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儀(山東省著名農藝師)

劉鳳儀 男,1932年8月生,山東省定陶縣人。山東省定陶縣棉麻公司農藝師。著有《棉花高產栽培技術》一書。系中國農學會、棉花學會和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鳳儀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省定陶縣
  • 出生日期:1932年8月
  • 職業:山東省定陶縣棉麻公司農藝師
  • 代表作品:《棉花高產栽培技術》
簡介,主要業績,

簡介

劉鳳儀 男,1932年8月生,山東省定陶縣人。山東省定陶縣棉麻公司農藝師。有12項棉花科研成果通過技術鑑定,2項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8項獲地區三等獎。培育出兩個棉花新品種。為社會增加經濟效益數億元。在棉花科研和技術推廣中,有自己的獨到建樹,並形成了自己的高產優質省工高效栽培體系,已被北農大輸入計算機資料庫。先後在中央、省棉花學術研討會和報刊發表論文70多篇,實用技術文章200多篇,有21篇被評為“優秀論文”。著有《棉花高產栽培技術》一書。省、地多次授予他“優秀科技工作”和“模範共產黨員”稱號,縣首批科技拔尖人才、十家報刊和辭書對其事跡均有專題介紹。系中國農學會、棉花學會和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會員。

主要業績

在棉花的科學研究與技術推廣中,他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堅持嚴格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做到了認真試驗,大膽探索,勇於創新。83年8月,他已調游集,但試驗田還在保寧,最後一次調查,正遇上下雨,他冒雨去保寧試驗田調查,從而保證了所調查的數據準確與全國的一致。他先後參加了國家、省和自選棉花攻關課題幾十項,主持研究20多項,有12項科研成果,由國家級知名專家通過技術鑑定,其中兩項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八項獲地區三等獎,並培育出兩個棉花新品種。這些科研成果,為發展我國的棉花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
20世紀70年代,我國的棉花產量低而不穩,在棉花高產攻關研究中,全國棉花界對稀植創高產,還是密植創高產?爭論較大,為解決這一問題,他連續兩年進行密度對比試驗。種植密度從每畝1200—2.3萬棵,20多個密度。試驗結果當時以每畝2000多棵產量最高。為找理論根據,又連續兩年進行棉花單株生產潛力研究,共試驗單株65棵,平均每棵結有效鈴324.9個,其中一棵結桃449個最多,創全國記錄。
人民日報》、《農民報》等多家報刊刊登了新聞照片,為答謝讀者要求,後選寫了《關於單株培育多桿多桃棉的初步探討》,發表在《山東農業科學》82年第一期上。這一科研成果,使棉花稀植創高產和棉花留葉枝簡化栽培有了理論根據。隨後進行的高產攻關研究,畝產皮棉141.1公斤,創當時全省棉花畝產最高紀錄。發表了《探索高產規律科學植棉創高產》論文,推動了全縣幾十萬畝棉花連年創高產。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他針對影響棉花生產發展的產量低、用工多、效益差關鍵問題,在單項試驗的基礎上,打破常規,大膽探索,進行棉花簡化栽培技術綜合套用研究,創立了自己的高產、省工、高效栽培模式,比常規植棉增產10.4%,管理用工節省2/3左右,畝增純收益107.67元。總結試驗研究結果,選寫相關論文,多次在全國棉花學術研討會和報刊上發表,在全國棉花界有較大影響,被很多省推廣。
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他進行的《改進栽培技術創棉花優質高產》、《棉花留葉枝去果枝控晚蕾優質高產結鈴模式調節新技術》、《棉花生產管理模擬與決策系統》、《麥套地膜棉高產優質綜合栽培技術》等多項科研成果,為社會增加經濟效益數億元。
他在棉花科學研究與技術推廣中,有自己的獨道見解和建樹。始終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原則,一切新技術的引進與推廣,他都先進行試驗、示範,經過實踐檢驗確實有效後,再進行推廣,從不人云亦云、空頭傳播,唯恐技術有誤,給民眾帶來損失。所以經他推廣的新技術,從沒有發生過失誤。他在向專家教授學習中,很注意引進新技術、新成果。1976年去地區農科所,在試驗田裡發現一行棉花結桃特別多,是山棉所培育的99新品系,引種子幾百粒試種,結果產量特別突出,比當時的岱字棉成倍增產。當年選單株,隨後種三圃,嚴把質量關,邊試驗邊高倍繁育。在該品系定名為魯棉一號時,保寧公社已在他的指導下,種原種圃一萬多畝,成為全省唯一大面積生產魯棉一號原種的公社。引起省棉辦,棉花所、山農大專家教授的高度重視,多次派專家組到保寧考查,給予高度評價。秋後有7個省百餘縣,前來求購魯棉一號原種近百萬公斤,並出口國外。不僅支援了全國棉花創高產,還為社、隊增加收入幾百萬元。
1978年保寧公社黨委派他去朱莊大隊住點,當時該隊的棉花產量每畝只有15公斤左右,隊里分了口糧,沒有現金分配。他去後吃住在村,抓點帶面,同幹部、社員一起參加勞動。在住隊期間,一天夜裡颳風降雨,天明雨下個不停,隊里幾十床苗床被風吹破,如不及時搶蓋,棉苗必受凍害,他頂風冒雨到棉田搶蓋苗床,從早6點一直蓋到10點,雖然全身衣服濕透,成了泥人,但卻保住了棉苗免受凍害。社員見了,這個給送來衣服,那個給端來熱飯。在他的帶動下,全大隊三年邁了三大步,到1980年全大隊1400多畝棉花,平均畝產皮棉80.2公斤,三年接近翻三番。其中第三隊178畝棉花平均畝產皮棉94.2公斤,人均現金分配450多元。成為全區棉花產量最高、對國家貢獻最大的隊。
1981年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種棉花由隊統一安排,變為農戶自主經營。他下鄉指導棉花生產,改變技術傳授方式,利用農民吃飯前後的空隙,召開技術傳授會;地頭地邊召開現場會;晚上辦技術夜校;到棉田進行面對面的技術指導等多種方式,把植棉新技術送到千家萬戶。這一年他到張莊指導棉花生產,把重點放在農戶上,抓戶帶村,到1982年,他抓的帶頭戶,棉花產量比80年翻一番,成為全縣有名的高產戶,被縣政府授予“棉花高產模範戶”,帶動全村的棉花產量比80年提高近60%。
1989年他到游集鄉郎集行政村蹲點,到1991年,850多畝麥套棉的產量,小麥畝產由250多公斤,提高到350多公斤;棉花畝產皮棉由75.5公斤,提高到113.9公斤,成為全省有名的麥棉兩熟雙高產村。被地區命名為“科技模範村”。
在棉花科學技術研究中,由於他的獨道見解,堅持實事求是和嚴格的科學態度,從而形成了他自己的棉花高產優質省工高效綜合栽培技術體系。這一新技術已被北京農業大學輸入計算機資料庫。他選寫的《簡化棉花栽培提高植棉效益》、《探索脫落規律研究防落措施》、《百公斤套栽棉綜合栽培技術研究》、《麥套地膜棉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與套用》、《棉花缺肥診斷與補救施肥技術》、《看苗診斷訂措施 促控結合創高產》等論文,分別在《中國棉花》、《農民日報》等報刊上發表後,全國有幾十家報刊和叢書轉載。他總結試驗研究結果和生產實踐經驗,先後在全國棉花學術研討會和報刊,發表論文80多篇,實用技術文章300多篇,有26篇被評為“優秀論文”,分獲一、二、三等獎。著有《棉花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一書。省、地多次授予他“優秀科技工作者”、“模範共產黨員”等稱號,中共定陶縣委、縣政府首批命名他為“縣科技拔尖人才”,縣委第一書記的棉花顧問。縣科協(91)4號檔案發出《關於在全縣科技人員中開展向劉鳳儀同志學習的通知》、《大眾日報》、《菏澤日報》等多家報刊,發表長篇通訊介紹他的先進事跡。《中國當代傑出共產黨人》、《三個代表的忠實實踐者》、《中國專家大辭典》、《東方之子》、《當代學者大辭典》、《科學中國人·中國專家人才庫》、《中國百年人物篇》、《世界名人錄》、《世界文化名人辭海·華人卷》等幾十種辭書,都對其事跡有專題介紹。他雖然離休了,但對棉花科學技術的研究始終沒有停止。2001-2002年,他進行的麥棉兩熟雙高產栽培技術研究,畝產小麥416公斤,皮棉129.2公斤,創當前麥棉兩熟產量記錄,選寫的論文分別發表在《中國棉花》和《山東棉業》上。2005年—2006年再次進行棉花高產攻關研究,畝產皮棉160.2公斤,再創歷史記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