事禮茶,以表達中國人民的好客熱情。英國茶葉消費者最喜歡飲“祁紅”,尤其年紀較大的人對高檔“祁紅”尤感興趣,有的當作“午後茶”中的珍品泡飲,有的當作早餐茶飲用,或作陳列,顯示高貴,或作珍物饋送親友。
祁紅工夫主銷英國,其次為荷蘭、德國、丹麥、瑞士、瑞典、法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芬蘭、日本、義大利、新加坡及港澳等十幾個國家或地區。系地域性工夫紅茶中出口最多且售價最高的紅茶。

產區

祁門紅茶品質超群,被譽為“群芳最”,這與祁門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優越是分不開的。祁門地處安徽南端,位於北緯29°55′,東經107°50′,東鄰黟縣,東南接壤休寧,西南緊接江西省景德鎮市,北抵石台、東至兩縣。全縣東西長約90公里,南北寬約80公里,黃山支脈由東向西環繞,西北有大洪嶺和歷山,東有楠木嶺,南有櫸根嶺,山地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90%,一般海拔高度為600米左右,全縣茶園80%左右分布在海拔100~350米的峽谷和丘陵地帶,其中又以西鄉歷口、閃里等地種茶較多,約占全縣茶園總面積的65%左右。這些茶園,土地肥沃,腐殖質含量較高,早晚溫差大,常有雲霧繚繞,且日照時間較短,構成茶樹生長的天然佳境,釀成“祁紅”特殊的芳香厚味。
祁門河流山溪縱橫,有閶江由北向南,經縣城和南鄉倒湖,流入鄱陽湖;歷水源於歷山會閶江於倒湖;率水系新安江之上游,經祁門直達屯溪、杭州。此外,尚有小北巷水及大小溪流遍布全縣。沿河(溪)兩岸狹長地區,沖積出許多河洲,洲上種有茶樹,俗稱“洲茶”。每年雨季,河(溪)水漲落,泥土沉積茶園之內,茶樹根系發達,芽葉肥厚,內含化學成分豐富,所制工夫紅茶品質就屬上乘。洲茶約占全縣茶園總面積的10~15%。
祁門紅茶品質優異的另一個原因,是有其特殊的栽制特點。
祁門茶樹有8個主要的品種,它們是櫧葉種、柳葉種、栗漆種、紫芽葉、遲芽種、大柳葉種、大葉種和早芽種。其中櫧葉種占69.5%,柳葉種占16.8%。櫧葉種具有高產優質的特性,是製造祁紅工夫的主要原料,其內含香、味成份豐富,是構成祁紅滋味醇厚的物質基礎。
祁門紅茶採摘標準較為嚴格,高檔茶以一芽二葉為主,一般均系一芽三葉及相應嫩度的對夾葉。分批多次留葉采,春茶採摘6~7批,夏茶采6批,少採或不採秋茶。
在制茶方法上,歷史上茶莊有收濕坯(發酵葉)的習慣,收回茶坯再採用文火慢烘,烘茶間門窗緊閉,門口設厚布簾,使室內保持一定溫度,並使茶葉中香氣不易散失。近30年來,實行機械化制茶後,主要注重工藝技術,著重抓外形緊結苗秀和內質香味,保持並發揚祁門香的特色,使祁紅工夫品質經久不衰,盛譽常在。

滇紅工夫

滇紅工夫茶,屬大葉種類型的工夫茶,是我國工夫紅茶的新葩,以外形肥碩緊實,金毫顯露和香高味濃的品質獨樹一幟,而稱著於世。

簡史

雲南是世界茶葉的原產地,是茶葉之路的起始點。然而,雲南紅茶生產僅有50年的歷史。1938年底,雲南中國茶葉貿易股份公司成立,派人分別到順寧(今鳳慶)和佛海(今勐海)兩地試製紅茶,首批約500擔,通過香港富華公司轉銷倫敦,深受客戶歡迎,以每磅800便士的最高價格售出而一舉成名。據說,英國女王將其置於玻璃器皿之中,作為觀賞之物。後因戰事連綿,滇紅工夫被窒息於襁褓之中。直至50年代後才開始發展。1987年底,全省茶園面積已達200萬畝,茶葉產量達78萬擔,其中滇紅工夫茶約占20%。
雲南地處我國西南邊陲,地理位置在東經97°~106°,北緯21°9~29°15′之間。主產茶區基本上分布在橫貫東西的北緯23°27′附近。這條在北回歸線附近不超過3°的緯度範圍內,被科學家稱為“生物優生地帶”。全省128個縣有120個縣產茶,23個重點產茶縣的海拔高度,均在1000~2000米之間。雲南有雨熱同季和乾涼同季的氣候特點,全年平均氣溫保持在15°~18℃之間,晝夜溫差平均超過10℃以上。從3月初到11月底,一年可采9個月的茶葉。雲南六山五水構成山嶺縱橫,河谷淵深,錯綜複雜的地形地貌,這種帚形山系、水系,使雲南西北高東南低,即可抵擋西北大陸性氣候的入侵,又可接受來自印度洋、太平洋溫暖季風,隨地形產生溫度水平、垂直的變化,形成獨特的高原季風氣候和山地氣候。茶區山巒起伏,雲霧繚繞,溪澗穿織,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多紅黃壤土,腐殖質豐富,具有得天獨厚的茶葉生產的自然條件。按地理位置,雲南劃分為滇西、滇南、滇東北三個茶區。滇紅產於滇西、滇南兩個自然區。滇西茶區,包括臨滄、保山、德宏、大理四個州(地區)滇紅工夫外形條索緊結,肥碩雄壯,乾茶色澤烏潤,金毫特顯,內質湯色艷亮,香氣鮮郁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國內獨具一格,系舉世歡迎的工夫紅茶。

產區

滇紅工夫因採制時期不同,其品質具有季節性變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條索肥碩,身骨重實,淨度好,葉底嫩勻。夏茶正值雨季,芽葉生長快,節間長,雖芽毫顯露,但淨度較低,葉底稍顯硬、雜。秋茶正處乾涼季節,茶樹生長代謝作用轉弱,成茶身骨輕,淨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
滇紅工夫茸毫顯露為其品質特點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黃、菊黃、金黃等類。鳳慶、雲縣、昌寧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黃,勐海、雙江、臨滄、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金黃。同一茶園春季採制的一般毫色較淺,多呈淡黃,夏茶毫色多呈菊黃,唯秋茶多呈金黃色。
滇紅工夫內質香郁味濃。香氣以滇西茶區的雲縣、鳳慶、昌寧為好,尤其是雲縣部分地區所產的工夫茶,香氣高長,且帶有花香。滇南茶區工夫茶滋味濃厚,刺激性較強,滇西茶區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鮮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